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用品的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26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物用品的扣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装设在服饰、背包上且可系紧绳带的衣物用品的扣具。
(2)背景技术一般在服饰的领口、下摆处以及背包的袋口处所穿设的绳带,是利用绳带的系紧或放松而达到缩束或开放目的,且为了快速系紧绳带,都会再将绳带穿过一弹性扣夹,该弹性扣夹具有一壳体、一装设在该壳体内部的弹簧及一装设在该壳体内部且受弹簧弹力所顶持的按压件。
当要解除系紧时,使用者必须以手指同时按压该弹性扣夹的壳体及按压件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弹性扣夹的体积要够大,才能供目视观察欲按压的位置,以及供手指有按压的面积,这样,弹性扣夹就无法达到缩小化的目的,且造成衣物用品的质感无法有效提升。
另外,利用弹性扣夹的设置虽然可使绳带获得系紧定位,但是却无法产生如蝴蝶结的外观,造型也较单调。
(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解除系紧的操作相当容易的衣物用品的扣具。
本实用新型的衣物用品的扣具,可供二绳带元件穿设并达到系紧定位目的,该扣具包含一本体及一固设在该本体上的拉掣单元。
该本体具有一中间部、二对应一长方向分设在该中间部两侧的穿入孔、二对应长方向且分别设于该穿入孔外侧的定位杆、二对应长方向且分别设于该定位杆外侧的穿出孔、二对应长方向且分别设于该穿出孔外侧的压制部,该绳带元件由下朝上穿入该穿入孔且绕过定位杆后,可再由上而下穿出该穿出孔。该拉掣单元是呈双环圈状。借此,向上拉动该拉掣单元并连动该本体时,可使至少一绳带元件由穿出孔朝穿入孔移动,以达到解除系紧目的。
(4)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衣物用品的扣具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说明该扣具装设在一运动裤上。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直线4-4所取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解除系紧操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装设示意图,说明该扣具装设在一泳装上。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操作示意图,说明可单侧拉动。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衣物用品的扣具100的较佳实施例是装设在一运动裤300上,且可供二穿设在该运动裤300裤腰部310的绳带元件200达到系紧定位目的。本实施例的该绳带元件200是自裤腰部310的二穿带孔320穿出,并具有一趋近于穿带孔320的定位端部210及一与该定位端部210呈相反设置且远离穿带孔320的末端部220。且定义该运动裤300具有一位于该穿带孔320之间且对应裤裆部的中线L。该扣具100包含一本体10、一固设在该本体10上的拉掣单元20及一圈绕在该本体10外部的固定环圈30。
除了图2、图6中的扣具100接近真实比例外,其余各图是将该扣具100的比例放大绘制,以便了解,且以下说明的图4、图5、图7也相同。
本实施例的本体10是采塑胶材质且利用射出成型方式制成薄板状,具有一垂直于中线L的长方向X、一垂直于该长方向X且对应该中线L的短方向Y、一对应该中线L的中间部11、二对应该长方向X且分别设于该中间部11外侧的穿入孔12、二对应长方向X且分别设于该穿入孔12外侧的定位杆13、二对应长方向X且分别设于该定位杆13外侧的穿出孔14、二对应长方向X且分别设于该穿出孔14外侧的压制部15及数个分别设置在该压制部15侧边的细孔16。该中间部11设有数个定位孔111。另外,该本体10的顶面上凸设有数个沿长方向X延伸且分别设于中间部11及两长侧缘的上凸肋17。
本实施例的该拉掣单元20是制成双环圈状且与固定环圈30连结成一体,该固定环圈30与拉掣单元20是由同一环圈状的绳带直接打结而成,且固定环圈30对应短方向Y而套设在本体10外部(如图4所示),并以缝线穿过定位孔111,可将拉掣单元20与固定环圈20同时缝固在该本体10的中间部11,该拉掣单元20及固定环圈30是与该绳带元件200同材质。该拉掣单元20对应于该细孔16处也以缝线缝固在本体10的二端部上,以增加该拉掣单元20对本体10产生拉掣的施力点。
如图2、图3所示,当拉掣单元20与固定环圈30皆稳固固定于本体10上时,使用者将绳带元件200由下朝上穿入该穿入孔12、绕过定位杆13再由上而下穿出该穿出孔14,且使末端部220自穿出孔14穿出时恰位在定位端部210与压制部15之间。且利用拉掣单元20、固定环圈30及绳带元件200的末端部220可产生蝴蝶结的外观。
再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穿着运动裤300后,就可拉掣该绳带元件200的末端部220朝远离子中线L的一第一方向I移动,直到腰部感觉至相当紧度且释放对末端部220的施力时,利用腰部的撑张作用可使定位端部210保有相当大的张力,且定位端部210的张力会将末端部220压制在该压制部15上,就可使绳带元件200达到单向掣动、反向止回的目的。
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施力并将该拉掣单元20向上提起时,就可使本体10的压制部15远离定位端部210,末端部220随即解除压制,而可使绳带元件200由穿出孔14朝穿入孔12且朝一趋近中线L的第二方向II反向移动,以达到解除系紧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扣具100对绳带元件200解除系紧时,只需向上拉动该拉掣单元20就可连动本体10且解除系紧,所以本体10不需要制成较大的体积。整体外型也较美观、轻巧,且利用拉掣单元20的双环圈及绳带元件200的末端部220可在运动裤300上产生蝴蝶结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扣具100可广泛运用于服饰、背包、帽子…或其他需利用绳带元件绑缚的物品上,例如图6所示,是可将扣具100应用在泳装300’上,且利用二缝固在泳装300’上的绳带元件200’穿过扣具100,不但可产生蝴蝶结的外观,也可达到操作容易、确实系紧的目的。
再如图7所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鞋带扣具,对穿绕过该本体10位于右侧定位杆13的绳带元件200,将定位端部210与末端部220缝合固定,且使得该定位杆13与该绳带元件200连结固定,这样,穿绕过位于左侧定位杆13的绳带元件200仍然可以相对于本体10产生位移,且单侧向上拉动该拉掣单元20时,也可使得本体10相对于已缝合固定的绳带元件200产生摆动,且可达到解除系绳目的。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衣物用品的扣具,不但具有系紧绳带元件的功效,且操作解除系紧时只需拉动拉掣单元,操作相当容易,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衣物用品的扣具,装设在一衣物用品上以可供二设于该衣物用品上的绳带元件系紧定位,该扣具包含一本体及一固设在该本体上的拉掣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中间部、二对应一长方向分设在该中间部两侧的穿入孔、二对应长方向且分别设于该穿入孔外侧的定位杆、二对应长方向且分别设于该定位杆外侧的穿出孔、二对应长方向且分别设于该穿出孔外侧的压制部,该绳带元件由下朝上穿入该穿入孔且绕过定位杆后,可再由上而下穿出该穿出孔;该拉掣单元,是呈双环圈状,可供拉动并连动该本体,且使至少一绳带元件由穿出孔朝穿入孔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用品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中间部设有数个可供拉掣单元缝固定位的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用品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对应短方向圈绕在本体中间部且与拉掣单元连结成一体的固定环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用品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其中一个定位杆可与所对应的绳带元件连结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用品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具有数个分别设置在该压制部侧边且可供拉掣单元缝固定位的细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用品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顶面上凸设有数个凸肋。
专利摘要一种衣物用品的扣具,是装设在衣物用品上且可供二绳带元件穿设并达到系紧定位目的,该扣具包含一本体及一固设在该本体上的拉掣单元。该本体具有一中间部及对应一长方向分设在该中间部两侧且由该中间部依序向外排列设置的穿入孔、定位杆、穿出孔、压制部。借此,向上拉动该拉掣单元时,可使绳带元件由穿出孔朝穿入孔移动,以达到解除系紧目的。
文档编号A44B11/00GK2629479SQ032623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5日
发明者刘坤钟 申请人:刘坤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