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通气、减震、按摩功能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气、减震、按摩功能鞋。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普通鞋底的结构都较为简单,不具有透气、除湿、按摩 功能,在天气较为炎热尤其是运动之后,鞋内潮湿、闷热,不仅感觉很不 舒服,且易患脚部疾病,对此,市场上便出现了多种新型鞋底,如中国专利CN98242728.X公开的《一种弹力通气减震按摩鞋底》,其鞋内表面上 交叉有横肋和纵肋,并设有通气孔,内侧边有防水通气孔,较多微小乳头 状弹性通气减震按摩柱突起在横肋和纵肋上表面并与之联成一体,此鞋底 的弹性比普通鞋底好,但透气、除湿、按摩功能有限,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气、减 震、按摩功能鞋。该鞋的鞋底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穿着起来更为舒适、 健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釆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气、减震、按摩功能鞋,包括鞋底和鞋帮,其鞋底内设有前 气囊和后跟减震垫,所述前气囊设在鞋底的脚掌处,后跟减震垫设在鞋底 的后跟空气室中,前气囊与后跟空气室由循环管道相连通,空气室内侧设
有手动自行调节排气开关。所述鞋底在其脚掌处设有一块缓冲片,其上表面呈凹凸状。 所述后跟减震垫的正面设有按摩凸块,中间设有相互独立的支撑柱。 所述循环管道包括连通前气囊与后跟空气室的两条往返管道。 所述前气囊与脚掌接触面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当中的前气囊能将运动过程中受压的气流经循环管道和 排气开关顺利排出,即使长时间步行或运动,也能保持鞋内空气通透干爽 舒适,后跟减霡垫的支撑柱可吸收运动跳跃时的震荡,减小对双腿的冲击, 前掌的缓冲片可起到按摩作用,行走时感觉舒适轻柔。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图2的B-B视图;图4为图2的C-C视图;图5为图2的D-D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一前气囊2—一后跟减震垫3—一后跟空气室4一一按摩凸块5—一支撑柱6——循环管道7——排气开关8——缓冲片如图1至图5所示,该鞋底具有通气、减震、按摩功能,其鞋底内 设有前气囊1和后跟减震垫2,前气囊1设在鞋底的脚掌处,后跟减震垫 2设在鞋底的后跟空气室3中,后跟减震垫2的正面设有按摩凸块4,中 间设有相互独立的支撑柱5,前气囊1与后跟空气室3由两条往返循环管 道6相连通,空气室3的内侧设有手动自行调节排气开关7。此外,鞋底 在其脚掌处设有一块缓冲片8,其上表面呈凹凸状。该鞋底适合东方人的脚型,穿起来感觉舒适健康,具有透气、防腐、 除臭、杀菌等功效,能减少脚气、脚部真菌的滋生,其减震功能可缓减冲 击力,保护脚部免受意外伤害,独特的按摩凸起对脚部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 可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 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通气、减震、按摩功能鞋,包括鞋底和鞋帮,其特征在于,其鞋底内设有前气囊和后跟减震垫,所述前气囊设在鞋底的脚掌处,后跟减震垫设在鞋底的后跟空气室中,前气囊与后跟空气室由循环管道相连通,空气室内侧设有手动自行调节排气开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减震、按摩功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在其脚掌处设有一块缓冲片,其上表面呈凹凸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减震、按摩功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跟减震垫的正面设有按摩凸块,中间设有相互独立的支撑柱。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减震、按摩功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管道包括连通前气囊与后跟空气室的两条往返管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减震、按摩功能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气囊与脚掌接触面设有通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减震、按摩功能鞋,包括鞋底和鞋帮,其鞋底内设有前气囊和后跟减震垫,前气囊设在鞋底的脚掌处,后跟减震垫设在鞋底的后跟空气室中,前气囊与后跟空气室由循环管道相连通,空气室内侧设有手动自行调节排气开关。本实用新型当中的前气囊能将运动过程中受压的气流经循环管道和排气开关顺利排出,即使长时间步行或运动,也能保持鞋内空气通透干爽舒适,后跟减震垫的支撑柱可吸收运动跳跃时的震荡,减小对双腿的冲击,前掌的缓冲片可起到按摩作用,行走时感觉舒适轻柔。
文档编号A43B7/00GK201029481SQ20072014833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丁国雄 申请人:福建省乔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