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安全手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00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向安全手杖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任何地面条件下都能安全使用的万向安全手杖,属于生活用品类民用手杖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手杖的花样和种类繁多,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手杖的触头和手杖下端主体部份都采用固定连接。这种结构决定了握手杖的手其作用力方向与手杖触头接地面后的反作用力方向难于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出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形成力偶矩,为平衡此力偶矩,使用者需增加作用力,因而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同时由于手杖触头与其下部主体的固定连接,导致触头难于百分之百的与地面全接触,尤其是在坡道上使用时问题更严重,即使触头使用了防滑材料,但因为接地面积的减小,给使用者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584173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滑手杖,该手杖包括设置在手杖底端的拐杖头,拐杖头的底面装设一软性且具有防滑面的胶盘的底座,并于底座上方设有一球窝,于该球窝内装设有一具有球件的杆体,且在球窝上装设有一盖板,并于底座上方固定有一中座,又于杆体顶端装设有一上座,且在杆体上位于上座与中座之间装设有一弹簧,并在上座顶面设有一插接端,使该插接端插接在前述手杖的底端。该手杖尽管可以解决防滑问题,但是其设计结构复杂、造价高。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省力又安全的万向安全手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万向安全手杖,包括把手、与把手连为一体杖杆,杖杆下端设有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杖杆下端装有球头,该球头与杖杆下端固定连接,球头置于在球形罩体内,球形罩体与触头固定连接。上述杖杆由上管体和下管体组成,其下管体上部插入上管体内,上管体的下端有螺纹,通过螺母和锁紧套与下管体紧固一起;在触头上装有球头,球头上端通过接头用铆钉与下管体固定连接。在手杖的把手顶端上装有磁铁,在把手顶端中间设有定位销孔,上管体上端相应也开有定位销孔,定位销插入此两定位销孔中。下管体的外径与上管体的内径滑动配合,在下管体的上端开有一个可供固定用销插入的销孔,并在下管体孔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插入销孔内,在上管体的中部开有同样可供固定用销插入的多个、有一定间距的销孔。在触头上的球头,置于上罩体和下罩体合成的球形罩体空间内,上罩体和下罩体用铆钉固定铆接,与触头固定连接。在下管体的下端开有一铆钉孔,其球头与接头铆接为一体。触头设有内承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万向安全手杖,手杖的主体是由把手、上管体、下管体和触头组成。在手杖的把手顶端上装有磁铁,为使用者在使用同时,提供磁疗的条件。在把手顶端中间设有定位销孔,上管体上端相应也开有定位销孔,定位销插入此两定位销孔中,从而把手杖的把手和上管体固定连接成一体。手杖中的下管体上部插入上管体内,下管体的外径与上管体的内径尺寸,要保证相互能滑动配合,让使用者能方便的进行组装;在下管体的上端部开有一个可供固定用销插入的销孔,并在孔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插入销孔内,在上管体的中部开有同样可供固定用销插入的多个、有一定间距的销孔,而且互相可以配合;在下管体插入上管体内安装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调整固定销插入不同位置的上管体的销孔,以保证使用者对手杖长度的不同要求,达到安全舒适实用;而固定用销与上、下管体的销孔尺寸互相匹配,其后端部有一突沿,该突沿使固定用销虽受到装在销孔内的弹簧的推力,但却不能被弹簧推出;上管体的下端有螺纹,通过螺母和锁紧套与下管体紧固一起,在需要调整手杖长度时,松开螺母,将销压进上管体,然后拉或压上、下管体销即自动插入上管体销孔内,然后旋紧螺母和锁紧套。
在本手杖下部设有触头,并固定于内承套上。在手杖触头上装有的球头,球头置于上罩体和下罩体合成的球形罩体空间内,球头可在该空间内自由转动,上罩体和下罩体用铆钉固定铆接,并固定于触头上。球头上端插入接头;在下管体的下端开有一铆钉孔,球头上端插入接头后装入下管体内,并用铆钉与下管体固定连接。这种结构,因为球头可以自由转动,保证了在不同的地面条件下,当然也包括坡道上,手杖的触头都能百分之百的接触地面,为使用者提供安全使用的条件;同时,在使用中,触头不受手杖主体的角度不同而变,确保握手杖的手其作用力方向与手杖触头接地后的反作用力方向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不致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适于实用,既省力又安全的手杖。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球头与触头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磁铁、2.定位销、3.把手、4.上管体、5.下管体、6.销、7.弹簧、8.螺母、9.锁紧套、10.接头、11.铆钉、12、下罩、13.触头、14.内承套、15.铆钉、16.上罩、17.球头。实施例一见
图1所示。由把手3、上管体4、下管体5和触头13组成。在手杖的把手3顶端上装有磁铁1,在把手3顶端中间设有定位销孔2。杖杆下端装有球头17,该球头17与杖杆下端固定连接,球头17置于在球形罩体内,球形罩体与触头固定连接。上述杖杆由上管体4和下管体5组成,上管体4上端相应也开有定位销孔,定位销插入此两定位销孔中,从而把手杖的把手和上管体4固定连接成一体。手杖中的下管体5上部插入上管体4内,下管体5的外径与上管体4的内径尺寸,要保证相互能滑动配合;在下管体5的上端部开有一个可供固定用销6插入的销孔,下管体5的大孔内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插入销6孔内,在上管体4的中部开有同样可供固定用销6插入的多个、有一定间距的销孔,而且互相可以配合;在下管体5插入上管体4内安装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调整固定销插入不同位置的上管体的销孔;而固定用销6与上管体4、下管体5的销孔尺寸互相匹配,其后端部有一突沿;上管体4的下端有螺纹,通过螺母8和锁紧套9与下管体5紧固一起,在需要调整手杖长度时,松开螺母8,将销6压进上管体4相应的销孔内,然后拉或压上管体4、下管体5,销6即自动插入上管体4销孔内,然后旋紧螺母和锁紧套,销6的突沿起到固定销6于销孔内的作用。
本手杖下部设有触头13,固定于内承套14上。在手杖触头13上装有的球头17,球头17置于上罩体16和下罩体12合成的球形罩体空间内,球头可在该空间内自由转动,上罩体16和下罩体12用铆钉固定铆接,并固定于触头13和内承套14上。球头17上端插入接头10,在下管体5的下端开有一铆钉孔,接头10插入下管体5内,并且铆钉与下管体5固定连接。
本手杖另一实施例的球头17与触头13装配结构见图2所示,球头17仍然置于上罩体16和下罩体12合成的球形罩体空间内,球头17与杖杆之间的装配结构与实施例一的装配结构相同。两实施例结构不同之处在于球形罩体采用外承套21连接支柱18与触头固定成一体,外承套21与支柱18之间采用铆钉连接,支柱18与触头13之间设有垫圈20。
权利要求1.一种万向安全手杖,包括把手[3]、与把手[3]连为一体杖杆,杖杆下端设有触头[1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杖杆下端装有球头[17],该球头[17]与杖杆下端固定连接,球头[17]置于在球形罩体内,球形罩体与触头[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球头[17]置于上罩体[16]和下罩体[12]合成的球形罩体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杖杆由上管体[4]和下管体[5]组成,其下管体[5]上部插入上管体[4]内,上管体[4]的下端有螺纹,用螺母[8]和锁紧套[9]与下管体[5]紧固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管体[5]的外径与上管体[4]的内径滑动配合,在下管体[5]的上端部开有一个可供销[6]插入的销孔,并在其大孔内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插入销孔内,在上管体[4]的中部开有可供销[6]插入的多个、有一定间距的销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管体[5]的下端开有一铆钉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球头[17]与下管体[5]和接头[10]铆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触头[13]固定于内承套[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球形罩体采用外承套[21]连接支柱[18]与触头[13]固定成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承套[21]与支柱[18]之间采用铆钉连接,支柱[18]与触头[13]之间设有垫圈[2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销[6]与上管体[4]和下管体[5]的销孔尺寸互相匹配,其后端部有一突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安全手杖,包括把手、与把手连为一体杖杆,杖杆下端设有触头,其特点是杖杆下端装有球头,该球头与杖杆下端固定连接,球头置于在球形罩体内,球形罩体与触头固定连接。球头置于上罩体和下罩体合成的球形罩体空间内。上述杖杆由上管体和下管体组成。由于球头可在球形罩体空间内自由转动,保证了手杖在不同的地面包括坡道条件下使用,触头不受杖杆角度变化影响都能百分之百的接触地面,为使用者提供安全使用便利。本手杖能够确保握手杖的手作用力方向,与手杖触头接地后的反作用力方向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在不增加使用者负担基础上,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适于实用、既省力又安全的手杖。
文档编号A45B9/04GK2678431SQ2004200305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4日
发明者林介昌, 姜丽凤 申请人:林介昌, 姜丽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