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拉链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544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箱拉链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拉链锁,尤指一种可将行李箱前箱板上两拉链拉头的拉片予以扣入基板内,再以滑板予以固定遮蔽而达成闭锁目的的行李箱拉链锁。
背景技术
按行李箱在使用时,其内多半置放个人出游旅行的生活上必备的衣物及日用品,以及不少有价值的物品,为行李箱内装物在托运时的安全保护起见,通常均将行李箱上锁。
行李箱可分成硬壳体与软袋体两种,硬壳体行李箱不使用拉链将箱盖与箱体拉合是将锁具与扣具直接设置在行李箱上,此一不使用拉链的硬壳体行李箱技术领域与本实用新型无涉,本说明书不加以论述。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拉链锁具是使用于软袋体的行李箱上,就软袋体行李箱而言,通常最简单的上锁方法是将行李箱上的拉链拉头加以上锁,如美国专利第3,978,697号即为典型的拉链锁代表,该专利的主要特征是将行李箱上的拉链两拉头予以遮蔽在基板与滑板之间,如此基板需具备大于拉头厚度的构造且具有足够的凹穴空间,方可令拉头埋入基板内,再者拉头的形体与原始设计不同时,该锁具便无法使用,使该锁具的使用上受到限制,确实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行李箱拉链锁,其拉链锁所使用的拉头不受限制,可广泛使用于任何行李箱拉链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拉链锁,其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易产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功效及特点,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固定在行李箱顶板上的基板,一可在基板上滑动的滑板,一用以控制滑板作动的按钮,一与基板固结在一起的弹簧固定座及一可使滑板归位的弹簧装置,该基板上平面凸设两基柱,可供行李箱两拉链拉头的拉片孔扣入,使滑板在按钮操控而归位关闭后两拉片为该基板与滑板所夹固而遮蔽,且基板一端之突耳伸入于滑板两突耳间而使三个突耳合为一时,即可穿入锁钩而将之锁住。
该基板包括一设在外周的U形隆起部,一设在U形隆起部中间的凹陷平台,设在平台上的两凸柱,一设在左侧U形隆起部上的I形滑槽及一与滑槽相垂直且在左侧隆起部前方的按钮插孔,一设在左侧U形隆起部端部上的单一突耳;该滑板包括一顶板,一底板,一设在顶板侧面并与基板的单突耳相对应位置上的双突耳及一设在双突耳间的开孔,一设在顶板内顶面的I形滑轨,一设在底部侧面上的定位轨与其上的定位凹部;该弹簧固定座,具有一朝下开放并可收纳该弹簧装置的长形凹槽,该凹槽的一端设有一弹簧固定支座;该弹簧装置,包括一归位弹簧及一可活动的支座,该支座可套置归位弹簧的一端,该支座设一固定孔,螺丝固定在滑板上,使可活动的支座与滑板固结在一起;该按钮,具有一按钮部,一设在按钮部后方的突缘部,一设在突缘部后方的长杆部,一设在长杆部上的凹槽及一套在长杆部上的弹簧。
该基板进一步包括在中间U形隆起部上设一扣孔及一固定柱,而该固定座的顶部则相对设有一扣合凸部及一固定凹部,使该弹簧固定座与基板可固结在一起。
该滑板进一步包括一设在顶板上的手指操作孔。
该滑板包括一设在底板上的固定孔及其固定螺丝与该弹簧装置可活动的支座锁固在一起。
该滑板的顶板与底板间形成一空间可供基板的中间及左侧隆起部以及平台深入而遮蔽于其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拉链锁所使用的拉头不受限制,可广泛使用于任何行李箱拉链锁具,并且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易产生故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附设于行李箱上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部份组合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剖面说明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剖面说明图;图9为自第7图9-9线的剖面说明图;
图10为自第8
图10-10线的剖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拉链锁是固定在行李箱顶板上方中央部位,并位于拉链30的后方,如图所示,可将两拉头32-32的拉片33-33扣锁于本实用新型的拉链锁内,再藉锁头10A予以锁住,特将其详细构造说明如后。
如图2、3、6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拉链锁具10包括一以螺柱119(见图6、图9)固定在行李箱顶板上的基板11,一可在基板11上滑动的滑板12,一按钮13,一与基板11固结在一起的弹簧固定座14,及一可使滑板归位的弹簧装置15,其中,基板11包括一设在外周的U形隆起部110、111、112,一设在U形隆起部中间的凹陷平台113,设在平台113上的两凸柱113A,一设在左侧U形隆起部112上的I形滑槽116及一与滑槽116相垂直且在左侧隆起部112前方的按钮插孔115,一设在左侧U形隆起部112端部上的单一突耳117,一设在中间U形隆起部111上的扣孔118及其下方的固定柱114;该滑板12包括一顶板120,一底板124,一形成于顶板120与底板124间的空间126,一设在顶板120上的手指操作孔121,一设在顶板120侧面并与基板11的单突耳117相对应位置上的双突耳127及一设在双突耳127-127间的开孔128,一设在顶板120内顶面的I形滑轨122,一设在底部124侧面上的定位轨125与其上的定位凹部124A,一设在底部124上的固定孔123及其固定螺丝123A;该弹簧固定座14,如图3、图6所示,为一具有朝下开放而可收纳归位弹簧装置15的长形凹槽140,该凹槽140的一端设有一弹簧固定支座141,该固定座14的顶部设有一扣合凸部148及一固定凹部144,凹部144内又设一固定孔143,螺丝142与固定柱114相互固定,使该弹簧固定座14与基板11固结在一起,该弹簧固定座14异于固定凹部144之前侧设一凹槽145以收纳该按钮13的长杆部134前端;该弹簧装置15包括一归位弹簧150及一可活动的支座151,该支座151具有一小径部152,可套置归位弹簧150的一端,而支座151具有一平面底部151A,并由底部151A往上延伸设一固定孔153,藉螺丝123A固定在滑板12之固定孔123上,使可活动的支座151与滑板12固结在一起;该按钮13如图所示,具有一按钮部131,一设在按钮部131后方的突缘部132,一设在突缘部132后方的长杆部134,一设在长杆部134上的凹槽135及一套在长杆部134上的弹簧130;组装时,先将基板11藉螺丝142经由固定孔143及固定柱114,将弹簧固定座14锁固在基板11的固定柱114上,并令固定座14上的扣合凸部148扣入扣孔118内,使弹簧固定座14与基板11之上方,在套合时,滑板的I形滑轨122对准基板11的I形滑槽116,两突耳127-127间的开孔128对准基板11的单突耳117,因而使滑板12与基板11相互套合后,中间及左侧U形隆起部的111及112部份及平台113伸入滑板12的空间126内并均为滑板12所遮蔽,此时,将螺丝123A自滑板12的固定孔123穿入而锁固于弹簧装置15的支座151的固定孔153上,再将弹簧130置于基板11之内,再将按钮13由基板11的按钮插孔115插入,使弹簧130套置于长杆部134上,并令按钮132长杆部134上的凹槽135扣止于滑板12的定位轨125上,如图7及图9所示,且使长杆部134前端收纳于该弹簧固定座14的前侧凹槽145内,因此构成一拉链锁,如图4所示。
因此在正常状态下,滑板12是与基板11呈闭合状态,如图4所示,即如上所述平台113上的两凸柱113A为滑板12所遮蔽,当使用时,以手指按压手指操作孔121拉开滑板12,此时,按钮13的长杆部134的凹槽135沿定位轨125滑行,直至滑板滑至尽头时,如图8及
图10所示,按钮13的凹槽135便扣入定位轨125的定位凹部124A内,受弹簧130的作用,令按钮13往外弹出使按钮13的突缘部132顶在基座11内壁而令滑板12定位不动,使平台113上的两凸柱113A露出,以便吾人将行李箱两拉链头的拉片拉孔分别套在两凸柱113A上,如图2、图5所示。
当将按钮13往内压,长杆部134的凹槽135便与定位轨125的定位凹部124A分离而脱开,此时滑板12受归位弹簧150的归位作用而自动归位而闭合,如图2所示,使用者如欲上锁,便将锁钩由三突耳127-117-127的重合处之突耳孔扣入锁具10A,如
图1所示,即可达成闭锁行李箱之目的;反之,解锁时,打开锁具10A,只要推开滑板12至尽头即可,如上所述,令滑板12定位取下拉片而解开拉链拉头的闭锁状态,故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便无遗。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变更,例如等变化的等效性实施例,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综上所述,本案不但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能较常用物品增进上述多项功效,应已充分符合新颖性及进步性的法定新型专利要件,因依法提出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件新型专利申请案,以励创作,至感德便。
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箱拉链锁,是固定在行李箱上可将两拉头扣锁于拉链锁内,再藉锁头予以锁住,其特征为,该拉链锁包括一固定在行李箱顶板上的基板11,一可在基板11上滑动的滑板12,一用以控制滑板作动的按钮13,一与基板11固结在一起的弹簧固定座14,及一可使滑板归位的弹簧装置15,该基板上平面凸设两可供行李箱两拉链拉头的拉片孔扣入,使滑板在按钮操控而归位关闭后两拉片为该基板与滑板所夹固而遮蔽的基柱,且基板一端的突耳伸入于滑板两突耳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链锁,其特征为该基板11包括一设在外周的U形隆起部110、111、112,一设在U形隆起部中间的凹陷平台113,设在平台113上的两凸柱113A,一设在左侧U形隆起部112上的I形滑槽116及一与滑槽116相垂直且在左侧隆起部112前方的按钮插孔115,一设在左侧U形隆起部112端部上的单一突耳117;该滑板12包括一顶板120,一底板124,一设在顶板120侧面并与基板11的单突耳117相对应位置上的双突耳127及一设在双突耳127-127间的开孔128,一设在顶板120内顶面的I形滑轨122,一设在底部124侧面上的定位轨125与其上的定位凹部124A;该弹簧固定座14,具有一朝下开放并可收纳该弹簧装置15的长形凹槽140,该凹槽140的一端设有一弹簧固定支座141;该弹簧装置15,包括一归位弹簧150及一可活动的支座151,该支座151可套置归位弹簧150的一端,该支座151设一固定孔153,螺丝123A固定在滑板12上,使可活动的支座151与滑板12固结在一起;该按钮13,具有一按钮部131,一设在按钮部131后方的突缘部132,一设在突缘部132后方的长杆部134,一设在长杆部134上的凹槽135及一套在长杆部134上的弹簧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拉链锁,其特征为该基板进一步包括在中间U形隆起部111上设一扣孔118及一固定柱114,而该固定座14的顶部则相对设有一扣合凸部148及一固定凹部144,使该弹簧固定座14与基板11可固结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拉链锁,其特征为该滑板进一步包括一设在顶板120上的手指操作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拉链锁,其特征为该滑板12包括一设在底板124上的固定孔123及其固定螺丝123A与该弹簧装置15可活动的支座151锁固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拉链锁,其特征为该滑板12的顶板120与底板124间形成一空间126可供基板的中间及左侧隆起部以及平台深入而遮蔽于其内。
专利摘要一种行李箱拉链锁,包括一固定在行李箱顶板上的基板,一可在基板上滑动的滑板,一用以控制滑板作动的按钮,一与基板固结在一起的弹簧固定座及一可使滑板归位的弹簧装置,该基板上平面凸设两基柱,可供行李箱两拉链拉头的拉片孔扣入,使滑板在按钮操控而归位关闭后两拉片为该基板与滑板所夹固而遮蔽,且基板一端的突耳伸入于滑板两突耳间而使三个突耳合为一时,即可穿入锁钩而将之锁住。
文档编号A44B19/30GK2627889SQ0326398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9日
发明者林哲宏, 刘文华 申请人: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