雾化单元及其雾化组件、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1873发布日期:2024-02-22 21:1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雾化单元及其雾化组件、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单元及其雾化组件、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1、电子雾化装置是通过电加热雾化液,来实现将液体变化成气体的装置,其主要是通过电能将雾化液加热至沸点,然后形成雾化蒸汽和空气混合后形成气溶胶物质。

2、目前主要应用在电子烟领域,也有在向美容、医疗等领域扩展趋势。电子雾化装置应用前景广泛,但是由于为加热成雾化蒸汽的方式,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方式将液体转换为气体,整个过程是一个加热冷却再加热冷却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液体并非完全的纯净水,蒸发的过程会有液体的一些物质残留以及加热过程会对导液材料形成冷热冲击,雾化液以及导液材料发热体材料存在一个长期冷热循环的过程,往往使用条件都是短时间高频率,以电子烟上应用来说,雾化2ml电子烟液,一般在3-400个循环,长期高频冷热循环过程就导致了导液体导液效率变慢,发热体变脆丧失韧性,而且雾化液中一些有机成分高温下容易形成氧化碳化无法被雾化,慢慢就在导液体和发热体表面形成了油垢,也称之为积碳。

3、因此往往雾化芯的使用寿命不长,当雾化液容量变大时往往容易达不到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些新的方式来改善这个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雾化单元及其雾化组件、发热组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发热组件,包括:

3、至少两个发热单元,每一所述发热单元包括支撑架和发热体,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贯通的流通口,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流通口的一端,在供电装置分别与不同所述发热体导通时,使不同的所述发热单元通电加热。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为框体,框体的中空部分形成所述流通口,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

5、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发热单元的支撑架一体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部和与所述发热部连接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部呈网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伸出到所述支撑架的外围。

9、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发热单元的发热体的第二电极相互连接成一体。

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所述发热单元的发热部之间相互间隔。

11、一种雾化组件,包括所述的发热组件,以及至少两组导通件,每组所述导通件连接至一个发热单元的发热体。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和用于吸附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的导液件;

13、所述导液件位于所述发热组件的发热体所在的一侧,让所述导液件吸附的雾化液体被所述发热组件加热雾化。

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导液件对应所述发热单元;或,一个所述导液件对应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元。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底座和支撑座,所述底座和支撑座之间形成供所述发热组件安装的雾化腔;

16、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所述导通件安装的安装位,以及让气体流进所述雾化腔的进气口,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让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流向所述导液件的进液口和让雾化后的气体流出所述雾化腔的出气口。

17、一种雾化单元,包括所述的雾化组件,以及与所述导通件电性连接的供电装置。

18、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单元及其雾化组件、发热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发热组件包括多个发热单元,在供电装置的控制下,可以让不同的发热单元轮流的导通通电后发热,可以减少单个发热单元的发热使用频率,以达到更长的使用寿命,能支撑储液仓存储更大容量的雾化液。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11)为框体,框体的中空部分形成所述流通口(c),所述发热体(131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3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发热单元(131)的支撑架(1311)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312)包括发热部(1314)和与所述发热部(1314)连接的第一电极(1315)、第二电极(13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1314)呈网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315)、第二电极(1316)伸出到所述支撑架(1311)的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发热单元(131)的发热体(1312)的第二电极(1316)相互连接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发热单元(131)的发热部(1314)之间相互间隔。

9.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13),以及至少两组导通件(15),每组所述导通件(15)连接至一个发热单元(131)的发热体(13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1)还包括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a)和用于吸附所述储液腔(a)内的雾化液的导液件(1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导液件(14)对应所述发热单元(131);或,一个所述导液件(14)对应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元(13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1)还包括底座(121)和支撑座(122),所述底座(121)和支撑座(122)之间形成供所述发热组件(13)安装的雾化腔(b);

13.一种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1),以及与所述导通件(15)电性连接的供电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单元及其雾化组件、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热单元,每一发热单元包括支撑架和发热体,支撑架上设有贯通的流通口,发热体设置在流通口的一端,在供电装置分别与不同发热体导通时,使不同的发热单元通电加热。发热组件包括多个发热单元,在供电装置的控制下,可以让不同的发热单元轮流的导通通电后发热,可以减少单个发热单元的发热使用频率,以达到更长的使用寿命,能支撑储液仓存储更大容量的雾化液。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