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节折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656阅读:1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竹节折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扇(又因用时需撒开,故又称“撒扇),尤其涉及一种扇骨大边为竹节式的折扇。
背景技术
折扇作为一种夏季消暑清凉工具由来已久。以往人们对折扇的改进,除了在用材和扇面装饰方面动足脑筋而外,对扇骨部分的结构却相当马虎,进一步说几乎是一成不变。现有技术中,折扇结构一般由扇面、扇骨和铆钉组成,扇骨包括两条大边和位于其间的扇芯,扇面与扇骨可以是粘连,也可以是插连,两条大边与其间的许多根扇芯在根部通过铆钉连接,以此构成可收折和撒开的折扇。这种结构的折扇的两条大边外侧均是一个光滑面,手感除了光滑而外没有其它感觉,十分呆板单调,长期以来没有任何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竹节结构手感的折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节折扇,由扇骨、扇面和铆钉连接构成,所述扇骨包括两条大边和位于其间的扇芯,所述大边外侧横向开有凹槽,凹槽沿大边纵向相间分布;相邻凹槽之间的大边外表面采用弧面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边外侧”是指扇骨大边收折状态下靠外的侧面。所述“大边横向”是指与大边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大边纵向”是指大边的长度方向。所述“扇面”是一种总称,含意包括真丝、布料、纸质等各种面料。扇骨之间采用铆钉在根部连接,扇骨与扇面可以采用糊面粘连,也可以采用插连。所述“扇骨”可以用竹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等,其中竹制品效果最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凹槽之间的大边外表面可以采用凹弧面连接,也可以采用凸弧面连接。其中凹弧面连接的效果最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扇骨大边外侧设置了凹槽与凹弧面相互交替连接的结构,与普通大边外侧光滑结构的折扇相比具有波纹竹节手感,给使用者感觉到一种异乎寻常的良好手感。
2、本实用新型在扇骨大边外侧设置了凹槽与凹弧面相互交替连接的结构,从视觉上最接近大自然中的竹节,容易促使人们联想到天然竹子具有的冰凉效果。
3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构思简单巧妙,在实际使用中手感、视觉上能够给人带来预料不到的良好效果,这是以往任何普通折扇无法做到的,因此具有明显地技术进步。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边外侧面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1]、扇面;[2]、铆钉;[3]、大边;[4]、扇芯;[5]、凹槽;[6]、凹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竹节折扇,由扇骨、扇面[1]和铆钉[2]连接构成。扇面[1]采用真丝绢面料,面料上画有书画、图案或花纹。所述扇骨包括两条大边[3]和位于其间的38根扇芯[4],大边[3]和扇芯[4]均采用竹片制做而成,大边[3]外侧横向开有凹槽[5],凹槽[5]沿大边[3]纵向相间分布;相邻凹槽[5]之间的大边[3]外表面采用凹弧面[6]连接。所述大边外侧设有相互连接的凹槽和凹弧面可以通过机械加工或手工挫节而成。扇面[1]与扇骨经糊面粘贴连接,大边[3]与38根扇芯[4]的根部用铆钉[2]连接,以此构成真丝竹节女扇。这种折扇既能消暑,又可欣赏,尤其是扇骨大边外侧设置了凹槽与凹弧面相互交替连接结构,在手感和视觉上是以往任何同类折扇无法比拟的。
权利要求1.一种竹节折扇,由扇骨、扇面[1]和铆钉[2]连接构成,所述扇骨包括两条大边[3]和位于其间的扇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边[3]外侧横向开有凹槽[5],凹槽[5]沿大边[3]纵向相间分布;相邻凹槽[5]之间的大边[3]外表面采用弧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折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为凹弧面[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折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为凸弧面。
专利摘要一种竹节折扇,由扇骨、扇面[1]和铆钉[2]连接构成,所述扇骨包括两条大边[3]和位于其间的扇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边[3]外侧横向开有凹槽[5],凹槽[5]沿大边[3]纵向相间分布;相邻凹槽[5]之间的大边[3]外表面采用凹弧面[6]连接。这种折扇既能消暑,又可欣赏,尤其是扇骨大边外侧设置了凹槽与凹弧面相互交替连接结构,在手感和视觉上是以往任何同类折扇无法比拟的。
文档编号A45B27/00GK2514687SQ012452
公开日2002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7日
发明者杨林 申请人:苏州市平江区红枫工艺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