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杖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576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手杖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涉及人们生活用具的多功能手杖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多功能手杖伞是将伞置于手杖的内管中,内管由两半管结构由外夹箍连接组成,这种多功能手杖伞的不足之处是,在内管中置伞,其管的直径太大,整体结构复杂、笨重,携带、使用均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伸缩式手杖上置有折叠伞的结构,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杖体高度可调,携带、使用均方便,防滑效果好的多功能手杖伞。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手杖伞,其特点是它包括由内、外管3、2,内管3的一端置于外管2中,在内管3上设置弹簧卡7、5,弹簧卡7、5与外管2上设置的若干个位置孔6相配合,外管2的一端与杖柄1连接,另一端与套于内管3上的连接体13连接组成的伸缩式手杖23;由伞衣12与折叠伞骨11连接,折叠伞骨11与套于内管3上的伞骨上环9、滑环8连接组成的折叠伞17。在伸缩式手杖的内管3的头端连接有防滑封头15。在伸缩式手杖23的内管3的前端设有由夹于内管3上的夹套19,与夹套19连接且绕夹套19转动的弹簧支臂21,弹簧支臂21与防滑触头22连接组成的防滑器18。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手杖伞的优点体现在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缩式手杖,在手杖上置有可折叠伞的结构,因此,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适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携带、使用均方便,成本低等优点。适于旅游携带使用,特别适于老年人户外活动使用,可作为手杖用于支撑身体省力行走;亦可作为伞用于防雨和防晒;由于在手杖的内管前端设有防滑封头、防滑器,防滑封头适于在普通路面支撑身体行走,防滑器适于在冰雪路面支撑身体行走,防滑效果好,不用防滑器时可将防滑器倒置折起即可。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多功能手杖伞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防滑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多功能手杖伞,它具有伸缩式手杖23,在手杖的外管2上套置折叠伞23。伸缩式手杖23由内、外管3、2,内管3的一端置于外管2中,在内管3上设置弹簧卡7、5,弹簧卡7、5与外管2上设置的若干个位置孔6相配合,外管2的一端与杖柄1连接,在内管3上套置连接体13,在连接体13内置有紧固圈14,内管3通过连接体13与外管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组成。伸缩式手杖23的内、外管3、2为铝合金管。弹簧卡7、5均由装于内管3上的卡头,在内管3内支撑卡头的弹簧4组成。在伸缩式手杖23的内管3头端连接有防滑封头15。防滑封头15用橡胶或塑料制作。在伸缩式手杖23的内管3前端设有防滑器18,防滑器18由夹于内管3上的夹套19,与夹套19连接且绕夹套19转动的弹簧支臂21,在弹簧支臂21的两臂头端连接有触套20,弹簧支臂21与防滑触头22连接组成。折叠伞17由伞衣12与折叠伞骨11连接,折叠伞骨11与套于内管3上的伞骨上环9、伞骨滑环8,在位于伞骨上环9的伞衣12上置有环盖10连接组成。在折叠伞17上套有伞套16。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手杖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内、外管(3、2),内管(3)的一端置于外管(2)中,在内管(3)上设置弹簧卡(7、5),弹簧卡(7、5)与外管(2)上设置的若干个位置孔(6)相配合,外管(2)的一端与杖柄(1)连接,另一端与套于内管(3)上的连接体(13)连接组成的伸缩式手杖(23);由伞衣(12)与折叠伞骨(11)连接,折叠伞骨(11)与套于内管(3)上的伞骨上环(9)、伞骨滑环(8)连接组成的折叠伞(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杖伞,其特征在于在伸缩式手杖(23)的内管(3)头端连接有防滑封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杖伞,其特征在于在伸缩式手杖(23)的内管(3)前端设有由夹于内管(3)上的夹套(19),与夹套(19)连接且绕夹套(19)转动的弹簧支臂(21),弹簧支臂(21)与防滑触头(22)连接组成的防滑器(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涉及人们生活用具的多功能手杖伞,适于旅游携带使用,特别适于老年人户外活动使用,其特点是它包括由内、外管,内管的一端置于外管中,在内管上设置弹簧卡,弹簧卡与外管上设置的若干个位置孔相配合,外管的一端与杖柄连接,另一端与套于内管上的连接体连接组成的伸缩式手杖;由伞衣与折叠伞骨连接,折叠伞骨与套于内管上的伞骨上环、滑环连接组成的折叠伞。在伸缩式手杖的内管头端连接有防滑封头。在伸缩式手杖的内管前端设有由夹于内管上的夹套,与夹套连接且绕夹套转动的弹簧支臂,弹簧支臂与防滑触头连接组成的防滑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适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携带、使用均方便,防滑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45B9/00GK2614506SQ0321268
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6日
发明者曾广生 申请人:曾广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