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绵网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40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泡绵网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 一 种泡绵网帽,尤指一种能增进产口R耐用性并具有回复帽型挺拔原状之弹力的网帽。北 冃景技术帽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相当普遍的一种配戴物。现在使用的网帽主要由 一 帽体前缘与一帽檐相互车缝而成,并在帽檐内部缝制一硬质件。所说帽体、/ -刖方为一衬垫并与所说帽檐相连接,于该衬垫二侧再车缝连续的复数网片藉此之设计,所说衬垫与复数网片经由车缝后形成一内部凹状的帽体能令使用者配戴以遮阳蔽雨。但是,上述现有网帽的衬垫往往碍于成本因素,仅由表布层与泡绵薄片层经车缝制成,所说泡绵薄片层在长期使用状态下,会凹陷不易回复原帽型,造成所说泡绵薄片层受损或破裂,使用年限n z 、有约 一 年左右,因而此种网帽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 种泡绵网帽,它通过在衬垫底部设有一牛筋衬层形成足够 弹力以回复帽型挺拔外观原状并易于通风透气,达成增进 泡绵网帽耐用性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 种 泡绵网帽,包括 一 帽檐和 一 帽体,与所说帽檐车缝,设 有一衬垫和一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说衬垫由一表布层、一泡绵层及一牛筋衬层迭置车缝而成;所说的泡绵层设有一泡绵片和二布片;所述的牛筋衬层设有复数网目;所述 的网片设为1 6片,优选2 4片。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具有厚实的衬垫可随时回复挺拔 的帽型外观,遇水渗入内层亦不易受潮并可增进泡绵网帽 的耐用性。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完成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衬垫的牛筋衬层 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衬垫之牛筋衬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 一 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 一 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泡绵网帽的组合 完成图,可分为一帽檐(1)及一帽体(2) 二大部分。图2为本实用新型泡绵网帽的衬垫的牛筋衬层(2 1 3 )、泡绵层(2 1 2 )相互迭置的示意图,所说牛筋衬 层(2 1 3)为交互编制成网状,网状间隔成复数网目(A), 形成具有抗铍折效果的强劲结构。图3为本实用新型泡绵网帽的衬垫(2i)的牛筋衬层 (2 1 3)、泡绵层(2 1 2)之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 包括 一 帽檐(1 );及 一 帽体(2 ),与所说帽檐(1 ) 的后端一起车缝,所说帽体(2 )设有一可支撑回复挺拔 帽型外观且具有耐用效果之衬垫(2 1 )及至少 一 可透气、泡绵层相互迭置 、泡绵层之局部放大之网片(2 2 ),在大面积衬垫(2 1 )的二侧分别车缝 一网片(22),在网片(22)未端车缝处再车缝其它 网片(2 2),据此形成为供使用者配戴的泡绵网帽;所说衬垫(2 1 )由 一 表布层(2 1 1 )、 一泡绵层(212)及一牛筋衬层(213)—起迭置并进行车缝, 牛筋衬层(213)具有复数网目(A)形成大面积网状 结构,强劲赋予衬垫(2 1 )回复弹力,对抗绉折并保持 帽型原本的挺拔外观造型,网目(A)亦具有适度透气效 果以抑制异味残留余于帽体(2 )上;所说泡绵层(2 1 2)更具有一泡绵(B)及二布片(C ),布片(C )分别被放置于上、下部位,中间设置 泡绵(B),经粘合处理步骤将三者粘合为一体,形成缓 冲弹性使具有舒适柔软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表布层(211)为最上层,中间层为 泡绵层(2 1 2),最底层为牛筋衬层(2 1 3),三者 依序迭置后,再与所说网片(22)车缝,即可获一帽体(2 ),帽体(2 )最后再与 一 帽檐(1 )车缝即成为一 泡绵网帽。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 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帽檐 (2 )帽体(2 1 )衬垫 (211)表布层 (2 1 2 )泡绵层 (213)牛筋衬层 (22)网片目绵片网泡布A B c
权利要求1.一种泡绵网帽,包括一帽檐,和一帽体,与所述帽檐车缝,设有一衬垫和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由一表布层、一泡绵层及一牛筋衬层迭置车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绵网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泡绵层设有 一 泡绵片和二布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绵网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牛筋衬层设有复数网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绵网帽,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网片设为1 6片,优选2 4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绵网帽,在二布片间夹设一泡绵构成一泡绵层,并在泡绵层外部设一表布层,将三者车缝为一衬垫,衬垫二侧与复数网片车缝为一帽体,所说帽体再与一帽檐车缝即为一泡绵网帽。由此,所说厚实的衬垫可随时回复挺拔帽型的外观,具有遇水渗入内层不易受潮和可增进产品耐用性等效果。
文档编号A42B1/00GK201115439SQ20072030219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
发明者陈冠璋 申请人:陈冠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