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85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鞋大都包括鞋底,与鞋底相连接的鞋邦,与鞋邦相连接的鞋面,它的功能主要是保护脚,使其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并具有美观的作用,此外还有鞋的各种样式、颜色,鞋的各个部位的用料,舒适的程度等,这些都是鞋的常规功能,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看到可对脚起保健作用的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鞋,它可对脚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健鞋,它主要包括鞋底,与鞋底相连接的鞋邦,与鞋邦相连接的鞋面,其特征在于在鞋底至少设一凹坑,在凹坑中置放一凸凹件,在鞋邦和鞋面处设有至少二垫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鞋底设有凸凹件,在鞋邦和鞋面处设有垫片,使用时设置在鞋底的凸凹件可触及脚的涌泉穴,鞋邦和鞋面处的垫片亦可刺激足部相应的穴位,根据中医理论如再配置一些药物和磁质材料,长期使用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具有消炎镇痛、降血压和有利于睡眠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鞋底的示意图图3为图2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图3中的为凸凹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鞋底1,与鞋底1相连接的鞋邦2,与鞋邦2相连接的鞋面3,其特征在于在鞋底1至少设一凹坑4,在凹坑中置放一凸凹件5,在鞋邦和鞋面处设有至少二垫片6;实施中在鞋底1设有三个凹坑,其中一凹坑设置在靠近鞋底的中间处,另外两个凹坑设置在靠近鞋底的五分之一或五分之四的部位处,在每个凹坑中均设有凸凹件,凸凹件有一本体7,在本体上装有至少七个滚珠8或磁珠,设置在靠近鞋底中间处的凸凹件可触及涌泉穴,涌泉穴从中医理论上来讲属于肾反射区,根据试用鞋底处的其余二个凸凹件与脚底接触有利于人体睡眠和血压,本实施例中的凸凹件有一本体,在本体上装有七颗滚珠或磁珠,本体的中间有一滚珠或磁珠,其余在本体均匀分布,近似呈梅花七星状,在本体外装有药物层9,在药物层的表面有若干透气孔10,本体的外径为1.6厘米,厚度为0.4厘米,滚珠或磁珠的直径为0.12厘米,两个滚珠或磁珠之间的距离为0.4,在鞋邦和鞋面内均嵌有至少两片垫片,该垫片可为磁片或装有药物的垫层,设置在鞋邦和鞋面内的垫片对准人体足部的行间、太冲、昆仑、太溪、公孙、侠溪等穴位,有利于这些相应穴位的反射区,从而起到保健的功能;实施中垫片的形状近似为圆形、椭圆形,垫片的厚度为0.3-3毫米,关于药物层和装有药物的垫层中的药物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具体的描述。
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鞋,它主要包括鞋底,与鞋底相连接的鞋邦,与鞋邦相连接的鞋面,其特征在于在鞋底至少设一凹坑,在凹坑中置放一凸凹件,在鞋邦和鞋面处设有至少二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鞋,其特征在于在鞋底设有三个凹坑,其中一凹坑设置在靠近鞋底的中间处,另外两个凹坑设置在靠近鞋底的五分之一或五分之四的部位处,在每个凹坑中均设有凸凹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保健鞋,其特征在于凸凹件有一本体,在本体上装有至少七个滚珠或磁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保健鞋,其特征在于凸凹件有一本体,在本体上装有七颗滚珠或磁珠,本体的中间有一滚珠或磁珠,其余在本体均匀分布,近似呈梅花七星状,在本体外装有药物层,在药物层的表面有若干透气孔,本体的外径为1.6厘米,厚度为0.4厘米,滚珠或磁珠的直径为0.12厘米,两个滚珠或磁珠之间的距离为0.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保健鞋,其特征在于在鞋邦和鞋面内均嵌有至少两片垫片,该垫片可为磁片或装有药物的垫层;垫片的形状近似为圆形、椭圆形,垫片的厚度为0.3-3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鞋,其特征为在鞋底至少设一凹坑,在凹坑中置放一凸凹件,在鞋帮和鞋面处设有至少二垫片。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鞋底设有凸凹件,在鞋帮和鞋面处设有垫片,使用时设置在鞋底的凸凹件可触及脚的涌泉穴,鞋帮和鞋面处的垫片亦可刺激足部相应的穴位,根据中医理论如再配置一些药物和磁质材料,长期使用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具有消炎镇痛、降血压和有利于睡眠的效果。
文档编号A43B7/00GK2604076SQ0322990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1日
发明者郑宗斌 申请人:上海瑞苑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