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18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用的箱包,更具体地指一种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
背景技术
旅行箱为大多数人们所熟悉,人们外出、旅行均需要携带旅行箱来放置所需用的物品,最初的旅行箱带有一可收缩的拉杆(见图1),在使用时,可将拉杆拉出,利用其箱体下部的轮子来拖动旅行箱,这样可省却人拉动箱体所需要的力。但可能人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在拉动箱体时,结合图2所示,由于人的手握住拉杆的横柄,稍有不慎,箱体经常会与人的脚后跟相碰。为此,市面上出现一种可延长人体与箱体距离的延长拉手出现,如图3所示,将延长拉手套于旅行箱的拉杆上,利用延长拉手来避免人体与箱体之间的相碰。但是细心的人们仍会发现,这种延长拉手仍未能彻底解决人体的脚与箱体相碰的根本问题,因为延长拉手是套于拉杆的手柄上,请参阅图4,所以延长拉手仍然基本直对人的脚后跟,所以脚后跟仍然会与箱体相碰,尤其是当人行走的速度与箱体的运动的速度不同步时,经常会发生碰撞,因此,这种延长拉手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拉杆旅行箱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一种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当旅行箱上装上该侧向拉手后,能解决人在拉动拉杆旅行箱时,箱体与人体相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包括拉手组件、固定件,所述的拉手组件为伸缩结构,包括套筒和内芯杆,套筒为长条状且两端开口,套筒的轴向的上、下壁开设贯穿通孔,且在上、下壁的其中一壁上开设卡孔,内芯杆活动置于套筒中,内芯杆内设置有卡簧;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卡持片和螺杆螺栓组件,卡持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套筒相对应的螺孔,卡持片与拉手组件通过螺杆螺母组件相固定。
所述的套筒上开设的卡孔至少有一个,卡孔位于近套筒的端头。
所述的内芯杆上开设有与套筒上卡孔相对应的凹孔,所述的卡簧呈一弯片状,卡簧的一端设一伸于内芯杆上的凹孔的凸榫。
所述的卡持片两端延伸有侧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侧向拉手包括拉手组件、固定件,拉手组件为伸缩结构,包括套筒和内芯杆,套筒为长条状且两端开口,套筒的轴向的上、下壁开设贯穿通孔,且在上、下壁的其中一壁上开设卡孔,内芯杆活动置于套筒中,内芯杆内设置有卡簧;固定件包括卡持片和螺杆螺栓组件,卡持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套筒相对应的通孔,卡持片与拉手组件通过螺杆螺母组件相固定。当将该侧向拉手安装于旅行箱拉杆的手柄上后,由于侧向拉手是向侧向延伸,相当于在拉杆上增设了一侧向手柄,当人拉动旅行箱时,用手只要握住该侧向拉手就可拖动旅行箱移动,避免了人体的背部直对后面的箱体而引起的脚后跟与箱体相碰;在不需要时,又可以将拉手拆卸,非常方便。


图1为传统拉杆旅行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人拉动传统旅行箱时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的延长拉手结构示意图。
图4传统延长拉手套置于旅行箱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向拉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侧向拉手分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侧向拉手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侧向拉手安装于旅行箱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侧向拉手安装于旅行箱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侧向拉手安装于旅行箱的状态示意图之三。
图11为人拉动安装本实用新型侧向拉手后的旅行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上述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同时参阅图5-图7所示,该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10包括拉手组件11、固定件12,所述的拉手组件11包括套筒111和内芯杆112,拉手组件11为一伸缩结构,内芯杆112可在套筒111中伸缩。套筒111为长条状且两端开口。在本实用新型中,套筒111为一长立方条状,当然也可以选用空心圆柱状。套筒111沿轴向的上、下壁开设贯穿通孔1111,在开设时,上壁的通孔1111的口径可大于下壁所开设的口径,这样便于拉手组件11与后面将要描述的固定件12在固定时螺杆螺栓组件的安装,通孔1111用于螺杆的穿设,通孔1111的数量视需要而设置。
此外,在上、下壁的其中一壁上开设卡孔1112,内芯杆112活动置于套筒111中,内芯杆112内设置有卡簧1121。卡孔1112的作用是限制内芯杆112侧向移动的位置。
所述的固定件12包括卡持片121和螺杆螺栓组件122,卡持片121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套筒111相对应的螺孔1211,当卡持片121与套筒111相对合于旅行箱的拉杆上时,卡持片121上的螺孔1211与套筒111上的通孔1111相贯通。卡持片121与拉手组件11通过螺杆螺母组件122相固定,螺杆螺母组件122包括螺杆螺母,就是通过螺杆穿设在上述贯通的螺孔和通孔1211、1111中,再用螺母与螺杆旋拧,就可使得拉手组件11与固定件12固定于旅行箱的拉杆上。
所述的套筒111上开设的卡孔1112至少有一个,卡孔1112位于近套筒111的端头。该卡孔1112若只设一个,且位于套筒111的一端,则内芯杆112只能向外侧的一端延伸,若卡孔11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套筒111的两端,侧内芯杆112可向两端延伸。当然,卡孔1112还可以在中间设置,这样使得内芯杆112只向左或向右延伸一半的位置。
所述的内芯杆112上开设有与套筒上卡孔1112相对应的凹孔1121,所述的卡簧1122呈一弯片状,卡簧1122的一端设有伸于内芯杆上的凹孔1121的凸榫1123,该凸榫1123进入卡孔1112后,内芯杆112在套筒111的位置即确定。
所述的卡持片121两端均延伸有侧片1212,侧片1212的作用可加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拉手与旅行箱的拉杆结合牢固性。
请继续参阅图8-图10所示,图8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拉手10安装于旅行箱20上,此时侧向拉手10向左侧延伸。
图9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拉手10安装于旅行箱20上,此时侧向拉手10向右侧延伸。
图10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侧向拉手10安装于旅行箱20上,侧向拉手10未向两侧延伸,此时旅行箱20如同往常一样。
请最后参阅图11所示,当人体位于旅行箱20的左侧时,只要将侧向拉手10向箱体左侧拉出用手拉动旅行箱行走即可,而并不像以往那样,位于旅行箱的前边,能很好地避免人体脚后跟与箱体相碰的情况。而且也不会像后传统延长拉手在使用时,行走的人与所拉的箱体发生不同步而引起的相碰情况发生。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其特征在于该侧向拉手包括拉手组件、固定件,所述的拉手组件为伸缩结构,包括套筒和内芯杆,套筒为长条状且两端开口,套筒的轴向的上、下壁开设贯穿通孔,且在上、下壁的其中一壁上开设卡孔,内芯杆活动置于套筒中,内芯杆内设置有卡簧;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卡持片和螺杆螺栓组件,卡持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套筒相对应的螺孔,卡持片与拉手组件通过螺杆螺母组件相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上开设的卡孔至少有一个,卡孔位于近套筒的端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杆上开设有与套筒上卡孔相对应的凹孔,所述的卡簧呈一弯片状,卡簧的一端设一伸于内芯杆上的凹孔的凸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持片两端延伸有侧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杆旅行箱用侧向拉手,包括拉手组件、固定件,拉手组件为伸缩结构,包括套筒和内芯杆,套筒为长条状且两端开口,套筒的轴向的上、下壁开设贯穿通孔,且在上、下壁的其中一壁上开设卡孔,内芯杆活动置于套筒中,内芯杆内设置有卡簧;固定件包括卡持片和螺杆螺栓组件,卡持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套筒相对应的通孔,卡持片与拉手组件通过螺杆螺母组件相固定。当将该侧向拉手安装于旅行箱拉杆的手柄上后,人拉动旅行箱时,用手只要握住该侧向拉手就可拖动旅行箱移动,避免了人体的背部直对后面的箱体而引起的脚后跟与箱体相碰。
文档编号A45C13/26GK2684628SQ2004200203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3日
发明者金安卓 申请人:金安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