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32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盗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包,特别是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一种防盗包。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防盗功能的包约大多数是防刀割、防剪切的包,这类防盗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若包体受到破坏而未发生报警时,往往让小偷得手,让使用者蒙受经济损失。且小偷一般是做贼心虚,在割开或剪开包体时会直接下手取出钱物马上离开,让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之中遭受扒窃。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使用者提挎的包遭受小偷扒窃,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防盗包,利用小偷取钱物时发生警报,提示使用者或周围的人捉拿小偷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盗窃者的心理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盗包,含包体,其特征在于在包体内壁边缘设有一个防盗报警器,防盗报警器由电源、电源开关、蜂鸣器及弹簧触发开关组成,电源、电源开关、蜂鸣器及弹簧触发开关串联;电源开关设于防盗报警器的壳体顶部。
弹簧触发开关的弹簧上端连接电线,其下端连接绝缘线,在弹簧触发开关的底部固定有一圆金属环,圆金属环连接蜂鸣器,绝缘线穿过圆金属环从防盗报警器的壳体伸出,绝缘线的另一端接容置袋;容置袋放钱包、手机等;当窃贼开包伸手取物时,拖拽到容置袋,此时绝缘线拉动弹簧触发开关的弹簧接触圆金属环,则电路工作,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在小偷扒窃时拖拽容置袋时发出报警蜂鸣声,提醒使用者和吓阻小偷扒窃,报警蜂鸣声对扒窃者的心理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提高使用者提挎包时的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盗报警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盗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体;2.防盗报警器;3.电源;4.电源开关;5.蜂鸣器;6.弹簧触发开关;7.弹簧;8.圆金属环;9.绝缘线;10.容置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防盗包,在包体1内壁边缘设有一个防盗报警器2,防盗报警器2由电源3、电源开关4、蜂鸣器5及弹簧触发开关6组成,电源3、电源开关4、蜂鸣器5及弹簧触发开关6串联;电源开关4设于防盗报警器2的壳体顶部;弹簧触发开关6的弹簧7上端连接电线,其下端连接绝缘线9,在弹簧触发开关6的底部固定有一圆金属环8,圆金属环8连接蜂鸣器5,绝缘线9穿过圆金属环8从防盗报警器2的壳体伸出;绝缘线9的另一端接容置袋10。使用时,将贵重的物品入容置袋10(如钱包、手机等),把容置袋10固定于绝缘线9上,再放其他需要放入包内的物品;打开防盗报警器2的壳体顶部电源开关4,然后关闭包体1;当包体1遭到割开或小偷直接手伸入窃取钱物时,拉动固定于绝缘线9上的容置袋10,绝缘线9向下拉动弹簧7接触圆金属环8,整个电路工作,蜂鸣器5发出报警声提示提挎包者和/或周围群众有小偷,小偷在报警声和群众的眼光下将无处藏身,报警蜂鸣声对扒窃者的心理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大大方便使用者提挎包时的安全;当使用者需要取出钱物时,打开包体1,关闭电源开关4,从容置袋10取出物品而不会报警。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包,含包体(1),其特征在于在包体(1)内壁边缘设有一个防盗报警器(2),防盗报警器(2)由电源(3)、电源开关(4)、蜂鸣器(5)及弹簧触发开关(6)组成,电源(3)、电源开关(4)、蜂鸣器(5)及弹簧触发开关(6)串联;电源开关(4)设于防盗报警器(2)的壳体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包,其特征在于弹簧触发开关(6)的弹簧(7)上端连接电线,其下端连接绝缘线(9),在弹簧触发开关(6)的底部固定有一圆金属环(8),圆金属环(8)连接蜂鸣器(5),绝缘线(9)穿过圆金属环(8)从防盗报警器(2)的壳体伸出;绝缘线(9)的另一端接容置袋(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盗包,含包体,其特征在于在包体内壁边缘设有一个防盗报警器,防盗报警器由电源、电源开关、蜂鸣器及弹簧触发开关组成,电源、电源开关、蜂鸣器及弹簧触发开关串联;电源开关设于防盗报警器的壳体顶部;弹簧触发开关的弹簧上端连接电线,其下端连接绝缘线,在弹簧触发开关的底部固定有一圆金属环,圆金属环连接蜂鸣器,绝缘线穿过圆金属环从防盗报警器的壳体伸出;绝缘线的另一端接容置袋。可在小偷扒窃拖拽容置袋时发出报警蜂鸣声,提醒使用者和吓阻小偷扒窃,大大提高使用者提挎包时的安全。
文档编号A45C13/00GK2701309SQ20042004130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8日
发明者马飞 申请人:马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