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11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衣机,应用于服装加工行业对服装出厂前的后整理折叠,属于服装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服装加工行业,对于诸如衬衫、羊毛衫、T恤衫、童装等成衣的后整理折叠往往都是靠手工在设置于机架的工作台面上来完成的,由于纯手工作业的工作效率难以保障,因此必须投入较多的人力,从而带来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而且,手工折叠的效果一方面存在因人而异之别,另一方面即使由同一操作工折叠,仍无法保证良好的一致性。尤其是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自然地会将目光注意到折叠效果上,出口服装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保障服装挺括效果好、折叠效率高的折衣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折衣机,包括机架7和工作台面55,特点是还包括一可展开/收拢的衣领模1、一领尖模54和一用于驱使衣领模1展开/收拢的衣领模开合调节机构以及一与衣领模1相配合的用于挟持贴靠到衣领模1上去的衣领的压领机构,所述的衣领模1包括一组彼此连结着的通电后发热的发热器4,整体地处于工作台面55的平面之上,上部具导热护板5,下部安装在一对固定座3上,固定座3底部分别延设有具滚轮63的导向柱2和具轴承61的轴承架62,导向柱2通过滚轮63与衣领模开合调节机构连结,而轴承架62通过轴承61滑配于固设在机架7上的领模导轨35上;所述的衣领模开合调节机构包括一开合气缸43,设于机架7上,一开合导轨48,具一组调节螺孔50、调节板调整槽57,尾端延设有开合导轨推板47,开合导轨推板47与开合气缸43的缸柱46连结,前端滑配于一对分别设有上、下轴承59、36的上、下轴承座60、37上,上、下轴承座60、37固设在领模导轨35的中部,一调节板58,设于调节板调整槽57上,一对左、右连杆45、40,具滑槽44的左连杆45的一端共同地铰接在开合导轨48的尾端,另一端与一对右连杆40的一端铰连,右连杆40的另一端与调节板58铰接,一弹簧38,一端固定在延设于开合导轨48前端所延设的弹簧固定板上,另端固定在机架7上;所述的领尖模54与衣领模1相对应,设在领尖模固定板51上,领尖模固定板51设在开合导轨48尾端的一组调整螺孔50处;所述的压领机构设在机架7上,上部对应于所述的发热器4,并且可贴靠/退离于发热器4,下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固定座3,并且可贴至/撤离于固定座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组发热器4由左、右发热器和位于左、右发热器之间的中间发热器相互组配成一个整体上的可展开/收拢的扇形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对固定座3在面向所述的压领机构的端面上固设有用于与压领机构相锁定的齿块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别位于一对导向柱2上的一对滚轮63滑配在一对左连杆45上的滑槽44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板58整体上呈凸字形,该凸字形的中部滑配于调节板调整槽57上,两侧在对应于开合导轨48的底部处略向外扩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对左、右连杆45、40彼此连结后整体上构成为一个既可窄缩又可扩大的平行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领尖模固定板51在开合导轨48的尾端的位置是可以在设于开合导轨48尾部的一组调整螺孔50的区域范围内变化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领机构包括一大体上对应于开合导轨48前端的并且固定在机架7的横梁25中部的导轨26,导轨26的前端与领模导轨35固定,并且还枢置有一对分别用于与所述的一对齿块6相啮配的齿条29的一端,而齿条29的另一端各固设推板30的上端,推板30的下端与锁模气缸41连结,锁模气缸41固定在机架7上,导轨26的后端近中间借助于气缸架21而卧设有一压模气缸19,导轨26的后端靠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对弹簧定位板18,在弹簧定位板18上贯穿有一钢缆23,钢缆23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弹簧定位板18处分别套置有一对弹簧22和一对用于对弹簧22限位的弹簧固定圈20,钢缆23的一对缆端分别固定于一对压领架连杆11上,一对压领架连杆11的前端分别设置一组绷带夹板8、10,绷带夹板8、10上夹固用于贴靠到发热器4上而藉起压住领子的绷带9,一对压领架连杆11的后端分别枢设在一压领架15的两端,压领架15的底部固定于一压领架滑块16上,而压领架滑块16滑配于所述的导轨26上,在压领架15的上部并且居中间部位固设有一压领架限位顶杆14,压领架限位顶杆14与所述的发热器4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对锁模气缸41分别借助于气缸架53而固定于机架7上,并且大体上对应于所述的开合气缸43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领架15的两端侧部或一对压领架连杆11的后端肩部的两者任择其一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压领架连杆11过度回转的压领架连杆上限位块1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具有对服装的折叠效率高、折叠效果好的优点,而且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1,为了供本实用新型的衣领模1显露于或称伸展至工作台55外,因此不言而喻地在工作台面55上务必需要有一个缺失部分的腔口64(见图2)。衣领模1在折叠服装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前面提及的折叠效果的优劣会直接反映于服装的衣领上,即衣领是消费者先入为主的关键部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衣领模1由三个发热器4彼此连结而成,它们是左、右发热器和位于左、右发热器之间的中间发热器所构成的,内藏有电气连接的加热元件例如电热板或电热丝或电热管等等,而且依据常识,对于发热器4中的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是可以依需调节的。每个发热器的个体形状自成小扇形,而整体上所形成的结构表现为犹如手风琴形式的既可展开也可收拢的大扇形,这种形状能适合于不同规格的服装领子的贴靠。发热器4的展开/收拢是通过其下部的一对固定座3来完成的,在每个固定座3的低面垂直地延设有一导向柱2和水平地延伸有一轴承架62,一对导向柱2的底部所枢设的一对滚轮63配置于一对左连杆45上的滑槽44中,而枢置于一对轴承架62上的一对轴承61(又可称为滚轮)滑配于领模导轨35中央的导轨槽中,领模导轨35通过固定板34并用螺钉33而固定于机架7上。作为衣领模1的发热器4的展开/收拢是由衣领模开合调节机构来担当。
衣领模开合调节机构的开合气缸43卧置于机架7一端的模梁上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申请尽管提及或称推荐的是开合气缸43,但并不表明油缸不能适用,也就是说如果将开合气缸43更换为开合油缸,那么应当认为是等效的,包括在上面已提及的一对锁模气缸41和压模气缸19,因此不能也不当以油缸更换气缸而试图成为游离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理由。开合气缸43的缸柱46与开合导轨推板47的偏下部固连,而开合导轨推板47的上部与开合导轨48的尾端垂接,垂接的方式既可焊接、铆接或以其它类似方式相接,也可同开合导轨48一体制作。在开合导轨48的尾部开设有一组调整螺孔50,当用于固着领尖模54的领尖模固定板51由螺钉固定到不同位置的调整螺孔50上时,那么领尖模54的位置也相应地发生改变,即领尖模54接近或远离于发热器4的距离变化是靠调整领尖模固定板51实现的。开合导模48的前端配设在一对分别携有上、下轴承59、36的上、下轴承座60、37上,而上、下轴承座60、37固定在领模导轨35上,并且还在开合导轨48的前端所延设的固定板上固定有藉起回位作用的弹簧38的一端,弹簧38的另端固定在机架7上。调节板58整体上呈凸字形,中部置于开合导轨48的调节板调整槽57上,两侧分别由销轴52与一对右连杆40的一端铰连,一对右连杆4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42与一对左连杆45的一端铰连,而一对左连杆45的另一端同样由相应的销轴与开合导轨48的偏尾端铰连,于是,一对左、右连杆45、40有机地构成了一个既可扩大又可窄缩的平行四边形。当开合气缸43的缸柱46向外伸展时,即以该图所示位置的左方向伸展时,那么开合导轨推板47被向左推移,使开合导轨48同步地向左位移,领尖模54亦然。在开合导轨48向左位移时,那么使左、右连杆45、40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变为窄长,反之亦然。由于一对滚轮63是配置在一对左连杆45的滑槽44中的,以及由于一对轴承61是滑配于领模导轨35的导轨槽中的,因此,当开合导轨48向前述的左移方向移动时,那么便带动一对导向柱2彼此靠拢,而一对轴承架62则彼此向远端位移,反之亦然。在导向柱2、轴承架62作相应的即由前面提及的状态变化时,那么发热器4便产生收拢或展开的适应性变化,该适应性变化的具体程度则由操作设于机架7上的微动开关49来体现。
仍请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压领机构的导轨26前端由螺钉28与领模导轨35固定,并且在其近中间处通过销轴31枢接齿条29的一端,齿条29上的啮合齿面向固设于固定座3的端面上的齿块6,上端与齿条29的另一端相固接的推板30藉由其下端的气缸柱固定孔32与锁气缸41的气缸柱39连结。当一对锁模气缸41的气缸柱39向缸体内回缩时,便带动推板30,进而带动齿条29偏转,使齿条29与齿块6相啮合,以对固定座3锁定,反之也然。一对锁模气缸41卧设在一对气缸架53上,气缸架53的上部还由螺钉56与领模导轨35固接。导轨26的后端固定在横梁25上,而横梁25通过螺钉27与机架7固定。导轨26的后端形成有一个弯折部,其上加设气缸架21,压模气缸19以卧姿状态地固定于气缸架21上,压模气缸19的缸柱24保持与压领架15相对应,以便由缸柱24的伸展顶及或称推及压领架15。一对延伸于导轨26后端的弯折部两侧的弹簧定位板18上预设有用供钢缆23穿过的钢缆孔,设在钢缆23上的弹簧固定圈20的作用是保证一对弹簧22具有所需的作用力,也就是说一对弹簧22的作用力的大小是靠调节弹簧固定圈20来体现的。
继续见图1,一对压领架连杆11的形状分别呈7字形或称L形,后端即基部或称钢缆固定脚13通过销轴12而枢接于压领架15的端部,钢缆23的两个缆端在穿过弹簧定位板18上的钢缆孔后固定于钢缆固定脚13上。当缸柱24自缸体内向外伸展,便推及压领架15的尾部,从而带动压领架15朝着发热器4方向位移,具体是由于压领架15是通过其下部的压领架滑块16而配设于导轨26上的,因此,随着压领架滑块16的前移,则使压领架15同行。在压领架15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钢缆23上的弹簧22的作用,使枢置于其上的一对压领架连杆11尾部即钢缆固定脚13受力,致使设置在一对压领架连杆11前部的绷带9形成抱合形状地抱至到发热器4上,以协助发热器4将在折衣时贴置到发热器4上的服装领子挟持,反之亦然。为了防止一对压领架连杆11无节制地回转,因此分别由一对既可以设在压领架15侧部,也可设在钢缆固定脚13上的压领架连杆限位块17予以控制。压领架15向发热器4方向移动的极限位置控制是由压领架限位顶杆14来体现的,当压领架限位顶杆14触及到发热器4时,则压领架15即停移,压领架15的回位由一对弹簧22担当。
请见图2,由该图知,在工作台面55的中央开设有服装的门襟槽68,该槽贯通到腔口64处,发热器4在腔口64处伸展出工作台面55,用于操控压领机构的压模气缸19的开关65、66有一对,而之所以设置分别居于工作台面55一端二侧的二个开关65、66,是因为考虑到折衣工的个体状态之差异,即有人善用左手,而有人惯用右手,因此能为折衣工的操作带来灵活方便的选择效果。在位于工作台面55的下方设有电气控制箱67,并且在工作台面55之一侧还可延设衣斗69,在折衣工的方位处即一对开关65、66的部位处安装折衣板70,折衣板70是通过设于工作台面55上的折衣板座71而完成设置的。
申请人结合图1、图2简述本实用新型的折衣原理,首先根据所要折叠的成衣的不同质地例如棉、毛、麻、丝、化纤的相应质地,将发热器4的发热温度选控至合理范围,对于熨烫服装的温度点的合理选择作为服装加工行业是公知的,即服装材质不同,熨烫温度也不同。再根据成衣规格,对衣领模1进行调整,具体通过操控开合气缸43来达到,如前述,缸柱46愈伸展,则愈能推移开合导轨48左移,使一对左、右连杆45、40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变窄变长,最终使发热器4展开到与被折叠的服装的领子规格(尺码)相适配的程度才关闭开合气缸43。将待折叠的成衣的钮口钮好,并且对准到工作台面55上的门襟槽68内,而领口对准领尖模54,领体贴置于发热器4,插入用作衬垫的纸板,再按开关65或开关66,一对锁模气缸41和压模气缸19动作,使齿板30与发热器4底部的固定座3上的齿块6相啮合,即完成了锁定。与此同时,在压模气缸19的动作下,使绷带9抱合到已贴靠在加热器4上的衣领上,将衣领挟持。待操作工打好服装别夹后,复按开关65或66,使齿条30与齿块6脱开,同时使绷带9离开衣领。取下成衣,装好领尖角和领圈(子)撑,挂上标牌即告折叠完成。如此反复地折叠成衣,能体现出高效性,而且被折叠出的服装较为挺括。需要说明的是,在折叠同一批次、规格的成衣时,不需再操控开合气缸41,而仅需操作开关65或开关66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折衣机,包括机架(7)和工作台面(5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展开/收拢的衣领模(1)、一领尖模(54)和一用于驱使衣领模(1)展开/收拢的衣领模开合调节机构以及一与衣领模(1)相配合的用于挟持贴靠到衣领模(1)上去的衣领的压领机构,所述的衣领模(1)包括一组彼此连结着的通电后发热的发热器(4),整体地处于工作台面(55)的平面之上,上部具导热护板(5),下部安装在一对固定座(3)上,固定座(3)底部分别延设有具滚轮(63)的导向柱(2)和具轴承(61)的轴承架(62),导向柱(2)通过滚轮(63)与衣领模开合调节机构连结,而轴承架(62)通过轴承(61)滑配于固设在机架(7)上的领模导轨(35)上;所述的衣领模开合调节机构包括一开合气缸(43),设于机架(7)上,一开合导轨(48),具一组调节螺孔(50)、调节板调整槽(57),尾端延设有开合导轨推板(47),开合导轨推板(47)与开合气缸(43)的缸柱(46)连结,前端滑配于一对分别设有上、下轴承(59)、(36)的上、下轴承座(60)、(37)上,上、下轴承座(60)、(37)固设在领模导轨(35)的中部,一调节板58,设于调节板调整槽(57)上,一对左、右连杆(45)、(40),具滑槽(44)的左连杆(45)的一端共同地铰接在开合导轨(48)的尾端,另一端与一对右连杆(40)的一端铰连,右连杆(40)的另一端与调节板(58)铰接,一弹簧(38),一端固定在延设于开合导轨(48)前端所延设的弹簧固定板上,另端固定在机架(7)上;所述的领尖模(54)与衣领模(1)相对应,设在领尖模固定板(51)上,领尖模固定板(51)设在开合导轨(48)尾端的一组调整螺孔(50)处;所述的压领机构设在机架(7)上,上部对应于所述的发热器(4),并且可贴靠/退离于发热器(4),下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固定座(3),并且可贴至/撤离于固定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发热器(4)由左、右发热器和位于左、右发热器之间的中间发热器相互组配成一个整体上的可展开/收拢的扇形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固定座(3)在面向所述的压领机构的端面上固设有用于与压领机构相锁定的齿块(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别位于一对导向柱(2)上的一对滚轮(63)滑配在一对左连杆(45)上的滑槽(4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板(58)整体上呈凸字形,该凸字形的中部滑配于调节板调整槽(57)上,两侧在对应于开合导轨(48)的底部处略向外扩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左、右连杆(45)、(40)彼此连结后整体上构成为一个既可窄缩又可扩大的平行四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领尖模固定板(51)在开合导轨(48)的尾端的位置是可以在设于开合导轨(48)尾部的一组调整螺孔(50)的区域范围内变化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领机构包括一大体上对应于开合导轨(48)前端的并且固定在机架(7)的横梁(25)中部的导轨(26),导轨(26)的前端与领模导轨(35)固定,并且还枢置有一对分别用于与所述的一对齿块(6)相啮配的齿条(29)的一端,而齿条(29)的另一端各固设推板(30)的上端,推板(30)的下端与锁模气缸(41)连结,锁模气缸(41)固定在机架(7)上,导轨(26)的后端近中间借助于气缸架(21)而卧设有一压模气缸(19),导轨(26)的后端靠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对弹簧定位板(18),在弹簧定位板(18)上贯穿有一钢缆(23),钢缆(23)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弹簧定位板(18)处分别套置有一对弹簧(22)和一对用于对弹簧(22)限位的弹簧固定圈(20),钢缆(23)的一对缆端分别固定于一对压领架连杆(11)上,一对压领架连杆(11)的前端分别设置一组绷带夹板(8)、(10),绷带夹板(8)、(10)上夹固用于贴靠到发热器(4)上而藉起压住领子的绷带(9),一对压领架连杆(11)的后端分别枢设在一压领架(15)的两端,压领架(15)的底部固定于一压领架滑块(16)上,而压领架滑块(16)滑配于所述的导轨(26)上,在压领架(15)的上部并且居中间部位固设有一压领架限位顶杆(14),压领架限位顶杆(14)与所述的发热器(4)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锁模气缸(41)分别借助于气缸架(53)而固定于机架(7)上,并且大体上对应于所述的开合气缸(43)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领架(15)的两端侧部或一对压领架连杆(11)的后端肩部的两者任择其一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压领架连杆(11)过度回转的压领架连杆上限位块(17)。
专利摘要一种折衣机,应用于服装加工行业对服装出厂前的后整理折叠,属于服装机械。包括机架和工作台面,特点是还包括一可展开/收拢的衣领模、一领尖模和一用于驱使衣领模展 开/收拢的衣领模开合调节机构以及一与衣领模相配合的用于挟持贴靠到衣领模上去的衣领的压领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具有对服装的折叠效率高、折叠效果好的优点,而且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41H43/04GK2872897SQ2006200684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0日
发明者范建华 申请人:范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