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067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足底按摩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治病、防病、养生功能的足底按摩鞋。
背景技术
足疗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起源于我国古代,它是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经过历代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所创立的独特疗法。足底按摩是足疗的一项重要内容,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相应的固定对应区,其穴位、经络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采用按摩疗法给予刺激,可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和养生的目的。我国民间有“赤足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百练不如一走”的说法。国外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日本资生堂桂川工厂,在其院中央修了一条卵石铺成的路,为四方形,周长75米,每天早晨上班,午休和傍晚时,老板让男职工光着脚,女职工穿着袜子在卵石路上行走两圈,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练,职工们的身体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于是这条路被称为健康之路。”赤足走路,可按摩足底穴位,调节人体多个器官使其功能得到改善,如提高脑功能灵活性,调节人体内分泌水平,对预防伤风感冒,神经衰弱和心血管疾病大有好处。足疗按摩,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是古今中外历代有识之士喜爱的健身项目。但是,传统的足疗按摩方法都是人工进行的,且一次性费用高,时间长,很多人难以天天坚持。近年来市场上推出了足部电动按摩器、机械按摩轮、按摩棒等,这些按摩器都需要人们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足底按摩。目前,市售的一种按摩拖鞋,由塑胶制成,其按摩点是固定的,如果把按摩点做的高一些,会产生扎脚现象,做的低一些,又起不到较好的按摩作用,并受温度的影响,在冬夏季时,塑胶会产生软硬变化现象,无法控制按摩点高、低、软、硬,穿上此鞋会给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简便,成本低,治病、防病、养生效果明显的足底按摩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足底按摩鞋,由鞋帮和鞋底构成,其特征在于鞋底由鞋底面层,中间层和底层构成,鞋底上设有伸缩按摩体或伸缩按摩体和伸缩旋转按摩体,伸缩按摩体或伸缩按摩体和伸缩旋转按摩体镶嵌在鞋底上,并互为一体。
所述的伸缩按摩体由按摩柱、弹簧、按摩柱座套、底座构成,按摩柱为套筒状,上端是封闭的半球形冠,中下部套筒外壁有凸台,其内为空腔,下端为圆环形的柱体,按摩柱座套为圆套状,其中一端的内外壁为凹台阶,中部为空腔,底座呈碗形,上端敞口,下端为封闭的平底,底座中心部位为弹簧定位轴,弹簧定位轴的一端与底座平底为一体,另一端为半球形,其内为空腔,按摩柱套接在按摩柱座套上为动配合,按摩柱座套套接在底座上为静配合,底座上弹簧定位轴上套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置于按摩柱座套的空腔和按摩柱的空腔里并顶着半球形冠。
所述的伸缩旋转按摩体由伸缩旋转按摩柱,弹簧,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底座构成,伸缩旋转按摩柱为套筒状上端是封闭的半球形冠,半球形冠上设有小半球形冠,小半球形冠与半球形冠为一体,小半球形冠的数量为1-8个,中下部套筒外壁为凸台,凸台下部设有螺旋键,其内为空腔,下端为圆环形的柱体,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呈圆套状,其中一端的内外壁为凹台阶,中部为空腔,空腔内壁设有螺旋槽,螺旋槽与螺旋键配作,螺旋槽和螺旋键的方向左旋或右旋,底座呈碗形,上端敝口,下端为封闭的平底,底座中心部位为弹簧定位轴,弹簧定位轴的一端与底座平底为一体,另一端为半球冠形,其内为空腔,伸缩旋转按摩柱套接在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上为动配合,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套接在底座上为静配合,底座上弹簧定位轴上套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置于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的空腔和伸缩旋转按摩柱的空腔里并顶着半球形冠。
所述的伸缩按摩体或伸缩按摩体和伸缩旋转按摩体设在足部经络穴位对应的位置或均布在鞋底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省时、省力、方便、舒适,按摩效果好,人类已进入21世纪,物质条件、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都市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大,精神紧张,回到家里常常感觉肌肉酸痛、疲劳,此时穿上足底按摩鞋走一走,就会解除一天的疲劳,身体得到放松,又无副作用,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不用电源,无须操作。在家中干干家务,在室外散散步,不知不觉就起到了健身作用,而且安全、舒适、有效。该产品能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增强脏腑的自我修复,按摩足底对应区能治疗它所对应的脏腑的疾病。按摩的是足底穴位,治疗的均是与脏腑相关的器官疾病,体现了由表治里的特点。通过足底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环具有活其血,化其瘀,有效排除体内毒素以及血管内的沉积物。该产品可舒筋通络,镇静安神,按摩足底对应区的穴位,可使经络得到舒展,胫脉得以疏通,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气血和人自安,有效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从而起到抗衰老、强身健体,发挥人体最强的生命活力。


图1是足底按摩鞋鞋底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伸缩按摩体与鞋底的结合示意图;图4是伸缩按摩体外形图;图5是伸缩按摩体构造剖视图;图6是伸缩按摩体的按摩柱的剖视图;图7是伸缩按摩体的按摩柱座套的剖视图;图8是伸缩按摩体的底座的剖视图;图9是伸缩旋转按摩体与鞋底的结合示意图;图10是伸缩旋转按摩体的外形图;图11是伸缩旋转按摩体的构造剖视图;图12是伸缩旋转按摩体的按摩柱的剖视图;图13是伸缩旋转按摩体的按摩柱座套的剖视图;图14是伸缩旋转按摩体的底座的剖视图;图15是左足部经络穴位图;图16是右足部经络穴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的优选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9所示足底按摩鞋,由鞋帮和鞋底构成,鞋底由鞋底面层3,中间层5和底层4构成,鞋底上设有伸缩按摩体1或伸缩按摩体1和伸缩旋转按摩体2,伸缩按摩体1或伸缩按摩体1和伸缩旋转按摩体2镶嵌在鞋底上,并互为一体,伸缩按摩体1或伸缩按摩体1和伸缩旋转按摩体2设在足部经络穴位对应的位置或均布在鞋底上。
如图4、5、6、7、8所示伸缩按摩体1由按摩柱11、弹簧14、按摩柱座套12、底座13构成,按摩柱11为套筒状,上端是封闭的半球形冠11a,中下部套筒外壁有凸台11b,其内为空腔11c,下端为圆环形的柱体,按摩柱座套12为圆套状,其中一端的内外壁为凹台阶12a、12b,中部为空腔121c,底座13呈碗形,上端敞口,下端为封闭的平底13c,底座13中心部位为弹簧定位轴13a,弹簧定位轴13a的一端与底座13平底13c为一体,另一端为半球形,其内为空腔13b,按摩柱11套接在按摩柱座套12上为动配合,按摩柱座套12套接在底座13上为静配合,底座13上弹簧定位轴13a上套接弹簧14的一端,弹簧14的另一端置于按摩柱座套12的空腔12c和按摩柱11的空腔11c里并顶着半球形冠11a。
如图10、11、12、13、14所示伸缩旋转按摩体2由伸缩旋转按摩柱21,弹簧24,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底座23构成,伸缩旋转按摩柱21为套筒状上端是封闭的半球形冠21b,半球形冠21b上设有小半球形冠21a,小半球形冠21a与半球形冠21b为一体,小半球形冠21a的数量为5个,中下部套筒外壁为凸台21c,凸台21c下部设有螺旋键21e,其内为空腔21d,下端为圆环形的柱体,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呈圆套状,其中一端的内外壁为凹台阶22a,22b,中部为空腔22c,空腔22c内壁设有螺旋槽22d,螺旋槽22d与螺旋键21e配作,螺旋槽22d和螺旋键2e的方向左旋或右旋,底座23呈碗形,上端敝口,下端为封闭的平底23c,底座23中心部位为弹簧定位轴23a,弹簧定位轴23a的一端与底座平底23c为一体,另一端为半球冠形,其内为空腔23b,伸缩旋转按摩柱21套接在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上为动配合,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套接在底座23上为静配合,底座23上弹簧定位轴23a上套接弹簧24的一端,弹簧24的另一端置于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的空腔22c和伸缩旋转按摩柱21的空腔21d里并顶着半球形冠21b。
如图15、16所示人足部经络穴位及生理反射区的分布如下,1-头(大脑),2-额窦,3-小脑、脑干,4-脑垂体,5-三叉神经、颞叶,6-鼻,7-颈,8-目,9-耳,10-肩,11-斜角肌(斜方肌),12-甲状腺,13-甲状旁腺,14-肺、支气管,15-胃,16-十二指肠,17-胰腺,18-肝脏,19-胆囊,20-腹腔神经丛,21-肾上腺,22-肾脏,23-输尿管,24-膀胱,25-小肠,26-盲肠、阑尾,27-回盲瓣,28-升结肠,29-横结肠,30-降结肠,31-乙状结肠、直肠,32-肛门,33-心脏,34-脾脏,36-生殖腺(睾丸、卵窠),63-臀部,64-股部,65-臂部,67-血压点,68-食管、气管,69-腋腔(腋窝),70-头,颈淋巴腺,71-舌、口腔,75-骨盆腔。
将多个按摩体装于鞋底中间层,用强力胶将鞋底底层与鞋底中间层牢牢粘在一起,然后再将鞋底面层穿过伸缩按摩体与鞋底中间层牢牢粘在一起,使按摩体和鞋底中间层牢牢地夹在中间,然后将鞋底面层、底层与中间层压合在一起,这样就使按摩体、鞋底面层、中间层、底层组成一个完整的足底按摩鞋。
足有其特珠的结构,有它固定的骨骼及附着其上的肌肉,内含丰富的血管、穴位、神经、肌肉浅薄,结构紧凑,足底形成了一个不规则凹凸不平的面。足底按摩鞋根据足底的特殊结构,由多个伸缩旋转按摩体组成,每个伸缩旋转按摩体按摩柱的高度都是根据足底凹凸面设计的。因此,每个伸缩旋转按摩体都能独立按摩、伸缩旋转自如,根据穴位的分布,有的向左旋转、有的向右旋转,使整个足底都运动起来,产生较好的按摩效果。
伸缩旋转按摩体是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研制的,并在空腔设置了螺旋槽,按摩柱上增设了螺旋键,使按摩柱上的螺旋键在空腔的螺旋槽中上下运动,左右旋转90°当伸缩旋转按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被压缩,向左或右旋转90°,当力消失时,在弹簧反作用力作用下,伸缩旋转按摩体向上运动,回到原来高度。反复旋转按摩,当人走动时,人体的重量移向左脚时,左脚上的伸缩旋转按摩体顶端就会受到压力,伸缩旋转按摩体和弹簧在人体重量的作用下被压缩,同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力,使伸缩旋转按摩体和弹簧处在与人体重要量相对状态,当人体重量超过弹簧力时,伸缩旋转按摩体向下运功或左或右旋转90°,使左足底产生按摩。当人体的重量移向右脚时,左脚上的压力消失,伸缩旋转按摩体向上运动或左或右旋转90°,回到原来高度,这时右脚上的伸缩旋转按摩体和弹簧在人体重量的作用下被压缩,同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力,使旋转按摩体和弹簧处在与人体重量的相对状态,当人体重量超过弹簧的弹力时,伸缩旋转按摩体向下运动或左或右旋转90°,使右足底产生按摩,当人体重量又移向左脚时,右脚上的压力消失,伸缩旋转按摩体向上运动或左或右旋转90°,回到原来高度,这样反复左右,使左右脚都能得到反复伸缩旋转按摩。
权利要求1.一种足底按摩鞋,由鞋帮和鞋底构成,其特征在于鞋底由鞋底面层(3),中间层(5)和底层(4)构成,鞋底上设有伸缩按摩体(1)或伸缩按摩体(1)和伸缩旋转按摩体(2),伸缩按摩体(1)或伸缩按摩体(1)和伸缩旋转按摩体(2)镶嵌在鞋底上,并互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鞋,其特征在于伸缩按摩体(1)由按摩柱(11)、弹簧(14)、按摩柱座套(12)、底座(13)构成,按摩柱(11)为套筒状,上端是封闭的半球形冠(11a),中下部套筒外壁有凸台(11b),其内为空腔(11c),下端为圆环形的柱体,按摩柱座套(12)为圆套状,其中一端的内外壁为凹台阶(12a)、(12b),中部为空腔(12c),底座(13)呈碗形,上端敞口,下端为封闭的平底(13c),底座(13)中心部位为弹簧定位轴(13a),弹簧定位轴(13a)的一端与底座(13)平底(13c)为一体,另一端为半球形,其内为空腔(13b),按摩柱(11)套接在按摩柱座套(12)上为动配合,按摩柱座套(12)套接在底座(13)上为静配合,底座(13)上弹簧定位轴(13a)上套接弹簧(14)的一端,弹簧(14)的另一端置于按摩柱座套(12)的空腔(12c)和按摩柱(11)的空腔(11c)里并顶着半球形冠(1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鞋,其特征在于伸缩旋转按摩体(2)由伸缩旋转按摩柱(21),弹簧(24),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底座(23)构成,伸缩旋转按摩柱(21)为套筒状上端是封闭的半球形冠(21b),半球形冠(21b)上设有小半球形冠(21a),小半球形冠(21a)与半球形冠(21b)为一体,小半球形(21a)的数量为1-8个,中下部套筒外壁为凸台(21c),凸台(21c)下部设有螺旋键(21e),其内为空腔(21d),下端为圆环形的柱体,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呈圆套状,其中一端的内外壁为凹台阶(22a),(22b),中部为空腔(22c),空腔(22c)内壁设有螺旋槽(22d),螺旋槽(22d)与螺旋键(21e)配作,螺旋槽(22d)和螺旋键(21e)的方向左旋或右旋,底座(23)呈碗形,上端敝口,下端为封闭的平底(23c),底座(23)中心部位为弹簧定位轴(23a),弹簧定位轴(23a)的一端与底座平底(23c)为一体,另一端为半球冠形,其内为空腔(23b),伸缩旋转按摩柱(21)套接在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上为动配合,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套接在底座(23)上为静配合,底座(23)上弹簧定位轴(23a)上套接弹簧(24)的一端,弹簧(24)的另一端置于伸缩旋转按摩柱座套(22)的空腔(22c)和伸缩旋转按摩柱(21)的空腔(21d)里并顶着半球形冠(21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底按摩鞋,其特征在于伸缩按摩体(1)或伸缩按摩体(1)和伸缩旋转按摩体(2)设在足部经络穴位对应的位置或均布在鞋底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足底按摩鞋,由鞋帮和鞋底构成,鞋底由鞋底面层3,中间层5和底层4构成,鞋底上设有伸缩按摩体1或伸缩按摩体1和伸缩旋转按摩体2,伸缩按摩体1或伸缩按摩体1和伸缩旋转按摩体2镶嵌在鞋底上,并互为一体;使用本实用新型按摩足底对应区的穴位,可使经络得到舒展,经脉得以疏通,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气血和人自安,有效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从而起到抗衰老、强身健体,发挥人体最强的生命活力。
文档编号A43B7/00GK2607819SQ03204460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4日
发明者魏龙岗 申请人:魏龙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电信] 2018年10月20日 17:32
    非常好!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