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裤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08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裤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裤装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节约布料的裤装。
技术背景裤装结构主要由两片前裤片以及两片后裤片构成,其中前裤片和后裤片的结构如图l所示,l为裤长线,2为臀围线,3为横裆线,4为中裆线,5为裤基 本线,6为前裤片,其中61为前腰缝线,62为前裆缝线,63为前裆弯线,64 为前下裆线,65为前脚口围线,66为前侧缝线,67为前烫迹线,7为后裤片, 其中71为后腰缝线,72为后裆缝线,73为后裆弯线,74为落裆线,75为后下 裆线,76为后脚口围线,77为后侧缝线,78为后烫迹线,79为后袋位线,81 为上结点,82为中结点,83为下结点。缝制时,在每对前后裤片6、 7间,将 前下裆线64与后下裆线75缝合,将前侧缝线66与后侧缝线77缝合;将对应 的两后裤片的两后裆缝线缝合、两后裆弯线缝合,对应的两前裤片的两前裆缝 线缝合、两前裆弯线缝合;后裤片上开有安装后袋的后袋位线。现存的裤装结构的后裆缝线72、后裆弯线73为一弯曲弧线,位于上结点 81与中结点82连线下方、朝下裤片7内凹,平均曲率较大;后下裆线75、前 下裆线64均为直线。这种裤装结构大腿部位较为宽松,臀部部位较为张紧,人 着装后,后裆弯线位置明显内凹,即从臀部中缝线明显凹入,不雅观;且用料 多;袋口的安装位置配合臀部裤形,人体在弯腰或坐下时,后袋物品容易压出 袋口,造成物品丢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布料,裤形美观的新型裤 装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裤装结构,包括两片前裤片以及两片后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后裤片的上结点和中结点连线为一直线,而后下裆线靠近中结点有一后下裆 弯位,前裤片的前下档线靠近中结点有一前下裆弯位。采用该结构后,布料较 现有技术节省;且裤体臀部位置较为宽松,着装后美观大方。所述的后袋位线位于后腰缝线下四公分处。在此位置安装裤袋,配合裤装 臀部结构,使得人体在弯腰或坐下时,后袋物品也不易挤出,安全可靠。

图1为现存裤装结构前后裤片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裤装结构前后裤片示意图,其中虚线为现存裤装结构轮 廓,以示比较。图3为本实用新型裤装结构示意图后视图,其中虚线为现存裤装结构轮廓, 以示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改良后的裤装结构的后裤片7的后裆缝线72与后裆弯线73形 成一直线,即上结点81和中结点82连线为一直线;后下裆线75靠近中结点82 的地方,设有一平均曲率较大的后下裆弯位92。前裤片6的前下裆线64靠近中 结点82的地方,设有一曲率和长度均与后下裆弯位92对应的前下裆弯位91 , 同时,为配合后裆弯线73形状的改变,前裆弯线63曲率变小。总体说来,本 实用新型的改良主要在于将虚线所示现有技术前裆缝线、前裆弯线、后裆弯
线、后裆缝线组成的弯位,与前下裆线、后下裆线组成的弯位形状对调,形成 实线所示两弯位,节约布料。图3实线所示的裤装结构,比现有技术虚线所示的裤装结构,大腿部位更 为贴身,而臀部部位较为宽松。后袋位线79位于后腰缝线71下方四公分处, 该位置设置配合臀部部位形状设置,使得放置在后袋中的物品不易挤出。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裤装结构,包括两片前裤片以及两片后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裤片的上结点和中结点连线为一直线,而后下裆线靠近中结点有一后下裆弯位,前裤片的前下档线靠近中结点有一前下裆弯位。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裤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袋位线位 于后腰缝线下四公分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裤装结构,包括两片前裤片以及两片后裤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裤片的上结点和中结点连线为一直线,而后下裆线靠近中结点有一后下裆弯位,前裤片的前下档线靠近中结点有一前下裆弯位。所述的后袋位线位于后腰缝线下四公分处。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布料,裤形美观的优点。
文档编号A41D1/06GK201045879SQ200720052629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1日
发明者李龙道 申请人:李龙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