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84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风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具有通风结构的伞。
伞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品。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要,技术人员和厂家开发研制了多种具有防晒、防雨、通风功能的伞具,如中国专利95236999.0公开了一种双层子母伞,中国专利99244639.2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通风自动折叠伞。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解决了刮风天气伞具兜风的问题,还使伞下空气流通,持伞人不觉闷热。但是这两种伞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难度较高,成本及价格稍高。同时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也较容易损坏,不适合需要长期或频繁使用的用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有风天气使用的防晒、防雨、通风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不易损坏的晴、雨两用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风伞,它包括伞杆、伞骨套、拉骨、撑骨、伞面,改进之处是在所述的伞面侧部开有若干疏风口;上述防风伞,可以在疏风口的上方设置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伞窗蓬,伞窗蓬的上部与伞面固定连接;还可以在伞面上设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疏风管,疏风管的一端与疏风口相连,另一端伸向伞面外;上述防风伞,所述伞窗蓬与伞面之间由一定长度的软线相连接,以防风力过大,将伞窗蓬吹变形;上述防风伞,所述疏风口的边缘有连续的凸起;采用上述结构的防风伞在有风的天气使用时,风可将伞窗篷吹起并从疏风口逸出,不会造成兜风现象,疏风口上方的伞窗篷又可挡住雨水或阳光从疏风口进入,疏风管也会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本产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不易损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的伞面5上开有若干个疏风口6,本实施例为4个,疏风口6可以为矩形、扇形或圆形、椭圆形等。疏风口的边缘是凸起的,目的是防止雨水从伞窗口流进,凸起的边缘可以用伞面材料在伞窗口边缘加一层即可。在疏风口6的上方有伞窗篷7,伞窗篷7的上部,即靠近伞面顶部的一边固定在伞面5上,其余的边与伞面5之间由有一定长度的结实软线8相连接,软线8的长度选择原则是当风从疏风口6向上吹出时,伞窗篷7向上张开使风从其两侧和下方通过,但是伞窗篷7不能任意张开,应该能保持遮挡住伞窗口6,使雨水或阳光不能进入疏风口6。伞窗篷也可以制成上方和两侧均为封闭状,下方开口,风从开口吹出,这时,伞窗篷7的两侧篷布要有足够的长度使伞窗篷7张开通风,这样做的优点是可确保雨水不会从两侧流入伞窗口6。伞窗篷7下部可制成锯齿形,以进一步增强疏风效果。
为了使伞下空间的空气流通,还可以在伞面上装疏风管9,其构造是在伞面5上开一些直径较小的疏风口6,用与伞面5相仿的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圆形疏风管9与疏风口6连接固定,疏风管9要向伞面外下方倾斜,以防雨水进入,疏风管9不宜过短或过长,直径也不宜过大,管口可制成马蹄形。在无气流通过时,自然下垂;有气流通过时,疏风管9伸展疏风。
为了美观,伞窗篷7可以制成各种几何或动物造型,疏风管9也可制成各种色彩。
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伞,它包括伞杆(1)、伞骨套(2)、拉骨(3)、撑骨(4)、伞面(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面(5)侧部开有若干疏风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在疏风口(6)的上方设置伞窗蓬(7),伞窗蓬(7)的上部与伞面(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在伞面上设疏风管(9),疏风管(9)的一端与疏风口(6)相连,另一端伸向伞面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伞窗蓬(7)与伞面(5)之间由软线(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风口(6)的边缘有连续的凸起(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伞,它包括伞杆、伞骨套、拉骨、撑骨、伞面,伞面侧部开有若干疏风口,可在疏风口的上方设置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伞窗篷,还可以在伞面上设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疏风管,疏风管的一端与疏风口相连,另一端伸向伞面外。使用时,风可从疏风口逸出,不会使伞面造成兜风现象,疏风口上方的伞窗篷可挡住雨水或阳光从伞窗口进入,疏风管也会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本产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不易损坏。
文档编号A45B25/00GK2468341SQ0120219
公开日2002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9日
发明者赵飞朝 申请人:赵飞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