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底粘扣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572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硬底粘扣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狀領城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扣带,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窗帘的硬底 粘扣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窗帘在轨道上会设置有凹槽,可以根据需要装置粘扣 带或者装饰用的铝条等。不过通常粘扣带是通过胶水直接黏附于凹槽 之中,这使得安装起来非常麻烦,粘贴不均匀极易导致脱落,而且凹 槽还需要通过机器碾压以紧固粘扣带, 一则工序多不便操作,还对窗 帘轨道涂漆的质量提出较高要求生产成本较高,且此工序只能由制造 企业完成使窗帘装饰企业自由搭配的灵活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硬底粘扣带,减少了制造工序,节约 原料,降低成本,且安装简易便于替换。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硬底粘扣 带,包括底层、设置在底层上的粘扣层,所述底层下黏附一硬质底板。
更优的,所述硬质底板可以为硬质塑料片且与底层尺寸匹配,两 者粘连紧固。
及,所述粘扣层为横向、纵向相间分布的钩状结构。 及,所述粘扣层为横向、纵向相间分布的圈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底粘扣带,可以避免因为胶水处理不当导致
的剥落问题,此外省去了碾压工序节省油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
且使窗帘轨道搭配更为灵活提高了轨道的通用性。
附獼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2为本实用新型


图1A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據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2所示, 一种硬底粘扣带,包括底层l以及设置在面 层上的粘扣层2。粘扣层2为横向、纵向相间分布的圏状结构或钩状 结构。如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圈状结构的粘扣层,那么对应的帘布则采
用钩状粘扣层粘扣带,反之亦然。本实用新型底层1下黏附一硬质底 板3,硬质底板3可以为硬质塑料片且与底层1尺寸匹配,可以采用
热熔或者超声波等方式使二者粘连紧固。粘连上硬质底板3的粘扣 带,虽然仍然可以弯曲,但质地更为硬,整体呈条状,而不像原先那 样柔软。从图3可见,条状的硬底粘扣带,可以沿着轨道9上开设的 凹槽90插入,这样不采用胶水粘贴和碾压工序硬底粘扣带也能紧固
于轨道的凹槽90内,同时节省了油漆成本。如果窗帘不采用布质材 料,或许不需要粘扣带,于是可以将硬质粘扣带从轨道凹槽90内抽 出,换上其他替代物件。因为粘扣带并非用胶水粘贴在轨道凹槽90 上,所以非常便捷简易,使同一窗帘轨道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需要,增 强了使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底粘扣带,只是通过对现有粘扣带简单的加 工就可以避免因为胶水处理不当导致的剥落问题,此外省去了碾压工 序节省油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使窗帘轨道搭配更为灵活提高 了轨道的通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 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硬底粘扣带,包括底层(1)以及设置在底层上的粘扣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下黏附一硬质底板(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硬底粘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层(2)为 横向、纵向相间分布的圈状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硬底粘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层(2)为 横向、纵向相间分布的钩状结构。
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硬底粘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硬 质底板(3)可以为硬质塑料片且与底层(1)尺寸匹配,两者粘连紧 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硬底粘扣带,包括底层以及设置在底层上的粘扣层,所述底层下黏附一硬质底板,硬质底板可以为硬质塑料片且与底层尺寸匹配,两者粘连紧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底粘扣带,可以避免因为胶水处理不当导致的剥落问题,此外省去了碾压工序节省油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使窗帘轨道搭配更为灵活提高了轨道的通用性。
文档编号A44B18/00GK201067140SQ2007201692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8日
发明者林炎盛 申请人:林炎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