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306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作业的安全帽;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人们在煤矿或各种井下作业时戴的安全帽(也称矿工帽),由于受矿井内黑暗环境的影响,矿井内人员通常相互联系只能采用光线照射作业人员所戴矿工帽上的标志,来确认查找人的身份。由于矿工帽上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的标志是采用普通油漆印制,光线照射清晰度差,人们通过视觉无法清楚地对不同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辨认,给采矿队工作人员之间或各采矿队之间的工作人员身份的区分辨认,及时安排各作业队采煤的掘进、采煤进程,进行生产调度和联系,带来极大的不便,降低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旨在煤矿工作人员处于黑暗矿井中作业,能够通过光线照射矿工帽上的标志,方便清晰地对不同工作人员身份进行识别辨认,便于井下作业人员根据掘进、采煤进程,及时进行生产调度和联系安排,以达到提高煤矿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主要包括帽体;其改进在于在所述帽体的外壳表面上,设有反光标志。
上述反光标志,通常是在基板(膜)上涂覆连有反光层;再在反光层的表面上连有油漆印制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的标识层。也可将所述标识层直接印制或粘贴在帽体的外壳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在由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构成的反光标志内连有反光层,当煤矿工作人员在矿井中作业,通过光线照射到矿工帽上的标志,利用光学反射原理,使反光层上的标识起到反射闪亮作用,增强了人们视觉上对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进行清晰明确地识别确认,给各采矿作业人员之间或各采矿队之间的人员在工作中根据各自的掘进、采煤进程,及时进行生产调度和联系安排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现有技术相比,明显地提高了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光标志(2)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光标志(2)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光标志(2)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反光标志(2)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反光标志(2)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反光标志(2)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反光标志(2)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主视图;图9为图4中A-A向的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方式剖视放大图;图10为参照图4中A-A向的本实用新型第九种实施方式剖视放大图;图11为参照图4中A-A向的本实用新型第十种实施方式局部剖视放大图;图12为参照图4中A-A向的本实用新型第十一种实施方式局部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12所示。这种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包括帽体1,是在所述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设有反光标志2。所述反光标志2,可以是由反光牌通过铆钉固连于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构成;所述反光牌,是在采用薄铝板片作为基板3的表面上涂覆连有反光层4,再在反光层4的表面上丝漏连有油漆印制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的标识层5(参考图1、图4、图9所示);所述的反光标志2,也可以是由反光膜粘贴在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构成;所述反光膜,是在基膜6的一侧表面上连有粘合层7,在基膜6的另一侧表面上涂覆连有反光层8;再在反光层8的表面上丝漏连有油漆印制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的标识层9(参考图1、图4、图10所示);所述的反光标志2,也可以是在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直接丝漏连有反光油漆印制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的标识层10(参考图1、图4、图11所示);所述的反光标志2,还可以是采用刻制的反光膜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直接粘贴于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构成;所述反光膜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是在基膜11的一侧表面上连有粘合层12;在基膜11的另一侧表面上涂覆连有反光层13(参考图1、图4、图12所示)。为便于矿山、煤矿或建筑等施工作业场所对不同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辨认区分,通常在矿工帽外壳上设有的反光标志2的标识也不相同,如戴的矿工帽反光标志为“安全、监察”则是矿区的领导下矿检查指导工作;如戴的矿工帽反光标志为“安全、生产”则是矿区或工地上的区长、队长负责管理组织生产工作;如戴的矿工帽反光标志为“安全、第一”,通常是施工作业的工人。当然,不同的反光标志2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设成不同的标识,如将反光标志2设成党微标识;或设成“特种”救护队标识;也可以设成“MA”煤炭标识(图1-图8所示)。反光标志2的形状,也可设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图2-图8所示)、梯形、三角形、六边形、圆形、椭圆形的其中一种。通常反光标志2设在帽体1的外壳两侧表面上(图1所示),也可以设在帽体1外壳表面的前顶部、顶部或后顶部的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主要包括帽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设有反光标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标志(2),是由反光牌固连于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构成;所述反光牌,是在基板(3)的表面上涂覆连有反光层(4),再在反光层(4)的表面上,连有油漆印制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的标识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标志(2),是由反光膜粘贴在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构成;所述反光膜是在基膜(6)的一侧表面上连有粘合层(7),在基膜(6)的另一侧表面上涂覆连有反光层(8);再在反光层(8)的表面上,连有油漆印制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的标识层(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标志(2),是在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直接连有反光油漆印制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的标识层(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标志(2),是采用刻制的反光膜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直接粘贴于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构成;所述反光膜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是在基膜(11)的一侧表面上连有粘合层(12),在基膜(11)的另一侧表面上涂覆连有反光层(1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标志(2)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六边形、圆形、椭圆形的其中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标志(2),是设在帽体(1)外壳表面的两侧、前顶部、顶部或后顶部位置的其中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作业人员戴的带有反光标志的矿工帽,主要包括帽体(1);其改进在于在所述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设有反光标志(2)。所述反光标志(2)通常是在基板(膜)上涂覆连有反光层;再在反光层的表面上连有油漆印制的文字、字母、符号或图案的标识层。也可将反光标识层直接印制或粘贴在帽体(1)的外壳表面上。当煤矿工人在矿井中作业,通过光线照射到矿工帽上的反光标志,利用光学反射原理,反光层上的标识起到反射闪亮的作用,增强了人们视觉上对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进行清晰明确地识别辨认,给矿井下作业的掘进、采煤进程,生产调度和联系安排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明显提高了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42B1/10GK2707055SQ20042003998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2日
发明者史世健 申请人:史世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