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51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
常见的伞,只具有遮阳挡雨的功效。倘若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伞虽能遮阳,避免强烈的阳光对人体的直射,但仍无法给伞下的人凉爽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其上附有电风扇,可兼具伞与电风扇的两种功能,令伞下的人在撑伞的同时享受凉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伞,由伞中棒、伞骨及伞布组成,伞中棒上固定一个风扇把,风扇把上枢接一个马达盒,马达盒中装有与电源相接的马达,风扇叶固定在马达轴上。
上述风扇把穿套在伞中棒上,并固定在伞中棒上的固定巢底部。
风扇把由左、右段扣合在一起、并通过螺丝固定而成,左、右段的上方皆形成卡槽,此卡槽与固定巢底部的凸垣相扣合,使风扇把固定在固定巢上;其中,右段上形成电池盒,电池盒装有电池,电池盒上开有线孔;左段上形成凸耳,凸耳上枢接马达盒。
马达盒由上、下盖扣合固定而成,马达装在马达盒中,马达盒上开有通孔,马达轴穿过通孔、伸至马达盒外;其中,下盖上形成凸耳,在凸耳上开有线孔,此凸耳通过轴枢设在风扇把的凸耳上,使马达盒枢接在风扇把上。
风扇把的凸耳根部形成一个内陷的凹槽,马达盒的凸耳外缘上形成一个以上半球型槽,一个弹簧放置在凹槽中,弹簧外还放置一个钢珠,钢珠借助弹簧抵顶而同时处于凹槽和半球型槽中。
马达盒的凸耳外缘上形成两个以上半球型槽,每两个半球型槽之间形成一个导入槽,以便钢珠由一个半球型槽移至另一个半球型槽。
导线一端接至电池,另一端穿过风扇把上的线孔和马达盒上的线孔接至马达。
马达轴上固定一个叶片座,叶片座由上、下座卡固而成;上座中心形成轴孔,马达轴紧固在轴孔中;风扇叶通过上、下座的卡固配合而固定在叶片座上,风扇叶采用软质材料制成,这样可方便伞的收合,减小风扇所占空间。
风扇把上穿套伞中棒的穿孔中形成一个台阶,一个开伞弹簧放置在此台阶上,开伞弹簧的顶端抵在固定巢底缘,以适用于自动开收的伞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伞上增设了一个微型电风扇,使伞兼具了伞与电风扇的两种功能,在撑伞的同时,可以开启电风扇,使伞下的人即能借伞遮阳,又能借电风扇享受凉快。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组合图;图3系图2的俯视图;图4系图3的剖视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
请参阅
图1-4,本实用新型由伞中棒1、伞骨(图中未示出)及伞布(图中未示出)组成,本案的关键是在伞中棒1上固定一个风扇把2,风扇把2上枢接一个马达盒3,马达盒3中装有与电源相接的马达4,风扇叶5固定在马达轴41上。
具体地说,在伞中棒1上的固定巢11底部形成一环凸垣12。
风扇把2由左、右段21、22扣合在一起、并通过螺丝6固定而成。右段22穿套在伞中棒,左、右段21、22的上方皆形成卡槽211、221,当左、右段21、22扣合固定在一起时,此卡槽211、221恰好与凸垣12相扣合,使风扇把2固定在固定巢11上。右段22上形成电池盒23,电池盒23用于装电池(图中未示出),电池盒23上设有电池盖231,以便于电池的安装,电池盒23中还开有线孔232和安装孔233(配合图4)。左段21上则开有线孔212和螺孔213,当螺丝6穿过安装孔233螺于螺孔213中时,就将左、右段21、22固定在一起,而且线孔232恰好与线孔212相对齐;左段21上另外形成凸耳24,此凸耳24根部形成一个内陷的较深的凹槽25,凸耳24上枢接马达盒3。
马达盒3由上、下盖31、32扣合固定而成。马达盒3上开有通孔33。下盖32上形成线孔34和凸耳35(配合图4),此凸耳35通过轴36枢设在风扇把2上的凸耳24上,使马达盒3枢接在风扇把2上;凸耳35外缘上形成两个半球型槽37,两个半球型槽37之间形成一个较浅的导入槽38。
一个弹簧7放置在凹槽25中,配合图4,弹簧7外还放置一个钢珠8,钢珠8借助弹簧7的抵顶而同时处于凹槽25和半球型槽37中,从而使马达盒3枢接在风扇把2上后产生定位作用,如图2、3所示,为马达盒3与风扇把2呈平行状定位枢接在一起。而当用力转动马达盒3时,通过凸耳35外缘挤压钢珠8,借助弹簧7的弹性作用,使钢珠8暂时处于凹槽25中,当下一个半球型槽37与凹槽25对齐时,钢珠8在弹簧7的弹性作用下重新处于凹槽25和半球型槽37中,使马达盒3枢接在风扇把2上再次产生定位作用,如图5所示,为马达盒3与风扇把2呈一夹角状定位枢接在一起。导入槽38的作用是便于钢珠由一个半球型槽移至另一个半球型槽。
马达4装在马达盒3中,马达轴41穿过通孔33、伸至马达盒3外。
导线9一端接至电池,另一端穿过风扇把2上的右段23线孔232和左段21线孔212及马达盒3上的线孔34接至马达4。
马达轴4上固定一个叶片座51,叶片座51由上、下座卡固而成;风扇叶5通过上、下座的卡固配合而固定在叶片座51上。上座中心形成轴孔52,马达轴41紧固在轴孔52中。风扇叶5是用软质材料制成,这样在收合伞时,风扇叶5可发生变形,使风扇所占空间小,方便伞的收合。
需要说明的是风扇把2也可直接固定在伞中棒1上,或风扇把2与固定巢11直接一体成型而固定在伞中棒1上;仅在电池盒23侧边开线孔232,导线直接穿过线孔232和马达盒3上的线孔34接在电池和马达4上。
这样,本实用新型在炎热的夏季使用时,不仅可以借伞遮阳,更可开启电风扇,通过钢珠8的定位作用,将固定了风扇叶5的马达盒3调整至一适合的角度,使伞下的人借电风扇享受凉快。
另外,再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在风扇把2右段22上穿套伞中棒1的穿孔中形成一个台阶26,一个开伞弹簧27放置在此台阶26上,开伞弹簧27的顶端抵在固定巢11底缘,此结构适用于自动开收的伞具。
权利要求1.一种伞,由伞中棒、伞骨及伞布组成,其特征在于伞中棒上固定一个风扇把,风扇把上枢接一个马达盒,马达盒中装有与电源相接的马达,风扇叶固定在马达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风扇把穿套在伞中棒上,并固定在伞中棒上的固定巢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风扇把由左、右段扣合在一起、并通过螺丝固定而成,左、右段的上方皆形成卡槽,此卡槽与固定巢底部的凸垣相扣合;右段上形成电池盒,电池盒装有电池,电池盒上开有线孔;左段上形成凸耳,凸耳上枢接马达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马达盒由上、下盖扣合固定而成,马达装在马达盒中,马达盒上开有通孔,马达轴穿过通孔、伸至马达盒外;下盖上形成凸耳,凸耳上开有线孔,此凸耳通过轴枢设在风扇把的凸耳上,使马达盒枢接在风扇把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风扇把的凸耳根部形成一个内陷的凹槽,马达盒的凸耳外缘上形成一个以上半球型槽,一个弹簧放置在凹槽中,弹簧外还放置一个钢珠,钢珠借助弹簧抵顶而同时处于凹槽和半球型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马达盒的凸耳外缘上形成两个以上半球型槽,每两个半球型槽之间形成一个导入槽。
7.如权利要求4至6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导线一端接至电池,另一端穿过风扇把上的线孔和马达盒上的线孔接至马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马达轴上固定一个叶片座,叶片座由上、下座卡固而成;上座中心形成轴孔,马达轴紧固在轴孔中;风扇叶通过上、下座的卡固配合而固定在叶片座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风扇叶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伞,其特征在于风扇把上穿套伞中棒的穿孔中形成一个台阶,一个开伞弹簧放置在此台阶上,开伞弹簧的顶端抵在固定巢底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伞,由伞中棒、伞骨及伞布组成,伞中棒上固定一个风扇把,风扇把上枢接一个马达盒,马达盒中装有与电源相接的马达,风扇叶固定在马达轴上。该伞上因增设了一个微型电风扇,故可兼具伞与电风扇的两种功能,令伞下的人在撑伞的同时享受凉快。
文档编号A45B11/00GK2484786SQ012379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1日
发明者欧阳伟 申请人:欧阳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