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伞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05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伞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伞把。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伞把,形状花样各异,有直形、弯形、卡通造型等,但都是由硬质材质制成,握持时感觉很僵硬,手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握持时手感更好的新型伞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伞把,包括本体,本体的外端插接有连接头,此连接头的外端上开设有可供中棒旋接于其内的螺纹孔,此连接头的内端面开设有另一螺纹孔,与此另一螺纹孔相对应的,上述本体的内端开设有螺纹孔,上述连接头的另一螺纹孔与上述本体的螺纹孔之间螺设有螺丝;本体外包覆有软性外壳,且此软性外壳与上述本体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填充有矽胶。
上述连接头的外端侧壁上开设有供伞带穿设固定于其内的小孔。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中软性外壳与伞把本体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填充有矽胶,由于矽胶的流动特性,当手握伞把时手感较柔软,且伞把在手中可随手掌的形状进行变形以贴合手掌的各个相应部位,手感较好。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制作工艺较简单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伞把,如图1、2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1为一端开设有内凹孔11的U字形,此内凹孔内插接有连接头2,连接头2开设有与本体1开口方向相同的内凹孔21,内凹孔21设有外段211和内段212,内段212的内壁设有与中棒端部的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外段211与中棒的相应部位相适配,且外段211位于本体1外的部位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伞带穿设固定于其内的小孔2111。连接头2的内凹孔21的内底面开设有螺纹孔213,与螺纹孔213相对应的,本体1的内底面开设有螺纹孔12,螺纹孔213与螺纹孔12之间螺设有螺丝3。本体1外包覆有软性外壳4,且软性外壳4与本体1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填充有矽胶5。
使用时,将中棒设有螺纹的端部旋设于连接头2的内凹孔21的内段212内,便完成组装过程,操作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伞把,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外端插接有连接头,此连接头的外端上开设有可供中棒旋接于其内的螺纹孔,此连接头的内端面开设有另一螺纹孔,与此另一螺纹孔相对应的,上述本体的内端开设有螺纹孔,上述连接头的另一螺纹孔与上述本体的螺纹孔之间螺设有螺丝;本体外包覆有软性外壳,且此软性外壳与上述本体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填充有矽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伞把,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头的外端侧壁上开设有供伞带穿设固定于其内的小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伞把,其包括本体,本体的外端插接有连接头,此连接头的外端上开设有可供中棒旋接于其内的螺纹孔,此连接头的内端面开设有另一螺纹孔,与此另一螺纹孔相对应的,上述本体的内端开设有螺纹孔,上述连接头的另一螺纹孔与上述本体的螺纹孔之间螺设有螺丝;本体外包覆有软性外壳,且此软性外壳与上述本体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填充有矽胶。本实用新型中软性外壳与伞把本体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填充有矽胶,由于矽胶的流动特性,当手握伞把时手感较柔软,且伞把在手中可随手掌的形状进行变形以贴合手掌的各个相应部位,手感较好。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制作工艺较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A45B9/00GK2838354SQ2005200758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0日
发明者吴文顶 申请人:吴文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