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内增高透气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880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内增高透气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类日常生活必需品鞋类,具体地说即一种具有较好通风功能的内增高透气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鞋,鞋内通风不佳,脚底易潮湿闷气,使人感到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通风功能的内增高透气鞋,使人隐形增高,穿着透气舒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内增高透气鞋由鞋帮、鞋底、鞋跟和内增高透气中底等组成,其特征是鞋内垫有内增高透气中底,鞋帮的脚内侧开有侧通气孔,该孔与内增高透气中底的后跟部的弹性柱柱间空间位置相对、空气相通。内增高透气中底是一整块周边形状与鞋底相同的从脚后跟向前脚掌逐渐倾斜的坡形垫,在该坡形的后跟部有较多向下的弹性柱与其连成一体,在这些弹性柱间空档上部的坡形垫上开有较多上下贯通的透气孔;在该坡形垫的前掌向下一面开有较多辐射状向下的通气道与后跟部的柱间空间相通,在这些通气道上部的坡形垫上开有较多上下贯通的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鞋帮上的侧通气孔与内增高透气中底的柱间空间相通,继而与柱间向上通气孔以及前脚掌通气道、通气孔的空气全部相通,步行时扰动脚下空气流动,使脚下空气上下相通,不断流动,避免了脚底潮气、臭气的产生与积累,鞋内外通气良好,穿着感到舒适。


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组合式内增高透气鞋斜视图。
图2为内增高透气中底仰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中1.鞋帮,2.鞋底,3.侧通气孔,4.内增高透气中底,5.鞋跟,B.在内增高通气中底(4)的前脚掌底下的通气道,C.在内增高通气中底(4)的通气孔,D.在内增高通气中底(4)的后跟部向下的弹性柱,E.在内增高通气中底(4)的后跟部下的柱间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内增高透气中底(4)垫在鞋内,其后跟高度可达2-8厘米,就是使穿用者隐形增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将人“垫高”2-8厘米。侧通气孔(3)开在鞋帮(1)的脚内侧与内增高透气中底(4)后跟部下面的柱间空间(E)位置相对,空气相通。在图2、图3中,仰视内增高透气中底(4),是一整块周边形状与鞋底相同的从脚后跟向前脚掌逐渐倾斜的坡形垫,在该坡形垫后跟部下面一侧有较多向下的弹性柱(D)与其连成一体,在这些弹性柱(D)的柱间空档上部的坡形垫(4)上开有较多上下贯通的透气孔(C),在该坡形垫的前脚掌向下一面开有较多辐射状向下的通气道(B)与后跟部的柱间空间(E)相通,在这些通气道上部的坡形垫上开有较多上下贯通的通气孔(C)。只要开一个形状稍为复杂的注塑模,上述透气中底(4)上的弹性柱(D)、弹性柱柱间空间(E)、通气孔(C)和通气道(B)等技术特征即可在一次性注塑成形中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内增高透气鞋由鞋帮、鞋底、鞋跟和内增高透气中底等组成,其特征是内增高透气中底垫在鞋内,鞋帮的脚内侧开有侧通气孔,该孔与内增高透气中底后跟部的弹性柱柱间空间位置相对、空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内增高透气鞋,其特征是内增高透气中底是一整块周边形状与鞋底相同的从后跟向前脚掌逐渐倾斜的坡形垫,在该坡形垫后跟部下面一侧有较多向下的弹性柱与其成一体,在这些弹性柱柱间空档上部的坡形垫上开有较多上下贯通的透气孔;在该坡形垫的前脚掌向下一面开有较多辐射状向下的通气道与后跟部的柱间空间相通,在这些通气道上部的坡形垫上开有较多上下贯通的通气孔。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内增高透气鞋由鞋帮、鞋底、鞋跟和内增高透气中底等组成,其特征是由内增高透气中底垫在鞋内,鞋帮的脚内侧开有侧通气孔,该孔与内增高透气中底后跟部的弹性柱柱间空间位置相对空气相通;内增高透气中底是一块周边形状与鞋底相同的从后跟向前脚掌逐渐倾斜的坡形垫,在其后跟部下面一侧有较多向下的弹性柱与其连成一体,弹性柱柱间空档上部的坡形垫上开有较多上下贯通的通气孔;在该坡形垫的前脚掌部向下一面开有较多辐射状向下的通气道与后跟部的柱间空间相通,在上述通气道上部的坡形垫上开有较多上下贯通的通气孔。该鞋的优点是隐形内增高和鞋内透气良好。
文档编号A43B7/16GK2607049SQ022198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8日
发明者王开林 申请人:王开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