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章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95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证章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证章及证章制造装置,该证章包括带有文字、图样、图案等标志的证章主体和可以将证章佩戴在衣服、帽子等佩戴物上的可拆卸的固定针等佩戴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证章如图21(a)、图21(b)所示,该证章包括带有文字、图样、图案等标志215的证章主体200a,和可佩戴在衣服、帽子等被佩戴物上的可拆卸的固定针这样的佩戴机构229。证章主体200a由后盖205和前盖201构成,证章形成后使前盖201上面的图案纸211和透明性的盖体(片体)213的边缘插入在前盖201的周缘203与后盖205的周缘209之间。把徽章的标志215的文字、图样或图案等印刷到图案纸211上。后盖205上设有安装机构260,如一对孔261、261,用于安装固定针这样的佩戴机构229。此现有技术的证章是用日本专利特公昭SHO61-32005号公报中公开的制造装置制造的。
这种制造装置包括操纵台、固定在操纵台上的臂、安装在臂的前端上的通过手柄上下运动的压模组件、设在操纵台上可转动的平板,和设在该平板上的第一承模组件和第二承模组件。压模组件通过由手柄旋转的小齿轮以及与小齿轮啮合的齿条进行上下运动。另外,该证章上有一对孔,通过这对孔将可拆卸的固定针安装在后盖205上。
由于该现有技术中所述的证章要事先将佩戴机构229固定在后盖205上形成的一对孔261、261这样的安装机构260上,证章主体200a所带的标志215的方向与安装在所用的证章上的固定针这样的佩戴机构229的位置需要预先确定,所以存在着不能相对于标志215需要的方向选择佩戴机构229的位置的问题。使用上述现有技术的用于制造这种证章的证章制造装置,在制造证章主体200a时,证章主体200a所带的标志215的方向和后盖205上的一对孔261、261这样的安装机构260的位置关系往往不合适,例如,安装机构260的位置相对于标志215的方向倾斜等,见图21(c),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在安装机构260上的佩戴机构229的位置也与标志215的方向不适合。当利用佩戴机构229佩戴在任何像衣物这样的佩戴物上时,该证章前面的标志215的方向就会与需要的方向不相符。这就意味着必须一面确认标志215的方向与安装机构260的位置关系、一面制造证章主体200a,故存在着制造证章主体200a比较困难、比较麻烦的问题。另外,现有技术的证章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安装在证章主体200a上的佩戴机构229是预先确定的,因此不便于用其它方式的佩戴机构替换该确定的佩戴机构。
由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证章制造装置可能有强度上的问题,操纵台、臂等各部件是分别通过铸造制成的,这造成最终产品重量大、价格高等问题。由于将臂向下压需要很大的压力,而且该压力都施加在操纵台上,所以操纵台位置不稳定,将干扰正常操作。若用不稳定的作业平台进行作业,可能会引起操纵台从作业平台上滑落并损坏。另外,现有技术的证章制造装置中,存在着难以一面确认安装于前盖上的图案纸的方向相对于后盖上的一对孔的位置、一面制造证章的问题。因此,在将可拆卸的固定针安装到一对孔内时,由于与固定针的位置不相符,所制造出的证章的图案纸就会错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证章,在将佩戴机构安装到证章主体上时,这种证章可以按需要改变佩戴机构的位置,使证章主体前表面的图样、图案标志符合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证章,该证章的佩戴机构可以从固定针、夹子、磁性体等数种佩戴机构中进行选择。另外,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证章制造装置,这种制造装置重量轻、结实、成本低、所占空间小、而且可以在不稳定的安装位置进行操作,该装置的设计合理,即使是小孩也能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小孩操作时,也不会出现夹住手指等事故的安全性高的改进型证章制造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在完成证章的规定加工之后,可以解除无用负荷的可靠性提高的证章制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证章制造装置可以制造一种主要由前盖和后盖组成的证章,该装置包括一个基台;静态元件,该静态元件设置在该基台上,该前盖或后盖放置在该静态元件上;一个动态元件,该动态元件被驱动到该静态元件上对证章进行模压;一个挤压轴,使动态元件相对于静态元件向前或向后移动,以便使二者彼此接合或分离;一个固定部件,与该挤压轴连接并协助其向前和向后运动,而且也与该基板相连以承受来自该动态元件与静态元件的接触和冲击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一个手柄,位于该挤压轴的顶部,用来控制该挤压轴向前和向后运动;该挤压轴带有阳螺纹,该阳螺纹与固定部件上的阴螺纹相配合,以便根据手柄的转动来控制挤压轴的前进、后退、和挤压;该手柄的转动对任何其他部件没有影响,这样使在动态元件和静态元件接合时挤压轴进一步前进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保持在预定值的范围内。
最好,该手柄通过一离合机构与挤压轴连接,在施加的旋转力超过预定值时,该手柄从该挤压轴脱离而进行自转。
最好,该离合机构包括多个沿半径方向排布在该手柄的内侧部件中的凹部;设置在该凹部中的弹簧部件;连接在该弹簧的端部的卡合部件;设置在该手柄的外侧部件中的另外的凹部,用于与该卡合部件接合。在通常情况下,该卡合部件保持在结合为一体一起旋转的该外侧部件和内侧部件的凹部中,当施加的旋转力超过预定值时,由于旋转力的作用,内侧部件中的卡合部件从外侧部件的凹部脱离,使该外侧部件单独转动。
该手柄和外侧部件也可以形成整体形成。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证章制造装置的第一承模的总体正视剖面图;图2是说明图1的运动的总体正视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证章制造装置的第二承模的总体正视剖面图;图4是说明图3的运动的总体正视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证章制造装置的总体侧视剖面图;图6是图5的总体俯视团;图7是说明证章制造装置的运动的从上方观察的总体立体图;图8是说明证章制造装置的运动的从上方观察的总体立体图;图9是证章制造装置的卸下罩之后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与图9状态不同的该证章制造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证章的总体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组装总体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侧视剖面图;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证章的佩戴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安装了图14的佩戴机构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6是将图15佩戴机构安装在后盖上的证章总体的侧视剖面图;图1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证章的佩戴机构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8是将图17佩戴机构安装在后盖上的证章总体的侧视剖面图;图1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证章的佩戴机构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0是将图19的佩戴机构安装在后盖上的证章总体的侧视剖面图;图21是现有技术的证章的示意图;图22是设在手柄上的离合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3是包括离合机构的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证章制造装置的剖面图;图24是表示手柄上设有报警机构的移动部件的立体图;图25是表示在固定部件上设有突起报警机构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报警机构的系列动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1-图20对本实用新型的证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证章200由证章主体200a和任一佩戴机构229,237,246构成。证章主体200a是由以下部分构成的前盖201,该前盖包括有近似圆形的前板202和从该前板202向下方延伸的前盖周缘203;设置在上述前盖201的前板202上的片体213;后盖205,其具有近似圆形的后板206和从该后板206向上方延伸的后盖周缘209,并且该后盖205嵌入到前盖201中,这样片体213的周缘被夹持在后盖周缘209和前盖周缘203之间,使片体213与前板202紧密接触。佩戴机构229,237,246用于将证章佩戴在衣物、帽子、提包这样的佩戴物上,并且在上述前盖和后盖组装成证章主体200a之后,从佩戴机构229、237或246中选择的一个佩戴机构在横穿上述后板206的方位(例如,X方向、Y方向或Z方向,参照图11)上与上述证章主体200a连结。
在上述前盖201的前板202和上述片体213之间放置有图案纸211,该图案纸上印刷有文字、图样、图案或将它们结合起来的标志215,佩戴机构229、237或246横穿上述后板206的方向(例如,X方向、Y方向或Z方向,参照图11)的选择取决于,在将证章佩戴在衣服这样的佩戴物的位置上,在将佩戴机构229、237、246中的一个佩戴在衣服这样的佩戴物上时上述标志213需要的方位。
除了证章主体200a外,该证章主体带有文字、图样、图案或将它们结合起来的标志215以及从两种或多种佩戴机构229、237、246中选出的一种用于将证章佩戴在衣服、帽子、手包等佩戴物上的佩戴机构,证章200还具有任一连结机构220、230、240,该连接机构用于将所选择的佩戴机构和上述证章主体200a连结起来。
该佩戴机构是可以选择的,并且可以是可拆卸式的固定针229、夹子237或者磁性体246。上述佩戴机构229,237,246分别通过在后板206的大致中央部位形成的安装孔207和安装到孔207中的突起元件221、231、241分别地固定在后板206上。
后面将进一步对证章作详细的说明。如图11所示,证章200包括主体200a、连结机构220和固定针(佩戴机构)229。主体200a由前盖201、后盖205、图案纸211、盖体(片体)213构成。预先地,前盖201具有弯曲的前板202,并且前盖周缘203被弯曲成近似直角以便从前板202向下方延伸。并且,后盖205具有在大致中心位置形成安装孔207的后板206,后盖周缘209弯曲成将近直角,从后板206向上方延伸,在后面板206上形成有圆形凹部208。
图案纸211是圆形纸板,其上印刷有文字、图样、图案或将它们结合起来的标志215,它甚至可以是从杂志等上剪下来的纸张。盖体(片体)213是由具有透明性的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证章主体200a是这样形成的通过将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重合在前盖201的上表面,并将前盖201的周缘203弯曲,使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的边缘被夹在前盖201的周缘203与后盖205的周缘209之间。另外,也可不用图案纸211,而是将文字、图样、图案或将它们结合起来的标志215直接印刷在盖体(片体)213上。彼此相对的一对卡止爪210、210从安装孔207的周缘向上突起。
如图14~图16所示,连结机构220包括基板222、形成于基板222的表面223上的大致L字形的卡钩225、突起形成于基板222的后表面226中央的突起元件221,该突起元件在使用中与形成于后盖205的大致中心位置的安装孔207配合。基板222、卡钩225和突起元件221用合成树脂成形为一个整体,与上述证章主体200a分开。基板222通过卡钩225与固定针(佩戴机构)229相连,突起元件221插入后盖205的安装孔207中,这样就使基板222嵌合在后盖205的凹部208内。
采用这样的方法,用连结机构220将证章主体200a和固定针(佩戴机构)229连接起来。固定针(佩戴机构)229安装在横穿里面板206的方向(例如图11所示的X方向,Y方向或Z方向)上。按照需要,一面确认证章主体200a所带的标志215的方向,一面将突起元件221插入安装孔207中,从而可把固定针(佩戴机构)229安装到证章上,这样就可以选择固定针(佩戴机构)229的安装方向(例如,图11所示的X方向、Y方向或Z方向)。
突起元件221一旦插入安装孔207内,便卡止在形成于安装孔207周缘的卡止爪210,210上。虽然固定针(佩戴机构)229可相对于证章主体200a回转,但回转角度太大时,卡止爪210、210会损伤突起元件221,造成固定针脱离证章主体200a,为了仅仅进行微调,该回转越小越好。
如图17、图18所示,连结机构230优选由以下部分构成基板232;形成于基板232的一个表面233大致中央位置的一对近似U字形的轴承片(bearing lug)234、234;形成于另一侧面235中心位置的突起部件231;在后盖205的大致中心位置形成的安装孔207,并且在后侧面235上具有突起元件的基板232在相对一侧用夹板237的一端237a支撑,该夹板可围绕一个支撑轴236旋转,该支撑轴用弹性元件(如弹簧)238通过一对轴承片234、239夹持住。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基板232和突起元件231用合成树脂形成一体,并和证章主体200a分离开。夹板237,其一端237a被弹性部件压在基板232上,构成一个夹子。
突起元件231插入后盖205的安装孔207内,这样基板232与后盖205的凹部208嵌合。采用这样的方法,用连结机构230将证章主体200a和由夹板237及基板232构成的夹子状的佩戴机构连结起来。夹板(佩戴机构)237安装在横穿里面板206的方向(例如,图11所示的X方向、Y方向或Z方向)上。一面按照需要确认证章主体200a所带的标志215的方向、一面将突起元件231插入安装孔207中,从而可将夹板(佩戴机构)237安装到证章上,这样可以选择夹板(佩戴机构)237的安装方向(例如,图11的x方向、Y方向或Z方向)。
突起元件231一旦插入安装孔207内,便卡止在形成于安装孔207周缘上的卡止爪210、210上。夹板(佩戴机构)237虽可相对于证章主体200a回转,但回转角度太大时,卡止爪210、210会损伤突起元件231,造成夹板237脱离证章主体200a,为了仅仅进行微调,该回转越小越好。
如图19、图20所示,连结机构240也可由以下部分构成基板242;基板242的后侧面243中央位置的突起元件241,后盖205大约中心位置的安装孔207,后侧面243上装有突起元件的基板242的相对面(表面)245用粘结剂粘结到磁性体246上。在这种情况下,基板242和突起元件241也用合成树脂成形为一个整体,并与上述证章主体200a分开。
把突起元件241插入后盖205的安装孔207内,使基板242与后盖205的凹部208嵌合。
这样,用连结机构240将证章主体200a和板状磁性体(佩戴机构)246连结起来。一旦把突起元件241插入安装孔207内,突起元件便卡止在形成于安装孔207周缘上的卡止爪210、210上。采用这样的方法,证章200便可利用连结机构220、230、240,通过从两种或多种佩戴机构例如固定针229,夹子237,磁性体246中选择的一种佩戴机构,与证章主体200a连接。
下面,根据图1-图10对制造本实用新型证章的证章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证章制造装置1用于制造证章,该证章包括周缘209朝向上方延伸的后盖205,周缘203朝向下方延伸的前盖201,以及放置在前盖201上面的图案纸211和具有透明性的盖体(片体)213,当将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的边缘夹入前盖201的周缘203和后盖205的周缘209之间时,前盖201的周缘203弯曲。
证章制造装置1由以下部分构成基台2;可在基台2的上表面上往复移动的滑动台100;沿滑动台100的往复运动的轨道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承模(lower die)110、第二承模140;在滑动台2上面的固定在支柱16、17的上部的固定部件(横梁)20;通过螺纹安装在固定部件20的阴螺纹部17b(23)中、且可在轴向上进行上下移动的挤压(螺旋)轴30;设在挤压螺旋轴30的下端,与上述第一承模110和第二承模140接合的压紧模(upper die)40;以及设在挤压螺旋轴30上部的操作手柄32。
该第一承模110包括用于放置前盖201的第一载置台111,和设在第一载置台111周围用于放置彼此重叠的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的导向台125,导向台125可上下移动,并被一弹性部件113向上方推动。
该第二承模140包括用于放置后盖205的第二载置台141和加工台155,其中该加工台围绕第二载置141周围设置,用于将前盖201的周缘203弯曲到后盖205的周缘209上,这样使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的边缘夹入前盖201的周缘203和后盖205的周缘209之间。加工台155可以上下移动,并被一弹性部件156向上方推动。
该压紧模40包括外层框42和设在外层框42内、且比外层框浅的内层框51。该内层框51可以在穿过外层框42的上部的开口43的挤压螺旋轴30的下端转动。
该压紧模40还包括有转换部件80,该转换部件可根据第一承模110或第二承模140的位置,通过挤压螺纹轴的挤压,转换到外层框42或内层框51。当第一承模110位于压紧模40的正下方时,转换部件80与外层框42的上端结合(闭锁)而被挤压螺旋轴30挤压,或者,当第二承模140在滑动台100上移动,到达压紧模40的正下方时,转换部件80脱离外层框42的上端,不受挤压螺旋轴30挤压。
在证章制造装置1中,转动操作柄32,使挤压螺旋轴30向下方移动,施加于转换部件80上的压力使外层框42向下方移动,与围绕第一承模110的导向台125接触,从而克服弹性部件113的弹性将导向台125向下压,直到将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折弯到前盖201的周缘203的上方。相反地,当转换部件80不被挤压螺旋轴30按压时,内层框51向下方移动,与第二承模140的加工台155接触,而克服弹性部件156的弹性将加工台155向下压直到前盖201的周缘203弯曲到后盖205的周缘209上,因此使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的周围夹入前盖201的周缘203和后盖205的周缘209。
现在对证章制造装置1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基台2用合成树脂整体形成,包括上壁3和在上壁3的周缘上形成的弯曲的周壁5。上壁3上形成有由前向后方向延伸的近似U形状的导向槽6。导向槽6由底壁7、侧壁9和10限定,导向突起9a、10a在侧壁9和10的上部形成。
另外,在基台2的上壁3的里面大致中央位置,在导向槽6的两侧,垂直于导向槽6(左右方向),形成有与导向槽6的底壁7大致等高的凸起部11、12。凸起部11、12上形成有一直延伸至上壁3的通孔11a,12a。
基台2的导向槽6的底壁7上,在与导向槽6垂直的方向(左右方向)上形成有断面大致呈U形状的加强部件15。该加强部件15用钢材制成。加强部件15与凸起部11、12接触,在与凸起部11、12的通孔11a、12a处于同一位置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孔15a、15b。基台2上竖立设有断面呈大致圆形的支拄16、17。支柱16、17用钢材制成。
一侧的支柱16下部的阳螺纹16a插入凸起部11的插通孔11a及加强部件15的孔15a内,用螺母18固定,该支柱基本垂直地固定在凸起部11及加强部件15上。另一侧的支柱17下部的阳螺纹17a插入凸起部12的插通孔12a及加强部件15的孔15b中,用螺母19固定,该支柱基本垂直于凸起部12及加强部件15固定。
断面大致呈方形的固定部件(横梁)20在基台2的上面水平地固定在支柱16,17上。一侧的支柱16上部加工成的阳螺纹16b插在固定部件20一端的孔20a内,并用螺母21固定住,从而对固定部件20进行固定。另一侧的支柱17上部的阳螺纹17b插在固定部件20的另一端的孔20b内,并用螺母22固定住,从而对固定部件20进行进一步固定。
固定部件20,在大致中心的位置形成有通孔23,阴螺纹部件25固定地安装在与该通孔23大致同轴的位置。当然,也可在通孔23上直接形成阴螺纹。挤压螺旋轴30穿过通孔23拧合在设于该固定部件20上的阴螺纹部件25上,因此可以在轴向上移动。该挤压螺旋轴30用聚碳酸脂等具有耐久性、耐摩损性的硬质合成树脂材料整体形成。挤压螺旋轴30的上部形成有连接部31,该连接部31上有用螺钉33固定安装的操作手柄32。
压紧模40位于挤压螺旋轴30的下端,并与第一承模或第二承模紧密配合,如下文所述。压紧模40包括近似菱形的垂直滑动部件41,外层框42,和设在外层框42内、且比外层框浅的内层框51。外层框42包括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垂直滑外弯曲部45,形成于外弯曲部45上部的外颈部46,形成于外弯曲部45的下部周缘上的周壁47,和形成于周壁47下端的压紧部50,外颈部46上形成有导向孔49,该导向孔49与设在外颈部46上端48上的开口43连通。
内层框51由以下部分构成与外层框42的外弯曲部45接合的内弯曲部52;形成于内弯曲部52的下部周缘上,与证章的前盖201的周缘203接触的接触缘53,后面详述;形成于内弯曲部52的上部的内颈部55,可滑动地被导入外颈部46的导向孔49,并具有一个上端58,如果内弯曲部52和外弯曲部45结合,该上端就位于与外颈部46的上端48基本相同的位置;形成于内颈部55的上壁56的上端58的大致中心位置的突起57;通孔59形成于内颈部55的上壁的大致中心位置,一直延伸到突起57的上端60。
挤压螺旋轴30,其下端的大致中心位置形成有支轴(spindle)35,该支轴35的下端形成有螺纹孔36。挤压螺旋轴30的下部设有压紧部件61。压紧部件61由底壁62、设在底壁62周围的周壁63、和设在周壁63上部的环状凸起部65构成,底壁62的中心形成有通孔66,支轴35通过通孔66可旋转地连接在挤压螺旋轴30上,覆盖着挤压螺旋轴30的下部。
进一步,通过把挤压螺旋轴30的支轴35插入到内层框51的通孔59,并把螺钉69拧入支轴35的螺纹孔36内把内层框51转动自如地安设在挤压螺旋轴30的下端。压紧部件61是这样形成的,其周壁63的外径和内层框51的内颈部55大致相同,这样可从形成于外层框42上部的开口43插入到导向孔49内。因此,内层框51通过外层框42上部的开口43,回转自如地安设在挤压螺旋轴30的下端。
垂直滑动部件41呈板状,在左右两端有导向凹部71,72与上述支柱16、17卡合,并由导向凹部71、72导向只能进行上下方向移动。在垂直滑动部件41的右端整体地形成有用于确认这些导向凹部的位置用的指示板73。另外,压紧模40上设有转换部件80,它根据挤压螺旋轴正下方是第一承模还是第二承模,转换被挤压螺旋轴30压紧的外层框42或内层框51。
压紧模40的外层框42上(或垂直移动部件41)上设有轴承部75,用螺钉76将转换部件80转动地安装在该轴承75上。转换部件80由以下部件构成用螺钉76转动地安装在轴承部75上的凸起部81;设在凸起部81上的第一臂部件82;设在第一臂部件82上,与上述内层框51的突起57卡合的半环状的卡合部83;设在与第一臂部件82大致相反一侧的凸起部81位置上的第二臂部件85,第二臂部件85上形成有长孔状卡合槽86。
在一侧的支柱16上,摆动自如地设有可和压紧模40一起上下运动的摆动部件90。摆动部件90由安装在支拄16上的凸起部91,设在凸起部91的一侧上的臂部92,和设在凸起部91另一侧的弹簧挂钩93构成。臂部92上垂直地设有卡合轴95。卡合轴95,其上部95a与上述转换部件80的卡合槽86卡合,下部95b从在垂直滑动部件41上形成的长孔44中突出来。
垂直滑动部件41的后部设有弹簧挂钩96,该弹簧挂钩96和摆动部件90的弹簧挂钩93之间设有弹簧97,利用该弹簧97的弹性、并通过摆动部件90,转换部件80的卡合部83便与内层框51的突起57接触。
基台2的导向槽6上设有滑动台100,可往复运动地。滑动台100通过设在导向槽6的侧壁9、10上的突起9a、10a,只能进行前后方向上滑动。滑动台100的前端设有前壁101,前壁101上设有捏手(tab)102。滑动台100的后端有后壁103,后壁103上设有捏手104。
第一承模110和第二承模140沿着滑动台100的往复方向运动的轨道相对设置。第一承模110由放置前盖201的第一载置台111和围绕在第一载置台111周围设置的导向台125构成,后者用于支撑彼此重叠的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导向台125在被弹性部件113向上推的同时可以上下移动。第一载置台111包括缓缓弯曲的上壁115,形成于上壁115周缘下部的周壁116,和上壁115下表面形成的大致中央位置的筒状固定轴117。
第一载置台111的周壁116的下部与设在滑动台100上的环状导向突起118嵌合,固定轴117的下端与形成于滑动台100上的凸起部119的凹部120嵌合,从滑动台100另一侧、且通过设在滑动台100上的通孔,将螺钉122拧紧在固定轴117上,从而将其固定在滑动台100上。
导向台125是环形的,并形成有环状载置部126和导向壁127,其中载置部将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重叠起来载置;导向壁围绕载置部126形成,对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的边缘进行导向。外层框42的压紧部50与导向台125的导向壁127嵌合,压紧部50压在载置部126上,筒部129沿着第一载置台111的周壁116上下滑动并从载置部126的内侧向下延伸。
导向台125还有在上述第一载置台111的周壁116内上下运动的导向筒体132。导向筒体132形成有具有导向孔130的凸起部131,通过该导向孔上述第一载置台111的固定轴117可以滑动。导向筒体132的下端和筒部129的下端由连结片133连接在一起。该连结片133插在长槽135内,该长槽是在第一载置台111的周壁116上朝上下方向切口而形成的。
上述第一载置台111的上壁115和导向台125的载置部126高度基本相等,上壁115和载置部126之间形成有间隙136,用于插入前盖201折弯的周缘203。导向台125被卷绕在第一载置台111的固定轴117上的弹簧(弹性部件)113向上方推。
第二承模140由放置后盖205的第二载置台141和围绕第二载置台141的加工平台155构成,加工台155被弹性部件156向上方推且可以上下移动,用于将前盖201的周缘203弯曲到后盖205的周缘209上,以使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的边缘夹在前盖201的周缘203和后盖205的周缘209之间。第二载置台141由形成有圆形凹部142的上壁143,形成于上壁143的周缘下部的周壁145,和形成于上壁143的下面中央位置的筒状固定轴146构成。
第二载置台141使周壁145的下部与设在滑动台100上的环状导向突起148嵌合,固定轴146的下端与形成于滑动台100上的凸起部149的凹部150嵌合,从滑动台100另一侧、且通过设在滑动台100上的通孔,将螺钉152拧紧在固定轴146上,从而固定在滑动台100上。
加工台155形成环状,上部形成有卡合台阶部157,用金属环159与该卡合台阶部157嵌合。该金属环159上形成有倾斜缘160,在将图案纸211和盖体(片体)213的边缘折入前盖201的周缘203和后盖205的周缘209之间时,该倾斜缘用于将前盖201的周缘203弯曲到后盖205的周缘209上。另外,也可直接在加工台155的上部加工成倾斜缘160。
倾斜缘160的上部形成有嵌合压紧部50用的凹部161。卡合台阶部157的下部形成有沿着第二载置台141的上壁145上下滑动的筒部162。加工平台155还具有在上述第二载置台141的周壁内垂直运动的导向筒体163。
导向筒体163形成具有导向孔165的凸起部166,通过该导向孔上述第二载重置台141的固定轴146可以滑动。导向筒体163的下端和筒部162的下端用连结片167连结在一起。该连结片167插在长槽169内,该长槽是在第二载置台141的周壁145上朝上下方向切口而形成的。加工平台155,被卷绕在第二载置台141的固定轴146上的弹簧(弹性部件)156向上方推。
基台2上设置有对滑动台100定位用的定位部件170。定位部件170有一个用螺钉173安装在导向槽6附近的弹性板172,在弹性板172的下表面形成有卡合突起175。滑动台100形成有与弹性板172的卡合突起175卡合的第一卡合凹部176和第二卡合凹部177。如果弹性板172的卡合突起175与滑动台100的第一卡合凹部176卡合,第一承模110基本上位于压紧模40的正下方,如果当弹性板172的卡合突起175与滑动台100的第二卡合凹部177卡合时,第二承模140基本位于压紧模40的正下方。
第二承模140的加工平台155的一侧设置有与上述的转换部件80的卡合轴95的下部95b卡合的卡合突起158。如果第二承模140位于压紧模40的正下方时,卡合突起158与转换部件80的卡合轴95的下部95b卡合,半环状的卡合部83克服弹簧97的弹性、以轴承部75为中心回转,脱离压紧模40的内层框51的突起57。
附图标记180是一个(保护)罩,罩180用螺钉等安装在基台2上,为了不妨碍滑动台100的滑动,在前部和后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开口181、182,第一承模110从第一开口181出入,第二承模140从第二开口182出入。罩180上形成有能看见垂直滑动部件41的指示板73的长孔,从该长孔看指示板73,便可确认压紧模40的位置。附图标记190是设在基台2另一侧的罩、用于覆盖加强部件15。
现在对本实用新型的证章制造装置1的操作进行说明。在拉动位于滑动台100的前壁101上的捏手102,从而将第一承模110从罩180的第一开口181拉出后,将前盖201放置在第一载置台111的上壁115上面,然后,把前盖的周缘203插入上壁115和载置部126之间的间隙136内。接着,将盖体(片体)213重合于图案纸211上之后,将图案纸211放置在导向台125的载置部126上。
在推动壁101上的捏手102使滑动平台100退回后,弹性板172的卡合突起175与滑动台100的第一卡合凹部176卡合,第一承模110位于压紧模40的正下方,同时第二承模140从罩180的第二开口182伸出。将操作柄32向一个方向转动,挤压螺旋轴30顺时针转动,并且该挤压螺旋轴30向下方移动。设在挤压螺旋轴30下部的压紧部件61推动卡住的转换部件80的卡合部83向下将整个压紧模40包括外层框42和内层框51一起压下。与此同时,垂直滑动部件41也向下方移动。
外层框42的压紧部50与导向台125的导向壁127接合并压接在载置部126上,克服弹性部件156的弹性将导向台125压下。由于内层框51比外层框42浅,故不与第一承接110接触。重合载置在导向台125上的盖体(片体)213和图案纸211的边缘向被向下弯曲,与放置在第一载置台111上的前盖201的周缘203并置。
该压紧模40被驱动后的位置通过指示板73可以看到。当固定部件20连接到基板以便承受来自动态元件的压紧模40与静态元件的第一承受台110或第二承受台140的压紧和撞击的反作用力时,支撑并帮助压紧旋转轴30旋上和旋下的固定部件20,由于在动态元件和静态元件受力后挤压螺旋轴进一步向下运动使反作用力达到了一个规定的水平(数值),而产生位移,从而防止该反作用力超过该规定的水平。具体来说,固定部件20由聚碳酸酯制成。
挤压螺旋轴30具有与固定部件20上的阴螺纹部件25配合的阳螺纹,通过上述手柄的转动操作,对手柄的上下运动和受力后的压力的大小进行控制。特别是,一旦动态元件或压紧模40碰撞到静态元件或承模100、140时挤压螺旋轴30和固定部件20可以从螺纹连接上脱落下来,以防止手柄32进一步向下移动而产生超过规定水平的过大反作用力。例如,只要使挤压螺旋轴30在预先规定位置以上不形成螺纹,便可防止挤压螺旋轴30进一步向下移动,超过规定位置。这样,便可防止压紧模40和承模110或140在不希望的高压力下进行接和。
将操作柄32向相反的方向或无螺纹的方向转动时,挤压螺旋轴30反方向转动并向上方移动。同时,整个压紧模40向上方移动,垂直滑动部件41也向上方滑动。前盖201、盖体(片体)213和图案纸211的边缘沿着前盖的周缘203向下方弯曲,前盖与该盖体和图案纸被提起,同时它们仍然放置在外层框42的周壁47内,然后离开第一承模110。
当在从罩180的第二开口182突出的第二承模140的第二载置台141的上壁143上,放置周缘209向上延伸的后盖205时,用于安装固定销210(突起元件221)的安装孔207得到凹部161的保护,周缘209被加工台155的筒部162的内面导向并定位。
当推动后壁103的捏手104使滑动台100向后移动时,弹性板172的卡合突起175与滑动台100的第二卡合凹部177卡合,第二承模140位于压紧模40的大致正下方,第一承模110从罩180的第一开口181突出。当第二承模140位于压紧模40的大致正下方时,卡合突起158与转换部件80的卡合轴95的下部95b卡合,半环状的卡合部83克服弹簧97的弹性,以轴承部75为中心回转,离开压紧模40的内层框51的突起57。
将操作柄32向一方转动时,挤压螺旋轴30顺时针转动,挤压螺旋轴30向下方移动。设在挤压螺旋轴30下部的压紧部件61压下压紧模40的内层框51。内层框51的接触缘53与前盖201的上边缘接触,前盖201被向下压。在覆盖前盖201的周缘203的盖体(片体)213和图案纸211的边缘被导向而沿着加工台155的倾斜缘160向内侧弯曲后,前盖201的周缘203压在该倾斜缘160上,克服弹性部件156的弹性而将加工台155压下。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放在动态元件或内层框51的接触缘53与静态元件或加工台155之间时,前盖201能够相对内层框51的接触缘53移动,以补偿在模压操作过程中的垂直轴向偏移。
具体地说,内层框51部分地由塑料材料制成,特别是在与前盖201接触的区域(即接触缘53)。这样,在前盖201的周缘203与加工台155的倾斜缘160接合时,前盖201可以在内层框51的接触缘53上滑动,对中心偏移进行补偿。
这也是由于前盖201的外周缘弯曲并向下延伸,而动态元件的内层框51的内表面与上述的弯曲面形状互补的缘故。
当加工台155的下端受到滑动台100的阻挡而不再下压时,则前盖201的周缘203沿着倾斜缘160会进一步向内侧弯曲,盖体(片体)213和图案纸211的边缘被夹在后盖205的周缘209和前盖201的周缘203之间,从而完成证章主体200a的制造。
将操作柄32向相反方向转动,挤压螺旋轴30逆时针向上方移动。与此同时,整个压紧模40向上方移动,垂直滑动部件41也向上方滑动。证章主体200a仍位于第二承模140中。拉动滑动台100的后壁103上的捏手104,从罩180的第二开口182拉出第二承模140,便可简单地从第二承模140中取出证章主体200a。
上述证章制造装置1由固定部件20、支柱16和17、加强部件15形成大致方形的框架,故提高了强度,可在该强化了的框架内进行冲压作业。为此,除固定部件20、支柱16、17和加强部件15以外的其它部件可以用合成树脂整体形成,这样可实现轻量化,而且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另外,转动挤压螺旋轴30,使压紧模40向下移动,第一承模110或第二承模140相对地向上升,利用压紧模40和第一承模110或第二承模140两者的夹持压力制造证章主体200a。因此,不用基台2进行模压,从而不需要将基台放置在稳定处,将基台2放置在不稳定的地方,甚至用手拿着基台都可以进行操作。而且,又因利用挤压螺旋轴30来按压压紧模40,故可减小操作空间。
将前述连结机构220(或230、240)的突起元件221(或231、241)插入证章主体200a的安装孔207内而将它们连结起来,便制成证章200。当佩戴在衣服的口袋、帽子、手包等被佩戴物的合适位置时,该连结步骤可以在确认证章主体200a上带的标志215的方向的同时进行,以便获得正确的方向。为此目的,在连接佩戴机构到证章主体200a的后板206时,可以改变上述固定针229、夹板237等佩戴机构的横向(横穿)方向(例如,图11所示的X方向、Y方向或2方向)。为此,就可以在不用非常注意印刷在装于前盖201上的图案纸211的标志215的方向与装在后盖205上的佩戴机构229、237,246的位置的相对关系的情况下,制造证章主体200a。
参照图22、2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例中的典型的操作柄。
该典型的操作柄32通过不能相对于挤压螺旋轴转动的离合机构302与挤压螺旋轴30连接。离合机构302包括与挤压螺旋轴30连接但不能相对其转动的内侧部件301,和构成操作柄32的主操作部的外侧部件303。如图22所示的例子,在内侧部件301的轴心部上设置与六角形断面的挤压螺旋轴30卡合的互补形状的卡合部,这样,内侧部件301就不能相对于挤压螺旋轴30转动。内侧部件301的中央,用小螺钉316固定在挤压螺旋轴30的顶部。而外侧部件303在施加了超过规定值的回转操作力时便相对于内侧部件301空转而不影响其它元件。外侧部件303的中央部设有规定的圆形凹部,内侧部件302及覆盖挤压螺旋轴30顶部的盖305安装在上述凹部内。
如图22所示,该离合机构302包括以下部分每隔90°呈辐射状地设在内侧部件301上的4个凹部304;收装在该凹部304内的4个弹簧306;设在该弹簧306前端的4个卡合挡块307,该档块前端具有圆形形状;设在上述外侧部件303的内侧,且与上述止合挡块307的卡合部的形状互补的4个卡合凹部308。每块卡合挡块307被各自的弹簧306向外方推。因此,在平常状态下,当卡合挡块307的前端部从内侧部件302的外面突出时,与设在外侧部件308的内面上的上述凹部308卡合。虽然卡合凹部308向外逐渐变细,但是,卡合挡块307具有内侧部分突出的肩部,该肩部与卡合凹部308的限制部卡合,来限制其向超过限制部的外方位移。如图22所示,内侧部件301的凹部上部敞开,其内配置有弹簧306和卡合挡块307,在该状态下,内侧部件301被外侧部件303盖住,并与板部件(圆盘)317一起被小螺钉318固定到外侧部件303上。因此,当上述卡合档块307与外侧部件303的卡合凹部308卡合时,外侧部件303和内侧部件301一体旋转,旋转力通过外侧部件303,卡合挡块307、内侧部件301和挤压螺旋轴30的路线传递给挤压螺旋轴30。回转力超过规定值时,该力克服弹簧306的弹力而将卡合档块307向内侧推入,于是,该过大的回转操作力解除了上述卡合挡块307与卡合凹部308的卡合状态,而且,外侧部件303离开内侧部件301和挤压螺旋轴30独立地回转。
因此,施加在该旋转手柄上的力不会过度地施加到该挤压螺旋轴30上,在动态元件和静态元件在需要的压力下结合之后,可有效地预防挤压螺旋轴30再往前进,可消除过大的操作力所导致的不良情况。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证章制造装置设有用于防止(操作者)进入动态元件(压紧模40)和静态元件(承模140、110)的工作范围的保护罩180。当动态元件和任一静态元件接合时,该静态元件得到本实施例中的罩180的保护,而其他的没有与动态元件接合的静态元件是可以靠近(进行操作)的。这样,在同一时间第一承模110和第二承模140中只有一个是可以靠近的。
不能靠近在工作范围内与动态元件接合的承模可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此时,另一个在保护罩外面的承模是可以接近的。这样,操作者可以按照需要在外面的那个承模附近进行任何操作,例如放置部件、取出部件等。
应该注意到,通过滑动台100的往复运动,可使第一承模110及第二承模140交替地到达与上述动态元件的接合的工作范围。
该罩180用螺钉这样的紧固件安装在基台2上,为了不妨碍滑动台100的滑动,它的前部和后部形成有第一开口181、和第二开口182,第一承模110从第一开口181出入,第二承模140从第二开口182出入。另外,罩180上形成有可观察上下滑动部件41的指示板73的长孔,从该长孔观察指示板73,便可确认压紧模40的位置。
参照图24-图2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了说明,该实施例设有报警机构,用于向操作者报知挤压螺旋轴30已经到位,动态元件和静态元件已按照需要进行了接合。
该报警机构设在挤压螺旋轴30上,包括水平方向延伸的可移动部件和设在固定部件20上的突起部。挤压螺旋轴30前进时,该报警机构发出警报报告已按照需要进行接合,这是由该可移动部件与突起部接触的方式来确定的。
该移动部件包括有固定在挤压螺旋轴30上的圆筒状支撑件311;从该支撑件311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簧(弹簧部件)309和设在该板簧309前端上的锤部件310。设在固定部件20上的突起部由以下部分构成从固定部件向垂直上方延伸的棒状部312;设在该棒状部312的上端部上,且周缘部扩展成薄而且锐利的大致圆盘形的扩大部313。在这种情况下,扩大部313由一对截去尖头的锥体314和315构成,它们的宽的一侧结合成向半径方向延伸的圆盘,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向上和向下逐渐变小。当挤压螺旋轴30向前运动时,锤部件310(可由螺丝形成)撞击到扩大部313的倾斜面314,随着挤压螺旋轴30的进一步前进,使板簧309弯曲并使锤部件310滑到扩大部313的倾斜面315上。挤压螺旋轴30再向前进,会造成板簧突然回弹引起锤部件310弹回到固定部件20的上表面上,并产生巨大的撞击声。这时,放置正在进行加工的证章的动态元件和静态元件之间达到了需要的接合压力。于是,操作者根据声音得知已获得合适的压力接合。这样,操作者听到上述打击声知道模压已经完成,便停止向手柄施加额外的力。由于该装置不必承受不需要的负荷,所以可有效地防止对装置的不利后果,例如对部件的损坏。
在通过动态元件和静态元件彼此充分地接合而完成模压之后,挤压螺旋轴30后退,使板簧309触到扩大部313的倾斜面315上,板簧从弯曲的状态回复到扩大部的边缘的上边产生刮擦声。听到这种声音时,操作者就可以知道动态元件和静态元件彼此分离开了。
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证章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对于佩戴在衣服、帽子、手包等佩戴物上的固定针、夹子等佩戴机构的安装位置,由于可一边确认证章主体上带的文字、图样等标志的方向,一边选择横穿证章主体的后面板的方向而与证章主体连结起来,故可与证章主体上带的标志的方向相对应地选择佩戴在被佩戴物上的固定针等佩戴机构的安装位置。为此,现有的证章制造装置在制造证章主体时,必须一边确认证章主体上带的标志的方向与佩戴机构的位置关系,一边制造;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证章的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可以省去确认标志的方向与佩戴机构的位置关系的花费成本的工作,从而简化了生产,并且具有不会制造出标志的方向与佩戴机构的位置关系不合适的不合格品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证章还具有这样的效果,即,由于可从固定针、夹子、磁性体等多种佩戴机构中选择一种安装在证章主体上,故可选择与衣服、帽子、手包等佩戴物相匹配的安装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证章制造装置具有这样的效果,即,用固定部件、支柱、加强部件形成大致方形的框架,提高了强度,可以使用该加强过的框架进行模压操作,这意味着可以用合成树脂形成除了固定部件、支柱、加强部件之外的其它部件,使装置的重量减轻、成本降低,并且可以提高生产率。
另外,还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即,如果旋转挤压螺旋轴,使压紧模下降,第一承模或第二承模相对向上升高,利用压紧模和第一承模或第二承模两者的夹持压力制造证章。因此可以在不将基台固定在桌面这样的平台上的情况下使用该装置,不需要将基台设置在稳定的地方,而且可以在不稳定处,例如用手拿着基台进行操作。另外,因为利用挤压螺旋轴来按压该压紧模,故可以减小操作空间。这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量轻、操作空间小的结实的装置,即使在不稳定的场所,不需要过分的力也可进行作业,这意味着连小孩也可简单地使用该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安全导向的设计使操作者(小孩)在操作时,也不会夹手指,安全性高。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提高的改进设计避免了在完成了预定的证章加工之后,不需要的多余的负荷施加在制造装置上,因此减少了装置的故障和破损,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符号说明
1证章制造装置,2基台,3上壁,5周壁,6导向槽,7底壁,9侧壁,9a导向突起,10侧壁,10a导向突起,11凸起部,11a通孔,12凸起部,12a通孔,15加强部件,15a孔,15b孔,16支柱,16a阳螺纹,16b阳螺纹,17支柱,17a阳螺纹,17b阳螺纹,18螺母,19螺母,20固定部件,20a孔,20b孔,21螺母,22螺母,23通孔,25阴螺纹部件,30挤压螺旋轴,31连接部,32操作手柄,33螺钉,35支轴,36螺纹孔,40压紧模,41垂直滑动部件,42外层框,43开口,44长孔,45外弯曲部,46外颈部,47周壁,48上端,49导向孔,50压紧部,51内层框,52内弯曲部,53接触缘,55内颈部,56上壁,57突起,58上端,59通孔,60上端,61压紧部件,62底壁,63周壁,65突起部,66通孔,69螺钉,71导向凹部,72导向凹部,73指示板,75轴承部,76螺钉,80转换部件,81突起部,82第一臂部件,83卡合部,85第二臂部件,86卡合槽,90摆动部件,91突起部,92臂部,93弹簧挂钩,95卡合轴,95a上部,95b下部,96弹簧挂钩,97弹簧,100滑动台,101前壁,102捏手,103后壁,104捏手,110第一承模,111第一载置台,113弹性部件,115上壁,116周壁,117固定轴,118导向突起,119突起部,120凹部,122螺钉,125导向台,126载置部,127导向壁,129筒部,130导向孔,131突起部,132导向筒体,133连结片,135长槽,136间隙,140笫2承模,141第二载置台,142凹部,143上壁,145周壁,146固定轴,148导向突起,149;突起部,150凹部,152螺钉,155加工台,156弹性部件(弹簧),157卡合台阶部,159金属环,160倾斜缘,161凹部,162筒部,163导向筒体,165导向孔,166突起部,167连结片,169长槽,170定位部件,172弹性板,173螺钉,175卡合突起,176第一卡合凹部,177第二卡合凹部,180罩,181笫1开口,182第二开口,190罩,200证章,200a证章主体,201前盖,202前板,203周缘,205后盖,206后板,207安装孔,208凹部,209周缘,210卡止爪,211图案纸,213盖体(片体),215标志,220连结机构,221突起元件,222基板,223表面,225卡钩,226后表面,227卡止部,228销,229固定销(佩带机构),230连结机构,231突起元件,232基板,233表面,234轴承片,235后侧面,236支撑轴,237夹子(佩带机构),237a一端,238弹性部件,239轴承片,240连接机构,241突起元件,242基板,243后侧面,245表面,246磁性体(佩带机构),260安装机构,261孔,X横穿方向,Y横穿方向,Z横穿方向,301内侧部件,302离合机构,303外侧部件,304凹部,305盖,306弹簧,307卡合挡块,308卡合凹部,309板簧,310锤部件,311支承件,312棒状部,313扩大部,314锥体(倾斜面),315锥体(倾斜面),317板部件,318小螺钉。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造证章的证章制造装置,所述证章主要包括前盖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台;静态元件,所述静态元件设置在所述基台上,所述前盖或后盖放置在所述静态元件上;动态元件,所述动态元件被驱动到所述静态元件上对证章进行模压;挤压轴,使动态元件相对于静态元件向前或向后移动,以便使二者彼此接合或分离;固定部件,与所述挤压轴连接并协助其向前和向后运动,而且也与所述基板相连以承受来自所述动态元件与静态元件的接触和冲击时产生的反作用力;手柄,位于所述挤压轴的顶部,用来控制所述挤压轴向前和向后运动;所述挤压轴带有阳螺纹,所述阳螺纹与固定部件上的阴螺纹相配合,以便根据手柄的转动来控制挤压轴的前进、后退、和挤压;所述手柄的转动对任何其他部件没有影响,这样使在动态元件和静态元件接合时挤压轴进一步前进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保持在预定值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通过一离合机构与挤压轴连接,在施加超过预定值的旋转力之后,所述手柄从所述挤压轴脱离而进行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一个与所述挤压轴连接但又不相对于所述挤压轴转动的内侧部件,和一个作为操作手柄的主要操作部的外侧部件;当施加到所述外侧部件上的旋转力超过规定值时,所述外侧部件相对于内侧部件转动,而不影响其他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多个沿半径方向排布在所述手柄的内侧部件中的凹部;设置在所述凹部中的弹簧部件;连接在所述弹簧的端部的卡合部件;设置在所述手柄的外侧部件中的另外的凹部,用于与所述卡合部件接合,在通常情况下,所述卡合部件保持在结合为一体一起旋转的所述外侧部件和内侧部件的凹部中,当施加的旋转力超过预定值时,由于旋转力的作用,内侧部件中的卡合部件从外侧部件的凹部脱离,使所述外侧部件单独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的顶端是圆形的,并且所述外侧部件的凹部与所述卡合部件部分互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部件具有四个卡合部件,所述外侧部件具有八个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部件被所述外侧部件覆盖并通过一个圆盘与所述外侧部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外侧部件是整体形成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证章制造装置,所述证章制造装置(1)包括基台(2);设在该基台上面可以往复运动的滑动台(100);设在滑动台(100)的往复方向两侧的第一和第二承模(110)、(140);挤压螺旋轴(30),该挤压螺旋轴与设在一固定部件(20)上的阴螺纹部(17b)通过螺纹结合、且可以在轴向上移动,该固定部件通过支柱(16)、(17)固定在基台(2)的上部;设在挤压螺旋轴(30)的下端,用于与上述第一承模(110)或第二承模(140)接合的压紧模(40);以及设置在挤压螺旋轴(30)上部的操作柄(32)。该装置具有安全、重量轻、操作空间小、和结实的技术效果,可以在不稳定的场所操作,而且在模压完成后,没有不需要的负荷施加在装置的上面。
文档编号A44CGK2699712SQ200420003150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4日
发明者金子健儿, 小岛香织, 菊地宪悦, 小川岩吉 申请人:株式会社万代, 菊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