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开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047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旁开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旁开扣,尤指一种在二侧边锁扣外又增加一中央锁扣,使其能承受更大拉力的旁开扣。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织带具有数不尽的应用,常见的例子有宠物用颈圈(collar)、散步带(harness)、婴儿背袋、背包、登山袋、安全帽、凉鞋、救生衣、货物及乘客束缚等应用,而且在市场上已取得极大的成功;至于织带所以能如此广泛而成功地运用在各式商品上,则端赖于带扣。
如图1、图2所示,即为一种典型的带扣,因其系从侧边解扣,故又名旁开扣(side release buckle)。习用的旁开扣50包含可相匹配的扣件51及插座52,该扣件51具有轴向延伸的二侧边锁件53a、53b,并通常具有一介于二侧边锁件之间的中央构件54;该插座52包含一容纳扣件51用的槽穴55及形成于二侧的缺口56a和56b。在该扣件51完全插入插座52时,二侧边锁件53a和53b的弹性回复力可使其与缺口56a和56b合作,因而将扣件51和插座52相锁扣。在施压于二侧边锁件53a和53b时,可使侧边锁件由缺口56a和56b松脱,解除扣件51和插座52的锁扣。
习用的旁开扣一般为塑胶射出模制成型(injection molding),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有限。另一方面,为使二侧边锁件53a和53b易于施压解扣,故其截面积不能太大。因此,侧边锁件53a和53b通常是习用旁开扣50最脆弱的部分,一旦旁开扣50承受的拉力超过侧边锁件53a和53b的抗拉强度时,就会断裂而失去锁扣功能。
如先前所述,织带因为旁开扣的合作,使其能广泛而成功地运用在各式商品上。其中有些不需承受拉力,有些要承受小拉力,有些必须承受很大的拉力。因此,对于不需承受拉力或只需承受小拉力的旁开扣来说,仅靠二侧边锁扣的设计,大致上能满足需要。然而,当旁开扣被应用在宠物带时,一旦狗突然地受到周遭环境的惊吓,而产生非理性的冲撞时,只有二侧边锁扣的旁开扣往往无法承受如此突然的冲击,很容易断裂而脱扣,其结果可能造成狗因冲撞而受伤或伤及他人。
虽然在材料抗度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籍由增加二侧边锁件的截面积,使旁开扣承受较大的拉力,但增加侧边锁件截面积的结果会使其变得坚硬,必需施加较大的力量才能解扣,此法对于力气较小的使用者,例如孩童来说会使解扣动作变得不易,持平而论,并非一简单有效的方法。至于使用抗拉强度较大的材料固能使旁开扣承受较大的拉力,但材料的改变并不在本实用新型的讨论范围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承受更大拉力的旁开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旁开扣,包含一扣件,具有一织带连接部,并具有自该连接部前端轴向延伸的二侧边锁件,及一介于该二侧边锁件之间的中央构件;及一插座,包含一织带连接部,及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底壁和一顶壁、二侧壁,及一由上述各壁所界定,以接纳扣件用的槽穴,并具有形成于本体二侧的缺口,可与二侧边锁件合作,使扣件与插座相锁扣;该中央构件的自由端上或下面具有一卡榫,与之对应的该插座的顶或底壁包含一接纳卡榫用的榫孔,以形成一中央锁扣。
其中至少有一侧边锁件的自由端朝中央构件延伸一楔形块,该楔形块具有一斜面,可在对二侧边锁件施压时,造成中央构件的自由端向下或向上移动,使卡榫脱离榫眼,同时解除侧边及中央锁扣。
其中该中央构件朝插座的顶或底壁倾斜。
其中该卡榫具有一圆弧形的前导面,在扣件插入插座时,有助于卡榫滑动至插座的顶壁下面或底壁上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使旁开扣承受更大的拉力,使用效果好。


图1为习用旁开扣的外观图(显示扣件与插座分开情形)图2为习用旁开扣的剖面图(显示扣件与插座相锁扣情形)图3为本实用新型旁开扣结构剖面图(显示侧边锁扣情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旁开扣的分解图(显示扣件与插座底面朝上情形)图5为沿图3中5-5线的剖面图(显示中央锁扣情形)图6为与图3近似的剖面图(显示解除侧边锁扣情形)图7为沿图6中7-7线的剖面图(显示楔形块造成中央构件的自由端向上移动情形)图8为沿图6中8-8线的剖面图(显示解除中央锁扣情形)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实用新型人发现,习用的扣件通常具有一介于二侧边锁件之间的中央构件,假使在该中央构件的自由端增设一卡榫,在插座的对应位置设一榫孔;于是,在扣件插入插座时,可使该卡榫嵌入榫眼,形成一中央锁扣,配合既有的二侧边锁扣,就能使旁开扣承受更大的拉力。
实用新型人再发现,假使侧边锁件又朝中央构件延伸一楔形块;于是,可在施压于侧边锁件时,利用楔形块的斜面造成该中央构件的自由端的移动,使卡榫脱离榫眼,同时解除侧边及中央锁扣。
如图3至图5所示,具体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旁开扣10包含一扣件20及一插座40;其中,扣件20具有一织带连接部21,该连接部21通常被一横构件22隔出二带孔23a和23b,形成供织带(图未示)穿进的通路,以确保足够的摩擦,俾在拉力下防止织带滑移。扣件20还包含有自连接部21的前端轴向延伸的二侧边锁件24a和24b,及一介于二侧边锁件之间的中央构件25,该中央构件25除了对扣件20具有一定程度的补强功能外,还可防止侧边锁件24a和24b被过度施压而断裂。
插座40包含一织带连接部43,及一本体47。该连接部43通常具有一带孔41,作为织带另一自由端穿进的通路。该本体47形成于连接部43前端,其具有一底壁49和一顶壁44、二侧壁45a和45b,及一由上述各壁界定而成,以接纳扣件20用的槽穴42。该插座40并具有形成于本体47二侧的缺口46a和46b,在扣件20完全插入插座40时,二侧边锁件24a和24b利用其弹性回复力与缺口46a和46b合作,因而将扣件20与插座40相锁扣,其情况如图3所示。在对二侧边锁件24a和24b施压时,可使二侧边锁件24a和24b由二缺口46a和46b松脱,解除扣件20与插座40的锁扣,其情况如图6所示。
上面所述大体上为旁开扣既有的基本结构,本实用新型异于习用技术的地方是增加一中央锁扣。如图4及图5所示,该扣件20的中央构件25朝插座40的底壁49倾斜,其自由端的下面并向下延伸一卡榫28,该卡榫28具有一圆弧形的前导面27;插座40的底壁49则对应设有一榫孔48。在扣件20插入插座40时,卡榫28靠着前导面27的引导,可使其滑动至底壁49上面,直到嵌入榫孔48发出锁定声响,据此形成一中央锁扣,使旁开扣10在既有的二侧边锁扣外,因为增加一中央锁扣,而可承受更大的拉力。
因为中央构件25底部有一沟槽26的关系,故卡榫28在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图式中,乃因导槽26贯穿其间而一分为二,实际上仍视为一连续的构造。同样的,配合卡榫28被导槽26一分为二的事实,榫孔48也是成对形成于插座40的底壁49;虽然,榫孔48亦可为一连续的孔洞。
另外,为了解开中央锁扣,二侧边锁件24a和24b的自由端分别朝中央构件25延伸一楔形块29a和29b,每一楔形块各有一斜面30a和30b。在对二侧边锁件24a和24b施压解除侧边锁扣的同时(图6),该斜面30a和30b可造成中央构件25的自由端向上移动(图7),使卡榫28脱离榫孔48(图8),解除中央锁扣。由于中央锁扣是在解除二侧边锁扣的同时被一并解除的,而侧边锁扣的解除方法则与习用旁开扣一样,非常容易;换言之,本实用新型虽然多了一中央锁扣,但并不会因此增加解扣时的任何不便。
需知,在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图式中,因为旁开扣10二端的织带连接部21和43向下倾斜的关系。因此,在旁开扣承受拉力时,可使该拉力大部分朝下作用,因而实质上同时造成卡榫28与榫孔48的合作更趋于紧固牢靠,这也是把卡榫28设在中央构件25下面的原因,而榫孔48自然得设在面对卡榫28的位置,也就是插座40的底壁49上。然而,当旁开扣的二端为平直的构造时,卡榫28可自由选择设在中央构件25的上面或下面,而榫孔48的位置则视卡榫28的位置,设在插座40的顶壁44或底壁49,附图的实施例旨在例示与说明,并无意限制于任何特定的位置。
当然,上述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全部事项应视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
权利要求1.一种旁开扣,包含一扣件,具有一织带连接部,并具有自该连接部前端轴向延伸的二侧边锁件,及一介于该二侧边锁件之间的中央构件;及一插座,包含一织带连接部,及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底壁和一顶壁、二侧壁,及一由上述各壁所界定,以接纳扣件用的槽穴,并具有形成于本体二侧的缺口,可与二侧边锁件合作,使扣件与插座相锁扣;其特征在于该中央构件的自由端上或下面具有一卡榫,与之对应的该插座的顶或底壁包含一接纳卡榫用的榫孔,以形成一中央锁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有一侧边锁件的自由端朝中央构件延伸一楔形块,该楔形块具有一斜面,可在对二侧边锁件施压时,造成中央构件的自由端向下或向上移动,使卡榫脱离榫眼,同时解除侧边及中央锁扣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央构件朝插座的顶或底壁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榫具有一圆弧形的前导面,在扣件插入插座时,有助于卡榫滑动至插座的顶壁下面或底壁上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旁开扣,包含一扣件,其可插入一插座而相锁扣,并可解开自如地抽出该插座该扣件包含一介于二侧边锁件之间的中央构件,该中央构件的自由端具有一卡榫,插座的对应位置设有一榫孔,可与卡榫相匹配,使旁开扣增加一中央锁扣,而能承受更大的拉力。该侧边锁件又朝中央构件延伸一楔形块,可在施压于侧边锁件时,利用楔形块的斜面造成该中央构件的自由端的移动,使卡榫脱离榫眼,同时解除侧边及中央锁扣。
文档编号A44B11/25GK2745395SQ2004201123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9日
发明者刘纯坚 申请人:金晋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