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棉专用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56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摘棉专用套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职业服装,具体地说是一种摘棉专用套装。
国外摘棉已进入到了机械化的程度,而国内则尚处于初始的人工摘棉阶段。由于是人工摘棉,因此在摘下的棉花中就难免混入人体的毛发丝、以及因棉枝勾挂衣物而脱落的化纤丝和有色丝等,从而导致国产原棉的“三丝”含量超标,国际竞争力差,限制了出口创汇。与国外机械采摘的棉花相比,国产同品质的原棉每吨售价要低500美元以上。因此如何控制“三丝”,已成为棉花收购和棉花出口中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控制“三丝”混入的摘棉专用套装,以便从源头(棉田)控制异性纤维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摘棉专用套装包括有用纯棉白布制成的半大褂和帽子,半大褂的两袖为九分袖,袖口为内套松紧带的松紧口;帽子的帽顶为蓬松顶,帽圈内套接有松紧带。
本专用套装中的半大褂采用九分袖(即袖子的长度为正常袖子长度的十分之九),可使双手及腕部露出,方便采摘操作。袖口采用松紧口,可遮挡住摘棉者所穿的其他服装,防止棉枝勾挂出异性纤维。帽子的帽顶为蓬松顶,用于束缚头发,且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松紧口的帽圈可防止毛发落下,并适用于不同的头型。本专用套装采用纯棉白布制造,对原棉没有直接的异性纤维污染。穿着本专用套装摘棉,可有效地控制“三丝”的混入,降低了原棉中异性纤维的含量,使得国产原棉的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从而提高了国产原棉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由于品质、价格的提高,也相应地提高了棉农的收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半大褂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帽子的佩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帽子开口向上平放时的状态图。
本专用套装中的半大褂1如
图1所示,长度在80-100cm左右,可分大中小号。两袖为九分袖,袖口内套松紧带。领子可制成小翻领,美观得体。图2中,帽子2的帽顶2a为蓬松顶,帽圈2b内套接有松紧带,依靠弹力封边。
为将本专用套装与厨师服装或者传统孝服等以白色为基调的服装相区别,帽子2上的帽顶2a最好设计成为吐絮棉铃状的五瓣形(图3所示),以体现明显的行业标识特征。
权利要求1.一种摘棉专用套装,其特征在于该套装包括有用纯棉白布制成的半大褂(1)和帽子(2),半大褂(1)的两袖为九分袖,袖口为内套松紧带的松紧口;帽子(2)的帽顶(2a)为蓬松顶,帽圈(2b)内套接有松紧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摘棉专用套装,其特征在于帽子(2)的帽顶(2a)为吐絮棉铃状的五瓣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摘棉专用套装,是为解决国产原棉“三丝”含量超标、国际竞争力差的问题而设计。本专用套装包括有用纯棉白布制成的半大褂和帽子,半大褂的两袖为九分袖,袖口为内套松紧带的松紧口;帽子的帽顶为蓬松顶,帽圈内套接有松紧带。穿着本专用套装摘棉,可有效地控制“三丝”的混入,降低了原棉中异性纤维的含量,使得国产原棉的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从而提高了国产原棉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由于品质、价格的提高,也相应地提高了棉农的收入。
文档编号A41D13/00GK2595199SQ022941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7日
发明者林永增, 李伟明, 张长庆 申请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