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缠绕和打结的方法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374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纽扣缠绕和打结的方法及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方法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以能够保持钮扣和衣服之间缝制钮扣的间隙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能将缝到例如是服装或是Y型衬衫的衣服上的钮扣轻松地系到衣服的钮扣眼内或从该扣眼轻松地解开,需要在衣服和钮扣间形成合适的间隙。为此,另一根线绕钮扣的对着衣服的背面突出的缝纫线缠绕,然后打结。
如上所述将钮扣缝到衣服时,钮扣的缝纫线需要特定的坚固性和弹性,从而防止钮扣下垂并使钮扣轻松地系到衣服的扣眼内。此外,通过设备缝到衣服上的钮扣必须是固定在衣服上,且缝纫线和缠绕线不能开线(disentanglement)。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可通过手工操作来将普通线缠绕在钮扣的缝纫线上。也就是在钮扣背面突出的缝纫线上手工缠绕普通线,然后将其打结。上述常规方法是不利的,因为它过于复杂且费时。
人们开发了许多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并且开发出不需要打结的专用线。上述专用线可以是如由人造橡胶的塑胶物质所构成的弹性线。该弹性线的优点在于它具有特定的粘附性,因此即使没有打结也不会松开,但是它的缺点在于洗过几次后,它将失去粘附性而松开。此外,弹性线比普通线价格昂贵。因此,人们开发了用来绕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设备,所用线要比弹性线便宜,并且人们已经申请了许多关于这类设备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图1是示出使用常规打结设备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衣服的钮扣1通过缝纫线3缝到衣服2上,普通线4缠绕在从钮扣1背面伸出的部分缝纫线3上,每缠绕一次就拧紧一次,因此普通线4绕缝纫线3的每次缠绕形成了结5。
由于由普通线4绕缝纫线3的每次缠绕形成的结5不是通过编织(plait)普通线4而是通过缠绕普通线4获得的,所以当普通线4的一端被拉开时,普通线4形成的结5就很容易松开。进一步,当具有缠绕在缝纫线3上的结5的普通线4固定在缝纫线3上时,普通线4很容易同缝纫线3分开。为了解决上述普通线4和缝纫线4的分开的问题,需要额外的气喷(air blast)装置用来将普通线4吹向缝纫线3。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的考虑而形成,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线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的方法,其中使用设备形成缝纫线上的牢固线结,因此防止线结散开和防止所述线从缝纫线上散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来将线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的设备,其中,所述线牢固自动地缠绕于从钮扣背面突出的缝纫线,并通过打结获得线结,因而防止了钮扣和衣服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通过用来将线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的规定方法来完成上述及其他的目标,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线的一端固定到所述钮扣的缝纫线,并以环形的方式延伸所述线以缠绕所述钮扣的缝纫线;(b)进一步延伸所述线,以与先前缠绕的相同方向绕所述钮扣的缝纫线至少缠绕一次;(c)使所述线的环形部分绕过所述缝纫线;以及(d)通过牵拉所述线的另一端形成双扭结。
优选地,在步骤(b)中延伸所述线以与先前缠绕的相同方向绕所述钮扣的缝纫线缠绕一次,并且在步骤(a)中,所述被延伸的线以环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所述钮扣的所述缝纫线缠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线绕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的设备,可包括底座,其上安装有多个组件;钮扣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用来支撑所述钮扣;结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钮扣支撑装置的前面用于引导所述线,以使所述线绕过从所述钮扣支撑装置支撑的钮扣伸出来的所述缝纫线而形成结;缠绕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包括可向所述钮扣支撑装置前后移动的传送架,用于使所述线绕所述钮扣的缝纫线缠绕的绕臂,以及用于旋转所述绕臂的第一驱动装置;跳线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包括穿过其一侧形成的用来使所述线穿过的线孔,以及用来当所述线绕过所述钮扣的缝纫线时拉紧所述线的跳线部件;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用来同时为所述结导向装置和所述跳线装置提供动力;以及张力装置,用来调整所述线的张力,包括第一张力部件和第二张力部件,所述跳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张力部件和第二张力部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结导向装置包括具有弧形上端的导向臂,使得所述弧形上端彼此面对,并且所述上端的外周形成圆,而在所述弧形上端的所述外周中分别形成有导向槽,所述线插入到所述导向槽。
进一步,所述缠绕装置的绕臂可优选地可包括第一管状部件,通过带状物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旋转轴;连接臂,垂直连接到所述第一管状部件的一端;以及第二管状部件,垂直连接到所述连接臂,并且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管状部件的方向朝所述钮扣支撑装置延伸。
优选地,跳线装置进一步可包括线拉紧部件,其一端通过销子固定到所述跳线装置,而另一端可自由旋转且在其上穿设有线孔。
在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中,外部线通过跳线装置和缠绕装置提供给缝纫线,并且绕由钮扣支撑装置来支撑的钮扣的缝纫线缠绕,绕过钮扣的缝纫线以通过所述结导向装置形成双扭结,当结导向装置工作时,外部线通过跳线装置的操作而拉紧。


本发明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后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示出用于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常规方法的示意图;图2到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方法的示意图;图6是衣服钮扣的在其中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对其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设备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设备的平面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设备的底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一状态的正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二状态的正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三状态的正视图;图13是图12中处于第三状态的设备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四状态的正视图;图15是图14中处于第四状态的设备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五状态的正视图;图17是图16中处于第四状态的设备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六状态的正视图;图19是图18中处于第六状态的设备的立体图;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七状态的正视图;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八状态的正视图;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九状态的正视图;图23是图22中处于第九状态的设备的立体图;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十状态的正视图;图25是图24中处于第十状态的设备的立体图;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十一状态的正视图;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处于第十二状态的正视图;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用来绕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设备的底视图,该图不同于图9中设备的底视图;图29是示出可同时由第二驱动装置操作的导向装置和跳线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立体图;图30是示出可同时由第二驱动装置操作的导向装置和跳线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立体图;以及图31、32和33是钮扣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它们的缝纫线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缠绕和打结。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到图5所示,线20的一端固定在从衣服钮扣10的背面伸出的缝纫线11上,线20以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环形缠绕的方式延伸。这里,线20能以任意方向缠绕,例如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缠绕。
线20可进一步延伸,以便它可与先前缠绕相同的方向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再次缠绕。这里,线20的缠绕次数可以是多次。但线20的缠绕次数是多次时,抽拉线20的另一端将很难使线20解开。因而,优选地,线20的缠绕次数是一次。
以环形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缠绕的线20的一端绕过钮扣10并按如图2到5所示的序号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缠绕。
接着,如图5所示,当抽取缠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的线20的一端时,通过缠绕线20两次就形成了结。得到的结是很牢固的,即使抽拉线20的任意一端也不会轻易松开。
图6示出线20的多个连续获得的结。尽管图6中没有示出,这些结是能以不同方向形成。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用于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设备的立体图。图8是该设备的平面图,图9是该设备的底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用来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设备包括底座100,其上安装了多个组件;钮扣支撑装置200,安装在底座100上用来支撑钮扣;结导向装置300,安装在钮扣支撑装置200的前面来引导线20,以便线20绕过从钮扣支撑装置200支撑的钮扣10伸出来的缝纫线而形成结;缠绕装置400,安装在底座100的上表面,包括可向钮扣支撑装置200前后移动的传送架410,用于绕钮扣的缝纫线11缠绕线20的绕臂420,以及用于旋转绕臂420的第一驱动装置43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跳线装置(thread take-up mean)500,包括穿透其一侧形成的用来使线20穿过的线孔511,以及用来当线经过钮扣缝纫线时拉紧线的跳线部件510;安装在底座100的第二驱动装置600,用于为结导向装置300和跳线装置500提供动力,使得结导向装置300和跳线装置500可同时被驱动;以及张力装置800,用来调整线20的张力,包括第一张力部件810和第二张力部件820,跳线装置500位于二者之间。
下面对上述的设备组件进行详细描述。
钮扣支撑装置200包括安装在底座100的一侧用来支撑缝制到衣服钮扣的钮扣支持器210,钮扣支持器210的上表面形成有V形的钮扣支撑槽211。
结导向装置300的导向臂310的上端311和312是弧形的,上述弧形的上端311和312彼此面对,这样上端311和312的外周就形成圆周,用于接跳线20的导向槽311a和312a可分别形成在上端311和312的外周内。
结导向装置300包括安置在底座100的下表面的下方,并向上延伸通过底座100的通孔110的成对杆形导向臂310,嵌入到导向臂310的下端并安装在进给杆(feed shaft)上,使结导向装置300可来回移动的导向装置传送部件320,分别固定在导向臂310的下端以使它门可彼此啮合的齿轮330,以及固定在一个导向臂310的下端的驱动板340。
第一杆350包括固定在驱动板340的指定位置的一端和连接到固定轴120的另一端,固定轴12设置在底座100下表面位于结导向装置300附近的指定位置。
缠绕装置400的绕臂420包括通过带状物(belt)440连接到第一驱动装置430的旋转轴431的第一管状部件450,垂直连接到第一管状部件450的一端的连接臂460,以及第二管状部件470,第二管状部件470垂直连接到连接臂460并以平行于第一管状部件450的方向朝钮扣支撑装置200延伸。
第一管状部件450和第二管状部件470是空心的,因此可通过它们内部的空心来传送线20。由于引线口(outlet)451是通过连接到连接臂460的第一管状部件450的末端形成的,因此,穿入第一组件450另一端的线20从引线口451引出。线20从第一组件450的引线口451引出后,通过第二管状部件470,再绕从钮扣支撑装置200支撑的钮扣10的背面伸出的缝纫线11进行缠绕。
跳线装置500进一步包括线拉紧部件520以及齿轮单元530,线拉紧部件520的一端523是固定的,而另一端524可自由旋转且穿过其形成有的线孔521,齿轮单元530的一个齿轮531固定连接到跳线部件510,使得跳线部件510以指定的角度旋转从而以指定的长度将线20拉紧。
第二驱动装置600包括附着在底座100的下表面的第二驱动电机605,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605的驱动轴611上的驱动板610,具有通过旋转销622固定到驱动板610一端621并平行于驱动板610延伸的第二杆620,具有连接到第二杆620的另一端的一端,和固定连接到跳线装置500的齿轮单元530的另一个齿轮532的另一端的第三杆630,以及第四杆640,第四杆640的一端连接到第三杆630的一端,而其另一端连接到结导向装置300的驱动板340。第二驱动装置600将第二驱动电机605的动力同时提供到结导向装置300和跳线装置500。
图9中没有具体描述的标号700代表第三驱动装置,当缠绕装置400的传送架410向钮扣支撑装置200前后移动时,该第三驱动装置被驱动。
第一张力部件810用来向跳线部件510提供来自外部的线20,当线20被打结时调整线20的张力,而第二张力部件820用来让线20穿孔通过跳线部件510,并当线20绕过钮扣10时调整线20的张力。
现在,根据附图详细描述使用上述设备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操作具体地,为了便于理解,图29和30仅仅示出结导向装置和跳线装置的主要部件,它们同时由第二驱动装置来驱动。
由外部提供的线20穿入缠绕装置400的第一管状部件450的与第一驱动装置430相邻的一端,在缠绕装置400的第一管状部件450的相邻于连接臂460的另一端形成的引线口451穿出,线20从引线口451穿出后,进入到第二管状部件470的一端,穿过第二管状部件470,接着就固定在钮扣10的缝纫线11上。
具有缝纫线11(在其上固定了线20)的钮扣10由钮扣支撑装置200的钮扣支持器210来支撑。在这里,钮扣10的缝纫线11由钮扣支撑槽211支撑。
如图10中所示的本发明设备的第一状态是就绪状态。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步骤。
在就绪状态,结导向装置300的导向臂310的弧形端311和312是彼此面对,并相互隔开以使得它们的外周形成圆周,而缠绕装置400的第二管状部件470放置在钮扣10的缝纫线11上方,使得线20可通过第二管状部件470的旋转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缠绕。
此后,当放置在钮扣10的缝纫线11上部的第二管状部件470旋转180°时,线20缠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如图11所示。参照图3所示,图10中线20的位置对应于图3的标号①,而图11中线20的位置对应于图3的标号②。
图12示出了线20完全缠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一次时的设备状态,图12中线20的位置对应于图3的标号③。在这里,第二管状部件470类似图10中那样放置在钮扣10的缝纫线11的上方。图12中第二管状部件470的位置可通过从图10中的位置以360°旋转第二管状部件470来获得。
图13是处于图12中的线20绕钮扣10的缝纫线缠绕状态的设备的立体图。
上述线20的简单缠绕可通过控制器(没有示出)的控制来实现。在本文中,设备的组件由控制器的控制来驱动。
第一驱动装置430可根据驱动器的控制来驱动,以此旋转绕臂420和执行缠绕操作,其中线20绕钮扣10的缝纫线缠绕指定的次数。优选地,在缠绕操作执行多次后,将执行对线20的打结操作。
在缠绕操作执行多次的情况中,第三驱动装置700优选地可基于控制器的控制在从钮扣10的背面伸出的缝纫线11的长度上来反复的前后移动,以使线20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均匀地缠绕。
在线20缠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指定次数后,位于钮扣10的缝纫线11上方的第二管状部件470停止,因此缠绕操作终止。此后,开始打结操作。
图14示出了处于缠绕操作终止状态的设备。图14中线20的位置对应于图3的标号③。
当打结操作开始时,缠绕装置400由第三驱动装置700驱动。如图14所示,缠绕装置400向前移动,使得第二管状部件470的一端位于结导向装置300的导向臂310的上端311和312的上方。
如图16和17所示,缠绕装置400的上部位置设置成可沿着导向臂310的上端311和312的导向槽311a和312a对线20进行引导。图14是设备处于打结操作开始状态的正视图,而图15是设备处于上述状态的立体图。图14和15中线20的位置对应于图3的标号③。
图16和17示出处于的设备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其中第二管状部件470通过缠绕装置400按指定的方向旋转了180°角。参照图16和17,线20由导向槽312a来引导,使得线20以环形缠绕。图16和17中线20的位置对应于图3的标号④。
图18和19示出了在第二管状部件470通过缠绕装置400旋转360°角时的设备状态。
第二管状部件470连续旋转360°角,也就是第二管状部件470旋转一次。这里,导向槽312a和311a对线20进行引导,以使其缠绕一次。在第二管状部件470旋转一次后,第二管状部件470就停止。图19是设备处于图18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并且图18和19中线20的位置对应于图3的标号⑤。
如图20所示,缠绕装置400向后移动。即,缠绕装置400向后移动,使第二管状部件470位于从钮扣10的背面伸出的缝纫线11的上方,接着,缠绕装置400停止向后移动。
此后,再次执行缠绕操作。当前的缠绕操作以沿导向槽312a和311a对线20进行缠绕的相同方向来执行。即,在第二管状部件470位于钮扣10的缝纫线11的上方的情况下旋转180°角时,线20如图20所示那样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缠绕。图21中线20的位置对应于图3的标号⑥。
第二管状部件470进一步旋转360°角时,第二管状部件470返回到初始位置。图22中线20的位置对应于图3的标号⑦。
这里,申请人所做的试验显示,多次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缠绕线20会形成牢固的结,但也造成很难解开线20的结。因而,线20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缠绕最好只操作一次。
此后,将执行打结操作。缠绕装置400在此处将更向后移动。
接着,控制器驱动第二驱动装置600。当第二驱动装置600被驱动时,结导向装置300和跳线装置500同时操作。结导向装置300和跳线装置500的同时操作将详细描述如下。
简要地说,驱动第二驱动装置600将促使结导向装置300向缠绕装置400移动。在这里,导向臂310旋转以使得弧形上端311和312彼此接近地对折。
同时,跳线装置500的跳线部件510如图30向下旋转。线20由向下旋转的跳线部件510牵拉。
现在对打结操作详细描述。图24示出了设备处于结导向装置300的弧形上端311和312折叠的状态,图25是设备处于图24中所述状态的立体图。当弧形上端311和312折叠时,插入到导向槽311a和312a的线20将脱离导向槽311a和312a。由于导向槽311a和312a的下部具有相对较小的深度,并且线20位于导向槽311a和312a下部的部分承受了最大的张力,所以线20从导向槽311a和312a的下部开始脱离导向槽311a和312a。
因而,当弧形上端311和312折叠,并且线20从上端311和312的导向槽311a和312a脱离时,线20被跳线部件510继续牵拉。从导向槽311a和312a中分离并松开的线20由跳线部件510沿弧形端311和312的弧形部分牵拉,接着被牵拉靠近钮扣10的缝纫线11。
在线20没有完成牵拉的情况下,线20由随后的缠绕操作来完成彻底的牵拉,并被打结到钮扣10的缝纫线11上。即,如图27所示对线20打结。上述对线20打结的状态在图2和3中示出。
下面将详细描述第二驱动装置600同时使结导向装置300和跳线装置500进行的操作。
为了对线20打结,第二驱动装置600由控制器(没有示出)的控制来驱动。分别为本发明设备的底视图的图9和28示出了第二驱动装置600的驱动。而图29和30分别是示出通过第二驱动装置600对结导向装置300和跳线装置500操作的立体图。
当附着在底座100的下表面的第二驱动装置605旋转时,安装在第二驱动装置605的驱动杆611一端的驱动板610也将旋转,具有与驱动板610固定的一端621的第二杆620由于驱动板610的旋转而往复运动,而连接到第二杆620的第三杆630和第四杆640也将一起移动。
当第四杆640被牵拉时,连接到第四杆640的结导向装置300的驱动板340也受到牵拉,由于驱动板340的一端连接到与固定杆120相连的第一杆350(固定杆120固定于底座100下表面中的导向装置300附近的指定区域),所以将执行上述的移动。导向装置传送部件320从进给杆处滑动并被牵引,因此使结导向装置300远离钮扣支撑装置200。
这里,驱动板340由第四杆640的牵引力的作用而旋转,而形成在导向臂310上的齿轮330与驱动板640共同旋转,导向臂310的上端311和312朝缠绕装置400的方向折叠。
当导向臂310的上端311和312折叠时,穿入到导向槽311a和312a的线20将脱离导向槽311a和312a,跳线装置500的跳线部件510由第二驱动装置600向下旋转,因此就牵拉线20。接着,线20由导向臂310的上端311的弧形外周来引导通过钮扣10的上部,然后绕钮扣10的缝纫线11紧紧缠绕,这样就形成了结。
可通过第二驱动装置600的第二驱动电机605旋转180°角来执行上述的操作。当第二驱动电机605旋转360°角时,结导向装置300和跳线装置500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
由于线20是随着跳线装置500的跳线部件510向下牵拉的,那么只有跳线部件510返回到它的初始状态,线20才处于松弛状态。尽管处于松弛状态的线20将被随后的缠绕操作牵拉,处于松弛状态的线20也可由其他装置轻松地抓取。
然而,本发明的设备包括具有指定长度的线拉紧部件520,其一端523是固定的,而另一端524可以其自有重力的方向自由旋转,并穿过其形成有线孔521,因此通过线拉紧部件520的重量拉紧由跳线部件510的跳线操作而松弛的线20。
由于线拉紧部件520具有线孔521,因此,当线20通过跳线部件510时,线20穿过线孔511和线孔512。为了通过跳线部件510将线20牵引指定长度,包括固定连接到跳线部件510的齿轮531的齿轮单元530将旋转,从而使跳线部件510旋转指定的角度。
当第二驱动电机605旋转时,第二杆620通过驱动板610的旋转往复运动。由于连接到第二杆620的第三杆630连接到热单元530的另一个齿轮532,所以当第三杆630旋转如图29所示的指定角度时,它带动齿轮单元530的齿轮531和532旋转,因此就将线拉紧部件520从标准位置旋转到最大拉紧线20的指定位置。
线拉紧部件520的一端通过销子旋转连接到跳线部件510,并在其上形成有穿过它的线孔521。因此,当线拉紧部件520旋转拉紧线20时,跳线部件510旋转并返回到它的初始位置,但线拉紧部件520下降处于松弛状态的下垂线20的长度,这样就可持续保持线20的拉紧状态。因而,线拉紧部件520防止了线20松弛和被其他组件抓取。
本发明的设备可仅执行缠绕操作。因而,如图31所示,该设备可仅执行绕钮扣的缝纫线进行缠绕的操作。另外,所述设备可多次执行绕钮扣的缝纫线缠绕,然后执行线的打结操作,如图32所示,或者执行线的打结操作后多次执行绕钮扣的缝纫线缠绕的操作,或仅执行如图32所示的线的打结操作,或交替执行线的缠绕操作和线的打结操作。
工业应用性从上述描述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对线进行缠绕和打结的方法和设备,其中所述线缠绕至少两次并绕过钮扣的缝纫线形成一个绕钮扣的缝纫线的牢固线结,从而防止了所述线从钮扣的缝纫线上松散开。
由于导向装置可精确可靠的引导线绕过钮扣的缝纫线,因此也就不需要额外的气喷装置。
由于当处于松弛状态的线绕过钮扣的缝纫线时,被跳线装置拉紧,线绕着钮扣的缝纫线牢固地缠绕。进一步,在由跳线装置的跳线部件拉紧线并返回到初始位置时,由于松散的线由线拉紧部件拉紧,因此,可以防止由于线的松散而产生的设备故障由于设备的结导向装置和跳线装置由单独的驱动设备同时操作,这就可以减小设备的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执行牢固的和有效的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线的操作,同时减小设备的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并减小了故障率,从而提高绕着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可靠性。
尽管为了示例性目的在此批露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对于本发明做出的各种更改,添加和替代都没有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线绕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线的一端固定到所述钮扣的缝纫线,并以环形的方式延伸所述线以缠绕所述钮扣的缝纫线;(b)进一步延伸所述线,以与先前缠绕的相同方向绕所述钮扣的缝纫线至少缠绕一次;(c)使所述线的环形部分绕过所述缝纫线;以及(d)通过牵拉所述线的另一端形成双扭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延伸所述线以与先前缠绕的相同方向绕所述钮扣的缝纫线缠绕一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被延伸的线以环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所述钮扣缝纫线进行缠绕。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e)在步骤(a),(b),(c)和(d)都执行之前或之后,绕所述钮扣缝纫线缠绕所述线至少一次。
5.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执行步骤(a),(b),(c)和(d)之前或之后,步骤(a),(b),(c)和(d)的所有步骤和绕所述钮扣缝纫线缠绕所述线至少一次的步骤(e)交替执行。
6.一种用于将线绕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的设备,包括底座,其上安装有多个组件;钮扣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用来支撑所述钮扣;结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钮扣支撑装置的前面用于引导所述线,以使所述线绕过从所述钮扣支撑装置支撑的钮扣伸出来的所述缝纫线而形成结;缠绕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包括可向所述钮扣支撑装置前后移动的传送架,用于使所述线绕所述钮扣的缝纫线缠绕的绕臂,以及用于旋转所述绕臂的第一驱动装置;跳线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包括穿过其一侧形成的用来使所述线穿过的线孔,以及用来当所述线绕过所述钮扣的缝纫线时拉紧所述线的跳线部件;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用来同时为所述结导向装置和所述跳线装置提供动力;以及张力装置,用来调整所述线的张力,包括第一张力部件和第二张力部件,所述跳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张力部件和第二张力部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结导向装置包括具有弧形上端的导向臂,使得所述弧形上端彼此面对,并且所述上端的外周形成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弧形上端的所述外周中分别形成有导向槽,所述线插入到所述导向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导向槽的下部具有比所述导向槽的其他部件小的深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结导向装置包括成对的杆形导向臂,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下方,并向上延伸通过所述底座的孔;导向装置传送部件,其嵌入到所述导向臂的下端,并且安装在进给杆上,用于使所述结导向装置来回移动;多个齿轮,分别固定在所述导向臂的下端以使其彼此啮合;以及驱动板,固定在所述成对的导向臂之一的下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结导向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板的指定位置,而其另一端连接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下表面位于所述结导向装置附近的指定位置处。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缠绕装置的所述绕臂包括第一管状部件,通过带状物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旋转轴;连接臂,垂直连接到所述第一管状部件的一端;以及第二管状部件,垂直连接到所述连接臂,并且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管状部件的方向朝所述钮扣支撑装置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包括用于使所述线从其中穿出的引线口,所述引线口穿设于所述管状部件的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一端。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线拉紧部件,其一端通过销子固定到所述跳线装置,而另一端可自由旋转且在其上穿设有线孔。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附着在底座的下表面;驱动板,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第二杆,其一端通过旋转销固定到所述驱动板,并且沿平行于所述驱动板的方向延伸;第三杆,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而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所述跳线装置的所述齿轮单元的另一个齿轮;以及第四杆,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杆的一端,而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结导向装置的所述驱动板,用于将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功率同时提供到所述结导向装置和所述跳线装置。
全文摘要
用于将线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以使得钮扣和衣服之间的间隙(即钮扣缝制的地方)能够得以保持的方法和设备。至少缠绕两次的线绕过钮扣的缝纫线并绕缝纫线缠绕,因此绕钮扣的缝纫线形成牢固的线结并可避免线结松开。由于导向装置精确可靠地引导线绕过钮扣的缝纫线,并且设备的结导向装置和跳线装置由单独的驱动设备来同时操作,因而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可牢固有效地绕着衣服钮扣的缝纫线来缠绕线,从而减小了设备的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并减小了故障率,因此提高了绕钮扣的缝纫线缠绕和打结线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A41H37/10GK1816294SQ200480019257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5日
发明者徐明元, 吴义淑 申请人:明进S.M.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