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8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弹性、韧性的带卡。
在我们的生活中凡需要把带子(如鞋带、衬裤带等)系紧时都是用手打结,这种打结往往因为结没打好产生带子松动或形成死结带子打不开,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特别是战士在战时、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因打带结或带结松开贻误战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至今又未见到比较简便、省时的打结的工具和方法。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以免除传统打结方法的带卡,它具有系带速度快,不易出现带子松动或死结现象,材料易取等特点。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型式是带卡具有两个对称的缝隙,该缝隙分别形成两个舌片,在两个缝隙的外侧各有一孔。两缝隙均为c形。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在有弹性、韧性的材料上,采用冲压方法或注塑机注塑方法加工出两个对称的c形缝隙,形成两个舌片,在两个缝隙的外侧各开一孔,卡子的大小与外型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生产儿童型“带卡”,其外型可制成熊猫头、小白兔等形状。
本发明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把需要系紧的带子的两个头分别从两c形的缝隙中穿出,因带子的厚度大于缝隙,所以“带卡”自然向下弯曲呈弧型。由于“带卡”向下弯曲呈弧型向上有应力,带子只能单方向运动,故带子拉紧或不拉紧时都不会发生反方向位移,保持在原位置被卡住。
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鞋卡)的仰视图。
图2是本发明(鞋卡)的剖视图。
本鞋卡的基本结构鞋卡具有两个对称c形缝隙(5)、两个圆孔(4)及两个舌片(1)本鞋卡的制造方法在一块面积4.5cm2的高压聚乙烯半硬塑料薄板上,制作两个对称的c形缝隙(5),形成两个舌片(1),在两个c形缝隙(5)的外侧各开一圆孔(4),鞋卡的外形为长方形的六角形(见图1)。
本鞋卡的使用方法1.首先将已穿入鞋带眼的鞋带的两个头分别从c形缝隙(5)中穿出,若鞋带较长,则再将两个头分别穿入圆孔(4),(见图2)。
2.需要系紧鞋带时,便拉动图2所示的鞋带(2),拉至认为适宜时为止。
3.在需要放松带子时,只要把鞋卡(A)向上提,或者控住卡子的两边向中间挤压,使带卡向下弯曲,舌片(1)下的缝隙(5)加大,这样鞋带不再受阻,即可轻松地放松带子,达到松开鞋带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免除了传统的打结方法,其系带速度比传统的打结方法提高10倍,而且不存在松动及死结现象,在黑暗中也能方便地系紧或放松带子。以系鞋带为例,传统打法一般需10秒钟,而使用本发明的“带卡”仅用1秒钟,且该“带卡”小巧玲珑,普通型每只重不足2克,配在带子上既有实用价值,又可起装饰作用。本“带卡”可以反复使用,对带子的磨损甚微。本发明的“带卡”由于取材容易,加工工艺可繁可简,既可用机械加工,也可小手工生产,每只成本不到2分钱,因此,投资少,收益高,此外,使用本发明的“带卡”,还可以减少对鞋带的长度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卡,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对称的缝隙、该缝隙分别形成两个舌片。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带卡,其特征在于两个缝隙的外侧各有一孔。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带卡,其特征在于两个缝隙均为c形。
专利摘要
一种供人们使用的,并且有弹性,韧性的带卡,该带卡具有两个对称的C形缝隙,该缝隙分别形成两个舌片,在两个缝隙的外侧各有一孔,从而解决了传统的系带方法。达到省时美观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鞋带,衬裤带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扣带,尤其对于战士、运动员的用途尤为显著。
文档编号A44B11/20GK87208438SQ87208438
公开日1988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27日
发明者张达瑞 申请人:张达瑞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