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手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77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手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可供人们柱扶助力,又可拼装成坐凳休息的两用手杖。
手杖是供人们行走、攀登的一种助力工具,由手柄和杖杆组成。但当人们中途累了需要休息时,却往往只能席地而坐,即不卫生,又会因地面潮湿阴凉而有害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只好一手柱着手杖,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凳子或棉垫,但很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手杖,它不仅能柱扶助力,而且能拼装成凳子供行人途中坐上休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手杖制成由上、下两段插装而成,而且又将上段沿杖杆径向平分成两部分(但手柄与杖杆的切面相交90°),用一个铆钉做轴铆合这两片杖杆,再将布制的凳面装在两片手柄之间,分开手柄时使手杖上段及凳面成“又”字形,成为凳子的两条前腿,然后在手杖下段的上部加工出一个与一只前腿截面相同的榫孔,把它套装在这只前腿贴近铆钉的位置,使杖杆的下段成为凳子的第三条凳腿,这就是一个可供人坐上休息的坐凳。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使一只手杖有两种用途,即方便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非常容易拼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杖状态的视图。
图2是本发明坐凳状态的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凳面2、手柄3、左前腿4、右前腿5、铆钉6、杖杆下段7、铆钉轴8、尼龙子扣9、尼龙母扣10、榫孔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布制的凳面(1)缠绕在手柄(2)上。左前腿(3)和右前腿(4)并拢插在杖杆下段(6)内,由铆钉(5)限制插入深度,这就是手杖。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拔下杖杆下段(6),打开凳面(1),分开左前腿(3)和右前腿(4),将右前腿(4)插入杖杆下段(6)上端的榫孔(10)内,将其安装到靠近铆钉(7)处,这就是可供人坐上休息的坐凳;收拢时,只要取下杖杆下段(6),将左前腿(3)和右前腿(4)并拢后插入杖杆下段(6),然后将凳面(1)缠绕在手柄(2)上,用尼龙子扣(8)和尼龙母扣(9)粘合,即是手杖。
权利要求
1.一种两用手杖,有手柄和杖杆,其特征是它由上、下两段插装而成,而且又将其上段沿轴向平分成两部分(但手柄与杖杆的切线相交90°),用一个铆钉做轴铆合,使之分开时成“×”形,再用凳面限制其分开距离,使手杖上段及凳面成“又”字形,做为凳子的两只前腿,再将手杖下段的上部加工一个与一只前腿截面相同的榫孔,通过这个榫孔,将杖腿下段套装在这只前腿的靠近铆钉处,成为第三只凳腿,这就是可供人坐上休息的坐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手杖,其特征是杖杆下段轴线与榫孔轴线夹角为3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手杖,其特征是该凳面是由布类的可折叠式软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一种供人们柱杖助力或坐上休息的两用手杖,是将其制成上、下两段插装而成,而且又把上段沿其轴向平分成两部分(但手柄与杖杆的切线相交90°),用一个铆钉铆合做轴,将凳面装在两片手柄之间,使之分开成“又”字形,做为凳子的两只前腿。再通过杖杆下段上的榫孔,将杖杆下段套装在一只前腿上成为第三条凳腿。这就是供行人途中累了坐上休息的三条腿马扎式小凳子,对老、弱、病、残和旅游、登山者极为实用。
文档编号A45B5/00GK1326714SQ0111645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6日
发明者刘万年 申请人:刘万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