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换气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81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换气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具体说是一种减震换气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鞋类均为包覆式或密封式结构,由于脚部自然蒸发的汗水、湿气无法散发到鞋外,进而形成鞋内温室效应,而皮肤所蒸发出的汗水更是被吸附在脚的表面上、袜子的纤维上及鞋子内衬表面,使鞋子内形成湿闷环境,容易滋生真菌、霉菌并容易导致穿着者产生脚气病,危害穿着者的脚部健康。再者,常见的鞋类均没有相应的减震装置,人们在穿着使用时,容易产生脚部疲劳现象,而且,当穿着这类鞋子运动时,人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震动全部由脚部吸收缓冲,容易导致脚部损伤。
为此,改进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具有减震和换气效果的鞋子,如中国专利ZL200420005753.3公开了一种会呼吸具弹力的鞋底气垫,该专利所述的气垫上、下壳体及置于两壳体中间的呈螺旋漏斗状上下相对布置的双层弹性件构成,并在壳体上设有相应的换气管,上壳体、下壳体均为软性模塑材料且经高周波溶接成完整的气囊状壳体。走动时,气囊连同弹性件受压与恢复,在实现减震效果的同时,也使鞋子具有了换气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上述专利所述的鞋垫具有以下两个缺点其一,壳体经高周波溶接为一体后,不可分拆,内置的弹性件无法取出,体重不同的使用者不能按需求调节减震效果;其二,壳体内置的螺旋状弹性件的弹性件绕成呈相对漏斗状布置,当走路时、人的脚跟使螺旋状弹性件的中段部分受上下压力而产生偏差较大,螺旋状弹性件的中段部分会出现相对滑动,导致弹簧钢丝互相磨擦移位,直至弹性件被脚跟压至扁平,大大减少其承托支撑力和回弹力,继而影响减震效果及其对气流的虹吸能力,长久穿着容易产生脚跟疲劳与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装拆、减震换气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减震换气鞋。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震换气鞋,包括由鞋跟部、鞋弓部及鞋前掌组成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部开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以弹性件支撑的外盖和内盖,外盖与内盖至少一处的内壁底部设有用于弹性件定位的定位块。
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一根与外盖、内盖同轴设置的内弹簧。
所述定位块为与内弹簧内腔相配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与外盖或/和内盖的底部一体化连接。
所述定位块为与外盖或/和内盖底部相配的法兰盘,法兰盘上设有与内弹簧内腔相配的定位凸缘。
所述外盖内壁与内盖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外盖、内盖之间设有垫片。
所述外盖的盖体上设有换气管,换气管至少为两个,换气管与外盖一体化连接,换气管内设有单向叶片阀和带通孔的导气接头。
所述导气接头的出气端设有导气管。
所述鞋弓部至鞋前掌部分设有数条用于导气管定位的纵向定位凹槽,鞋弓部开有至少两个与导气管相配的横向定位凹槽,鞋前掌的纵向定位凹槽之间设有导气凹槽。
所述内盖的壁体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安装槽和限位槽,外盖的壁体上设有均可与安装槽、限位槽相配的销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带减震换气效果的鞋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在开有空腔的鞋跟上设有以弹性件支撑的内、外盖,外盖与内盖至少一处的内壁底部设有用于弹性件定位的定位块,并且,导气接头和单向叶片阀等换气部件安装灵活,或还可在内、外的盖壁上设有由安装槽、限位槽及销钉组成的限位机构,在实现鞋子的内外盖连接牢固的同时,使鞋内的减震换气装置可方便地装拆和清洗,另外,使用者可根据体重要求随意更换适当的弹性件来调节减震换气效果。
(2)弹性件安装更换方便灵活,使用者可按体重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弹性件和设定弹性件在内外盖里的安装方式,而且,鞋子在制造时,可根据使用者的动作要求而设定吸排气管在鞋内的布置,改善了鞋子内外的空气对流交换状况,总体上提高了鞋子的减震换气效果。
(3)本发明所述减震换气部分的器件由刚性件与弹性件活动连接构成,而且,损坏的零部件可以随时更换,维修方便,大大延长了减震换气鞋的使用寿命。


附图1为本发明具有减震换气效果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具有减震换气效果实施例中,内、外盖、弹性件、单向叶片阀及导气接头等器件的连接结构方式I的排气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所示连接结构方式I中,内盖、外盖与定位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具有减震换气效果实施例中,内、外盖、弹性件、单向叶片阀及导气接头等器件的连接结构方式II的吸气状态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所示连接结构方式II中,内盖、外盖与定位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具有减震换气效果实施例中,内、外盖、弹性件、单向叶片阀及导气接头等器件的连接结构方式III的吸气状态示意图。
附图7为本本发明具有减震换气效果实施例的弹性件在内、外盖里另一设置方式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具有减震换气效果实施例换气方式I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具有减震换气效果实施例换气方式II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发明具有减震换气效果实施例换气方式III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具有减震换气效果实施例换气方式IV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只具有减震效果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只具有减震效果实施例中,带安装槽和限位槽的内盖与带销钉的外盖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发明只具有减震效果实施例中,带安装槽和限位槽的内盖与带销钉的外盖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至图7、图12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减震换气鞋,由鞋底和设于鞋底上的鞋身构成,鞋底包括鞋跟部1、鞋弓部2及鞋前掌3(鞋帮略去不述)。而在本发明所述的鞋跟部1开有一空腔101,空腔101内设有相互对口扣接的外盖4和内盖5。外盖4与内盖5以弹性件支撑于两盖体所围成的空间内,该弹性件包括至少一根与外盖4、内盖5同轴设置的内弹簧6,为加强外盖4、内盖5之间的减震弹性效果,在内弹簧6外可设有与之同轴的外弹簧18,如图2、图4、图6及图12所示,或者外弹簧18在内弹簧6的外侧圆周布置,如图7所示;上述弹簧的两种设置中,其钢丝的直径可根据穿着者的体重不同而更换设置。同时,本发明的外盖4与内盖5至少一处的底部内壁设有用于弹性件定位的定位块。根据不同的制备要求,该定位块为与内弹簧6内腔相配的定位凸台7,定位凸台7与外盖4或/和内盖5的底部一体化连接,如图2、图12及图13所示,定位块在该类结构中,弹簧与两盖体内腔的底部最好设有垫片10,如图2和图12所示,以增大弹簧与盖体接触面积,减少盖体所受压强;或者,定位块也可为设于内盖5或/和外盖4底部的法兰盘8,法兰盘8上设有与内弹簧6内腔相配的定位凸缘81,该法兰盘8可同时设于外盖4与内盖5的内腔底部,如图4、图5及图14所示,也可单独一块设于内盖5的底腔,如图6所示。另外,当定位块为法兰盘8并与圆周设置的外弹簧18配合时,内盖5中的法兰盘8的盘面上还可设有用于外弹簧18定位的半环柱,如图14所示,半环柱的内柱面和内盖5的内壁面即可对外弹簧18起定位作用。
另外,为改善本发明的换气效果,所述外盖4或内盖5的盖体上设有换气管11,换气管11至少为两个并分别具有吸气和排气功能,并与外盖4或内盖5一体化固定设置,换气管11宜采用四个均设于外盖4的盖体上。且为保证内外盖4之间的气体压缩腔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在外盖4内壁与内盖5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圈9,如图2、图4及图6所示。换气管11内设有单向叶片阀12和带通孔的导气接头13。当导气接头13用作排气管时,单向叶片阀12的阀口开启为气流方向,为保证单向叶片阀12的阀口开启不会碰到导气接头13,单向叶片阀12采用较短结构且与导气接头13前后设置,阀体设于靠近内外盖4压缩腔一端,并当单向叶片阀12采用软质材料时,为防止单向叶片阀12软塌,在阀腔内可装有硬质套筒固定支撑单向叶片阀12,如图2所示;而当导气接头13用作吸气时,单向叶片阀12的阀口靠近内外盖4之间的压缩腔,且阀身可采用较长结构,其长度可与换气管11长度相当,此时,导气管14可紧密套进单向叶片阀12内,并起固定支撑单向叶片阀12的效果,如图4和图6所示。导气接头13的出气端设有导气管14,若导气管14用作吸气时,导气管14的管口端设于鞋底与鞋腔相连的腔体内,而若导气管14用作排气时,导气管14的管口端则设于鞋底预留的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孔上。在鞋弓部2至鞋前掌3设有数条用于导气管14定位的纵向定位凹槽15,鞋弓部2开有至少两个与导气管14相配的横向定位凹槽16,鞋前掌3的纵向定位凹槽15之间设有导气凹槽17,导气凹槽17可作为鞋前掌3内的气体流通的辅导流道,如图1所示,当纵向定位凹槽15和横向定位凹槽16放置的导气管14需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置于鞋前掌3上的导气管14均应与鞋底预留的导气凹槽17相通,使鞋内的空气自然对流效果更佳。
图8至图1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四种换气方式,并且左右脚的四个换气管11分别以A、B、C、D标记。而根据实际的吸排气要求,单向叶片阀12和导气接头13应按图2或图4设置。其中,图8为换气方式I,A、B、C换气管11均作为吸气管,与其相连接的导气管14延伸至鞋前掌3上,D换气管11则作为排气管,与其连接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弓部2位置的横向定位凹槽16并与外界相通。穿着者在走动时,脚跟离地,外盖4在弹性件的支撑作用下上升,内外腔之间的压缩腔增大并对鞋内的气体产生虹吸作用,鞋内的气体被吸进压缩腔内;当脚跟着地,弹性件受压,外盖4下降,随即把压缩腔内的空气排出鞋外。图9为换气方式II,A、B换气管11均作为吸气管,与其相连接的导气管14延伸至鞋前掌3的纵向定位凹槽15上,C、D换气管11则作为排气管,与其连接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前掌3位置与外界相通,穿着者在走动时,同样可把鞋内的气体交换。图10为换气方式III,A、B、D换气管11均作为吸气管,与A、B换气管11相连接的导气管14延伸至鞋前掌3上,而与D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弓部2的横向定位凹槽16位置上,C换气管11则作为排气管,与C换气管11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前掌3位置。穿着者在走动时,可把鞋内的混浊气体连通从外界吸进的新鲜空气混合后排出。图11为换气方式IV,A、B、D换气管11均作为吸气管,与A、B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前掌3位置,与D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弓部2位置,C换气管11则作为排气管,与C连通的导气管14出口端设于鞋弓部2的横向定位凹槽16位置上,穿着者走动时,同样可把鞋内的混浊气体连通从外界吸进的新鲜空气混合后排出,达到鞋内较好换气效果。
图12所示的为本发明只用作减震鞋时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内盖5、外盖4及鞋底不需设置换气装置,内盖5和外盖4只需在定位块和弹性件的配合动作下就可实现鞋子的减震效果。当本发明只作为减震鞋,为加强内盖5与外盖4在连结时具有较好的锁合开启作用,内盖5的壁体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安装槽51和限位槽52,外盖4的壁体上设有均可与安装槽51、限位槽52相配的销钉41,安装槽51与限位槽52可为“ч”型结构,如图13所示,或两者成类似于“Y”型结构,如图14所示,且安装槽51和限位槽52在内盖5的侧壁上沿轴向方向连通设置并组成的限位机构,销钉41可随外盖4装配的同时卡进安装槽51内,接着随外盖4的转动,销钉41即可被旋进限位槽52里,当外盖4上下动作时,销钉41就只能在限位槽52里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外盖4与内盖5的互锁限位效果。本实施例也可根据穿着者的体重要求而选择适当的弹性件,便可使鞋子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减震换气鞋,鞋子可实现内外盖4的方便装拆和内部器件清洗,并且,使用者可根据体重要求随意更换适当的弹性件来调节减震换气效果,并可依据不同的换气动作要求随意调节导气管14在鞋底的布置来调节换气方式,使用灵活方便。而且,通过定位块和弹性件的配合,改善了鞋子内外的空气对流交换状况,提高了鞋子的减震换气效果,穿着更感舒适,使鞋子更适合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另外,本发明的减震换气鞋所述的减震换气器件均可随时更换,维修方便,提升了实际的经济效益,整鞋的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换气鞋,包括由鞋跟部(1)、鞋弓部(2)及鞋前掌(3)组成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部(1)开有空腔(101),空腔(101)内设有以弹性件支撑的外盖(4)和内盖(5),外盖(4)与内盖(5)至少一处的内壁底部设有用于弹性件定位的定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一根与外盖(4)、内盖(5)同轴设置的内弹簧(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与内弹簧(6)内腔相配的定位凸台(7),定位凸台(7)与外盖(4)或/和内盖(5)的底部一体化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与外盖(4)或/和内盖(5)底部相配的法兰盘(8),法兰盘(8)上设有与内弹簧(6)内腔相配的定位凸缘(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4)内壁与内盖(5)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垫圈(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外盖(4)、内盖(5)之间设有垫片(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4)的盖体上设有换气管(11),换气管(11)至少为两个,换气管(11)与外盖(4)一体化连接,换气管(11)内设有单向叶片阀(12)和带通孔的导气接头(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接头(13)的出气端设有导气管(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弓部(2)至鞋前掌(3)部分设有数条用于导气管(14)定位的纵向定位凹槽(15),鞋弓部(2)开有至少两个与导气管(14)相配的横向定位凹槽(16),鞋前掌(3)的纵向定位凹槽(15)之间设有导气凹槽(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换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5)的壁体上设有相互连接的安装槽(51)和限位槽(52),外盖(4)的壁体上设有均可与安装槽(51)、限位槽(52)相配的销钉(4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换气鞋,包括由鞋跟部、鞋弓部及鞋前掌组成的鞋底,鞋跟部开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以弹性件支撑的外盖和内盖,外盖与内盖至少一处的内壁底部设有用于弹性件定位的定位块,弹性件包括至少一根与外盖、内盖同轴设置的内弹簧。外盖的盖体上设有至少为两个的换气管,换气管内设有单向叶片阀和带通孔的导气接头,导气接头的出气端设有导气管。本发明的减震换气鞋具有方便装拆、减震换气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A43B7/32GK101049193SQ20071002768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
发明者许景贤 申请人:许景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