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里背部加弹力网眼布的西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75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里背部加弹力网眼布的西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西服,尤其是指一种夹里背部加弹力网眼布的西服。
技术背景西服是一种多在正式场合穿着的服装, 一般由面料和衬里缝制而成,因 其穿着起来笔挺有形,颇能显示出人的品味和气质,所以深受众人喜爱。现 有西服采用的面料一般不具有弹性,当消费者手臂动作幅度较大时,西服肩 背部会面料与夹里同时被拉扯绷紧,感觉不舒服,手臂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 时间久了,西服肩背部有变形甚至脱线的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设计一种采用含有莱卡成份面料制成的、并且在夹 里的背部缝制弹力网眼布的西服,以使西服在保持笔挺的同时还具有弹性。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这种西服包括相互缝合的前衣片与 后衣片,及位于前后衣片上部两侧的袖子,和位于前后衣片上端中央的外翻 领,其特征是在后衣片上靠近袖子上端的袖笼处由位于前后衣片上端的肩 点到位于前后衣片中部两侧的摆缝之间缝置一个位于衣服内表面的暗褶,在 暗褶处缝制一块弹性网眼布。西服采用含有莱卡成份的面料制成。在前衣片的下部缝制外贴袋,在前 衣片的上部缝制里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西服采用含有莱卡成份的面料制成,并且在夹里 背部设置弹性网眼布,增加了夹里的横向弹性,使其与面料弹性保持一致, 增加了活动余量,穿着更加舒适。

图1为西服的外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图。图3为后衣片上部的暗褶展开图。 图4为暗褶的形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西服包括相互缝合的前衣片1与后衣片2,及位于前后衣片上部两侧的袖子3,和位于前后衣片上端中央的外翻领4,在后衣片2上靠近 袖子3上端的袖笼11处由位于前后衣片上端的肩点9到位于前后衣片中部两侧的摆缝10之间缝置一个位于衣服内表面的暗褶7,在暗褶7处缝制一块弹 性网眼布8。西服采用含有莱卡成份的面料制成。在前衣片1的下部缝制外 贴袋5,在前衣片1的上部缝制里袋6。加工时,在后衣片2上形成背部的夹里上、靠近袖笼11的部位由肩点9 到摆缝10之间留出余量,做成一个暗褶7,然后再在此暗褶7的部位缝制一 块网眼弹力布8,用于遮盖暗褶7。当西服肩背部拉扯绷紧时,西服面料由于 含有莱卡成分会自然拉伸,内部夹里上缝制的暗褶7与弹力布8也随之拉伸, 就能保证面料和夹里同步拉伸,不致因为夹里无弹性而导致夹里变形甚至脱 线。面料和夹里同步拉伸,增加了肩背部的活动空间,穿着也会更加舒适。
权利要求1、一种夹里背部加弹力网眼布的西服,包括相互缝合的前衣片(1)与后衣片(2),及位于前后衣片上部两侧的袖子(3),和位于前后衣片上端中央的外翻领(4),其特征是在后衣片(2)上靠近袖子(3)上端的袖笼(11)处由位于前后衣片上端的肩点(9)到位于前后衣片中部两侧的摆缝(10)之间缝置一个位于衣服内表面的暗褶(7),在暗褶(7)处缝制一块弹性网眼布(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里背部加弹力网眼布的西服,其特征是西服 采用含有莱卡成份的面料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里背部加弹力网眼布的西服,其特征是在前衣片(1)的下部缝制外贴袋(5),在前衣片(1)的上部缝制里袋(6)。
专利摘要一种夹里背部加弹力网眼布的西服,包括相互缝合的前衣片与后衣片,及位于前后衣片上部两侧的袖子,和位于前后衣片上端中央的外翻领,其特征是在后衣片上靠近袖子上端的袖窿处由位于前后衣片上端的肩点到位于前后衣片中部两侧的摆缝之间缝置一个位于衣服内表面的暗褶,在暗褶处缝制一块弹性网眼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西服采用含有莱卡成份的面料制成,并且在夹里背部设置弹性网眼布,增加了里布的横向弹性,使其与面料弹性保持一致,增加了活动余量,穿着更加舒适。
文档编号A41D1/00GK201032840SQ200720036618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9日
发明者刘宏彪 申请人:刘宏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