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21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压机械,特别是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
技术背景目前一般使用的防水拉链热压机主要包括机架、通过导向杆与机 架相连的冷压定型装置和热压粘结装置以及相对与机架运动的工作 台,冷压定型装置与热压粘结装置的位置与工作台的相应工位位置对 应。其中冷压定型装置中普遍釆用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冷却速度较 慢,生产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 拉链热压机,采用制冷压缩机制冷,冷却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包括机架、通过导向柱与机架相连的冷压 定型装置和热压粘结装置以及相对于机架运动的工作台,冷压定型装 置与热压粘结装置的位置与工作台的相应工作位置对应,所述机架下 部安装有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与冷压定型装置通过管道连接 组成冷却系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冷压定型装置包括有基板,基板内 部嵌装有冷却管,冷却管上方依次安装有保温板、中间隔板和外壳, 所述冷却管与制冷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组成可循环的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釆用制冷压缩机制作冷却介质来冷却加工物料,比传统的水介质冷却的冷却速度更快,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压定型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包括机架l、通过 导向柱7与机架1相连的冷压定型装置2和热压粘结装置3以及相对 于机架1运动的工作台4,冷压定型装置2与热压粘结装置3的位置 与工作台4的相应工作位置对应,机架1下部安装有制冷压缩机5, 制冷压缩机5与冷压定型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组成冷却系统。工作时, 将防水拉链和布料放置在工作台4上后启动防水拉链热压机,工作台 4将防水拉链和布料传送至热压粘结装置3的加工区域,热压粘结装 置3下压,在加热作用下防水拉链和布料粘结一起。粘结工序完成后, 工作台4再将粘结一起的防水拉链和布料传送至冷压定型装置2的加 工区域,冷压定型装置2下压,在冷却介质的作用下粘结一起的防水 拉链和布料迅速定型,使粘结效果更牢固。由于釆用制冷压缩机制冷 来冷却加工物料,比传统的水介质冷却的冷却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冷压定型装置2包括有基板22,基板 22内部嵌装有冷却管21,冷却管21上方依次安装有保温板23、中间 隔板24和外壳25,所述冷却管21与制冷压缩机5通过管道连接组成可循环的冷却系统。这种多重的隔热结构,隔绝了外界热量对冷却管21工作的影响,使冷却管21对基板22的冷却效率大大提高。参照图1,机架1上安装有可伸缩的动力机构6,所述动力机构6 的各运动端61分别与冷压定型装置2和热压粘结装置3连接。在动力 机构6的传动下,热压粘结装置3和冷压定型装置2能够迅速完成下 降和上升的加工动作,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实现自动化。在本实施例 中,上述的动力机构6是采用气缸,然而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 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包括机架(1)、通过导向柱(7)与机架(1)相连的冷压定型装置(2)和热压粘结装置(3)以及相对于机架(1)运动的工作台(4),冷压定型装置(2)与热压粘结装置(3)的位置与工作台(4)的相应工作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下部安装有制冷压缩机(5),所述制冷压缩机(5)与冷压定型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组成冷却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定 型装置(2 )包括有基板(22 ),基板(22 )内部嵌装有冷却管(21), 冷却管(21)上方依次安装有保温板(23)、中间隔板(24)和外壳(25),所述冷却管(21)与制冷压缩机(5)通过管道连接组成可循 环的冷却系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可伸缩的动力机构(6 ),所述动力机构(6 )的运动端 (61)与冷压定型装置(2)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 的动力机构(6)的运动端(61)与热压粘结装置(3)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 伸縮的动力机构(6)是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拉链热压机,包括机架、通过导向柱与机架相连的冷压定型装置和热压粘结装置以及相对于机架运动的工作台,冷压定型装置与热压粘结装置的位置与工作台的相应工作位置对应,机架下部安装有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与冷压定型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组成冷却系统,由于采用制冷压缩机制作冷却介质来冷却加工物料,比传统的水介质冷却的冷却速度更快,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41H37/06GK201091247SQ20072005610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廖来辉, 曾小红, 聂志福 申请人:廖来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