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下巢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59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的下巢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的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伞的下巢结构,该结 构改良原有的多折伞的下巢结构,使其能够与中棒配合,使弹弓能够 顺利卡扣。
背景技术
通常,伞的开合由设置于伞中棒的弹弓实现控制,向上推伞下巢, 当下巢穿逑弹弓所在位置后,弹弓会从中棒中弹出,卡于下巢下部,顶持下巢,实现开伞;用手压弹弓入中棒,伞的下巢会随着重力的作 用下降,达到收伞的目地。平时,这种结构对于两折、三折伞,是非常适用,不存着任何问 题,但是对于四折以上(包括四折)的多折伞,由于其上部的中棒外 径小,下巢与中棒的间隙大,有时候难以实现准确的配合,且往往弹 弓没有足够的外张距离,而导致下巢左右摇摆时,弹弓不能顶持到下 巢,使得下巢由于重力原因而下降,会发生无意的收伞作用,甚至不 能开伞,因此,须有适当的结构稳定弹弓对下巢的顶持关系,以保证 开伞、收伞的顺利进行。实用新型幽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四折及四折以上多折伞的 下巢结构,该结构可以稳定开伞时下巢的位置,保证弹弓对下巢的顺 利顶持。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具有拉把结构的下巢,在推拉下巢的过程 中可顺利地使弹弓顶持下巢,便于实现开收伞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伞的下巢结构改良,其包括有下巢主体,其特征在于下巢主 体内设置有顶杆,顶杆位于下巢下部的一侧,其内侧为活动部,外侧 则连接于下巢主体上,向伞中棒伸出。所述的伞的下巢结构改良,其还具有拉把,顶杆设置于拉把的下 部,拉把下部开设有顶杆腔,顶杆设置于其内,并顶杆的外侧枢接于 拉把壁上,内侧向中棒伸出。上述的伞的下巢结构改良,其下巢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开口,顶杆 的内侧卡设于该开口,另一端枢接于拉把上。拉把一恻设置顶杆,另一侧设置按钮,按钮的下部具有突出的推 压部,推fii部可顶持弹弓,推动按钮,按钮将弹弓压入到中棒内,下 巢则会随着重力下降,达到收伞的目地。所述的顶杆,其设置于下巢内远离中棒伸出的弹弓一侧,即顶杆 顶持下巢使得下巢与设置有弹弓 一侧的中棒的间距减小。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下巢设置顶杆的形式,将中棒与下巢的位置关 系变得紧密,顶杆进行有效地限位,可使下巢与中棒的弹弓有效地进 行配合,弹弓在开伞时能可靠地顶持下巢,保证开收伞的顺利进行。 而且,该结构简单实用、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机构设置,尤其适用 与具有拉把的下巢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下巢的爆炸图,图3为屈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方式的开伞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方式的开伞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实施方式下巢的爆炸图,图8为图6所示方式的开伞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所示方式的开伞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一阁5所示,在普通的推拉式下巢设置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中棒l、下巢主体2、拉把3及弹弓4都与现有的拉把式 下巢伞的结构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拉把3内设置有顶杆腔31,顶 杆腔31设髮与远离弹弓的拉把一侧,且其内具有顶杆4,顶杆4的 内端枢设于拉把3内,顶杆4可绕此端进行转动,另一端则向中棒侧 伸出,顶持于下巢主体2上(图l所示)。
图2、图3所示,下巢主体2上,为了能够与顶杆配合,设置有 开口21,顶杆4恰好可从该开口21中伸出,顶持中棒。图1所示,当伞收拢时,下巢主体2和拉把3是松散的结合,拉 把3自然下垂,此时,顶杆4的外端向上翘起,恰好与开口21相接; 当需要开伞时,如图4所示,向上推拉拉把3,拉把3向上移动,使 得顶杆4从开口 21中伸出,由于顶杆4的内端是枢设于拉把3内的, 顶杆4的夕卜端向下转动,使得其慢慢向中棒方向伸出,并开始顶持中 棒,使得中棒向另一侧偏移;当拉把3被推到最上的位置时,如图5 所示,弹弓5完全暴露于中棒1外,此时,顶杆4转动到水平位置, 顶持中棒l,使得中棒l进行偏移,下巢主体2及拉把3与中棒1在 弹弓5 —働的间隙减小,弹弓5能够有效而稳固地顶持拉把3。收伞的过程则相反。图6—图9则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该方式中,中 棒、下巢主体、拉把、顶杆的基本结构与前述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 于拉把中设置有按钮。其主鹦待点在于拉把13内设置有顶杆腔131,顶杆腔131设 置与远离弹弓的拉把13 —侧,且其内具有顶杆14,顶杆14的内端 枢设于拉把13内,顶杆14可绕此端进行转动,另一端则向中棒侧伸 出,顶持于下巢主体12上;拉把13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按钮16,该 按钮16呈L形结构,其下部向中棒伸出,可以顶持弹弓15(图6所 示)。下巢主体12上,还设置有开口 ,顶杆14恰好可从该开口中伸出,
顶持中棒。图6所示,当伞收拢时,下巢主体12和拉把13是松散的结合, 拉把13自然下垂,此时,顶杆14的外端向上翘起;当需要开伞时, 如图8所示,向上推拉拉把13,拉把13向上移动,使得顶杆14从 下巢主体12中伸出,由于顶杆14的内端是枢设于拉把13内的,顶 杆14的外端向下转动,并开始顶持中棒11,使得中棒11向另一侧偏 移;当拉把13被推到最上的位置时,如图9所示,弹弓15完全暴露 于中棒ll外,此时,顶杆14转动到水平位置,顶持中棒ll,使得中 棒11进行偏移,下巢主体12及拉把13与中棒11在弹弓15 —侧的 间隙减小,弹弓15能够有效而稳固地顶持拉把3。同时,弹弓15完全由中棒11内向外自由伸张,顶持拉把13, 对于于弹弓15外侧,按钮16的L形下部恰好对准弹弓15,开伞时, 弹弓15将按钮16向外顶持开,需要收伞时,按动按钮16,则按钮 16可将弹弓15挤压到中棒11内,再向下拉动拉把13,可回复到开 伞前的状态,达到收伞的目地。
权利要求1、一种伞的下巢结构改良,其包括有下巢主体,其特征在于下巢主体内设置有顶杆,顶杆位于下巢下部的一侧,其内侧为活动部,外侧则连接于下巢主体上,向伞中棒伸出。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伞的下巢结构改良,特征在于其还具有 拉把,顶杆设置于拉把的下部,拉把下部开设有顶杆腔,顶杆设置于 其内,并顶^f的外侧枢接于拉把壁上,内侧向中棒伸出。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的下巢结构改良,特征在于其下巢主 体的下部设置有开口,顶杆的内侧卡设于该开口,另一端枢接于拉把 上。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的下巢结构改良,特征在于拉把一侧 设置顶杆,另一侧设置按钮,按钮的下部具有突出的推压部,推压部 可顶持弹弓。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的下巢结构改良,特征在于所述的顶 杆,其设置于下巢内远离中棒伸出的弹弓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伞的下巢结构改良,其包括有下巢主体,下巢主体内设置有顶杆,顶杆位于下巢下部的一侧,其内侧为活动部,外侧则连接于下巢主体上,向伞中棒伸出,该结构改良可使下巢与中棒的弹弓有效地进行配合,弹弓在开伞时能可靠地顶持下巢,保证开收伞的顺利进行。
文档编号A45B25/06GK201029512SQ20072011905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1日
发明者张书闵 申请人:张书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