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675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火柴的装置。
目前市售的火柴其杆一般为木质,它的作用是将火柴的磷头燃烧延续一段时间。一般在使用时该火柴杆燃烧的部分仅占火柴杆长度的 1/3 ~ 1/2 ,余下部分便是手持部分,当点燃动作结束其即被丢弃因而现有火柴的不足之处是火柴杆手持部分使用木材不经济、浪费大量的珍贵木材。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使用方便又可取代木质手持部分的火柴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用于夹持火柴杆的火柴套,其特征在于条形套杆一端与设有套孔的薄片垂直相连。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作为手持部分的套杆与作为固定部分的套孔两部分构成的,套杆为条形薄片最好将该条形薄片沿长度方向加工成弧面或凸凹槽以增加其强度。固定火柴杆的套孔为设在一薄片上的通孔,其可以是与火柴杆截面相同的方孔,而最好是圆孔。该孔的直径大于火柴杆正方形截面的边长,小于其对角线长。使得火柴杆即可容易插上取下,又可以将其紧固于其内。设有套孔的薄片与条形薄片一端垂直相连,最好两者是连为一体的。当去掉原火柴杆长度 1/3 ~ 1/2 的火柴非附有磷头的一端插入火柴套的套孔内时,手持火柴套的套杆即可进行划火,未燃尽的火柴残余部分可方便地被取下,而火柴套则可继续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最好采用金属材质。
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利用附图中所示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在
图1和图2所示的火柴套中,马口铁的条形套杆1一端与设有圆形套孔3的矩形薄片2一端垂直连为一体。该套孔的通孔直径大于火柴杆正方形横截面的边长且小于 边长。在图3中示出短杆火柴4非磷头一端插在套孔内备用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采用非木质的火柴套取代部分火柴杆,不仅因缩短火柴杆的长度可节约大量珍贵的木材,而且使用方便、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夹持火柴杆的火柴套,其特征在于条形套杆1一端与设有套孔3的薄片2垂直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夹持火柴杆的火柴套,它是由条形套杆一端与设有套孔的薄片垂直相连组成的。采用非木质的火柴套取代部分火柴杆,不仅因缩短火柴杆的长度可节约大量珍贵木材,而且使用方便、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24F29/00GK2045198SQ892028
公开日1989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12日
发明者崔仁杰 申请人:崔仁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