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18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鞋底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垫,特别是指鞋底垫本体上设置有夹持区并 可夹持按摩体或其它保健体的鞋底垫。
技术背景目前,通常的鞋底垫是一层或多层的结构,其上面根本不能设置 有其他用于保健或按摩的部件,另外在杂志或市场上报道的和出现的 保健鞋底垫很多,但都没有把按摩体可拆卸的设置在鞋底垫的大拇指 或/和脚中掌对应区域,研究证明按摩体对大拇指或脚中掌对应区域的刺激有利于起到促进大脑发育以及对人体内脏的保健等作用,特别 对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效果特别明显。另外即使存在着在鞋底上设置 有用于按摩体的鞋,但是这些按摩体也是与鞋底一体设置的,这种结 构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由于按摩是需要人体在放松的时 候进行,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如果在人处于疲劳或紧张的时候进行 按摩,这样不仅达不到保健作用,并且有存在伤害(肌肉拉伤)人体 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根据需要能够 随时安装或拆卸保健按摩体的新型的鞋底垫。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鞋底垫本体上 设置有可供扎带穿绕的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则可以让消费者根据需要从孔中穿绕扎带, 该扎带可以是任意,通过穿绕扎带就可以安装按摩体,满足消费者的 需求。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孔上穿绕有扎带,该扎带与鞋底垫 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用上述结构构成的夹持区来实现安装或拆卸按摩体,简单方便,成本低,并且扎带可以随时更换、清洗。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孔为通孔,且两个孔构成一组, 扎带穿绕两孔在鞋底垫本体的脚接触面上形成一横条,该横条与鞋底 垫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所述的夹持区位于鞋底垫本体的脚拇指对应 区或\和足中部对应区;所述的孔为通孔,且两个孔构成一组,扎带 穿绕两孔在鞋底垫本体的脚接触面上形成一横条,该横条与鞋底垫本 体之间构成夹持区,所述的夹持区位于鞋底垫本体的脚后跟对应区。上述方案中,采用上述区域的目的是使按摩块对人体的按摩效果 会更加理想,另外采用通孔的结构是为了更方便的更换扎带。本发明的另一种设置方案是所述的鞋底垫本体至少有两层,所 述的孔设置在鞋底垫本体上层,且两个孔构成一组,扎带穿绕两孔在 鞋底垫本体的脚接触面上形成一横条,该横条与鞋底垫本体之间构成 夹持区,所述的夹持区位于鞋底垫本体的脚拇指对应区或\和足中部 对应区;所述的鞋底垫本体至少有两层,所述的孔设置在鞋底垫本体 上层,且两个孔构成一组,扎带穿绕两孔在鞋底垫本体的脚接触面上 形成一横条,该横条与鞋底垫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所述的夹持区位 于鞋底垫本体的脚后跟对应区。上述方案的目的是使按摩块对人体的按摩效果会更加理想。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脚拇指对应区或\和足中部对 应区的夹持区分别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的脚后跟对应区的夹持区至 少设置有两个。上述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夹持效果好,保健按摩体不容易脱落移位。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阿A-A剖示图; 图3为图1中的阿B-B剖示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阿C-C剖示图;图6为图4中的阿D-D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l, 一种鞋底垫,所述 的鞋底垫本体上设置有可供扎带穿绕的孔1;所述孔1上穿绕有扎带 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孔1为通孔,且两个孔1构成一组, 扎带2穿绕两孔1在鞋底垫本体的脚接触面3上形成一横条4,该横 条4与鞋底垫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5,扎带2在鞋底垫的背面6的穿 绕可以随意或直接打结固定,通常能够固定住扎带2即可;所述的夹 持区5位于鞋底垫本体的脚拇指对应区或\和足中部对应区,我们也 可以把夹持区5设置在脚后跟对应区,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我们 也可以把夹持区5设置在其他地方;通常在上述区域我们设置的夹持 区5至少有两个,当然也可以是1个或3个或更多个。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 一种鞋底垫,所述 的鞋底垫本体上设置有可供扎带穿绕的孔1,所述孔1上穿绕有扎带 2,所述的鞋底垫本体至少有两层,所述的孔1设置在鞋底垫本体上 层7,且两个孔l构成一组,扎带2穿绕两孔1在鞋底垫本体的脚接 触面5上形成一横条4,该横条4与鞋底垫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5, 扎带2在鞋底垫的两层之间穿绕可以随意或直接打结固定,通常能够 固定住扎带2即可;所述的夹持区5位于鞋底垫本体的脚拇指对应区 或\和足中部对应区,我们也可以把夹持区5设置在脚后跟对应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我们也可以把夹持区5设置在其他地方;通常在 上述区域我们设置的夹持区5至少有两个,当然也可以是1个或3个 或更多个。最后我们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说的鞋底垫不仅仅指单独的可 以适合任何鞋的所谓的鞋垫,同时也可以认为是放置在鞋内并与之配 套的鞋底垫或者与鞋底一体的鞋底垫,并且该鞋底垫可以是多层结构 也可以是单层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垫本体上设置有可供扎带穿绕的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上穿绕 有扎带,该扎带与鞋底垫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为通 孔,且两个孔构成一组,扎带穿绕两孔在鞋底垫本体的脚接触面上形 成一横条,该横条与鞋底垫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所述的夹持区位于 鞋底垫本体的脚拇指对应区或\和足中部对应区。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 为通孔,且两个孔构成一组,扎带穿绕两孔在鞋底垫本体的脚接触面 上形成一横条,该横条与鞋底垫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所述的夹持区 位于鞋底垫本体的脚后跟对应区。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垫 本体至少有两层,所述的孔设置在鞋底垫本体上层,且两个孔构成一 组,扎带穿绕两孔在鞋底垫本体的脚接触面上形成一横条,该横条与 鞋底垫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所述的夹持区位于鞋底垫本体的脚拇指 对应区或\和足中部对应区。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垫本体至少有两层,所述的孔设置在鞋底垫本体上层,且两个孔构 成一组,扎带穿绕两孔在鞋底垫本体的脚接触面上形成一横条,该横 条与鞋底垫本体之间构成夹持区,所述的夹持区位于鞋底垫本体的脚 后跟对应区。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拇指对应区或\和足中部对应区的夹持区分别至少设置有两个。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后跟对应区的夹持区至少设置有两个。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拇指对应区或\和足中部对应区的夹持区分别至少设置有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后跟对应区的夹持区至少设置有两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垫,特别是指鞋底垫本体上设置有夹持区并可夹持按摩体或其它保健体的鞋底垫。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鞋底垫本体上设置有可供扎带穿绕的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根据需要能够随时安装或拆卸保健按摩体的新型的鞋底垫。
文档编号A43B17/00GK101224054SQ20081005969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3日
发明者苏志华 申请人:苏志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