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以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8900发布日期:2024-04-01 13:5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以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雾化器,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以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雾化器的控制都是单路控制,当持续使用时间较长时,雾化器中的发热丝会因持续发热导致发热丝温度过高,耗尽使用寿命,无法满足大容量雾化效果。

2、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通过切换两个发热丝的发热,使两个发热丝轮流工作,延长发热丝使用寿命,满足大容量雾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以及雾化器。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主控芯片u1、双路切换模块、发热丝f1和发热丝f2,

3、主控芯片u1与双路切换模块连接,输出切换信号给双路切换模块;

4、双路切换模块与发热丝f1和发热丝f2连接,用于根据切换信号切换发热丝f1和发热丝f2的发热。

5、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双路切换模块包括mos管q1和mos管q2,mos管q1的栅极和漏极,与主控芯片u1电性连接,源极与发热丝f1电性连接;mos管q2的栅极和漏极,与主控芯片u1的电性连接,源极与发热丝f2电性连接。

6、在上述结构中,还包括咪头mic1,咪头mic1接收用户的抽吸动作并转换为触发信号,咪头mic1与所述的主控芯片u1电性连接,根据触发信号控制主控芯片u1输出切换信号。

7、在上述结构中,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所述的主控芯片u1、mos管q1、mos管q2和咪头mic1均连接,用于给主控芯片u1、mos管q1、mos管q2和咪头mic1提供电源。

8、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bat1和保护芯片u3,锂电池bat1用于给主控芯片u1、mos管q1、mos管q2和咪头mic1提供电源;

9、保护芯片u3与锂电池bat1电性连接,用于给锂电池bat1提供保护。

10、在上述结构中,还包括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与所述的电源模块电性连接,用于给电源模块充电。

11、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充电模块包括充电芯片u2,充电芯片u2与所述的锂电池bat1电性连接,充电芯片u2通过usb端子usb1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于给锂电池bat1充电。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所述的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切换两个发热丝的发热,使两个发热丝轮流工作,降低发热丝持续发热带来的损耗,避免持续发热导致发热丝温度过高,从而延长发热丝的使用寿命,达到满足大容量雾化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u1、双路切换模块、发热丝f1和发热丝f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路切换模块包括mos管q1和mos管q2,mos管q1的栅极和漏极,与主控芯片u1电性连接,源极与发热丝f1电性连接;mos管q2的栅极和漏极,与主控芯片u1的电性连接,源极与发热丝f2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咪头mic1,咪头mic1接收用户的抽吸动作并转换为触发信号,咪头mic1与所述的主控芯片u1电性连接,根据触发信号控制主控芯片u1输出切换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所述的主控芯片u1、mos管q1、mos管q2和咪头mic1均连接,用于给主控芯片u1、mos管q1、mos管q2和咪头mic1提供电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bat1和保护芯片u3,锂电池bat1用于给主控芯片u1、mos管q1、mos管q2和咪头mic1提供电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与所述的电源模块电性连接,用于给电源模块充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模块包括充电芯片u2,充电芯片u2与所述的锂电池bat1电性连接,充电芯片u2通过usb端子usb1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于给锂电池bat1充电。

8.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双路控制电路,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包括主控芯片U1、双路切换模块、发热丝F1和发热丝F2,主控芯片U1与双路切换模块连接,输出切换信号给双路切换模块;双路切换模块与发热丝F1和发热丝F2连接,用于根据切换信号切换发热丝F1和发热丝F2的发热,使两个发热丝轮流工作,降低发热丝持续发热带来的损耗,避免持续发热导致发热丝温度过高,从而延长发热丝的使用寿命,达到满足大容量雾化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张兆垂,邓银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禾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