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呼吸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94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由呼吸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具体涉及一种能使鞋内空气自动更换的鞋底。
背景技术
现有鞋底没有设计与大气相通的通气孔,鞋内的空气与外界大气不通,不能自动更换鞋内的空气,使得鞋不能排汗、除臭、排余热,内部空气湿、污浊,影响脚的清洁与舒适,不利于人体脚步血液循环,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善鞋底的透气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由呼吸鞋底,该鞋底可以使鞋内的空气自动更换,与鞋体结合便于排汗、除臭、排余热,保持脚部的干燥与清洁,还有减震功能,穿着舒适,有益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由呼吸鞋底,该鞋底设置自动换气结构,由鞋掌部位的多个气囊、鞋跟部位的后跟气腔和出气孔以及连接鞋跟与鞋掌气路的单向自动通气阀构成,多个气囊在行走时与鞋底板按压接触,鞋掌上与气囊相通设置有多条导气槽,鞋底跟部设置有减震按压结构。
所述单向自动通气阀由阀体、阀盖构成,阀盖扣接在阀体上,阀体设置内腔并装有弹簧,阀盖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导气孔,阀体的另一端设有方形止滑底座,底座上有通孔与内腔相通,有一与弹簧套接的塞块位于阀体内腔内并位于阀盖一端。
所述导气槽内设置有多个导气孔。
本实用新型自由呼吸鞋底的优点在于将脚上部从脚趾间的进气通过鞋掌部位的气囊踩压相挤,经由导气槽、单向自动通气阀导向后跟气腔,通过人体脚部对减震按压结构的按压,使臭气从后跟气腔中经由出气孔排出。只要人不停行走,就可以循环不停的更换鞋内气体,达到排汗、除臭、排余热、排湿、清洁的目的,该鞋底应用在休闲鞋、旅游鞋领域特别舒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脚气,其气囊和后跟部的减震按压结构使得鞋体产生较好的减震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鞋底板后跟气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鞋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鞋掌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通气阀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由呼吸鞋底1,该鞋底设置换气结构,由鞋掌部位8的多个气囊2、鞋跟部位的后跟气腔3和出气孔4以及连接鞋跟与鞋掌气路的单向自动通气阀5构成,多个气囊2在行走时与鞋底板6按压接触,鞋掌8上与气囊2相通设置有多条导气槽9,导气槽9内设置有多个导气孔13便于气路相通。鞋底跟部设置有减震按压结构14。单向自动通气阀5由阀体10、阀盖11构成,阀盖11扣接在阀体10上,阀体10设置内腔并装有弹簧,阀盖11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导气孔,阀体10的另一端设有方形止滑底座12,底座12上有通孔与内腔相通,有一与弹簧套接的塞块位于阀体内腔内并位于阀盖11一端,单向自动通气阀5可以放置在鞋底板后跟气腔的凹槽15内用于单向导通气体。在来自鞋掌8的臭气经由阀盖11的导气孔时,按压塞块,使其与阀盖11脱开,气体经由阀盖11导气孔、阀体内腔、止滑底座12的通气孔进入鞋后跟气腔3,行走时由脚步按压减震按压结构,使臭气从后跟气腔3中经由后跟出气孔4排出,达到循环不停交换气体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自由呼吸鞋底,其特征在于该鞋底设置换气结构,由鞋掌部位的多个气囊、鞋跟部位的后跟气腔和出气孔以及连接鞋跟与鞋掌气路的单向自动通气阀构成,多个气囊在行走时与鞋底板按压接触,鞋掌上与气囊相通设置有多条导气槽,鞋底跟部设置有减震按压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呼吸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自动通气阀由阀体、阀盖构成,阀盖扣接在阀体上,阀体设置内腔并装有弹簧,阀盖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导气孔,阀体的另一端设有方形止滑底座,底座上有通孔与内腔相通,有一与弹簧套接的塞块位于阀体内腔内并位于阀盖一端。
3.如权利要求1的自由呼吸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内设置有多个导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由呼吸鞋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旅游鞋或休闲鞋的鞋底。该鞋底设置换气结构,由鞋掌部位的多个气囊、鞋跟部位的后跟气腔和出气孔以及连接鞋跟与鞋掌气路的单向自动通气阀构成,多个气囊在行走时与鞋底板按压接触,鞋掌上与气囊相通设置有多条导气槽。从脚趾间的进气通过鞋掌部位的气囊踩压相挤,经由导气槽、单向自动通气阀导向后跟气腔,人体行走时通过按压减震按压结构,将臭气从后跟气腔中经由出气孔排出,不停的更换鞋内气体,达到排汗、除臭、排余热、排湿、清洁的目的。用于制作休闲鞋、旅游鞋的鞋底,有利于保持脚部的干燥与清洁,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脚气,穿着舒适,减震效果好,有益身体健康。
文档编号A43B7/06GK2719068SQ2004200660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6日
发明者金玲春 申请人:金玲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