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66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美容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至少由4层薄片构造层叠组成、内藏粉末状化妆品并且使用容易的美容用具。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使用一种内含粉末化妆品的薄片、与形成两边之外侧面薄片、不具有粉末通透性或者具有粉末通透性的发泡薄板而形成控制粉末化妆品渗出性的美容用具,其可作为皮肤清洗、皮肤修复、按摩或者化妆用,且适合在化妆间、洗漱台或者浴池等场所使用的美容用具。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使用皮肤清洗用具、粉饼、按摩用具、化妆用具、粉扑等多种产品来作为美容用具。举例来说,使用皮肤清洗用具作为美容用具,过去要清洗脸部、手部、足部、身体,是使用如洗脸用海绵、身体用海绵、再加上清洗剂来做清洁工作。而棉垫类,是为了使粉末化妆品在皮肤表面上扩散,用于按摩。此外,也可用于洗脸卸妆,但此类布制品在使用感、弹性、效率这几点上,不一定方便使用。一般被广泛使用的人体用的清洁用具,以特开平8—18263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为公众所知。此类清洁用具是将表面覆盖体与里面覆盖体,用边布镶边,形成袋体,而其中的空间则收纳有聚丙烯制成的发泡体,表面覆盖体可使用麻布、100%丝绸的平织布、丝绸与麻的混纺布、丝绸与麻以外的纤维混纺布等,织布以平织布料或其他的织布料都可以,里面覆盖体为具有大量细孔的镂空网面,材质上没有特别的限制。然而,这种制品仍有缺点,因其表面覆盖体与其里面覆盖体是以边布沿着两者的边缘镶边,制造时不仅花费时间与材料,使用时也因里面并没有填装必需的化妆品,所以在外出时使用非常不便。内含洗涤剂的起泡网是以实用新型登记的第3048155号(专利文献2)为公众所知。此内含洗涤剂的起泡网具有由丝线所制成的2片丝织布缝合,且缝合部设有洗涤剂充填口的圆形袋状缝合袋、从布制品洗涤剂充填口填入袋内的粉状洗剂,与收纳于上述布袋的圆形海绵制弹性变形元件。上述洗涤剂充填口,在填入粉末状洗涤剂及弹性变形元件后再将其缝合,但此产品对化妆品的渗出量并不能做固定调节,所以使用功能并不佳。并且,作为化妆用具的沐浴用按摩器或者清洁器也与上述相同,以实开昭60-14791号公报(专利文献3)为例最为公众所知。此产品的一个单面是以尼龙或其他适合的化学合成纤维所制成的縮织或平织织布,另一面是以尼龙或其他适合的化学合成纤维所制成的无纺布,中间夹着聚丙烯海绵或适合的化学合成纤维,将其缝合或粘结而形成一体,但并没有加入粉末化妆品,所以使用功能也不佳。此外,以海绵体取代作为表面材料的布制品,并以数片垫片层叠形成,例如层叠多片海绵体的化妆用软垫,其基本制品以特开昭9-220118号公报(专利文献4)最广为所知。此处所记载的软垫,是由两个薄片周边彼此相对并缝合而成,两薄片之间的空间中收纳有水溶性或乳液性的化妆用、皮肤科用或者医药用的粉末成分,使用时从两面海绵体渗出上述化妆用成分等。然而,此种制品其缝合部位设于外侧,所以使用化妆品时周边部位容易松脱,且没有调节粉末成分渗出量的功能、不便于化妆、使用感觉也不好。并且当周边部接触皮肤时,容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对皮肤敏感的人会造成刺激而感到疼痛,并不能说是使用功能良好的制品。如上所述,过去使用的美容用具中,内含粉末状化妆品或清洁料的产品,其粉末容易漏出比实际需要多的量,况且要使得表面侧与里面侧的粉末渗出量不相同,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此外得到不同的操作功能、质感、弹性、皮肤触感、缓冲功能等使用感觉。而目前并没有为了得到各种各样的美容效果、且能增进美容效果,并能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的美容用具。专利文献1特开平8-182633号公报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登记第3048155号公报专利文献3实开昭60-14791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9-220118号公报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从袋内向美容用具外部渗出的粉末化妆品供给量控制在适当的量,同时第l薄片(表面)处与第4薄片(里面)处粉末供给量不同,可有效地进行皮肤清洗、化妆、皮肤修复、按摩,且使用感优异的美容用具。并且,提供一种可控制表面与里面的粉末化妆品的渗出量或者供给量,同时表面与里面供给量不同,具备表面与里面操作功能、质感、弹力、皮肤触感、缓冲功能等多种使用性能不同,多功能的双面使用型的美容用具。此外,该美容用具制造过程简便,通过控制特定粉末、特定纤维薄片材质、发泡薄板的开孔特性,可提供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美容用具,并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两面使用型美容用具。本发明的构成如下所述(1)一种美容用具,其第1薄片第4薄片4张纤维薄片重叠并在周边部缝合,该缝合部是沿整个周边部缝合的不向外部鼓出的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构造在具有粉末通透性的第2薄片与第3薄片之间充填粉末化妆品,在第1薄片与第2薄片之间,和/或第3薄片与第4薄片之间,配置具有粉末通透性的发泡薄板,从而调节上述粉末向外部的渗透。(2)根据(1)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泡薄板上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贯通孔;(3)根据(1)或(2)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发泡薄板调节粉末的渗出;(4)根据(1)(3)任一项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通过第1薄片与第2薄片之间的孔径差,和/或第3薄片与第4薄片之间的孔径差调节粉末的渗出;(5)根据(1)(4)任一项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在第1薄片处和第4薄片处,上述粉末的渗出量不同;(6)根据(1)(5)任一项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在第1薄片处配置的发泡薄板与第4薄片处配置的发泡薄板不同;(7)根据(1)(6)任一项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第1薄片处与第4薄片处的使用感不同;(8)根据(1)(7)任一项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在周边预留一开口部后,沿外周边稍内处缝制上述4张纤维片,再将该缝制物内外翻转,翻转后将开口部缝合;(9)根据(1)(8)任一项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妆品选自有米糠、膨润土、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10)根据(1)(9)任一项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美容用具选自皮肤清洗用具、皮肤修复用具、按摩用具、化妆用具中;(11)根据(1)(10)任一项所记载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与水接触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美容用具时,从第1薄片以及第4薄片向外部渗出水与粉末化妆品的混合成分。本发明的美容用具是一种具有包含至少四张纤维薄片、粉末状化妆品与粉末通透性发泡薄板所形成的层叠构造的用具。粉末状化妆成分是通过包覆在里面的薄片、外部两侧的薄片及发泡薄板所形成的关系,来控制粉末对美容用具外部的渗出量或者调解供给量,特别的是在该用具表里两面,有关上述渗出量或者供给量不同,为其特点。除了分别使用具有不同性质的第一薄片与第四薄片作为外侧的薄片外,另外插入具有粉末通透效果的发泡薄板,可带给皮肤诸如质感、触感、柔软感、弹性感等不同的感受。另外,正反两面对具有美容效果的粉末渗透量与拍打在皮肤上的粉末颗粒大小也可作适当的调整。例如,在粉末通透性较高的粗孔网面状无纺布与通透性较低的细孔丝绸无纺布之间做适度的调整,即可随意调整化妆效果,使用上十分方便。如此一来,仅需一个美容用具即可利用其两面薄片的不同性质搭配,带给皮肤多样化的感受并增强美容效果。例如,可将本发明的美容用具的其中一面用在妆前乳、另一面用在定妆;或是将其中一面用来去除角质、另一面用来擦拭保湿营养乳液。本发明的美容用具除了可以用来当化妆用粉扑、粉饼,用来当作皮肤清洁用具、皮肤护理用具、按摩用具、化妆用具、拍打用具等拥有同样的效果。本发明的美容用具的侧面周边部为不向外部鼓出的设计,即使使用侧面也不会使皮肤感到不舒服,具有很好的触感,带给消费者多样化的用途,相信能让消费者满意。图l表示形成本发明的美容用具的纤维薄片,其缝合前的层叠剖面图;图2表示图1的平面图;图3表示周围缝合后(开口部除外)的剖面图;图4表示图3的平面图;图5表示内外翻转后的剖面图;图6表示图5的平面图;图7表示封入粉末化妆品与发泡薄板的成品的剖面图;图8表示图7的平面图;图9表示其他示例的发泡薄板的剖面图;图IO表示实施例15的薄片构成图。元件标记说明1.第l薄片2.第2薄片3.第3薄片4.第4薄片5.粉末化妆品6.发泡薄板(粉末通透性)7.贯通孔9.缝合部10.缝制预留部11.开口部12.被缝合的开口部具体实施方式在此说明本发明的美容用具的适用成分如下-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纤维薄片,材质是由纺织品、编织物、无纺布中选出的薄片。无特定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几何形状。内侧的第二薄片与第三薄片,优选包覆粉末化妆品,并可将内部的粉末向外部供给。考虑粉末通透性,以重量1030g/m2、厚度为0.10.5mm的薄片最为适合。而第二薄片与第三薄片可以是相同或不同材质的薄片。材料方面没有特别限制,以使用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或者人造纤维等再生纤维、或棉、麻、丝、羊毛等天然纤维为佳。此外,第一与第四纤维薄片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部分,为接触部分的皮肤带来触感和擦拭感。第一薄片与第四薄片能选用筛孔孔径不同或表面摩擦系数不同的薄膜,建议根据使用目的来选用薄片材料。例如,选用筛孔较大的薄片作为第一薄片;而选用筛孔较小者作为第四层薄片材料。如此一来,孔径较大者则与皮肤接触擦拭感较为明显,因而在清洗用途上效果较为显著外,当作按摩用具时也可明显收到效果;此外,筛孔较小者则因其柔软的触感而提高了保养效果,因而具有良好的上妆效果。例如第一薄片选用质地较粗的网眼纤维薄片,第四薄片选用丝制且质地较为细致、筛孔孔径较小的纤维薄片,通过这样的组合可以去除老化的角质,还能够在精细的定妆上发挥作用。此外,外部薄片与包覆在内部的第二薄片、第三薄片相重叠,在挤压之下,可控制化妆品渗出用具的粉末量,或者是粉末的供给量。如果没有外部的第一薄片和第四薄片,粉末化妆品向外部漏出的量会过多,无法维持适当的用量。考虑粉末的通透性,以基重10100g/m2、厚度0.30.8mm左右的薄片最为合适。外部最好使用基重与密度较内部为高的薄膜。以高密度值介于0.05g/cm30.2g/cm3者为佳,其中优选0.06g/cm30.18g/cm3者。另外,此第一薄片与第四薄片材质可为同一材质,也可为不同类型的材质。为了达到多功能性,可以通过由粗孔与微孔等不同性质的薄片组合搭配,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粗孔薄片的孔径规格介于0.53mm之间,优选0.72mm之间者;而细孔薄片的孔径规格大约介于0.40.005mm,优选0.50.01mm之间者。倘若第一薄片与第四薄片使用不同筛孔孔径的薄片,从薄片筛孔渗出的粉末量或是粉末的颗粒大小也会不同,从而带来多样化的美容效果。也可调整使粉末化妆品组合物的第一成分主要由第一薄片处渗出、第二成分主要由第四薄片处渗出。形成第一薄片与第四薄片的纤维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依喜好使用聚酯、聚酰胺、聚烯烃、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或者人造纤维等再生纤维、或棉、麻、丝、羊毛等天然纤维。采用天然纤维时,若使用丝绸则可带给肌肤非常柔嫩的触感,将丝绸含有的丝胶等美容成分擦拭在肌肤上,保湿效果会相当显著。接下来,在第一薄片与第二薄片之间和/或第三薄片与第四薄片之间置入具有粉末通透性的发泡薄板。置入此发泡薄板的目的在于减少粉末化妆品的渗出量、提升操作效果、并赋予此美容用具质感、丰盈感、对肌肤的触感、伸縮感、缓冲感。此发泡薄板具备使美容用具内部化妆品粉末成份通过并且减少其渗出量的性质,只要薄片材料能赋予质感、缓冲功能,不特别限定其材料,可使用酯类聚氨酯、聚醚类聚氨酯等各种PU橡胶、NBR(丁腈橡胶)、SBR(丁苯橡胶)、CR(氯丁橡胶)、NR(腈橡胶)等合成橡胶、天然橡胶、聚烯烃类、纤维素或其衍生物等等,能依喜好使用各种具有弹性的发泡薄板材料。该发泡薄板的厚度以介于2mm10mm者较佳,其中又以3mm8mm的效果最优异。此外,该发泡薄板的材料可以使用3090°/。或530%的低回弹率(依据JISK-6401标准)的材料。也可根据用途选择具备某些特性的材料。此发泡薄板具有两面互通的筛孔,令粉末化妆品成份得以通过。如此一来,可形成连续的气泡构造,并且可采用各种提高发泡率的发泡方法。此外,可在薄片两面贯穿机械式的穿孔、筛孔等等。考虑到选择材料时的自由度与加工方便,则机械式的穿孔较为适合。贯穿筛孔的位置并无特别要求,可以贯穿一个孔,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分散的孔。贯穿方式可从发泡薄板表面上垂直向下穿孔,也可以设计成斜面穿孔或是蛇形般蜿蜒的穿孔。贯通孔的开口率(投影面积比率)以5%50%为优。开口率若低于5%,粉末化妆品会难以通过筛孔,相对的开口率若超过50%时,粉末通过量将难以控制。其中,以10%40%者最合适。贯通孔的平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梯形等各种几何学形状。通过设置贯通孔及粉末化妆品渗出的调节效果,可将粉末化妆品扑打在欲上妆的部位。与第四薄片中间。依情况需要,也可两边都配置此发泡薄板。如前所述,配置在两层薄片间的发泡薄板因具有回弹的特性,通过与皮肤面接触时的弹性变形,以及离开皮肤表面时发生的回弹,产生所谓泵唧作用,以促进粉末供给的效果。如上述一般,由于采用内侧薄片与外侧薄片夹着发泡薄板的特殊重叠构造,即使内装单一的化妆品,也可分别控制其从第一薄片与第四薄片渗出的粉末量、触感、擦拭感、伸縮感、操作感等各种感觉。仅用一个美容用具便可追求多样化的性能。此外,通过多样化的功能,同时也能加倍增进其美容效果。接着说明本发明使用的粉末化妆品。各种被认为是化妆品原料的固体美容用原料适用于本化妆用具。例如,各种粉末状的清洗剂、细胞活化剂、血液循环促进剂、保湿剂、润肤剂、去角质剂、润滑剂、美白剂、添加剂、矿物粒子、油性成分、维生素剂、皮肤吸收促进剂、动植物性原料、着色剂、抗菌剂等等都可应用在本化妆用品。上述物质中,特别适用于本用具的搭配者,举例有动植物性原料之一的米糠、属矿物粒子的膨润土、瓷土、滑石、云母等、作为保湿剂的木糖醇、赤藻糖醇、海藻糖、糊精等,其他还有甘氨酸或其衍生物、(x-果酸、或卩-果酸类等等。在当作皮肤清洁用具加水使用时,则最好配合水溶性的化妆品。此粉末化妆品,优选能够透过纤维薄片的开L、发泡薄板的孔者,其平均粒度、粒度分布根据对应其目的而使用的分级方法等,可任意设计。本发明的美容用具,干燥状态下可使用,使用时如果与水接触变成含水或者湿润的状态下也可使用。粉末化妆品不管是水溶性,不溶性、难溶性都可以,使用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达到促进水分向外部渗出的效果。有关本发明的美容用具的制造方法,以皮肤清洗用具为例,结合图l图8的制造流程图做详细说明。图l是纤维薄片缝合前层叠的剖面图,图2是图1的平面图,图3是周围缝合的剖面图,图4是图3的平面图,图5是图4缝制袋内外翻转后的剖面图,图6是图5的平面图,图7是插入粉末化妆品与发泡薄板的美容用具的完成剖面图,图8是图7的平面图,图9是表示发泡薄板的剖面图(其他示例)。并且,图IO是实施例14中薄片的构成。首先,如图1所示,使用无纺布、纺织品或针织品的4张纤维薄片(1、2、3、4),4张纤维薄片中,1为第1薄片,网面状无纺布第2薄片及第3薄片以2、3表示,为一般合成纤维无纺布4为第4薄片,上有微细孔的丝绸无纺布。从上方观察,以第2薄片2、第1薄片1、第4薄片4、第3薄片3依序层叠,如图3所示,沿圆周方向预留一部分后缝制。9代表车缝线(缝合线位于最外周稍微内侧处)。而后,缝制预留部IO作为翻转用开口部11,使袋子内外翻转。翻转后的层叠状态如图5所示,以第l薄片l、第2薄片2、第3薄片3、第4薄片4的顺序排列。此外,自翻转用开口部11,在第2薄片与第3薄片间充填入粉末化妆品,并在第3薄片与第4薄片间插入具有粉末通透性的发泡薄板后,将该开口部11端部转为内侧而缝合。上述流程可省略复杂的步骤,并减少使用零件,可得到边缘部整齐缝合的美容用具,不像过去制品在使用中容易松脱,且没有边布,所以对皮肤有良好的触感,并且是使用性良好的美容用具。此外,该美容用具内藏具有贯通孔的发泡薄板,且其操作性好,并具有优异的质感、丰盈感、高档感。该美容用具表里为非对称构造,所以可给予不同的弹性感等,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美容用具,且双面使用功能,更可达到经济实惠的效果。(实施例1)<皮肤清洗用具>如表1中薄片构成所示,第1薄片1是由网面状无纺布所形成(旭化成BemlieseC4751,组成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30%)/铜氨纤维(cuprammoniumrayon)(70。/。))第2薄片2是使用具有粉末通透性的PP(聚丙烯)无纺布(基重18g/m2),所以第1薄片处粉末化妆品5的透过量增多。第3薄片3与第2薄片2相同,为具有粉末通透性的PP无纺布。第4薄片4是使用有孔的细丝绸无纺布(丝100%,基重30g/m2),所以第4薄片4处,可细腻地保养肌肤。如此4张纤维薄片,切割成圆形后,如图l中所示层叠,周围预留一部分后缝制形成开口部。再从此开口部翻转呈袋状薄片体。第2薄片与第3薄片间,封入含有米糠、高岭土的粉末化妆品,此外在第3薄片与第4薄片间,封入设有贯通孔(孔径3Omm0,开口率20%)的酯类聚氨酯制弹性发泡薄板(厚度5mm),之后缝合开口部使其封闭,而得到本发明的美容用具(皮肤清洁用具,外径75mm0)。沐浴时,先以温水浸泡此用具,然后供脸部清洗用。而内藏的化妆品一部分会渗出表面。第1薄片处与第4薄片处,化妆品渗出量并不相同。首先,以粗孔的第l薄片处来涂擦脸部,来除去皮脂或老化的角质层等老旧废物,通过薄片表面的凹凸来进行除去作用,与从薄片开孔部优先渗出的化妆品,在彼此的相乘作用下,清洁性可显著提高。接下来,使用细孔的第4薄片处,使第4薄片处与皮肤轻柔接触,微细米糠成分或丝绸含有成分的作用可使肌肤使用后状态变得光滑柔顺,具有非常好的美容效果。在美容用具两侧,具有不同使用感觉的新颖性,在使用者中极获好评。(实施例2)<化妆用具>以开孔细微的丝绸无纺布(丝100%,基重30g/m^作为第1薄片与第4薄片,以具有粉末通透性的聚酯无纺布(基重20g/m、作为第2薄片与第3薄片,使各自形成圆形。此薄片如图l中所示层叠,与实施例l相同,周围预留一部分后缝制成袋状,从开口部翻转。从此开口部向第2薄片与第3薄片间,封入作为粉末化妆品的蜜粉饼,其中含有滑石、云母、高岭土、着色剂。接下来,将具有贯通孔(开口率16Q/^的NBR(丁腈橡胶)所形成的弹性发泡薄板(发泡倍率3.6倍,外径7Omm0X厚度4mm),封入第1薄片与第2薄片间,以及将具有贯通孔(开口率16%)的NBR所形成的弹性发泡薄板(发泡倍率5.1倍,外径70mm-X厚度6mm),封入第3薄片与第4薄片间,缝合开口部,制成化妆用具。(两发泡薄板的发泡倍率与厚度彼此不同。)本化妆用具中,第1薄片处的发泡薄板与第4薄片处的发泡薄板,彼此发泡倍率不同,压縮弹性相异,从而可使粉末从第1薄片板与第4薄片板的透过量不同。然而,在两外侧的薄片同时使用丝绸无纺布,故化妆时其轻柔地接触皮肤,可具有丝绸光滑的触感。并且,表里的弹性感不同,即便脸部上有明显的凹凸起伏,也能容易根据接触的部位使用其中一面,而不会留有涂抹粉底的痕迹,从而使肌肤变得更加光泽。并且,邻接贯通孔的外侧薄片,拍压就会产生凹陷,所以用来擦拭皮肤,可有效地使皮脂等皮肤污垢脱落。如此在美容用具两侧,具有不同使用感觉的新颖性,在使用者中获得好评。(实施例3)<皮肤修复用具>以开孔粗的网面状无纺布(旭化成BemlieseC4751,组成PET(30%)/铜氨纤维(cuprammoniumrayon)(70^))作为第1薄片,以开孔细微的丝綢无纺布(丝100%,基重30g/m"作为第4薄片,以具有粉末通透性的聚丙烯制无纺布(基重17g/m^作为第2薄片及第3薄片,使各自形成正方形(8cmX8cm)。此薄片如图l中所示层叠,与实施例1相同,周围预留一部分后缝制成袋状,从开口部翻转。从此开口部在第2薄片与第3薄片间,封入作为粉末化妆品的皮肤修复用化妆品,其与甘氨酸、柠檬酸混合,作为保湿剂时则与丁四醇混合。接下来,将具有一个贯通孔(开口率18%)的酯类聚氨酯制发泡薄板,设置在第1薄片与第2薄片间,将具有2个贯通孔(开口率合计24%)的聚乙烯制发泡薄板,设置在第3薄片与第4薄片间,缝合开口部以制成皮肤修补用具。将如此得到的皮肤修复用具先浸泡在水中,然后以第l薄片处,在脸与脖子的皮肤表面擦拭,通过薄片物理性的擦拭效果与溶解的化妆品两者复合的效果,可有效地使老化的角质层或皮脂等皮肤污垢脱落。然后以第4薄片处在同样地方擦拭进行护肤,透过开孔细微的丝绸无纺布,可使保湿成分有效地浸透至角质内部。且使皮肤的触感滑顺,护理效果优异。外侧薄片材质的开孔、摩擦功能相异,与第l薄片处的发泡薄板,与第4薄片处的发泡薄板相比,在材质与开口特性相异,可更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在美容用具两侧,具有不同使用感觉的新颖性,在使用者中极获好评。(实施例4)<按摩用具>以开孔粗的网面状无纺布(旭化成BemlieseC4751,组成PET(30%)/铜氨纤维(cuprammoniumrayon)(70X))作为第1薄片,以开孔细微的丝绸无纺布(丝100%基重30g/m勺作为第4薄片,以具有粉末通透性的聚丙烯制无纺布(基重18g/r^)作为第2薄片及第3薄片,使各自形成正方形(8cmX8cm)。此薄片如图1中所示层叠,与实施例1相同,周围预留一部分后缝制成袋状,从开口部翻转。从此开口部在第2薄片与第3薄片间,封入作为粉末化妆品的按摩用化妆品,该化妆品含有洗涤剂、高岭土。接下来,将无贯通孔的酯类聚氨酯制发泡薄板(板A),配置在第1薄片与第2薄片间,将具有1个贯通孔(开口率合计12%)的聚乙烯制发泡薄板(板B),配置在第3薄片与第4薄片间,缝合开口部,制成按摩用具。首先,以具有细微开孔的第4薄片处接触皮肤表面,将用具内的粉末化妆品涂抹在皮肤表面,使用开孔细微的薄片且开口率为12%的发泡薄板控制粉末供给量,因此以高岭土为主要成分的细微粉末,一点点地接触皮肤表面。之后以相反处的粗大开孔的第1薄片擦拭皮肤表面使洗涤剂先使用于皮肤表面。翻转表面侧与里面侧,通过反复进行按摩操作,用硬发泡薄板与软发泡薄板使皮肤受到刺激,粗孔发泡薄板为强烈的刺激,细孔发泡薄板为轻柔的刺激,而循环地进行的同时与化妆品生理性的作用,两者彼此相乘产生作用,使得按摩效果非常高。在美容用具两侧,具有不同使用感觉的新颖性,在使用者中极获好评。(实施例5)<皮肤清洗用具>与实施例1相同,第1薄片1是由网面状无纺布所形成(旭化成BemlieseC4751,组成PET(30%)/铜氨纤维(cuprammoniumrayon)(70%)),第2薄片2是具有粉末通透性的PP无纺布(基重18g/m2),第3薄片3与第2薄片2相同,是具有粉末通透性的PP无纺布。第4薄片4是使用开孔细微的细丝綢无纺布(丝100%,基重30g/m2)。如此4张纤维薄片,切割成圆形后,如图l中所示层叠,周围预留一部分后缝制形成开口部。再从此开口部翻转呈袋状的薄片体。在第2薄片与第3薄片间,封入含有米糠、高岭土的粉末化妆品,此外在第3薄片与第4薄片间,封入因高发泡率而可产生连续气泡、具有粉末通透性的NBR制弹性发泡薄板(厚度5mm),之后缝合开口部使其封闭,而得到本发明的美容用具(皮肤清洁用具,外径75mm0)。沐浴时,先以温水浸泡此用具,然后供脸部清洗用。而内藏的化妆品一部分会渗出表面。第1薄片处与第4薄片处,化妆品渗出量并不相同。首先,以粗孔的第1薄片处来涂擦脸部,来除去皮脂或老的角质等老旧废物,通过薄片表面的凹凸来进行除去作用,与从薄片开孔部先渗出的化妆品,彼此的相乘作用下,清洗功能有显著提高。接着,在细孔的第4薄片处进行加强,第4薄片处与皮肤轻柔接触,与微细米糠成分或丝绸含有成分共同作用,使用后皮肤状态变得光滑柔顺,具有非常高的美容效果。在美容用具两侧,具有不同使用感觉的新颖性,在使用者间极获好评。实施例1-5的材料构成以表l表示,层叠构成以图IO表示。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粉末化妆品是以含有米糠、膨润土、高岭土其中至少l种成分为佳,由于含有此成分的缘故,美白肌肤效果优异,同时具有防止肌肤干裂、老化的效果,并可保持肌肤健康,适合使用于肌肤清洗、化妆、护理、按摩等方面。权利要求1.一种美容用具,其第1薄片~第4薄片的4张纤维薄片重叠并在周边部缝合,该缝合部是沿整个周边部缝合的不向外部鼓出的构造,其特征是此构造在具有粉末通透性的第2薄片与第3薄片间充填粉末粉妆品,再于第1薄片与第2薄片间,和/或在第3薄片与第4薄片间,配置具有粉末通透性的发泡薄板,从而调节上述粉末向外部的渗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泡薄板上至少具有l个以上的贯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发泡薄板调节粉末的渗出。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是以通过第1薄片与第2薄片的孔径差,和/或第3薄片与第4薄片间的孔径差调节粉末的渗出。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在第l薄片处与第4薄片处,上述粉末的渗出量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在第1薄片处配置的发泡薄板与第4薄片处配置的发泡薄板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第1薄片处与第4薄片处的使用感觉不同。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在周边预留一开口部后,沿外周边稍内处缝制上述4张纤维薄片,再将该缝制物内外翻转,翻转后将开口部缝合。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粉末化妆品是选自米糠、膨润土、高岭土中的至少l种。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美容用具选自皮肤清洗用具、皮肤修复用具、按摩用具、化妆用具中。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美容用具,其特征在于,与水接触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美容用具时,从第1薄片以及第4薄片向外部渗出水与粉末化妆品的混合成分。全文摘要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由第1薄片~第4薄片在周边部缝合、缝合部沿整个周边部设置而不向外部鼓出的构造,在具有粉末通透性的第2薄片与第3薄片间充填入粉末化妆品,再于第1薄片与第2薄片之间和/或第3薄片与第4薄片之间,封入具有贯通孔的发泡薄板,因第1薄片处与第4薄片处渗出量不同而使上述化妆品的透过量不同,使其成为化妆效果优异的美容用具。文档编号A45D33/34GK101400276SQ20068005381公开日2009年4月1日申请日期2006年3月15日优先权日2006年3月15日发明者中村兴司,马部健申请人:株式会社资生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