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开伞扣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58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具开伞扣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伞具开伞扣合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需在内管上装设伞扣,保证中棒的强度,使用更安全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上巢之侧缘处设有一凸起部,凸起部内设置有弹性体及伞扣,弹性体支撑于伞扣,伞扣一端由上巢之凸起部往下延伸,且该延伸端设有勾齿与下巢相应位置处的扣槽配合。
所述扣槽为下巢侧缘的凸起部内设的一贯通孔,其上端入口呈喇叭状,下巢之凸起部上还横向设有一凹槽,凹槽底部与贯通孔接通,一绑设支骨的绑线一部分嵌设于凹槽内,伞扣之勾齿嵌入扣槽后可扣合于绑线下侧或者扣合于扣槽的下底部;扣槽下方还设有一按压片,按压片固连于下巢,且按压片内侧形状与伞扣下端相匹配。
所述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其设置于伞扣的内侧,一端支撑于上巢,另一端支撑于伞扣。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设置于上巢侧缘上的伞扣与下巢之扣槽配合即可实现伞具打开使用,不需在中棒之内管上开设开孔以装设伞扣,不仅简化了加工,利于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保证了中棒的强度,使伞具使用正常化,延长伞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
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伞之剖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伞之剖视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不设按压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伞扣勾扣在扣槽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使用时,将下巢3向上推移,致使设置于上巢2的伞扣8的勾齿端由下巢3之扣槽311的喇叭口下滑入扣槽311内,伞扣8的勾齿81勾扣于扣槽311内之绑线61下侧,即可勾持住下巢3达到开伞使用的目的;而这时伞扣8的下端部恰好对应按压片32的内侧。收伞时,按下按压片32使伞扣8之勾齿81与扣槽311内之绑线61脱离,外加上巢2内的压缩弹簧7有伸缩之功效,使伞扣8退出扣槽311,即可收合伞具。
如附图5、6所示,开伞时,伞扣8的勾齿81也可以勾扣在扣槽311的下底部,而按压片32亦可不设,这时收伞是由使用者直接向伞扣8之勾头按压,即可使伞扣8与扣槽311脱离,完成收伞。
本实用新型不仅简化了加工,利于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保证了中棒的强度,使伞具使用正常化,延长伞具的使用寿命。对于一折伞具和多折伞具均可适用。
权利要求1.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包括有上巢、下巢及中棒,上巢固设于中棒的一端,其的周缘枢接有若干主骨,主骨支撑起伞面,下巢活动套接于中棒上,其周缘也枢接有若干支骨,支骨的外伸端与主骨铰接,其特征在于上巢之侧缘处设有一凸起部,凸起部内设置有弹性体及伞扣,弹性体支撑于伞扣,伞扣一端由上巢之凸起部往下延伸,且该延伸端设有勾齿与下巢相应位置处的扣槽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槽为下巢的凸起部内设的一贯通孔,其上端入口呈喇叭状,下巢之凸起部上还横向设有一凹槽,凹槽底部与贯通孔接通,一绑设支骨的绑线一部分嵌设于凹槽内,伞扣之勾齿嵌入扣槽后扣合于绑线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一压缩弹簧,其设置于伞扣的内侧,一端支撑于上巢,另一端支撑于伞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扣槽下方还设有一按压片,按压片固连于下巢,且按压片内侧形状与伞扣下端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扣的勾齿嵌入扣槽后还可扣合于扣槽的下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伞具开伞扣合结构。其包括有上巢、下巢及中棒,上巢固设于中棒的一端,其的周缘枢接有若干主骨,主骨支撑起伞面,下巢活动套接于中棒上,其周缘也枢接有若干支骨,支骨的外伸端与主骨铰接,上巢之侧缘处设有一凸起部,凸起部内设置有弹性体及伞扣,弹性体支撑于伞扣,伞扣一端由上巢之凸起部往下延伸,且该延伸端设有勾齿与下巢相应位置处的扣槽扣合。这样,由设置于上巢侧缘上的伞扣与下巢之扣槽配合即可实现伞具打开使用,不需在中棒之内管上开设开孔以装设伞扣,不仅简化了加工,利于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保证了中棒的强度,使伞具使用正常化,延长伞具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5B25/14GK2547175SQ022710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4日
发明者刘福田 申请人:刘福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