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底以及结合有该内底的鞋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043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底以及结合有该内底的鞋类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类(footware),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鞋的内底、一种内底和袜系统、一种内底和鞋系统、以及一种内底、袜、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为鞋制作可移除的内底(也称为托垫或鞋垫)已经越来越常见。对于例如跑鞋等的运动鞋尤其如此,运动鞋的穿用者常常会希望移除随鞋提供的“常备”内底,而用不同的内底或提供更大程度的缓冲和支撑的更好质量的内底来替换。常备内底通常相当便宜从而不会提供多数穿用者可能希望或需要的程度的缓冲和支撑。
在缓冲和支撑方面对内底进行改善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此外,为了弥补足/踝/腿的生物力学功能,在整个步态中保持固有的足部排列结构是很重要的。该固有的足部排列结构称为“自然足部结构”,而具有这种自然足部结构的步态称为“自然步态”。常备内底对于保持自然足部结构通常不十分有效,某些鞋中所包括的一体的弓形支撑件也不十分有效。许多替换型内底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缓冲和支撑并有助于保持足部的固有排列。在市场上可得到声称可实现这些目的的各种内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别有效的内底、以及一种结合有该内底、袜和/或鞋的鞋类系统。所述内底可构造成适于用作各种鞋中的替换型内底,或者可作为鞋制造过程的一部分而永久固定在鞋内。所述内底在足部的力趋向最大的关键区域提供了显著的缓冲和冲击分散,而且还有助于保持自然足部结构,这有利于自然步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底包括足跟垫环(heel collar),该足跟垫环构造并布置成在足跟和足弓下方延伸而在未达到足掌处终止。所述足跟垫环包括形成该足跟垫环的下表面的底部件以及位于该底部件之上的顶部件。所述足跟垫环的整个下表面(包括位于足弓区下方的部分在内)有利地为基本平面或平坦的,从而该足跟垫环在重量作用下不容易塌瘪。所述底部件和所述顶部件包含聚合物泡沫,优选为诸如EVA或聚乙烯的重量相对较轻(即,低密度)的泡沫。所述底部件比所述顶部件相对较硬。优选实施例中的足跟垫环的底部件构造成在该足跟垫环的围绕使用者的足跟的边缘周围向上局部包绕该足跟垫环的侧面,从而为所述内底的该区域提供增强的结构支撑。所述足跟垫环优选地成形为托住足跟,并支撑舟骨和足弓,从而有助于防止在大步行走期间当足承重时该足在平坦、坚硬的表面上内转和压扁。
所述内底还包括前足垫,该前足垫具有覆盖所述足跟垫环并与之相接合的后端部,并且具有延伸超过所述足跟垫环并为足的前足区提供支撑的前端部。所述前足垫的后端部定位成位于足跟之下。所述前足垫的主要部件包括由聚合物泡沫形成的层,所述聚合物泡沫优选为诸如氨基甲酸酯、粘弹性材料等耐用且有弹性的泡沫。所述聚合物泡沫层限定有在该聚合物泡沫层的前端部的下表面中的前凹槽、以及在足跟下方的该下表面中的后凹槽。在所述聚合物泡沫层中的所述前凹槽和后凹槽内均固定有泡沫垫,这些泡沫垫比所述聚合物泡沫层相对较软,并定位成在足跟触地区和足的跖骨头下方以提供缓冲和支撑。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足跟垫环的上表面中限定有纵向沟槽,所述沟槽从足跟下方的位置向前延伸,并且所述前足垫的后端部以与该沟槽互补的形式成形并被固定在该沟槽内,从而使该足跟垫环与该前足垫接合在一起。所述后端部限定有具有用于足跟触地区的所述泡沫垫的所述后凹槽。在分别制造了所述前足垫和所述足跟垫环后,可将该前足垫的后端部粘附或机械固定在该足跟垫环的所述沟槽内。如所指出的,所述足跟垫环仅包含两种不同密度和/或硬度的不同聚合物材料,并且所述前足垫包含两种不同聚合物材料(或者,如果前足的所述泡沫垫和足跟的所述凹槽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制成,则可能为三种不同材料)。然而,成品内底潜在地可包含四种或更多种不同特性的不同聚合物材料,从而为了给需要不同程度的缓冲、冲击分散及支撑的各种足部区域选择具有最优特性的材料以有利于更自然的步态,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多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沿向前方向加宽并且所述前足垫构造成基本上填充该沟槽。在所述足跟垫环的前端部,所述沟槽可基本占据该足跟垫环的整个宽度。
如所指出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鞋类系统。该系统包括结合有编织袜(knit sock)的上述内底。该编织袜包括足掌部、足跟部以及位于该足掌部和足跟部之间的足弓部,所述足掌部与所述足跟部均由比所述足弓部更厚的织物形成,从而当位于穿用者足上时,为穿用者足部的覆盖的足掌部和足跟部提供比为覆盖的足弓部提供的更大的保护和缓冲。在所述足弓部存在较少的织物,从而使该区域更可控(即,织物相对于足部的滑动较小)并具有更好的配合。该袜符号足部的自然解剖结构。
所述系统的内底包括足掌部、足跟部和凸足弓部,所述足掌部、足跟部和凸足弓部各自的上表面均定位并布置成接收所述编织袜的相应下覆盖部并与之抵接接触,当位于穿用者足上时,该内底的凸足弓部基本上对应于所述编织袜的足弓部的纵向范围,从而在该袜和内底之间形成抵接配合的界面连接(interfacing)关系以给穿用者增加保护并增加舒适感。所述袜和内底一起与足部的解剖结构互补以提供自然支撑,从而促进了更自然的步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鞋类系统,该系统包括带有鞋的所述内底,该鞋专门设计成利于所述内底适当发挥作用。具体地说,如所指出的,所述内底的重要特性在于其在重压下抵抗塌瘪,从而在足部的自然非承重位置附近的位置支撑该足部。为此,该系统的所述鞋在足部的中间拱形足弓区中具有底面,该处的底面与底面的其它部分基本平齐,从而对在关键的中间拱形足弓区中的内底提供坚固的抗塌瘪支撑。所述鞋优选地还在足跟底面的后侧部上具有斜面,这有助于在最初的足跟触地之后为足部提供所需程度的向内转动。此外,所述鞋在前足区中优选具有相对较高程度的柔韧性,从而在步态的最后蹬离时相期间不会阻碍脚趾及足掌的自然挠曲。
当作为完整的鞋类系统而一起使用时,所述内底、鞋以及袜在减少足部在重压下反常内转和被压坏方面提供最大的益处,从而有利于更自然的步态。


在如此对本发明进行了概括描述后,现在将参照附图,这些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底、鞋和袜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其中为了使图示清晰,用假想线示出鞋部件;图2是沿图1的线2-2剖取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右鞋在横向看时从中间侧看到的侧视图;图4是鞋的后视图;图5是鞋的足跟区的立体图,大致是在从下向上并向前看时所见;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底的分解图;图7是从图6中的线7-7看到的内底的前足垫的底视图;图8是从图6中的线8-8看到的内底的足跟垫环的底视图;图9是沿图2中的线9-9的截面图;图10是沿图2中的线10-10的截面图;图11是沿图2的线11-11的截面图;以及图12是与图2相似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更充分地描述,在这些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而非全部实施例。实际上,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理解为受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的限制;而且,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满足适用法律的要求。在全文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元件。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底、鞋和袜系统20。该系统包括编织袜30、内底40和鞋80。袜30被示出为运动袜。然而,袜30可编织成用作服饰袜(dress sock)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的其它各种袜。袜30优选与名为“Anatomical Isotonic Sock(解剖等压袜)”的美国专利No.5,335,517中公开的袜类似地编织成,通过引用将该专利合并于此。该袜也可以与名为“Jogging and Running Athletic Sock(跑步运动袜)”的美国专利No.4,194,249中公开的袜类似地编织成,通过引用将该专利合并于此。
如图1至图2所示,编织袜30优选具有包括上部翻边(cuff)31的腿部,该腿部可以是与足部整体编织而成的真肋或假肋结构,该足部包括足背部32、脚趾部36、足掌部33、足跟部34、以及设在足掌部33与足跟部34之间的足弓部35。足弓部35优选由一组凸起的毛圈形成,但是该足弓部也可以不用毛圈。袜30优选完全用由尼龙、氨纶或丙烯酸纤维(acrylic)形成的膨体纱编织成,但是袜30也可以完全由各种其它类型的纱线(例如,丙烯酸纤维、棉纱或组合纱线)形成。
编织袜30的足掌部33和足跟部34均由比足弓部35更厚的织物形成。该更厚的织物优选具有预定的凸起毛圈密度,优选为两组或更多组凸起毛圈,从而为穿用者的足掌和足跟提供更大的保护和缓冲。足弓部3 5可由凸起毛圈形成,但是却比足掌部33或足跟部34更薄且缓冲更小。
在图2的鞋80中示出了内底40,并且在图1中用假想线示出了该鞋。该内底可以是由穿用者插入鞋中但不固定在鞋中的替换型内底。作为选择,该内底可在制鞋厂或在其它地方固定在鞋中,并可通过各种技术固定,这包括但不限于粘附、钩套紧固系统(例如,VELCRO)或其它技术。
具体参照图6至图12,内底40包括足跟垫环50和覆盖并固定至该足跟垫环的前足垫60。足跟垫环50优选包含重量相对较轻的聚合物泡沫材料,并具有多密度结构。更具体地说,足跟垫环包括底部件51和覆盖该底部件并与其接合的顶部件52,该底部件由密度和计示硬度(durometerhardness)相对较高的聚合物泡沫形成,该顶部件由密度和计示硬度相对较低的聚合物泡沫形成。底部件51的大小和形状设定为位于足跟区和至少一部分足弓区的下方。底部件51的相对较硬的材料使底部件具有相当大的坚固性和抗变形性,从而底部件形成了足跟垫环50的坚固基础。有利的是,底部件的下表面基本为平面的或平坦的,用于平放在鞋的内表面上,使得足跟垫环在承重时不容易塌瘪。足跟垫环的顶部件52优选比所示的底部件51稍宽且稍长,从而使用者的足部仅接触到顶部件52的更柔软的材料。具体地说,有利的是,顶部件沿向前方向(即,沿从足跟到前足的方向)延伸超过底部件,如在图5中最佳可见。此外,如图8所示,底部件51优选沿足跟垫环的围绕足跟延伸的边缘向上局部包绕该足跟垫环的侧面,从而增强足跟垫环在该区域的结构支撑。
足跟垫环50在其上表面中限定有沟槽53。该沟槽53从足跟垫环的前端部向后延伸,并终止于穿用者的足跟下方的足跟区。在所示实施例中,沟槽在足跟垫环的后端部处相对较窄,而在整个足弓区更窄,而然后沿向前方向变宽,从而在足跟垫环的前端部处,沟槽基本上占据了足跟垫环的全部宽度。沟槽53在足跟垫环前端部处的部分相对较浅。沟槽的后端部54相对较深,并且在较深的后端部54与沟槽的其余部分之间有一个陡峭的台阶55,其目的有待说明。足跟垫环50优选还限定出凸足弓部56以帮助支撑穿用者的足弓,并且足跟垫环在足跟区的外周周围有利地具有显著加厚的边缘57,该边缘用于托住足跟。足跟垫环50还可包括由非聚合物泡沫材料制成的顶层58;顶层58优选具有低摩擦系数和相对高的抗磨损性。
各种材料都可用于足跟垫环的底部件51和顶部件52。这些部件通常包括重量相对较轻的聚合物泡沫,这些聚合物泡沫基于诸如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等的聚合物。如所指出的,底部件51的硬度有利地高于顶部件52。例如,底部件可具有比顶部件高大约10到大约50点的Asker C计示硬度。例如,底部件51可包括具有大约80-100 Asker C硬度的EVA泡沫,而顶部件52可包括具有大约50-70 Asker C硬度的EVA泡沫。
内底的前足垫60包括聚合物泡沫层61,该层优选比足跟垫环的材料更有弹性且更柔软(即,计示硬度较低)。聚合物泡沫层61可包括诸如氨基甲酸酯、粘弹性材料等的各种聚合物泡沫。前足垫具有后部62和前部63。后部62构造成与内底的足跟垫环中的沟槽53互补的形式,并装配在该沟槽内,从而使后部62的上表面与足跟垫环50的上表面基本上彼此平齐。可通过诸如粘附剂、机械紧固装置等的任何合适手段而将后部62固定在沟槽内。后部62具有相对较厚部分64,该部分构造成装配到沟槽的较深的部分54内,并且在较厚部分64与后部62的其余部分之间具有对应于沟槽中的台阶55的陡峭台阶。该台阶单独地或与诸如粘附剂或钩套等的其它紧固装置一起有助于防止前足垫60在沟槽53中向前滑动,从而有利于使前足垫相对于足跟垫环而保持在适当位置。
前足垫的泡沫层61在其下表面且在穿用者的足掌下方的部位处限定有前凹槽65。泡沫垫66固定在该凹槽65内。泡沫垫66包含硬度比泡沫层61的硬度相对较低的聚合物泡沫,并且定位在足的跖骨头下方及周围区域。泡沫垫66有利地包含具有高度冲击分散性的聚合物泡沫。合适的材料包括氨基甲酸酯、粘弹性材料(例如,SORBOTHANE)等。泡沫垫66可以包括向下突出的波纹(dimple)67,这些波纹用于通过摩擦抓紧鞋的内表面以有助于防止内底在使用期间相对于鞋滑动。泡沫垫66可单独形成然后通过粘附剂等固定在凹槽中,但是更优选地是泡沫垫直接模制在凹槽中。
前足垫60的泡沫层61在较厚部分64的下表面中也包括凹槽68,并且通过将单独形成的垫粘附在凹槽内或者更优选地通过在凹槽内直接模制该垫而将泡沫垫69固定在凹槽内。泡沫垫69定位在足跟触地区(跟骨)的下方。泡沫垫69的硬度低于聚合物泡沫层61的硬度,并且有利地包括具有高度冲击分散性的聚合物泡沫。合适的材料包括氨基甲酸酯、粘弹性材料(例如,SORBOTHANE)等。
泡沫垫66、69可具有比泡沫层61低大约10到大约30点的Asker C计示硬度。例如,泡沫层61可包含具有大约30-50 Asker C硬度的氨基甲酸酯泡沫,而垫66、69可包含具有大约20-40 Asker C硬度的氨基甲酸酯泡沫。
内底的前足垫60也可以包括粘附到聚合物泡沫层61的非泡沫材料的顶层70。顶层70有利地为具有低摩擦系数和高抗磨损性的材料。
前足垫60可包括凸足弓部71,该足弓部与足跟垫环的凸足弓部56相配合而形成轮廓与穿用者的足弓形状互补的凸弓形。所得到的内底的凸足弓部与内底/袜系统的袜30的足弓部35对准。内底上表面的前足和足跟区低于足弓区,从而容纳袜的相对较厚的足掌部33和足跟部34。因此,内底的上部轮廓与袜下表面的轮廓互补,从而在它们之间提供了抵接配合的界面。
本发明因此提供了一种双片式多密度(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为四种密度)结构的内底,该内底提供了缓冲和支撑相结合的优点,并按照这样的方式设计,即在坚硬表面上承重的同时使得使用者的足部保持自然步态。所述足跟垫环包含比前足垫相对坚固的泡沫,并且包含诸如EVA或聚乙烯泡沫的重量轻的材料,从而在使足跟垫环保持重量相对轻的同时获得很大程度的支撑。足跟垫环由两种密度制成,使得向上局部包绕部件的侧面的底层可由计示硬度更高的材料制成,从而为内底的该区域增加更多的结构支撑。足跟垫环的形状设计成托住足跟并支撑足的舟骨和足弓,从而有助于防止足部在坚硬表面上在承重位置处内转及压扁。在足跟区的中部下方也覆盖有足跟垫环的前足垫设计成在高压冲击区提供缓冲和保护足跟和跖骨头的基本功能。前足部件的中心由更软的泡沫制成,该泡沫提供了比足跟垫环的材料更大的弹性和更持久的缓冲特性。此外,足跟和跖骨头下方的更软的弹性体垫在这些高压冲击区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缓冲。成品内底(足跟垫环和前足垫相组合)的上表面的轮廓在足跟和足掌区中构造成容纳专门设计的袜的较厚的被垫起区域,因此当作为一系统使用时进一步增强了对使用者有益的缓冲和支撑。
所述内底、和所述内底/袜系统适用于包括运动鞋、散步鞋、便装鞋和其它鞋在内的各种鞋。现有的这些类型的鞋能使用所述内底和内底/袜系统。然而,当将所述内底和系统用在为使该内底按照期望工作而特别设计的鞋中时,该内底和系统会更好地起作用。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底/鞋系统和一种内底/鞋/袜系统,其中鞋部件专门设计成使内底和内底/袜系统的益处最大化。
现在将具体参照图2至图5对鞋80进行说明。鞋80包括上部82和外底84。所述上部可由包括人造和天然材料在内的各种材料构成,并可具有各种样式。上部的大小和形状应设定为紧紧包围内底的外周,从而使它们之间没有显著间隙,并且该上部在整个前足区应该相对柔韧,从而不影响外底在该区域的挠曲(如以下进一步描述的),除此之外上部的具体构造对本发明不是很重要。
通过胶合和/或缝合等将外底84固定到所述上部。外底的上表面86限定出鞋的供支撑内底40的内空间。这样,上表面86优选地应成形为与内底的下表面的大致平坦的形状基本配合,从而使该外底形成内底的稳定基础,以使内底的左右或前后摆动最小化。外底优选由一种或多种计示硬度相对较高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并优选具有吸振特性。外底的前足区优选相对柔韧,从而不影响或阻止在步态的蹬离时相期间前足和脚趾的挠曲。所述柔韧性可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外底厚度和支撑面(tread)的合理设计来提供,并可通过最小化前足中的部件(包括分开粘附的橡胶外底)的数量而提供。
外底的下表面88对本发明特别重要。如所指出的,内底40设计成在接近足部的自然非承重位置的位置支撑足部,因此对于内底来说重要的是在重量作用下不会塌瘪,特别是在整个中间足弓区。许多鞋往往在中间足弓部下方具有空的或凹陷的区域,因此当承重时该区域会至少局部塌瘪。根据本发明的鞋的外底84构造成在整个中间足弓区是基本平坦的,从而该下表面的中间足弓区90与邻接的足跟区92以及侧足弓区或足中区94(图5)基本上平齐。如果需要,所述外底可包括中间足弓部96,其与外底的其余部分一体接合,但是与外底的其它部分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不同。例如,中间足弓部96与外底的其余部分在颜色或其它美学特征上不同,和/或可在诸如计示硬度、吸振性能或其它功能特征上不同。中间足弓部96可以包含与外底的其它部分不同的聚合物材料。
外底84优选在足跟的后旁侧还具有斜面区98,该后旁侧是在自然步态中足跟最初触地的位置。如在图4中最佳可见,斜面区98大致为平面并相对于足跟的其余部分倾斜。更具体地说,斜面区沿大致向后且横向延伸的方向倾斜。斜面区是行走步态期间足跟最先触地的部分,并且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跑步步态期间最先触地的部分。在这一足跟最初触地处,鞋倾向于采取横向向外(即,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定量的定向,该量由斜面的角度表示。当步态从足跟最初触地开始,接着鞋的底面与地面接触越来越多时,鞋就趋向于向内转动至图4所示的位置。因此,该鞋的设计促成了足的受控的适度转动运动,从而使从足跟触地到脚趾蹬离的运动稳定而可重复。这使足在所有步态时相都处于有利位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受益于以上说明以及附图所提供的教导,将会想到这里所阐述的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其它实施例。因此,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并且所述修改和其它实施例理应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尽管这里采用了具体术语,但是它们仅用于一般描述性含义而非用于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鞋的内底,该内底包括足跟垫环,该足跟垫环构造并布置成在足跟和足弓下方延伸而在未达到足掌处终止,该足跟垫环限定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包括形成该足跟垫环的所述下表面的底部件以及位于该底部件之上的顶部件,所述底部件和所述顶部件包含聚合物泡沫,并且所述底部件比所述顶部件相对较硬;以及前足垫,该前足垫具有覆盖所述足跟垫环并与之相接合的后端部,并且具有延伸超过所述足跟垫环并为足的前足区提供支撑的前端部,该前足垫包括聚合物泡沫层,该聚合物泡沫层限定有在顶层的所述前端部的下表面中的前凹槽、以及在足跟下方的所述后端部的下表面中的后凹槽,该前足垫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聚合物泡沫层中的前凹槽和后凹槽的每一个内的泡沫垫,所述泡沫垫比所述聚合物泡沫层相对较软,并定位在足跟触地区和足的跖骨头下方,以提供缓冲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垫环的所述顶部件和所述底部件包含乙烯-醋酸乙烯酯泡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垫环在所述上表面中限定有纵向沟槽,所述沟槽从足跟下方的位置向前延伸,并且所述前足垫的所述后端部以与该沟槽互补的形式成形,并粘附或机械固定在该沟槽内从而使该足跟垫环与该前足垫接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沿向前方向加宽,并且所述前足垫的所述后端部构造成基本上填充该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在所述足跟垫环的前端部处基本占据该足跟垫环的整个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后部比该沟槽的其余部分深,并且所述前足垫的所述后端部的具有用于足跟触地区的泡沫垫的对应部分比该后端部的其余部分厚,并装配到所述沟槽的所述后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该内底限定有凸足弓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垫环的所述底部件比该足跟垫环的所述顶部件的纵向范围小,该顶部件沿向前方向延伸超过该底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垫环的所述底部件构造成完全在使用者的足跟下方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足垫还包括固定到所述聚合物泡沫层上的、非泡沫材料制成的顶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足垫的计示硬度低于所述足跟垫环。
12.一种鞋类系统,该鞋类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底;以及供设置所述内底的鞋,该鞋包括上部和固定到该上部的外底,该外底限定有下表面,该下表面限定有足跟区、侧足弓区、中间足弓区以及前足区,其中,该下表面的中间足弓区与该下表面的足跟区和侧足弓区基本平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的下表面的足跟区包括在该足跟区的后旁侧的斜面区,该斜面区沿大致后向且横向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足跟区的其余部分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在所述前足区是柔韧的,从而在自然步态期间不会妨碍足的脚趾和足掌的挠曲。
15.一种内底和袜系统,该内底和袜包括(a)内底,该内底包括足跟垫环,该足跟垫环构造并布置成在足跟和足弓下方延伸而在未达到足掌处终止,该足跟垫环限定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包括形成该足跟垫环的所述下表面的底部件以及位于该底部件之上的顶部件,所述底部件和所述顶部件包含聚合物泡沫,并且所述底部件比所述顶部件相对较硬;和前足垫,该前足垫覆盖所述足跟垫环并与之相接合,并且具有延伸超过所述足跟垫环并为足的前足区提供支撑的前端部,该前足垫包括聚合物泡沫层,该聚合物泡沫层限定有在该聚合物泡沫层的所述前端部的下表面中的前凹槽、以及在足跟下方的所述下表面中的后凹槽,该前足垫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聚合物泡沫层中的前凹槽和后凹槽的每一个内的泡沫垫,所述泡沫垫比所述聚合物泡沫层相对较软,并定位在足跟触地区和足的跖骨头下方,以提供缓冲和支撑;以及(b)编织袜,该编织袜包括足掌部、足跟部以及位于该足掌部与该足跟部之间的足弓部,所述足掌部和所述足跟部均由比所述足弓部更厚的织物形成,从而当位于穿用者足上时,为穿用者足部的覆盖的足掌部和足跟部提供比为覆盖的足弓部提供的更大的保护和缓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底和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包括足掌部、足跟部和凸足弓部,所述足掌部、足跟部和凸足弓部各自的上表面均定位并布置成接收所述编织袜的相应下覆盖部并与之抵接接触,当位于穿用者足上时,该内底的凸足弓部基本上对应于所述编织袜的足弓部的纵向范围,从而形成了基本配合的界面连接关系,以给穿用者增加保护并增加舒适感。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底和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的所述足跟垫环在所述上表面中限定有纵向沟槽,所述沟槽从足跟下方的位置向前延伸,并且所述内底的所述前足垫的后端部以与该沟槽互补的形式成形,并固定在该沟槽内从而使该足跟垫环与该前足垫接合在一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底和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的所述前足垫的后端部粘附固定在所述足跟垫环的所述沟槽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底和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沿向前方向加宽,并且所述前足垫构造成基本填充该沟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内底和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在所述足跟垫环的最前端处基本上占据该足跟垫环的整个宽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底和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的所述足跟垫环的所述底部件比该足跟垫环的所述顶部件的纵向范围小,该顶部件沿向前方向延伸超过该底部件。
22.一种鞋类系统,该鞋类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底和袜系统;以及供设置所述内底的鞋,该鞋包括上部和固定到该上部的外底,该外底限定有下表面,该下表面限定有足跟区、侧足弓区、中间足弓区以及前足区,其中,该下表面的中间足弓区与该下表面的足跟区和侧足弓区基本平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鞋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的下表面的足跟区包括在该足跟区的后旁侧的斜面区,该斜面区沿大致后向且横向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足跟区的其余部分倾斜。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鞋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在所述前足区是柔韧的,从而在自然步态期间不会妨碍足的脚趾和足掌的挠曲。
25.一种鞋类系统,该鞋类系统包括多密度的内底,该内底由两种或更多种具有不同计示硬度的不同聚合物材料形成;以及供设置所述内底的鞋,该鞋包括上部和固定到该上部的外底,该外底限定有下表面,该下表面限定有足跟区、侧足弓区、中间足弓区以及前足区,其中,该下表面的中间足弓区与该下表面的足跟区和侧足弓区基本平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鞋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的下表面的足跟区包括在该足跟区的后旁侧的斜面区,该斜面区沿大致后向且横向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足跟区的其余部分倾斜。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鞋类系统,该鞋类系统还包括编织袜,该编织袜包括足掌部、足跟部以及位于该足掌部与该足跟部之间的足弓部,所述足掌部和所述足跟部均由比所述足弓部更厚的织物形成,从而当位于穿用者足上时,为穿用者足部的覆盖的足掌部和足跟部提供比为覆盖的足弓部提供的更大的保护和缓冲。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内底和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包括足掌部、足跟部和凸足弓部,所述足掌部、足跟部和凸足弓部各自的上表面均定位并布置成接收所述编织袜的相应下覆盖部并与之抵接接触,当位于穿用者足上时,该内底的凸足弓部基本上对应于所述编织袜的足弓部的纵向范围,从而形成了基本配合的界面连接关系,以给穿用者增加保护并增加舒适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内底以及结合有该内底的鞋类系统。内底(40)包括由相对较硬的底部件(51)和相对较软的顶部件(52)形成的足跟垫环(50),该足跟垫环位于足跟区和足弓区下方且其上表面具有沟槽(53)。前足垫(60)具有后部(63)和位于前足下方的前部(62),该后部装配在足跟垫环的沟槽中并粘附在其内。在前足和足跟触地区中在前足垫的下表面中的凹槽内布置有相对较软的泡沫垫(66)。一种鞋类系统可包括结合有编织袜(30)的内底,该袜具有垫起较厚的足掌部(33)和足跟部(34)以及较薄的足弓部(35),且内底具有轮廓形成为与袜抵接配合的上表面。该鞋类系统也可包括与内底结合的鞋(80),该鞋起增强内底益处的作用。
文档编号A43B7/16GK101022744SQ200580030498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0日
发明者詹姆斯·L·特罗内博格 申请人:詹姆斯·L·特罗内博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