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

文档序号:73450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特别是指在建立衣身无撇门、无撇背处理的基本结构与袖山基型的关系后,衣身正常撇门、正常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
已有技术中的服装袖山线型与袖笼的匹配通常都是根据袖笼弧线的长来决定(如

图1),没有把衣身撇门、撇背处理的变化作为袖山线型调整的单独因素来考虑,所以当衣身撇门、撇背处理后,袖山线型无法从理论上找到调整的量及构成理想的造型,因此发明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已成为服装行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使袖山线型与衣身袖笼的吻合满足服装造型,人体体型变化的需求,达到尺寸合理,精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于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特别是指在建立衣身无撇门、无撇背处理的基本结构与袖山基型的关系后,衣身正常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首先根据衣身无撇门、无撇背处理的基本结构确定袖山基型,再根据衣身正常撇门、撇背后冲肩量比正常尺寸增大的量2▲,在基本的袖山基型上,按住袖山顶点向外转动袖山基型,转动的量使袖山线型上吻合于胸宽点的A1点或吻合于背宽点的B1点位置的立体水平尺寸增加▲至A1′或B1′点,然后描绘转动后的袖山基型A1′或B1′点以上的轮廓线型。A1′或B1′点以下的袖山线型的确定,是把原袖山基型沿袖肥线平移,使袖山基型上A1点纵向对准A1′点或B1点纵向对准B1′点,描绘A1或B1点以下的轮廓线型,再光顺连接A1′或B1′以上的袖山线型即构成衣身正常撇门、撇背后须调整的前后袖山基型。
与现有服装衣身正常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从理论上找到袖山线型上各部位必须的尺寸,并且保证尺寸的合理、精确。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图2为正常衣身的基本结构图;图3为正常衣身基本结构的袖山基型图;图4为前衣身正常撇门的结构图;图5为前衣身正常撇门后,袖山基型胸宽吻合点以上线型确定的示意图;图6为前衣身正常撇门后,袖山基型胸宽吻合点以下线型确定的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2为正常衣身的基本结构图。前衣身袖笼基本的冲肩量为2.3cm,后衣身袖笼基本的冲肩量为2.0cm,A点为胸宽点,B点为背宽点。
再请参阅图3正常衣身基本结构的袖山基型图。袖山顶点为Q点,QG为袖山中线,FE为袖肥线,袖山线型上A1点是与衣身胸宽点A吻合的对应点;B1点是与衣身背宽点B吻合的对应点。L1为过A1点的立体水平位置线;L2为过B1点的立体水平位置线。H点为袖肥线GE上一点,A1H垂直于GE。
图4为前衣身正常撇门的结构图。前衣身基本的冲肩量为2.3cm,在本图中,设正常撇门后前冲肩量增大的值为2▲,胸宽点为A点。
图5为前衣身正常撇门后,袖山基型胸宽吻合点以上线型确定的示意图。首先根据前衣身正常撇门增大冲肩量的值2▲,在原袖山基型上,延长立体水平线L1至A1′点,使A1A1′尺寸等于前身正常撇门值▲。再按住袖山顶点Q向外转动袖山基型,使原袖山线型重合于A1′点,再描绘转动后A1′点以上的袖山基型轮廓线,构成新的袖山弧线QA1′,该线型即为满足前衣身正常撇门增大冲肩量2▲值的胸宽点以上必须的袖山线型。
图6为前衣身正常撇门后,袖山基型胸宽吻合点以下线型确定的示意图。在图5构成A1′点以上新的袖山线型后,A1′点以下的袖山线型的确定,是把原袖山基型A1HE构成的图形(如图3)沿袖肥线GE平移,使A1H直线对准A1′点,再描绘A1点以下的袖山基型轮廓线A1E,光顺连接QA1′E弧线即构成前衣身正常撇门后调整袖山基型的前袖山线型。
当正常撇背后,后袖山线型在袖山基型的基础上调整的方法同上。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于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特别是指在建立衣身无撇门、无撇背处理的基本结构与袖山基型的关系后,衣身正常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首先根据衣身无撇门、无撇背处理的基本结构确定袖山基型,再根据衣身正常撇门、撇背后冲肩量比正常尺寸增大的量2▲,在基本的袖山基型上,按住袖山顶点向外转动袖山基型,转动的量使袖山线型上吻合于胸宽点的A1点或吻合于背宽点的B1点位置的立体水平尺寸增加▲至A1′或B1′点,然后描绘转动后的袖山基型A1′或B1′点以上的轮廓线型。A1′或B1′点以下的袖山线型的确定,是把原袖山基型沿袖肥线平移,使袖山基型上A1点纵向对准A1′点或B1点纵向对准B1′点,描绘A1或B1点以下的轮廓线型,再光顺连接A1′或B1′以上的袖山线型即构成衣身正常撇门、撇背后须调整的前后袖山基型。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前衣身正常的冲肩量为2.3cm。后衣身正常的冲肩量为2.0cm。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前冲肩量增大的量为冲肩量大于2.3cm的量。后冲肩量增大的量为冲肩量大于2.0cm的量。
4.根据权利要求书1、2、3所述,当衣身正常撇门、正常撇背处理后,前后冲肩量增大的值为2▲时,在基本的袖山基型上,按住袖山顶点向外转动袖山基型,转动的量使袖山线型上吻合于胸宽点的A1点或吻合于背宽点的B1点位置的立体水平尺寸增加▲至A1′或B1′点,然后描绘转动后的袖山基型A1′或B1′点以上的轮廓线型,该线型即为衣身正常撇门、正常撇背处理后吻合于胸宽点或背宽点以上的袖山线型。
5.根据权利要求书1、2、3、4所述,袖山吻合于胸宽点的A1′或袖山吻合于背宽点的B1′点以下的袖山线型的确定,是把原袖山基型沿袖肥线平移,使袖山基型上A1点纵向对准A1′点或B1点纵向对准B1′点,描绘A1或B1点以下的袖山基型轮廓线型,该线型即为衣身正常撇门、正常撇背处理后,吻合于胸宽点或背宽点以下的袖山线型。光顺连接A1′、B1′点以上的袖山线型即成为前后衣身正常撇门、正常撇背处理后,前后冲肩量增大的值为2▲时所需的袖山线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于一种服装衣身撇门、撇背后袖山基型调整的尺寸确定方法。首先根据衣身无撇门、无撇背处理的基本结构确定袖山基型,再根据衣身强制撇门、强制撇背后冲肩量比正常尺寸减小的量2▲,在基本的袖山基型上,按住袖山顶点向内转动袖山基型,转动的量使袖山线型上吻合于胸宽点的A
文档编号A41H3/00GK1768624SQ200410065278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葛俊康 申请人:葛俊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