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47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帽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人们日常使用挡雨、遮光的伞和帽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人们日常使用的伞需要用手支撑伞把撑起伞面达到挡雨、遮光作用。作业时手不能离开伞把,制约了使用人的双手工作。日常使用的帽子遮小不能遮身挡雨,遮光面积也不大。周边大遮的帽子体积大,遮挡眼睛,影响视线,一般不能收拢,携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没有把的伞和没有遮的帽组合起来能挡雨、遮光的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伞毂,伞毂的伞筋上具有伞面,伞面中心上为保护盖,其结构要点伞毂下方设置的帽圈通过支撑杆分别同伞筋相连,帽圈的上部为帽顶带;伞毂与帽顶带之间设置有可沿伞轴上下运动、并具有拉绳的推拉杆,推拉杆下部为束张毂,束张辐条分别同伞筋、束张毂分别铰接。
需要作业时,拽拉绳带动推拉杆使束张毂向上移动,推拉杆穿过伞毂内孔带动束张毂、束张辐条,推动伞筋使伞面张开。当推拉杆移动到伞筋对束张辐条产生压力,束张辐条的压力作用到束张毂上,使束张毂向上移动。在束张毂接触到伞毂时,束张毂被伞毂卡住,推拉杆停止向上移动。由于伞筋的带动使支撑杆张开,帽圈被支撑杆带动也张开。这时,使用人载上帽体,本实用新型就能起到挡雨、遮光作用。不使用时,用力向下推动推拉杆,带动束张毂、束张辐条、伞筋、支撑杆、帽圈向下移动,伞面收拢,本实用新型体积缩小。当推拉杆到达不能再走动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空间体积最小,处于携带方便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帽体、伞件与支撑杆连接所组成。组件少、体积小、用料少、重量轻、容易制造、成本低。
2、形体新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其形体象帽又象伞;不使用时,收拢后体积缩小,其形体既不象帽,又不象伞。
3、实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可供人们在雨中行走,骑自行车不受雨淋,烈日下可不受阳光晒。农民使用本实用新型,雨天可挡雨,烈日下可遮光,双手不误干农活。在抗洪抢险中,本实用新型可代替雨伞作为防雨用具。
4、用头顶不用手举本实用新型由于束张毂固定在推拉杆下端,二者形成一体,因此,拉动推拉杆,伞面就能张开。使用时,用头戴上帽体,作用到支撑杆上顶起伞筋和伞面,达到挡雨或遮光作用。从而解除用手举伞把挡雨、遮光的作业方式,使使用人的双手在挡雨、遮光中从事其他工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半剖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伞毂5,伞毂5的伞筋3上具有伞面9,伞面9中心上为保护盖11,伞毂5下方设置的帽圈1通过支撑杆8分别同伞筋3相连,帽圈1的上部为帽顶带2;伞毂5与帽顶带2之间设置有可沿伞轴上下运动、并具有拉绳10的推拉杆4,推拉杆4下部为束张毂6,束张辐条7分别同伞筋3、束张毂6分别铰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帽圈1、帽顶带2、二者连接构成帽体。伞筋3、铰链连接在伞毂5上。伞面9固定在伞筋3上,其上端与伞毂5上部外侧固定。束张辐条7与伞筋3、束张毂6铰链连接。束张毂6固定在推拉杆4下端,二者形成一体。支撑杆8与伞筋3帽圈1铰链连接。伞面9固定在伞筋3上,其上端固定在伞毂5外侧。保护盖11套在伞毂5上部外侧压在伞面9的上端部。推拉杆4上端系有拉绳10,拉绳10和推拉杆4能穿过伞毂5内孔,沿轴向上下移动。需要作业时,拽拉绳10带动推拉杆4,使束张毂6向上移动,推拉杆4穿过伞毂5内孔带动束张毂6、束张辐条7、推动伞筋3,使伞面9张开。当推拉杆4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伞筋3对束张辐条7产生压力作用到束张毂6上,使束张毂6向上移动。在束张毂6接触到伞毂5时,束张毂6被伞毂5卡住,推拉杆4停止向上移动。由于伞筋3的带动使支撑杆8张开,帽圈1被支撑杆8拉动也开张。这时,使用人戴上帽体,本实用新型就能起到挡雨或遮光作用。不用时,用力推动推拉杆4,带动束张毂6、束张辐条7、伞盘3、支撑杆8、帽圈1向下移动,伞面9收拢,本实用新型体积缩小。当推拉杆到达不走动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空间体积最小,达到携带方便状态。
权利要求1.帽伞,包括伞毂(5),伞毂(5)的伞筋(3)上具有伞面(9),伞面(9)中心上为保护盖(11),其特征在于伞毂(5)下方设置的帽圈(1)通过支撑杆(8)分别同伞筋(3)相连,帽圈(1)的上部为帽顶带(2);伞毂(5)与帽顶带(2)之间设置有可沿伞轴上下运动、并具有拉绳(10)的推拉杆(4),推拉杆(4)下部为束张毂(6),束张辐条(7)分别同伞筋(3)、束张毂(6)分别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伞,其特征在于帽顶带(2)成十字形固定在帽圈(1)上。
专利摘要帽伞是人们日常使用挡雨、遮光的伞和帽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没有把的伞和没有遮的帽组合起来能挡雨、遮光的用具。本实用新型包括伞毂,伞毂的伞筋上具有伞面,伞面中心上为保护盖,其结构要点伞毂下方设置的帽圈通过支撑杆分别同伞筋相连,帽圈的上部为帽顶带;伞毂与帽顶带之间设置有可沿伞轴上下运动、并具有拉绳的推拉杆,推拉杆下部为束张毂,束张辐条分别同伞筋、束张毂分别铰接。
文档编号A45B11/04GK2855163SQ2005200913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0日
发明者王思元 申请人:王思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