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手术用外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153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手术用外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生或护士在手术时穿的保护性外衣,特别涉及改进了隔离特性的手术用外衣。
背景技术
已往,一次性手术用外衣中,构成外衣的身体部分和袖子等的接合是用缝纫机用线缝合的。
在日本特开平4-50304号公报中,揭示了用超声波热融接方式将身体部分和袖子接合,并且,在该接合部分覆盖另外的部件并用热融接接合。用另外的部件覆盖住接合部,可提高气密性。
但是,包含上述发明的已往方法中,不能切实地防止患者与外衣穿着者(护士或医生)之间的疾病感染。另外,在日本特开平4-50304号公报记载的方法中,由于要采用另外的部件,所以制造工序复杂,成本高。
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外衣,该手术用外衣构造简单,可防止手术中血液等的渗出,从而提高隔离患者与穿用者之间感染的效果。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次性手术用外衣,在前身和两袖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接合部,使构成一次性手术用外衣的布相互叠合地接合。这时,连续地形成沿着布边缘延伸的接合线。
如上所述,由于连续地形成接合线,所以,可防止血液等物质从布的接合部渗出。结果,可提高患者与外衣穿着者(医生或护士)之间的感染防止效果。
最好在连续的接合线附近设置若干不连续的接合部(并设),这样,在用超声波缝纫机等将构成外衣的布接合时,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压力被分散,可防止压力集中在连续接合线的局部而引起破损。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构造的正面图,表示将外衣朝左右拉开、从前身侧看的状态。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构造的背面图,表示穿着后、从后身侧看的状态。
图3是平面图,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在接合前的分解状态。
图4是将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张开,从后侧穿着时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立体图,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上所用的吸收布的构造和使用状态。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图形之一例的平面图。
实施例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外衣,是医生或护士等手术时穿的一次性外衣。另外,本发明的外衣不限于手术用,也可用于需要隔离病原菌感染的其它医疗场合、或者要求高液密性、防尘性等的医疗以外的用途。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之手术用外衣构造的正面图。是将外衣张开从前身侧看的状态。图2是该外衣的背面图,是穿着着该外衣时从后身侧看的状态。图3是表示该外衣在接合(组装)前的分解状态的平面图。
本实施例的手术用外衣,大体上由前身4、左侧后身5A、右侧后身5B、两只袖子3A、3B构成。前身4由一片布构成。后身由2片布5A、5B构成,穿着时,自由侧缘(5aL、5aR)在穿着者的背部对接。在后身5A、5B的侧缘部安装着腰部连接带8A、8B、9A、9B。在后身5B、5A的领口部分分别安装着构成拉锁的钩部12和圈部13。在两只袖子3A、3B的袖口分别设有带弹性的松紧口7A、7B。
本实施例的手术用外衣,两只袖子部分3A、3B的袖下3dL与3dR、左袖3A的上袖部3aL与前身4的袖笼4f、右袖3B的上袖部3aR与前身4的袖笼4f、左袖3A的上袖部3bL与后身5A的袖笼5fL、右袖3B的上袖部3bR与后身5B的袖笼5fR、前身4的左侧侧缘4a与后身5A的固定侧缘5bL、前身4的右侧侧缘4b与后身5B的固定侧缘5bR分别用超声波缝纫机等溶融接合或用粘接剂接合。
进行溶融接合的方式有热封、超声波密封等。另外,用粘接剂接合时,可用热融性粘接剂接合。关于布的材质和接合方法,在后面说明。
在后身5A、5B的自由侧缘5aL、5aR的里侧上端角部分别设有三角形状的辅助口袋20A、20B。图4表示将本实施例的外衣张开,从后侧看穿着时的样子。该辅助口袋20A、20B是在医生等穿该外衣时,护士等的助手帮助医生穿该外衣用的。助手把手伸入辅助口袋20A、20B,将外衣朝左右张开。述样,医生可以不接触外部杂菌地穿上该外衣。另外,也可以用带状部件等其它形状的部件代替该辅助口袋20A、20B。可以做成各种形式,只要是能在外衣内侧助手将该外衣张开的部件即可。
由于外衣本体由柔软的材质构成,所以,辅助口袋20A、20B的位置最好尽可能地在上端角部。这样,把手伸进辅助口袋20A、20B将该外衣张开时,上端角布朝下侧弯折,可顺利地穿上外衣。
在前身4的领口4e的内侧安装着吸收穿着者的汗的吸收布22。吸收布22如图5中虚线所示,其中央部上侧的部分粘接在前身4的领口4e的内侧。吸收布22的安装时,要注意上端部不要伸出于领口4e之上。如果伸出于领口4e之上,则露出到外衣的外侧,不利于卫生。另外,还要注意将吸收布22的中央上侧固定住。如果将中央下侧固定住,则上侧的部分垂下,有损于对穿着者颈部的服贴性。
吸收布22的材质可采用射流喷网型、热粘型等的无纺布。构成吸收布22的纤维,例如由30~90%的热可塑性树脂纤维和10~70%的吸收性纤维构成。热可塑性树脂纤维可选择采用聚乙烯、聚丙烯等稀烃类纤维、聚酯类、聚酰胺类纤维。吸收性纤维可选择采用木浆、棉、人造丝、醋酸酯等。
下面,说明构成本实施例手术用外衣的布的材质和接合方法。图6~图15表示本实施例手术用外衣的接合部的接合图形。采用超声波缝纫机时,在辊的表面形成与这些图形对应的融接图形(焊接图形)。各图中,画有斜线的区域是接合区域,箭头表示布的伸展方向。
图6所示的接合图形由直线部30和配置在其两侧的若干个点32构成。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直线部30的宽度W为1mm,各点32的直径是1mm,外侧的点32相互间的中心距离是6mm,在布伸展方向相邻的点32相互间的中心距离(间距)是2.5mm。
图7所示的接合图形,与图6所示图形类似,但是点32的间隔狭窄一些。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直线部30的宽度W为1mm,各点32的直径是1mm,外侧的点32相互间的中心距离是4.6mm,在布伸展方向相邻的点32相互间的中心距离(间距)是2.0mm。
图8所示的接合图形由连续的波浪状部34和配置在布内侧的2排长方形块36构成。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波浪状部34的最大宽度(振幅)W1为2mm,各长方形块36的横宽(布伸展方向长度)是3mm,在布伸展方向相邻的长方形块36相互的间隔是0.8mm。
图9所示的接合图形是以45度角度交叉的格子状图形38。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格子状图形的全宽W是5mm,构成格子的各线的宽度是1mm,平行线的间距是2.5mm。
图10所示的接合图形由一根直线部30和配置在其两侧的若干矩形(正方形)块40构成。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直线部30的宽度W是1mm,各矩形块40的一边长度是1mm,外侧矩形块40相互的中心距离是4.6mm,在布伸展方向相邻的矩形块40相互的中心距离是2mm。
图11所示的接合图形与图10所示的图形类似,但矩形块40的间隔加宽。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直线部30的宽度W是1mm,各矩形块40的一边长度是1mm,外侧矩形块40相互的中心距离是6mm,在布伸展方向相邻的矩形块40相互的中心距离是2.5mm。
图12所示的接合图形是在一根粗直线状的接合线42中,形成多个点状的非接合部44。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接合线42的宽度W是7mm,各点44的中心距离(间距)是1.2mm。
图13所示的接合图形由宽度方向长的长圆部46和小的圆形部48在布伸展方向交替组合而成。各圆的内部是具有非接合区域的椭圆状。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宽度W是6mm,长圆部46的间距是3.9mm,圆形部48的内径是1mm,圆形部48的间距是3.9mm。
图14所示的接合图形是螺旋状图形50。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宽度W是6mm,螺旋的节距是2.5mm,在布伸展方向的非接合区域宽度是1.5mm。
图15所示的接合图形是以45度角度交叉的格子状图形52。例如,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宽度W是7mm,构成格子的线的宽度是0.7mm,平行线的间距是1.7mm。
如图6至图15所示,在连续的接合线附近,设有若干不连续的接合部(并设),这样,用超声波缝纫机等把构成外衣的布接合时,在垂直于布伸展方向,压力被分散,可防止因压力集中在连续的接合线局部而引起破损。
把构成手术用外衣的布溶融接合时,接合线的宽度应在0.1~15mm的范围,最好在0.5~10mm的范围。如果接合线的宽度在0.1mm以下,则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线压增高,溶融接合部分容易破裂。如果接合线的宽度在15mm以上,则由于接合部本身比非接合部刚性高,所以穿着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手术作业性恶化。
如上所述,密封线的图形可采用线状、波浪状、锯齿状、格子状等。为了调节上述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线压,也可以与点状(不连续)图形组合。
用粘接剂形成接合线时,最好采用热融性粘接剂。涂敷热融性粘接剂的方式,可采用涂敷模进行全面涂敷或条纹状涂敷。可采用凹版涂敷器涂敷成网状或点状。也可采用焊道涂敷,涂敷成线状。或用空气调节的螺旋状、波浪状或锯齿状等(图未示)。
用粘接剂形成布的接合部时,接合部的宽度最好为1~15mm。如果接合部的宽度在1mm以下,则布的接合强度低,在使用中容易脱开。以剥离强度计,接合强度最好在980mN/25mm以上。
前后身4、5A、5B以及两只袖子3A、3B所用的布可采用由热可塑性纤维形成的纺粘型、射流喷网型、针刺型、融吹型、热粘型、化学粘接型等的无纺布、或者无纺布与热可塑性合成树脂布的叠合布、或者无纺布/热可塑性合成树脂布/无纺布这样3层构造的布。将无纺布与热可塑性合成树脂布叠合的方法有将热可塑性合成树脂布挤出并溶融的直接叠合、用粘接剂的湿叠合、干叠合、用热融性粘接剂叠合、用热或超声波的热压花等。
无纺布的构成纤维,可使用聚烯烃类、聚酯类、聚酰胺类的各种纤维,聚乙烯/聚丙烯或聚酯构成的粗细节花色人造长丝型或并列型等的复合纤维。
在构成本发明手术用外衣的布所用的无纺布上形成预定的开口,以提高透气性,或者实施压花处理形成凹凸,提高缓冲性,也可赋予伸缩性。热可塑性合成树脂布可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氨脂等的塑料布。另外,也可采用复合无纺布(SMS、SMMS无纺布),该复合无纺布是用具有高强度、并富有柔软性的纺粘型无纺布,挟住具有高耐水性的融吹无纺布的两面而形成的。
这些布的整体强度最好在2500mN/25mm以上,并且透湿度最好在800g/m2·24小时以上。布的强度如果不足2500mN/25mm,则穿着者动作时可能会破断,如果透湿度不足800g/m2·24小时,则穿着者有闷热感。
如上所述,穿着本实施例的手术用外衣时,护士等助手把手伸入辅助口袋20A、20B内,将外衣往左右拉开。接着,执行手术的医生不接触该外衣的外面地将手伸入袖口,穿上该外衣。在手术中医生脸部附近出的汗,被领口的吸收布22吸收。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所示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作各种设计变更。特别是,构成手术用外衣的布,前后身并不一定是布,布的裁剪方法可采用任意形式。
发明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由于把构成手术用外衣的布的接合部连续地接合,所以,穿着者剧烈动作时,该接合部也不会脱开或破断。另外,由于采用连续的接合线,在接合部没有间隙,所以,可防止血液等物质从布的接合部渗出。结果,可提高患者与外衣穿着者(医生或护士)的感染防止效果。
权利要求
1.一次性手术用外衣,由身本体和两只袖子构成,身本体由前身和后身构成,两只袖子从上述身本体上端部两侧延伸;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次性手术用外衣上,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接合部,上述接合部,是使构成一次性外衣的透气、不透液性布相互重叠接合、并且由沿着上述布边缘延伸的接合线形成;上述接合线是连续的接合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外衣,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续的接合线是溶融接合的密封线、或者是采用粘接剂的接合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用外衣,其特征在于,上述连续的接合线,是从直线状、波浪状、锯齿状、格子状、螺旋状中选择的一种、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外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连续的接合线附近设有若干不连续的接合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外衣,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接合线时,垂直于布伸展方向的该接合线宽度为0.1mm~15mm。
6.一次性手术用外衣,由身本体和两只袖子构成,上述身本体由前身和后身构成,两只袖子从上述身本体上端部两侧延伸;其特征在于,在后身的内侧上端部设有在穿着时供助手捏住的辅助部件。
7.一次性手术用外衣,由身本体和两只袖子构成,身本体由前身和后身构成,两只袖子从上述身本体上端部两侧延伸;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身的领口设有吸收穿着者的汗的吸收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手术用外衣,可防止手术中血液等的渗出,提高患者与穿着者之间的感染防止效果。在前身和两袖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接合部,使构成一次性手术用外衣的布相互叠合地接合。这时,连续地形成沿着布边缘延伸的接合线。
文档编号A41D27/24GK1365638SQ02101779
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9日
发明者藤川美智代, 斎藤明子, 花尻武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