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用文具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092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考试用文具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文具用品有关,特别与考试用文具包有关。
背景技术
由于已有的文具盒大多不透明,故而现行的考试制度都不充许考生携带文具盒进入考场,使得考生在带考试必备文具时遇到很大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考生携带证件和文具进入考场,同时又能防止夹带资料等舞弊行为的考试用文具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考试用文具包包括包体,位于包体上的分别与包体连接的透明证件袋、透明画图工具袋、透明笔袋、透明橡皮擦袋。
上述的透明笔袋中有平行排列在包体上分别与包体连接的铅笔袋、正式用笔袋、至少一个备用笔袋。
上述的各透明袋口有拉链,防止文具、证件从袋中脱出。
上述的包体一边上有与包体铰接的活动夹子。
上述的有两端分别与包体连接的包带,携带方便。
参见图1~图4,将准考证等证件、画图工具、橡皮擦、铅笔、正式用笔,备用笔分别装入透明证件袋,透明画图工具袋、透明橡皮擦袋、透明笔袋如铅笔袋、正式用笔袋、备用笔袋中,拉上拉链。进入考场后,通过活动夹子将其夹在考试桌沿上,既不占空间又方便使用。
与已有的文具盒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包体上的各袋是透明的,一目了然,既能看明白包中之物,既能防止少带考试用具又能防止夹带资料等舞弊行为,便于考生携带证件和文具顺利进入考场;2,通过包上的活动夹子将考试用包夹在考试桌沿上既不占空间又方便使用;3,采用包带,便于携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动夹子与包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活动夹子上的连接轴与包体连接示意图。
图4为包带与包体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包体1的四周用透明较硬塑料制成,其中部用软塑料制成,其中上部和中上右部有透明证件袋2、透明橡皮擦袋3。装圆规、尺子等透明画图工具袋4位于透明证件袋,透明橡皮擦袋的下方。透明铅笔袋5、透明正式用笔袋6、二个透明备用笔袋7平行排列在包体的左边。各袋袋口分别有拉链8。包体上边沿9用硬塑料制成。与之对应位置有外购的活动夹子10。活动夹子10如图2、图3所示通过其上的连接轴11与硬塑料上边沿9铰接。在包体两侧边对应位置有含连接孔12的支耳13。包带14的两端如图4所示通过有滑出口的连接环15与包体连接。
权利要求1.考试用文具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位于包体上的分别与包体连接的透明证件袋、透明画图工具袋、透明笔袋、透明橡皮擦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试用文具包,其特征在于透明笔袋中有平行排列在包体上分别与包体连接的铅笔袋、正式用笔袋、至少一个备用笔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试用文具包,其特征在于各透明袋口有拉链。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考试用文具包,其特征在于包体一边上有与包体铰接的活动夹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试用文具包,其特征在于包体一边上有与包体铰接的活动夹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考试用文具包,其特征在于有两端分别与包体连接的包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试用文具包,其特征在于有两端分别与包体连接的包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考试用文具包,其特征在于有两端分别与包体连接的包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考试用文具包,其特征在于有两端分别与包体连接的包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考试用文具包。包括包体,位于包体上的分别与包体连接的透明证件袋、透明画图工具袋、透明笔袋、透明橡皮擦袋。透明笔袋中有平行排列在包体上分别与包体连接的铅笔袋、正式用笔袋、至少一个备用笔袋。便于考生携带证件和文具进入考场,又能防止夹带资料等舞弊行为。
文档编号A45C11/34GK2660972SQ03249519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5日
发明者刘浩 申请人:刘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