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兜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6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兜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兜肚(或称肚兜)药物载体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兜肚作为一种内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近几年兜肚内衣外穿已被时装化了。由于所有的兜肚在穿戴时都是贴身的,所以有人将装有药物(主要是中草药)的药袋附着在兜肚上,利用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作用,来达到预防和/或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多数兜肚上使用的药物都是原药的颗粒或碎片,其缺点是一、尽管原药的颗粒或碎片粒径很小,其药物有效成分挥发数量极其有限,能够经皮肤吸收的就更少了;二、由于药物是颗粒或碎片状,其药袋相对较厚、较硬,穿戴这样的兜肚使人感觉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兜肚上的药袋较厚,感觉不舒服,药物不容易被吸收的缺点,提供一种保健兜肚。本实用新型具有药物载体薄而且柔软、药物容易经皮肤吸收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包含兜肚1、药膜袋2、药膜5;兜肚1为双层结构,药膜5固定在药膜袋2内,药膜袋2固定在兜肚1内,药膜袋2上开有透气孔6,药膜5包含外层药膜3和内层药膜4,内层药膜4固定在外层药膜3的内侧。本实用新型药膜5中的外层药膜3和内层药膜4,是将薄型织物浸于由附子、升麻、丁香、甘遂、蕲艾等中药熬制的药液中,经干燥而成。外层药膜3一般选用热性药,内层药膜4一般选用温性药,内层药膜4靠近人体皮肤一侧,这样搭配便于药物经皮肤吸收。本实用新型的药物通过肚脐附近的穴位吸收,可用于女性的生理不良反应、赤白带下、腰酸腿痛、子宫寒冷、下部虚寒的调理和保健;对孕妇可起到温宫祛寒、调理血脉、母子保健的功效。本实用新型具有药物载体薄而且柔软、药物容易经皮肤吸收、兜肚穿戴舒适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具体实施方式
三药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参见图1、图2)本实施方式由兜肚1、药膜袋2、药膜5组成;兜肚1为双层结构,药膜5固定在药膜袋2内,药膜袋2固定在兜肚1内,药膜袋2上开有透气孔6,药膜5包含外层药膜3和内层药膜4,内层药膜4固定在外层药膜3的内侧。
具体实施方式
二(参见图2)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在于,药膜5还包含能量卡7,能量卡7固定在内层药膜4的内侧。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能量卡7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等陶瓷材料经高温压制而成,能量卡的远红外线能够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并促进和激活药分子的流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三(参见图2)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不同点在于,药膜5还包含脐药膜8,脐药膜8固定在能量卡7的内侧。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将浓缩的药液浸渍于脐药膜8上,可使药力集中,进一步提高保健效果。
权利要求1.保健兜肚,它包含兜肚(1)、药膜袋(2)、药膜(5);兜肚(1)为双层结构,药膜(5)固定在药膜袋(2)内,药膜袋(2)固定在兜肚(1)内,药膜袋(2)上开有透气孔(6),其特征在于药膜(5)包含外层药膜(3)和内层药膜(4),内层药膜(4)固定在外层药膜(3)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兜肚,其特征在于药膜(5)还包含能量卡(7),能量卡(7)固定在内层药膜(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健兜肚,其特征在于药膜(5)还包含脐药膜(8),脐药膜(8)固定在能量卡(7)的内侧。
专利摘要保健兜肚,它涉及一种兜肚药物载体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兜肚1为双层结构,药膜5固定在药膜袋2内,药膜袋2固定在兜肚1内,药膜袋2上开有透气孔6,药膜5包含外层药膜3和内层药膜4,内层药膜4固定在外层药膜3的内侧。本实用新型药膜5中的外层药膜3和内层药膜4,是将薄型织物浸于由附子、升麻、丁香、甘遂、蕲艾等中药熬制的药液中,经干燥而成。外层药膜3一般选用热性药,内层药膜4一般选用温性药,内层药膜4靠近人体皮肤一侧,这样搭配便于药物经皮肤吸收。本实用新型具有药物载体薄而且柔软、药物容易经皮肤吸收、兜肚穿戴舒适的优点。
文档编号A41B9/00GK2782130SQ200520020410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4日
发明者谭艳萍 申请人:李继深, 于海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