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551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安全帽,包括 一个帽壳,它在使用时除脸面区外至少部分地包围佩戴者头部; 一个 下颏箍圏,它在使用时围拢着佩戴者脸面区的下部;以及一个优选可 回转地装在帽壳上的护目镜,用于覆盖帽壳与下颏箍圏之间的视界开 孔,其中,下颏箍圏具有两个彼此可相对运动的部分。
技术背景尤其是在摩托车发生:寧故时,这种安全帽可减轻或防止安全帽佩 戴者头颅区受伤。在这方面可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在EP0433182中介绍了 一种有两个可彼此相对运动的下颏箍 圏部分的安全帽,它们可移动地装在帽壳上。在这种安全帽中,当朝 安全帽内部的方向单纯移动下颏箍圏时可以对下方打开安全帽,但开 的口不太大。此外,既不能在下颏箍圏部分的打开位置也不能在其关 闭位置实现预紧。而且这种安全帽制造技术复杂,也没有让两个下颏 箍圏部分之间铰链连接。其结果是,下颏箍圏部分各自的运动过程不 能实现同步化。此外还已知这样一些安全帽,它们在脸面区是敞开的(所谓"半 盔,,(Jet-Helme ))。这种安全帽尽管有提供新鲜空气的优点,但是这 在下雨和天气寒冷时则成为缺点。此外,在发生事故时对脸面和下颏 部分的保护不够充分。尤其是在两轮运动车领域中使用越野赛安全帽,它们同样有比较 大的视孔,以保证在耗费大体力时重要的空气供给。但与半盔 (Jet-Helme )不同,这些安全帽具有稳定的下颏箍圏,以便在时常发 生倾翻时提供足够的保护。所谓的翻转式或体系式安全帽(Klapp-bzw. Systemhelme)具有整体式大块的下颏箍圏,在此下颏箍圏上大多还成形有护目镜。下颏 箍圏可以通过一个基本上水平的回转轴向上翻转,从而使戴上和脱下 更加方便。此类型的安全帽虽然因为安全帽装有可翻转的下颏箍圏而 便于戴到安全帽内,但由于下颏箍圏只是水平地向下回转,所以它在 下颏区内不能提供附加的配合准确度。还有,这种类型的安全帽不能 带着眼镜戴上或脱下。按另一种设计方案,釆用这样的帽壳,在使用时它除脸面区之外几乎完全包围佩戴者的头部; 一个下颏箍圏,它在使用时围拢着佩戴 者脸面区的下部;以及一个优选可回转地装在帽壳上的护目镜,用于 覆盖帽壳与下颏箍圏之间的视界开孔。在佩戴者头部的固定借助下颏 带实现,当戴上安全帽后将该下颏带扣紧在佩戴者的下颏区内。这种 类型的安全帽(所谓"整盔,,(Integralhelme ));故广泛应用,但它们的 缺点是戴上和脱下不实用。尤其是在发生事故时安全帽难以摘脱,有 时,例如在颈部受伤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出现危险的状况。此外,所有上述类型的安全帽都有这样的缺点,即,尽管总是可 以提供不同尺寸的安全帽,以便针对不同的头部尺寸选择相应的最佳 适配型号,然而实际证明,以此方式只能有条件地达到安全帽的最佳 配合。消费者实际上往往面临着在一个尽管提供了好的配合但难以穿 戴和脱下的安全帽,或一个易于戴上和脱下但只有不良配合的安全帽 之间进行选择。此外,在此类安全帽中,为了将安全帽固定在佩戴者 的头上大多需要下颏带,它尤其在颌部和颈部提供的原本就已经是不 充分的固定,因此当安全帽配合不佳时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所述 的缺点尤其是在高速时使人能明显感觉到,在那时作用有附加的风压 力并且安全帽会向上飘移。此外,由于在安全帽与颈前部区之间没有 闭合遮挡,在安全帽下方进入的气流就影响到行驶舒适性,因为它们 会引起令人不舒服的风噪音和使人感到寒冷。下颏带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们有时难以操作,尤其在戴手 套的情况下。它们也很难能用单手进行操作。此外,为下颏带提供了 多种多样的锁扣系统,它们的操作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有时会造成困难。实际中确实表明,例如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救护人员往往难以解开下颏带的锁扣系统而损失了宝贵的救助时间。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安全帽,它能方便地戴上和脱下, 以及,尤其是在颌部和颈部提供更好的固定。由此应首先避免例如在 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安全帽经头后部滑脱。按照针对本发明领域常用的表达方式,这也称为"脱掉特性(Abstreifverhalten),,,因此在按本发 明的安全帽中这一特性应能得到改善。此外,本发明还应能实现有更 好的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声学特性,以及能更好地防风、防污染和防寒。 此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征得以实现。权利要求1和 2分别涉及一种安全帽,包括 一个帽壳,它在使用时除脸面区外至 少部分地包围佩戴者头部; 一个下颏箍圏,它在使用时围拢着佩戴者 脸面区的下部;以及一个优选可回转地装在帽壳上的护目镜,用于覆 盖帽壳与下颏箍圏之间的视界开孔,其中,下颏箍圏具有两个彼此可 相对运动的部分。按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规定,两个下颏箍圏部分中 的每一个都可回转地设直在帽壳上,并且,各下颏箍圏部分在帽壳上的可回转设置分别借助一个弹性板件实现,该弹性板件将帽壳与相应 的下颏箍圏部分连接起来。按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规定,两个下颏箍 圏部分在它们各自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装置互相连接。由此,即使用 双手在这两个下颏箍圏部分上施加不同的关闭压力,也始终能实现两 个下颏箍圏部分的同步闭合。釆取此措施,尤其是还可以单手完成下 颏箍圏部分的闭合。通过可回转地设置下颏箍圏部分,首先可以在安全帽戴上和脱下 之前扩展安全帽开口,从而更易于穿戴和摘掉安全帽。这两个下颏箍 圏部分配置成通常可以这样一种方式回转,即,两个下颏箍圏部分的 每一个在打开时绕各自不同的轴线向下和向外回转,从而使两个下颏 箍圏部分在打开时彼此远离。当下颏箍圏部分闭合时它们重新互相靠 拢,由此减小安全帽开口。但基于按本发明的措施也可以将下颏箍圏部分的结构设计为,使得戴上安全帽之后再进一步减小安全帽开口,由此显著改善了尤其是 在下颏区内的固定,而通过下颏箍圏部分的可回转性,已保证有足够大的安全帽开口用于安全帽的戴和脱。例如按权利要求3可以规定, 两个下颏箍圏部分分别在它们的下部区内有一个朝安全帽内部方向侧 向伸出的下颏护面。由此,在下颏箍圏部分闭合时附加地减小安全帽 开口,其结果是,不仅改善了固定,而且也可以实现安全帽有更好的 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声学特性,以及能更好地防风、防污染和防寒,正 如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那样。在权利要求4中建议了一种特别有利的下颏箍圏部分实施形式。 权利要求4规定,下颏箍圏部分在它们面朝帽壳的端部分别有一个固 定区,并且在其背对帽壳的端部分别有一个带封闭面的闭合区,其中, 这两个封闭面在两个下颏箍圏部分的打开位置相互拉开距离,而在可 通过回转两个下颏箍圏部分达到的闭合位置彼此相靠。在这方面权利要求5的特征是有利的,按权利要求5,在封闭面 的区域内设置一闭合机构,它将两个下颏箍圏部分在空间上彼此靠紧 地固定在它们的闭合位置。所述闭合机构可以设置在闭合面的区域内 大体在向下定向的表面上,并例如设计为搭扣。权利要求6规定,封闭面之一具有一个槽,而另一个封闭面具有 一个与所述槽相配的榫,在闭合位置槽与榫互相啮合。由此可以在受 冲击的情况下更好地吸收两个下颏箍圏部分的剪力以及减小铰链连接 装置和闭合机构的负荷。因此,闭合机构的规定的功能,在发生事故 并由此在下颏箍圏部分上引起负荷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得到保证。若按权利要求7,两个下颏箍圏部分在它们的打开位置是预紧的, 则例如在打开闭合机构之后两个下颏箍圏部分会自动回转到打开位 置。预紧力可例如采取下述措施获得在打开位置所述的板件处于其 无应力位置,而在关闭运动的过程中板件被置于有应力的状态。按权利要求8规定,两个下颏箍圏部分的固定区分别以一个面朝 帽壳的侧面结束,在下颏箍圏部分的闭合位置,该侧面贴靠在帽壳的 支承面上,而在下颏箍圏部分的打开位置,该侧面与支承面拉开距离。通过在闭合位置将下颏箍圏部分支承在帽壳上,保证了当力从下面作用在下颏箍圏部分上时提供更好的保护。若尤其按权利要求9规定, 下颏箍圏部分固定区的侧面和帽壳的支承面分别设计为台阶状,以及 在下颏箍圏部分的闭合位置所述的台阶状部分互相啮合,则又可以更 好地吸收在下颏箍圏部分与帽壳之间的剪力。按权利要求10,下颏护面在其面朝安全帽内部的那一侧设有可拆 除的衬垫。通过可拆性,例如可以使用有不同厚度的衬垫,从而使安 全帽可以更好地与不同的头部尺寸相互协调。由此改善了安全帽的配 合。此外,可拆的衬垫还可以使清洗更加方便。权利要求11规定,固定区的侧面沿其纵向延伸经过一个终端面平 接地过渡到下颏护面,以及在下颏箍圏部分的闭合位置,终端面支承 在帽壳的支托上。由此可以使安全帽更好地吸收从正面作用在下颏箍 圏部分上的力。此外,若按权利要求12,两个下颏箍圏部分在它们的闭合位置被 护目镜搭接或者贴靠在护目镜的底边上,则下颏箍圏部分可以独立于 护目镜打开和关闭。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图1 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一种实施形式的透视侧视图,下颏箍 圏部分处于闭合位置;图2 图1所示实施形式的透视侧视图,下颏箍圏部分处于打开 位置;图3图1所示实施形式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透视前视图,下颏箍圏部分处于闭合位置;图4图1所示实施形式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透视前视图,下颏箍圏部分处于打开位置;图5 按图4的剖视图,其中下颏箍圏部分处于打开位置; 图6 按图3的剖视图,其中下颏箍圏部分处于闭合位置; 图7 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帽壳的一种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图8 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下颏箍圏部分的一种实施形式的透 视图,其处于闭合位置;以及图9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图1所示实施形式从下面看的局部 透视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1,它表示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一种实施形式的透视 侧视图,包括帽壳3和下颏箍圏部分la、 lb (在图1中只能看到下颏 箍圏部分la),其中后者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按图示的实施形式, 下颏箍圏部分la、 lb分别通过一个弹性板件2固定在帽壳3上。板件 2用 一种持久弹性、抗断裂和抗拉的材料例如POM (聚曱醛 (Polyoxymethylen/Polyaceta1))或PC制造,并通过粘接、铆接或卡 接分别固定在帽壳3的外表面上。图1举例表示借助铆接5进行固定。 优选地,为了改善气动力学性能,板件2也可以埋入帽壳3内,从而 形成一种无台阶的外表面。优选地,在帽壳3上还可回转地安装护目 镜4。此外,在帽壳3内部通常加设有衬垫12。板件2在帽壳3和相应的下颏箍圏部分la、 lb上这样展开,使得 在下颏箍圏部分la、lb回转运动时只形成与回转轴线正交的平行应力 线。因此就不会发生板件2的变形,所述板件并非用于导引下颏箍圏 部分la、 lb。从而减小板件2的材料应力。此外,在板件2与帽壳3或下颏箍圏部分la、 lb之间的固定件5 的负荷也较小。优选地,这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在它们的打开位 置的预紧的。为获得这种预紧,在打开位置使板件2处于其无应力状 态,而在闭合运动过程中板件被置于应力状态。但也可以设想其他将 下颏箍圏部分la、 lb可回转地设置在帽壳3上的实施方案,只要这些 实施方案能在从闭合位置向打开位置的过渡过程中保证下颏箍圏部分 la、 lb的可回转性以增大安全帽开口 ,以及确保下颏箍圏部分la、 lb 在帽壳3上的可靠固定。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通常可回转地配置,具体方式是,这两 个下颏箍圏部分la、lb的每一个在打开时分别绕不同的轴线向下和向外回转,从而^f吏这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lb的重心在打开时彼此远离。 当下颏箍圏部分la、 lb闭合时,它们重新互相靠拢,由此减小安全帽 开口。因此,通过帽壳3、下颏箍圏部分la、 lb和板件2确定的回转 轴线分别倾斜地定向,就图1而言它们大体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 图2表示图l所示实施形式在下颏箍圏部分la、lb处于打开位置 时的透视侧视图。如已提及的那样,基于按本发明的措施,下颏箍圏 部分la、 lb的结构可以设计为,在安全帽戴上之后再进一步减小安全 帽开口,由此尤其明显改善了安全帽在下颏区的配合,而通过下颏箍 圏部分的可回转性,便保证有足够大的安全帽开口用于安全帽的戴和 脱。由图2例如可以看出,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分别在它们的下 部区内有一个朝安全帽内部方向侧向伸出的下颏护面6。由此在下颏 箍圏部分la、 lb闭合时附加地减小安全帽开口 ,因为下颏护面6互相 靠拢,并且最后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合位置处于互相对齐的状 态。其结果^:,不仅改善了安全帽的配合,而且也可以达到使安全帽 有更好的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声学特性,以及能更好地防风、防污染和 防寒。下面将下颏箍圏部分la、lb分成一个处于面朝帽壳3的端部的固 定区7和一个处于背对帽壳3的端部的闭合区13。闭合区13各有一 个封闭面8,在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打开位置,这两个封闭面 8相互拉开距离,而在可通过回转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达到的闭 合位置彼此相靠。封闭面8也还可以设有橡胶的表面密封装置(图1 至9没有表示),用于防止风和水的入侵。此外,这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在它们各自闭合区13的上部 通过铰链连接装置IO互,连接。由此,即使用双手在这两个下颏箍圏 部分la、 lb上施加不同的关闭压力,也始终能实现两个下颏箍圈部分 la、 lb的同步闭合。如已提及的那样,采取此措施尤其是还可以单手 完成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合,这是因为,通过铰链连接装置10 可以将例如第一个下颏箍圏部分la的运动传给第二个下颏箍圏部分 lb。在封闭面8的区域内也可以设置一个闭合机构11、 14,它将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在空间上彼此靠紧地固定在它们的闭合位置。在 图2中表示出了这种借助与销钉ll配合作用的杠杆14的闭合机构11、 14的一种可能的实施形式。,在这里,抬起杠杆14便释放销钉11,以 及,这两个下颏箍圏部务'la、 lb在板件2的预紧力作用下回转到它们 的打开位置。这种杠杆14也可以单手操作,这是特别有利的,因此在 选择闭合机构11、 14时也应对此加以考虑。据此,铰链连接装置IO应设在各自闭合区13的上部,因为优选 的是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每一个在打开时应向下和向外回转,以 使这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在打开时彼此远离。此外由图2可以看出,封闭面8之一具有一个槽9,而另一个封 闭面8具有一个与所述槽9相配的榫15(例如见图4),在闭合位置槽 9与榫15互相啮合。由此可以在受冲击的情况下更好地吸收两个下颏 箍圏部分la、 lb的剪力以及减小铰链连接装置IO和闭合机构11、 14 的负荷。因此闭合机构U、 14的规定的功能,在发生事故并由此在下 颏箍圏部分la、 lb上引起负荷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得到保证。图3表示图1所示实施形式的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下颏箍圏部分 la、 lb处于闭合位置时的透视前视图。在这里还可以在下颏箍圏部分 la、 lb的前部看到通风缝23,它们保证安全帽内部的充分通风并防止 护目镜蒙上潮气薄翳。图4表示图l所示实施形式的按本发明的安全 帽下颏箍圏部分la、 lb处于打开位置的透视前视图,其中还可看见与 槽9 (见图2 )配合作用的榫15。图5和6分别表示按图4的剖视图,其中,在图5中下颏箍圏部 分la、 lb处于打开位置,而在图6中它们处于闭合位置。此外,图5 和6还表示出了帽壳3的内部加层。在这里帽壳3本身意味着是在最 外面的护套,在受冲击时其将力量分散。对于帽壳3的制造,推荐采 用热固性塑料、埋入塑料一的玻璃纤维材料(GFK),或者热塑性塑 料,例如聚碳酸酯(PC )、聚酰胺(PA )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 )。 衬垫12可以由保护垫12a和舒适垫12b组成,前者在安全帽内部吸收 沖击时释放的能量并例如用聚苯乙烯(Styropor-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商品名))制成,后者将安全帽牢固和舒适地固定在佩戴者头部并例如用泡沫材料制成。下颏箍圏部分la、 lb及其下颏护面6在面朝安全 帽内部的表面上也设有保护垫12a和舒适垫12b。在这方面有利的是, 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打开位置,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衬垫12 无台阶地延续帽壳3的衬垫12,为的是使安全帽更易于戴上和脱下(见 图5)。但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合位置,下颏箍圏部分la、 lb 的衬垫12紧挨着佩戴者的耳朵下面,不过为了戴着舒适和不限制听 觉,在耳朵本身的区域内提供有足够的空隙。在这里也允许方便而舒 适地佩戴眼镜(图6)。此外,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及其下颏护面6 的衬垫12优选地可以取下。通过所述的可拆性,例如可以使用有不同 厚度的衬垫12,从而使安全帽可以更好地与不同的头部尺寸相互协 调。由此改善了安全帽的配合。此外,可拆的衬垫12还可以使清洗更 加方便。优选地,帽壳3还具有一个带有相应的衬垫的护颈(图l至 9中未表示)。由图5和6还可以看出,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固定区7 分别以一个面朝帽壳3:的,侧面16结束,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 合位置,侧面16贴靠在帽壳3的支承面17上(图6),以及,在下颏 箍圏部分la、 lb的打开位置,它与支承面17拉开距离(图5)。通过 在闭合位置将下颏箍圏部分la、 lb支承在帽壳3上,保证当力从下面 作用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上时提供更好的保护。尤其是下颏箍圏部 分la、lb固定区7的侧面16和帽壳3的支承面17可以分别设计为台 阶状,从而在侧面16内形成一个折槽21,以及在支承面17内形成一 个支承条22。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合位置,所述的台阶状部 分通过将支承条22置入折槽21内而互相啮合(图6)。由此再次可以 更好地承受下颏箍圏部分la、 lb与帽壳3之间的剪力(图6)。图7表示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帽壳3的一种实施形式的透视图, 其中取走了衬垫12。尤丼可以看出支承面17的台阶状结构,同时形 成了支承条22。与图8(其表示了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一种实施形 式的透视图)相比较,可以看出,支承条22是如何与支承面16的折槽21相配的,因此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合位置,支承条22 被折槽21接纳。在此位置,侧面16与支承面17互相靠拢。此外,图 7还表示,为了改善空气动力学特性,板件2可以在帽壳3和下颏箍 圏部分la、 lb的一个成阶梯形的区域18内下沉,从而形成帽壳3的 无台阶外表面。此外可由图8看出,固定区7的侧面16沿其纵向延伸经过一个终 端面20平接地过渡到下颏护面6。由图7也可看出,帽壳3具有一个 支托19。尤其是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合位置,终端面20支承 在帽壳3的支托19上。由此可以使安全帽更好地吸收从正面作用在下 颏箍圏部分la、 lb上的力。此外图8还清楚地表示,下颏箍圏部分 la、lb及其下颏护面6是如何在面朝安全帽内部的表面上设置衬垫12 的。下颏护面6的衬垫12为了与不同大小的头部相配可以设计为各种 厚度以及优选地可以取下。此外, 一般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内侧 面上也加设衬垫12,但其在图8中并没有画上。图9表示按本发明的安全帽的图1所示实施形式从下面看的局部 透视详图。在此尤其可见封闭面8及闭合机构11、 14的一种可能的设 计方案。如已提及的那样,,其中一个封闭面8有槽9而另一个封闭面 8有与该槽9相配的榫lS (也可见图2和图4),在闭合位置,槽9与 榫15互相啮合。此外还可以清楚看出铰链连接装置10。闭合机构11、 14在图示的实施形式中包括与销钉11配合作用的杠杆14。在这里, 抬起杠杆14便释放销钉11,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在板件2的预 紧力作用下回转到它们的打开位置。但也可以设想闭合机构11、 14 的其他实施形式,但它们无论如何应当坚固耐用和能便于操纵。因此借助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安全帽,它能方便地戴上和脱下,以 及尤其在颌部和颈部提供更好的配合。由此尤其是也优化了脱掉特性 (Abstreifverhalten )。此外,按本发明的安全帽具有卓越的空气动力学 和气动声学特性,并保证更好地防风、防污染和防寒。依据申请人的 初步试验,证明了本发明的安全帽是目前所能提供的最轻声的全面遮 护安全帽。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帽,包括一个帽壳(3),该帽壳在使用时除脸面区外至少部分地包围佩戴者头部;一个下颏箍圈(1),该下颏箍圈在使用时围拢着佩戴者脸面区的下部;以及一个优选可回转地装在帽壳(3)上的护目镜(4),用于覆盖帽壳(3)与下颏箍圈(1)之间的视界开孔,其中,下颏箍圈(1)具有两个彼此可相对运动的部分(1a、1b),其特征为两个下颏箍圈部分(1a、1b)中的每一个都可回转地设置在帽壳(3)上,并且,各下颏箍圈部分(1a、1b)在帽壳(3)上的可回转设置分别借助一个弹性板件(2)实现,该弹性板件将帽壳(3)与相应的下颏箍圈部分(1a、1b)连接起来。
2. —种安全帽,包括 一个帽壳(3),该帽壳在使用时除脸面区 外至少部分地包围佩戴者头部; 一个下颏箍圏(1),该下颏箍圏在使 用时围拢着佩戴者脸面区的下部;以及一个优选可回转地装在帽壳(3 ) 上的护目镜(4),用于覆盖帽壳(3)与下颏箍圏(1)之间的视界开 孔,其中,下颏箍圏(1)具有两个彼此可相对运动的部分(la、 lb), 其特征为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中的每一个都可回转地设置 在帽壳(3)上,并且,这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在它们各自的 上部通过一铰链连接装置(10)互相连接。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两个下颏箍圏 部分(la、 lb)分别在它们的下部区具有一个朝安全帽内部方向侧向 伸出的下颏护面(6)。
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下颏箍圏 部分(la、 lb)在它们面朝帽壳(3)的端部分别具有一个固定区(7), 以及在它们背对帽壳(3)的端部分别具有一个带有封闭面(8)的闭 合区(13),其中,这两个封闭面(8)在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 的打开位置相互拉开距离,而在可通过回转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达到的闭合位置彼此相靠。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在封闭面(8)的区域内设置一闭合机构(11、14),该闭合机构将两个下颏箍圏部分(la、 lb)在空间上彼此靠紧地固定在它们的闭合位置。
6. 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封闭面(8) 之一具有一个槽(9),而另一个封闭面(8)具有一个与所述槽(9) 相配的榫(15),在闭合位置,槽(9)与榫(15)互相啮合。
7. 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两个下颏 箍圏部分(la、 lb)在它们的打开位置是预紧的。
8. 按照权利要求4至7之一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两个下颏 箍圏部分(la、 lb)的固定区(7)分别以一个面朝帽壳(3)的侧面 (16)结束,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合位置,该侧面贴靠在帽 壳(3)的一支承面(17)上,而在下颏箍圈部分(la、 lb)的打开位 置,该侧面与支承面(17)拉开距离。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所述下颏箍圏部分 (la、 lb)的固定区(7)的侧面(16)和所述帽壳(3)的支承面(17) 分别设计为台阶状,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合位置,各台阶 状部分互相啮合。
10. 按照权利要求3至9之一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下颏护 面(6)在其面朝安全帽内部的那一侧设有可拆除的衬垫(12)。
11. 按照权利要求4至IO之一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固定区 (7)的侧面(16)沿其纵向延伸经过一个终端面(20)平接地过渡到 下颏护面(6),并且,在下颏箍圏部分(la、 lb)的闭合位置,所述 终端面(20)支承在帽壳(3)的一支托(19)上。
12. 按照权利要求1至IO之一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为,两个下 颏箍圏部分(la、 lb)在它们的闭合位置被护目镜(4)搭接或者贴靠 在护目镜(4)的底边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帽,包括一个帽壳(3),它在使用时除脸面区外至少部分地包围佩戴者头部;一个下颏箍圈(1),它在使用时围拢着佩戴者脸面区的下部;以及一个优选可回转地装在帽壳(3)上的护目镜(4),用于覆盖帽壳(3)与下颏箍圈(1)之间的视界开孔,其中,下颏箍圈(1)具有两个彼此可相对运动的部分(1a、1b)。本发明规定,两个下颏箍圈部分(1a、1b)中的每一个都可回转地设置在帽壳(3)上,并且,各下颏箍圈部分(1a、1b)在帽壳(3)上的可回转设置分别借助一个弹性板件(2)实现,该弹性板件将帽壳(3)与相应的下颏箍圈部分(1a、1b)连接起来。
文档编号A42B3/32GK101242751SQ200680029806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1日
发明者马克·瓦勒贝格 申请人:马克·瓦勒贝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