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43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鞋底。
现有的皮鞋,鞋底用木铮或模具成形,其鞋跟硬且不能缓冲走路时人体的产生的震动,人在行走时有不舒适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缓冲人在行走时所产生震动的减震鞋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跟,在鞋跟位置处嵌入减震胶垫,它包括由弹性体构成的腔体以及在腔体之间设置二只以上相互间隔排列的减震胶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减震胶柱的截面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减震胶柱之间并行排列或交错排列;腔体之间设有六只减震胶柱,其截面形状呈椭圆形,每行三只,呈二行排列;腔体之间还设有二只减震胶柱,其截面形状呈三角形;腔体由弹性聚氨酯制成;减震胶柱由橡胶制成,且与鞋跟成一整体。
由于在鞋跟位置嵌入减震胶垫,鞋跟比脚前掌处高,因减震胶垫的腔体之间相互连通且存有空气,可起到减震和缓冲作用,在腔体之间还设置相互间隔排列的减震胶柱,在行走中,鞋与地面接触或鞋离开地面时,鞋底在腔体和减震胶柱的缓中下收缩或舒张,故人在走路时具有轻松舒适的感觉。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鞋底的示意图;图3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1、2、3、4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种减震鞋底1,包括鞋跟1-1,鞋底1由橡胶制成,鞋底在模具中成型时,位于鞋跟1-1处嵌入减震胶垫2,它由弹性聚氨酯制成腔体5,腔体5之间相互连通且存有空气,并设有六只减震胶柱3,其截面形状呈椭圆形,每行三只,呈二行排列;腔体5之间还设有二只减震胶柱4,其截面形状呈三角形。上述实施例中,减震胶柱3、4的截面形状也可呈圆形;减震胶柱3、4由橡胶制成,且与鞋跟1-1成一整体;减震胶柱3、4之间可并行排列或交错排列。
在鞋跟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行走时能较好地缓冲鞋底的震动,其结构简单及制造容易。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跟(1-1),其特征在于在鞋跟(1-1)位置处嵌入减震胶垫(2),它包括由弹性体构成的腔体(5)以及在腔体(5)之间设置二只以上相互间隔排列的减震胶柱(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减震胶柱(3、4)的截面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减震胶柱(3、4)之间并行排列或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腔体(5)之间设有六只减震胶柱(3),其截面形状呈椭圆形,每行三只,呈二行排列;腔体(5)之间还设有二只减震胶柱(4),其截面形状呈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腔体(5)由弹性聚氨酯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减震胶柱(3、4)由橡胶制成,且与鞋跟(1-1)成一整体。
专利摘要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跟,在鞋跟位置处嵌入减震胶垫,它包括由弹性体构成的腔体以及在腔体之间设置二只以上相互间隔排列的减震胶柱,鞋跟比脚前掌处高,在行走中,鞋与地面接触或鞋离开地面时,鞋底在腔体和减震胶柱的缓冲下收缩或舒张,故人在走路时具有轻松舒适的感觉。
文档编号A43B13/00GK2481169SQ0124070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8日
发明者陆林成 申请人:陆林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