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903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减震包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类,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包。
(二)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但是,现有的 包只能起到存放物品的功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可以在包内物品 受到挤压和碰撞时起到缓冲和有一定保护功能的减震包,目前还没 有发现。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减震包,
它增加了包可以在包内物品受到外界挤压和碰撞时起到缓冲和有 一定保护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震包,是由包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包体是由两层气囊式气垫组合而成,外层气垫上均匀布满大小相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内层气垫 上均匀布满大小不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内层气垫上各密封气囊之间隔处开设有很多呼吸气孔;将外层气垫上的密封气囊与内 层气垫上的密封气囊相对应间隔交错排列,并将两气垫的边缘部分 紧密粘连形成双层气垫,内外两层气垫之间的空气层中的空气可通 过呼吸气孔进行流动。
上述所说的外层气垫上的密封气囊与内层气垫上的密封气囊 相对应间隔交错排列,将两层气垫的边缘部分紧密粘连形成双层气 垫,并形成可通过内层气垫上的呼吸气孔进行呼吸流动的空气层。
上述所说的包体外层气垫上的密封气囊与内层气垫上的密封 气囊在包体上均匀的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已有书包的 功能上又以其独有的设计增加了包可以在包内物品受到外界挤压 和碰撞时起到缓冲和有一定保护的功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外观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中 (1)为包体,(2)为外层气垫,(3)为大小相同的并互不相通的 密封气囊,(4)为空气层,(5)为内层气垫,(6)为大小不同的并
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7)为呼吸气孔。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剖面放大图,其中(2)为外层
气垫,(3)为大小相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4)为空气层,
(5) 为内层气垫,(6)为大小不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7) 为呼吸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的 一种减震包,是由包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包体 是由两层气囊式气垫组合而成,外层气垫(2)上均匀布满大小相 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3),内层气垫(5)上均匀布满大小 不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6),内层气垫(5)上各密封气囊
(6) 之间隔处开设有很多呼吸气孔(7);将外层气垫(2)上的密 封气囊(3)与内层气垫(5)上的密封气囊(6)相对应间隔交错 排列,并将两气垫的边缘部分紧密粘连形成双层气垫,内外两层气 垫之间的空气层(4)中的空气可通过呼吸气孔(7)进行流动。
上述所说的外层气垫(2)上的密封气囊(3)与内层气垫(5) 上的密封气囊(6)相对应间隔交错排列,将两层气垫的边缘部分 紧密粘连形成双层气垫,并形成可通过内层气垫(5)上的呼吸气 孔(7)进行呼吸流动的空气层(4)。
上述所说的包体(1)外层气垫(2)上的密封气囊(3)与内 层气垫(5)上的密封气囊(6)在包体(1)上均匀的排列。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包,是由包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包体是由两层气囊式气垫组合而成,外层气垫(2)上均匀布满大小相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3),内层气垫(5)上均匀布满大小不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6),内层气垫(5)上各密封气囊(6)之间隔处开设有很多呼吸气孔(7);将外层气垫(2)上的密封气囊(3)与内层气垫(5)上的密封气囊(6)相对应间隔交错排列,并将两气垫的边缘部分紧密粘连形成双层气垫,内外两层气垫之间的空气层(4)中的空气可通过呼吸气孔(7)进行流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包,其特征在于外层气垫(2)上的 密封气囊(3)与内层气垫(5)上的密封气囊(6)相对应间隔交错排列,将两 层气垫的边缘部分紧密粘连形成双层气垫,并形成可通过内层气垫(5)上的呼 吸气孔(7)进行呼吸流动的空气层(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包,其特征在于包体(1)外层气垫 (2)上的密封气囊(3)与内层气垫(5)上的密封气囊(6)在包体(1)上均匀的排列。
专利摘要一种减震包,属于包类,是由包体(1)构成;其特征在于包体是由两层气囊式气垫组合而成,外层气垫(2)上均匀布满大小相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3),内层气垫(5)上均匀布满大小不同的并互不相通的密封气囊(6),内层气垫(5)上各密封气囊(6)之间隔处开设有很多呼吸气孔(7);将外层气垫(2)上的密封气囊(3)与内层气垫(5)上的密封气囊(6)相对应间隔交错排列,并将两气垫的边缘部分紧密粘连形成双层气垫,内外两层气垫之间的空气层(4)中的空气可通过呼吸气孔(7)进行流动。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为在已有书包的功能上增加了包可以在包内物品受到外界挤压和碰撞时起到缓冲和有一定保护的功能。
文档编号A45C3/00GK201146921SQ20072013360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6日
发明者娜 安 申请人:天津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