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00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系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鞋子的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



图1、图2所示,现有一种适用于鞋子的系绳装置1,具有一绳带2及夹扣在所述绳带2上的一扣夹3。所述扣夹3具有一本体4及二分别枢接在所述本体4两端的扣止块5,所述本体4大致呈平板状,中间位置处设有呈并排设置的二第一穿孔401及二第二穿孔402,在所述第一、二穿孔401、402外侧暨本体4两端处利用二平行的槽侧壁403′与连结在二槽侧壁403′间的一槽底壁403″相配合界定出一凹槽403,所述二槽侧壁403′之间设有一枢杆404,所述枢杆404的截面呈非圆形,在顶缘设有一凹沟404′。所述扣止块5内部设有一具有侧向开口501的一枢孔502,所述枢孔502一侧连通有一变形空间503,且在扣止块5一端设有一压制部504,而在侧向开口501一侧延伸有一扣勾505。当所述枢孔502枢套在所述本体4的枢杆404上时,可在扣止块5周面与槽底壁403″之间产生一穿绳部6。
利用上述的扣夹3结构,可先将所述绳带2交错穿设鞋子的鞋带孔中,且使得由所述鞋带孔穿出的剩余活动绳段201,再由下朝上穿过所述穿绳部6,经转折产生一圈绕部201′后,又反复穿过所述第一穿孔401及第二穿孔402,最后使得一自由段201″由第二穿孔402穿出,且使穿设在所述穿绳部6中的圈绕部201′可受所述压制部504压制定位,借助扣勾505嵌卡在所述凹沟404′中。虽然,利用在扣夹3上方所产生的圈绕部201′及自由段201″可达到类似蝴蝶结外观的目的,但是,这种快速系绳装置1在操作上却存在有以下缺点一、因圈绕部201’一端在穿过穿绳部6后是呈可调整状态,另一端在穿过第一穿孔401及第二穿孔402后则呈定位状态,所以,当欲调整绳带呈系紧状态时,操作者只能拉动与穿绳部6对称的圈绕部201’的一端,在操作时操作者必须先予观察才能顺利操作,否则一旦拉掣到与第一穿孔401对应的一端时,就无法调整,所以在操作上有所限制且并非轻易可实现。
二、再如图2所示,当扣止块5在锁扣状态时,是利用压制部504对穿绳部6中的圈绕部201′产生压制定位,且又利用扣勾505嵌扣在凹沟404′中,以使得扣止块5可获得固定。但是如图3所示,当欲松释绳带时,操作者必须扳动扣止块5旋转约180度,促使扣勾505自凹沟404′中脱离,且使绳带被压制的作用释除,因此,其松释绳带时必须解除锁扣的操作较为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系绳及松绑并兼具有蝴蝶结外观的快速系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所述系绳装置装设在一鞋子上,所述鞋子是在一开口侧边设有可相对靠合、松开的二鞋带孔片,所述二鞋带孔片沿长方向各设有数鞋带孔,当操作系绳装置时可使所述开口产生束紧或松开;所述系绳装置包含二绳带、一弹性扣夹及二扣环。所述二绳带各具有呈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交错穿设在鞋带孔片的数鞋带孔中,且使所述第二端部由靠近开口的一鞋带孔穿出,并在所述鞋带孔上各产生一定位点;所述弹性扣夹具有一壳体、一可滑动地与所述壳体互相套接的按压件及一装设在所述壳体与按压件之间的弹性组件,所述壳体及按压件的对应位置分别至少设有一可适时相对、错开的贯孔及穿孔,促使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弹性扣夹后,在弹性扣夹上方汇结有一结部及二自由段,所述结部可固定在弹性扣夹上,且在结部与定位点之间以弹性扣夹为分界,构成二圈绕部及二伸缩段;所述拉环活动套设在所述圈绕部中,利用所述二圈绕部、结部及所述二自由段可构成蝴蝶结的外观,当同时拉动所述二拉环时,可使圈绕部吸收所述伸缩段的长度,且使弹性扣夹朝鞋子趋近,而达到快速系绳目的。
为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系绳装置的平面穿绳示意图;图2是现有系绳装置呈系紧状态的组合剖面图;图3是现有系绳装置呈松绑状态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弹性扣夹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扣环分解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二绳带尚未束紧的前视组合剖面示意图;图8是沿图7中的8-8线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系紧操作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所述系绳装置100是装设在一具有开口210的鞋子200上,所述开口210侧边设有可相对靠合、松开的二鞋带孔片220,所述鞋带孔片220沿长方向各设有数鞋带孔230,当操作所述系绳装置100时可使所述鞋子200的开口210产生束紧或松开,所述系绳装置100包含二绳带10、一束夹在所述绳带10上的弹性扣夹20、二套设在绳带10上的拉环30。
所述二绳带10各具有呈相反的一第一端部11及一第二端部12,本实施例是将所述二绳带10的第一端部11互相连结成一体,并将所述第一端部11交错穿设在所述二鞋带孔片220的数个鞋带孔230中,且使所述第二端部12由靠近开口的一鞋带孔230穿出,并在所述鞋带孔230上各产生一定位点121。
所述弹性扣夹20如图5所示,具有一壳体21、一可滑动地与所述壳体21互相套接的按压件22及一装设在所述壳体21与按压件22之间的弹性组件23。所述壳体21是在一椭圆形的侧壁211周缘水平延伸有一周壁212,二者相配合而界定出一滑孔213,所述周壁212上、下两侧对应位置处各开设有一主贯孔214,在位于周壁212上侧的主贯孔214一端又设有二副贯孔215。所述按压件22具有一压制端部221及一滑动端部222,所述压制端部221具有较大面积且位于滑孔213端口外部,而所述滑动端部222呈可滑动地套设在滑孔213中,所述滑动端部222对应所述主贯孔214设有一穿孔223。所述二绳带10的第二端部12由下朝上穿过主贯孔214及穿孔223后,在定位点121与弹性扣夹20之间各构成一伸缩段122,且其穿出于弹性扣夹20后,再由外朝内地自副贯孔215穿入于滑孔213中,即可在主贯孔214与副贯孔215之间产生一圈绕部123,所述第二端部12随即再由内朝外地自主贯孔214中穿出并在弹性扣夹20上方汇结有一结部124及产生二自由段125,所述结部124阻挡在对应于主贯孔214的弹性组件23上方。借助圈绕部123、结部124及自由段125可搭配成具有蝴蝶结的外观。
所述二拉环30呈活动套设在所述圈绕部123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以二弯弧状且截面呈半圆形的侧盖31对接而成,使其具有二开口311的弯管状,在二开口311之间产生一槽道32,所述槽道32中装设有一导轮33,所述圈绕部123穿过所述拉环30时可受所述导轮33的导引。
如图7、图8所示,制鞋厂商在鞋子200制成后可将绳带10由鞋头朝开口210方向渐渐交错穿设在所述鞋带孔230中,且使所述第二端部12自靠近于开口210的一鞋带孔230中向上穿出,所述第二端部12随即由下朝上穿过弹性扣夹20(即会穿过呈相对的主贯孔214、穿孔223),在弹性扣夹20下方产生所述伸缩段122。位于弹性扣夹20上方的部份经转折后再穿过副贯孔215,即可在弹性扣夹20的两侧各设有一圈绕部123,再自主贯孔214中穿出时即可使二绳带10第二端部12近末端处互相汇结成所述结部124并产生二自由段125,且使结部124阻挡在对应于主贯孔214的弹性组件23上方,所述圈绕部123一端因结部124的固定也获得定位,另一端则呈可调整体地与所述伸缩段122衔接。且所述扣环30可在产生所述圈绕部123时即已预先穿设在所述圈绕部123上。利用结部124、圈绕部123、自由段125等即可互相搭配出具蝴蝶结的外观。
再如图9所示状态,当使用者以双手同时对二拉环30向外水平拉掣时,因为圈绕部123一端受结部124已固定的作用而获得定位,另一端即可吸收所述伸缩段122的长度。同时,促使弹性扣夹20朝鞋带孔230产生靠紧、圈绕部123的圈径相对变大,且使二鞋带孔片220产生相对靠合,开口210也可呈束紧状态,此时,蝴蝶结的外观仍然存在。
相反地,当欲松绑绳带10时,使用者只须将所述按压件22朝壳体21内部压制,且使穿孔223与主贯孔214相对面积增大时,即对绳带10产生松释作用,且可操作所述弹性扣夹20向上位移(如图7、图8的状态),即可使所述二鞋带孔片220产生分离,且使开口210呈松开状态,以利于脚部的穿、脱操作。
另外,如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环30′的第二实施例,是以金属细杆卷制成中空环圈状,且可在圈绕部123产生后再嵌扣在所述圈绕部123上,也可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目的及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所述系绳装置装设在一鞋子上,所述鞋子在一开口侧边设有可相对靠合、松开的二鞋带孔片,所述二鞋带孔片沿长方向各设有数个鞋带孔,当操作系绳装置时可使所述开口产生束紧或松开,所述系绳装置包含二绳带、一束夹在所述绳带上的弹性扣夹、二套设在绳带上的拉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带,各具有呈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交错穿设在所述二鞋带孔片的数个鞋带孔中,且使所述第二端部由靠近开口的一鞋带孔穿出,并在所述鞋带孔上各产生一定位点;一弹性扣夹,具有一壳体、一可滑动地与所述壳体互相套接的按压件及一装设在所述壳体与按压件之间的弹性组件,所述壳体及按压件的对应位置分别至少设有一可适时相对、错开的贯孔及穿孔,以使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弹性扣夹后,在弹性扣夹上方汇结有一结部及二自由段,所述结部可固定在弹性扣夹上,且在结部与定位点之间以弹性扣夹为分界,产生二圈绕部及二伸缩段;以及二拉环,活动套设在所述圈绕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夹的壳体上设有一主贯孔及二副贯孔,所述按压件的穿孔对应于所述主贯孔,以使所述第二端部由下朝上穿过所述主贯孔及穿孔,而由副贯孔穿入以产生所述圈绕部,第二端部由主贯孔一侧向上穿出而汇结产生所述结部及二自由段,所述结部阻挡在对应于主贯孔的弹性组件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制成具有二开口的弯管状,其内部装设有一导轮,所述绳带的圈绕部穿过所述拉环时可受所述导轮的导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制成中空环圈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绳带的第一端部互相连结成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蝴蝶结的快速系绳装置,具有二绳带、一弹性扣夹及二拉环。所述绳带穿过所述弹性扣夹而在所述弹性扣夹的上方构成二圈绕部、一结部及二自由段,所述圈绕部中各穿设有一拉环,且在所述弹性扣夹下方具有二伸缩段,所述伸缩段的底端利用一定位点定位在鞋子的鞋带孔上,这样,当拉动所述拉环时,可使圈绕部吸收所述伸缩段的长度而达到快速系绳目的。
文档编号A43C11/00GK2482831SQ0122139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1日
发明者刘坤钟 申请人:刘坤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