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箱侧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61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置物箱侧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置物箱,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竹材的下脚料组合构成的置物箱侧壁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制造置物箱的材料很多,例如陶瓷、玻璃、木材、塑胶、不銹钢、等不一而足,置物容器除了具有盛装物品的实用功能外,制作精致且造型优美的置物容器更具有装饰效果,而采用木材或竹材制造的置物容器由于具有古朴的特色,更是颇受欧美人士的喜爱,其普遍被用来放置首饰或各种小物品,尤其是表面为镂空造型者更具有特别的品味。
现有利用竹材所制造的置物容器,其结构大体上包括有框体与编织体,其中的编织体是编织成具有多孔的造型,而其框体与编织体的组合结构,大体是采用黏合的方式,或是以线材穿设缝合的方式将编织体固定在框体内侧。
参阅图8、图9所示,是一种传统竹编置物箱,其编织体以数个纵竹条与数个横竹条,并利用藤线将交错的纵竹条与横竹条系绑固定构成。参阅图10所示,为另一种现有的竹编置物箱,其编织体是以竹片编织而构成。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置物箱侧壁结构,其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且造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置物箱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ㄇ形框,设在置物箱的轮廓周边;竹材壁,是以数个环状竹材彼此结合固定成平板状,该竹材壁周边嵌设固定在所述ㄇ形框内。
前述的置物箱侧壁结构,其中竹材壁的环状竹材周边设有插梢与梢孔,通过相邻两环状竹材的插梢与梢孔相互梢合固定。
前述的置物箱侧壁结构,其中竹材壁的环状竹材周边设有榫槽,并通过-榫块嵌合在相邻两环状竹材的榫槽而使其彼此固定。
前述的置物箱侧壁结构,其中竹材壁的环状竹材彼此之间通过粘着剂粘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是利用一般竹子经过加工后所剩余的废料(一般俗称下脚料),将其加工为高度均一或接近的环圈体,再将该直径不等或相等的环圈状竹材相互并合构成一平板状的壁面,该壁面嵌合在置物箱轮廓框的周边,构成置物箱的侧壁。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可以在环圈状的竹材侧壁设置数插梢与梢孔,通过相邻两环状竹材的插梢与梢孔相互梢合固定,构成一具有数个镂空孔的竹材侧壁。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可以在环圈状的竹材周边设置数个榫槽,并借助榫块嵌合在相邻两环状竹材的榫槽,使其彼此固定,构成一具有数个镂空孔的竹材侧壁。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粘着剂将数个环圈状的竹材彼此粘合固定,构成一具有数个镂空孔的竹材侧壁。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是,可以采用断面呈ㄇ形的框件做为置物箱的边框,以使所述竹材侧壁周边嵌入该ㄇ形框而构成置物箱侧壁。综合言之,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一般竹材经过加工后的废弃下脚料,经收集后再加工利用而制成的产品,不仅可以充份利用竹子的各个部位,不限于竹子的生长成材,且制成的置物箱侧壁十分美观,具有较佳的实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成矩形置物箱的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成文件置物箱的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成角锥形置物箱的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竹材以插梢配合梢孔彼此结合固定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竹材以榫块配合榫槽彼此结合固定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竹材以粘着剂彼此结合固定实施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竹材侧壁嵌合在ㄇ形框的平面剖视图。
图8为现有竹编矩形置物箱立体图。
图9为现有竹编文件置物箱立体图。
图10为另一现有竹编置物箱立体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竹材、11插梢、12梢孔、13榫槽、14榫块、2上框、20下框、21ㄇ形框、22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可以是一种矩形的置物箱,该矩形置物设有边框,边框可以包括上框2、下框20与ㄇ形框21,在该上、下框2、20与ㄇ形框21之间设置竹材侧壁,该竹材侧壁采用数个厚度均一或接近的环圈状竹材组合构成。
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为一种文件置物箱,同样包括有边框,并且在边框的侧壁设置前述的竹材侧壁以构成一置物箱,置物箱的内侧面设置有内板22,以使置物箱的外侧面具有竹材的环圈形状,但内侧面则为平面;当然,该置物箱的内侧面也可以不设置内板22,使置物箱的侧壁具有镂空效果。
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结构大体上与图1所示结构相同,但是,可以将置物箱设计为角锥形状。
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竹材侧壁,其结构可以有几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竹材侧壁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环圈状的竹材1侧壁设置数个插梢11与梢孔12,通过相邻的两环状竹材1的插梢11与梢孔12相互梢合固定,构成具有数个镂空孔的竹材侧壁。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竹材侧壁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环圈状的竹材1周边设置数个榫槽13,并通过榫块14嵌合在相邻两环状竹材1的榫槽13而将其彼此固定,构成具有数个镂空孔的竹材侧壁。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竹材侧壁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可以利用粘着剂将数个环圈状的竹材1彼此粘合固定,构成一具有数个镂空孔的竹材侧壁。
所述该些竹材1构成一竹材侧壁,再将竹材侧壁的各边嵌入一断面呈ㄇ形的ㄇ形框21内(如图7所示),以避免各个竹材分散,进而构成为完整的置物箱侧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置物箱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ㄇ形框,设在置物箱的轮廓周边;竹材壁,是以数个环状竹材彼此结合固定成平板状,该竹材壁周边嵌设固定在所述ㄇ形框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箱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壁的环状竹材周边设有插梢与梢孔,通过相邻两环状竹材的插梢与梢孔相互梢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箱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壁的环状竹材周边设有榫槽,并通过-榫块嵌合在相邻两环状竹材的榫槽而使其彼此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箱侧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壁的环状竹材彼此之间通过粘着剂粘合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置物箱侧壁结构,其包括有ㄇ形框,设在置物箱的轮廓周边;竹材壁,是以数个环状竹材彼此结合固定成平板状,该竹材壁周边嵌设固定在所述ㄇ形框内;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且造型美观。
文档编号A45C11/00GK2813474SQ200520018850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文灿 申请人:王文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