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换为坐凳的手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705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换为坐凳的手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日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杖,即可折装为一个坐凳的手杖。
中国实用新型96221019公开一种多功能拐杖。它由折叠手柄、管形立柱、支腿和支撑组成。折叠手柄通过支架固定在管形立柱的上端,两扇折叠手柄展开后为一凳面,三个支腿上端通过环形联接件与管形立柱滑动联接,三个支撑的上端分别于三个支腿的下端为轴联接,在三个支撑上端外侧设有支座,三个支撑的下端与支撑联接件的三个支耳为轴联接,支撑联接件下端设有支座。其不足在于由于结构的限制,手杖外形与传统手杖差异很大,而且坐凳的支柱抗压力不大,支撑强度不够,拆装也不太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可变换为坐凳的手杖。其外形特别类似传统的龙头手杖,造型优美,巧妙的拆分后,可迅速安装成一个便凳,凳腿的支撑强度和抗变形强度大,很适用,不用可拆分成数个组件,装在一个两用布袋中,多种功能于一体,拆装携带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由手柄、柱棍部分、坐凳垫套和三角环套组成,所述的手柄是一个外形象龙头的半圆形圆握柄,该握柄是可从中缝分成外形相同截面,其两端成铰接关系的左右两部分。所述的柱棍部分是由三节可相互套接的柱棍分管组成,最上端的柱棍分管与手柄左右两部分的一铰接点成轴销联接,所述的坐凳垫套是一个带有背带一侧开有三个孔的圆形扁套。三个孔的位置与坐凳的三个支腿相同,所述的三角环套是由三个中间有联接杆的可套在柱棍分管下端的环组成。
本实用新型手柄左右两部分分开后形成圆形坐凳面,三柱棍分管折开后,一个柱棍分管是与手柄的一个铰接点成轴销联接,另两柱棍分管与手柄的两呈龙眼的凸起套接,柱棍分管下端套上三角环套,提高凳的支撑强度,再将圆形扁套套在手柄形成的环形外框后,即成软的凳面,当不使用时,可将折分后的各组件折装在软套内,可随身携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成手杖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装成坐凳后外形图。
图3位三角环套结构图。
图4为坐凳垫套外形图。
图5为手柄一端铰接结构图。
图6为手柄与支柱联接部分结构图。
图7为柱棍部分之间联接图。
图8为龙眼部分结构图。
图9为基脚结构图。
图10为滑套结构图。
图11为外套结构图。
图1中龙口含的珠子1,是左握柄4右握柄5分合的转轴,另一个左握柄4右握柄5分合的转轴是转轴9,二转动中心线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图5中的左握柄4右握柄5分合的转轴成龙头口中的珠子,把珠中的空洞用铆钉铆合,并要打磨光滑,以便转动开合。图6是转轴9的放大图。由左握柄4右握柄5和最上部的柱棍分管11上端10经转轴9铆合成一体,在把滑套26、外套27套在外面。滑套26是个空筒,上部边缘内侧直径两端焊接两个金属小方块,在组装前先把滑套26套在柱棍分管11上端10上,滑套26的两个金属小方块正好卡在柱棍分管11上端10上,不能掉下,然后把4、5、10铆合在一起,磨合光滑,左握柄4右握柄5要转动自如,以便开合。再把外套27从下部推上,套在滑套26上,要把滑套26、外套27用金属粘合剂粘合在一起,如同一体。手杖和坐凳的互变中,由滑套26、外套27合成的管箍起决定作用,一定要做的结实。在左握柄4右握柄5合并成握柄时管箍上缘的两个小铁块可在柱棍分管11上端10的窄面形成的竖槽中上下滑动。当管箍推至顶端卡在水平槽中的小铁块,沿水平槽转动一个角度便卡住不能上下,就保证了握柄和柱棍形成手杖的固定性。如需组成坐凳,则需将管箍水平方向转回原位,沿竖直槽中落下,则将左握柄4右握柄5分开成椭圆形坐凳面骨架。柱棍部分由三节小管衔接而成。图9是基脚12的放大图。柱棍分管11上端10与基脚12组装时,要把基脚12的上部分插进10的下部管中焊接在一起。基脚12的关键部位是上部的梯形槽,槽内镶合的梯形小金属块并能在竖直槽中上下滑动。在柱棍分管11上端10的下部管的边缘,制成个小缺口,正好能装下梯形金属块,当柱棍分管11沿柱棍分管12的竖直槽推至顶端时,柱棍分管11上端10的底口正好平齐,在把柱棍分管11水平方向转至它的缺口对准梯形小金属块时,把金属块落至缺口处锁定,使柱棍分管11、12牢固结合。需要拆卸时反方向操作即可。三节柱棍的金属管上部内口直径两端均焊接小金属方块,并在适当位置制成能装梯形方块的缺口,上节柱棍管的下部边缘均制成能装柱棍分管12梯形方块的缺口,上缺口和梯形槽对准插入焊接,以便梯形小方块上下滑动。各节柱棍的衔接同上。唯独柱棍分管15的底部焊接有基脚12,不需要梯形槽和梯形小方块,因为底节只能接地。只要在基脚上安装橡胶脚16即可。但在安装橡胶脚16前先把三角环套17套上,三角环套17只能在基脚12水平方向转动,便于钩挂拉杆加强坐凳的稳固性。
手柄左右两部分左握柄4右握柄5,可用木制或颜色不同的塑料制成。以便使用者选择。左握柄4右握柄5均在龙眼位置做个洞,洞眼直径和柱棍金属管相同。在左握柄4右握柄5距龙口珠子的转动中心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焊接龙的眼珠2、3,龙的眼珠2、3与左握柄4右握柄5斜交成上斜状,以保在组装坐凳时,凳腿稍有外撇,以增强坐凳的稳定性。眼珠2、3的直径和基脚12相同,眼珠也是安装凳腿的插座。凳腿的安装与柱棍衔接方式一样,但不需要锁定。但柱棍分管11要短些加上柱棍分管11上端10后和其它两柱棍分管等长。
左握柄4右握柄5上均有五个内大外小圆锥台形的洞眼,以备安装磁铁。左握柄4右握柄5使用铁制成的可只用磁铁,如手杖超重可改用轻金属制成,应与左握柄4右握柄5的相应位置制成洞沿,以便组装及磁力线的通过,然后把左握柄4右握柄分别用螺丝固定。如龙的眼珠是空的,里面也可加磁铁,以便增强握柄的开合拉力。
图3的坐凳垫套的环直径和柱棍金属管的直径相同。图4的是背包式的坐凳垫套,此包最好用牛皮制成或其他材料也可,背包的背面是坐凳表面,由于左握柄4右握柄5转轴部位要高些,里层可用塑料板来适当找平,中层夹泡沫,坐上有舒适感。正面有三个洞眼,组装坐凳时,首先将首节柱棍柱棍分管11从背包底洞伸出,装好坐面骨架,盖好背包盖,而后从皮包其它两个洞眼装上另外两条腿,安上基脚锁定拉杆组成坐凳。
背包内也可适当坐些夹层,装些零散的钞和物。如手杖和坐凳均不需要时,也可将凳腿全部卸下装入背包。但背包的制做时要留出凳腿和基脚拉杆的位置,背面坐凳面要正好装下坐凳骨架就行,以加强坐凳的承受力。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换为坐凳的手杖,由手柄、柱棍部分、坐凳垫套和三角环套组成,所述的手柄是一个外形象龙头的半圆形圆握柄,该握柄是可从中缝分成外形相同截面,其两端成铰接关系的左右两部分。所述的柱棍部分是由三节可相互套接的柱棍分管组成,最上端的柱棍分管与手柄左右两部分的一铰接点成轴销联接,所述的坐凳垫套是一个带有背带一侧开有三个孔的圆形扁套。三个孔的位置与坐凳的三个支腿相同,所述的三角环套是由三个中间有连接杆的可套在柱棍分管下端的环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变换为坐凳的手杖。其外形特别类似传统的龙头手杖,造型优美,巧妙的拆分后,可迅速安装成一个便凳,凳腿的支撑强度和抗变形强度大,很适用,不用可拆分成数个组件,装在一个两用布袋中,多种功能于一体,拆装携带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由手柄、柱棍部分、坐凳垫套和三角环套组成,所述的手柄是一个外形象龙头的半圆形圆握柄,该握柄是可从中缝分成外形相同截面,其两端成铰接关系的左右两部分。所述的柱棍部分是由三节可相互套接的柱棍分管组成。
文档编号A45B5/00GK2473955SQ012414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9日
发明者傅相治 申请人:傅相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