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修剪的空间轨迹计量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216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型修剪的空间轨迹计量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发型修剪的空间轨迹计量与应用
技术领螆
本发明是关于发型修剪设计的计量方法,将实体模特头型及头发几何抽象 化,并在图纸上呈现出来,利用几何学中的三角函数,计算出各个发片提拉角度 齐剪所构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该方法系统的计算了(T 、 30° 、 45° 、 60° 、 90° 、 120° 、 135° 、 150° 、 180°等各个角度提升齐剪所产生的落差比数值, 每一个角度的落差比都用一定的数值来表示,正向落差比的数值记为X, X的值 域为0《X《2。将这些数值测绘在抽象化的图纸上,把美发师想得到的均等落 差效果的空间修剪轨迹计算并测绘出来,并标注出不同等比落差的空间修剪轨 迹肆。由此,美发师就能按照图纸的空间轨迹,针对不同的顾客头型及头皮区 域,进行头发提升角度和剪刀切口修剪方向的调整,最大程度准确地完成理想 的发型精剪效果。该项技术可以用于培训各个层次的美发师,通过掌握每个段 的落差数值及空间轨迹,为发型精剪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软件开发企业制 造创意型发型设计软件提供核心模块,将发型修剪与设计推向更科学、精细、 统一的数字化新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03]14号"文件关于《三次产 业划分规定》,美发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下属的"理 发及美容保健服务"。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美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各种形式的美发经营和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然而,许多美发师缺 乏正规的学习和进修途径,很多做发型修剪的美发师都是跟着师傅学,凭靠感 觉和经验进行修剪,往往陷入迷途,难以创新。
3众所周知,发型修剪是烫发、染发、造型的核心基础, 一款精准创意的发 型修剪,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官和享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发型的效果。发 型修剪就如同服装裁剪一样,是有章可循的,可以应用图纸来进行设计。然而 复杂的是,人的头部和身体不同,是不规则的圆球型;发丝和布料不同,本身 具有相当多的数量和长度组合性,给不同头皮区域的发片修剪提升角度和剪刀 切口方向如何把握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如今,还没有如同服装设计一样精确 的裁剪阁例,往往都是大概模糊想像的样阁,少有数值支撑难以达到统一。
首先,从以前的头发修剪技术来看,有人提出头发提升修剪可以造成落差 的说法,如大家所熟知的0层次修剪落差为0; 180°提升高层次修剪落差为2;
90°垂直提拉发片修剪落差为1;60°提升修剪落差为0.5。这些数字如何产生? 如何应用?关于30° , 45° 、 120° 、 135° 、 150°等提升角度,产生的落差又 是多少?美发业行内流传着45°提升修剪落差为1/3的说法,约等于0.33333, 实际上是错误的,精确计算值应为0. 29289,这微小的误差数值将会给发型师修 剪带来很大误导以及发型修剪的效果差异。因此,头发修剪落差理论的建立以 及落差数值的精确计算显得格外重要。另外,通过建立的修剪落差理论,将不 同提升角度的等差空间修剪轨迹线标注出来,就能够实现引导美发师精剪创作 的目的。
其次,发型修剪方法改良的角度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审 批通过专利号"200510103036.3",名为" 一种用点定位的发型修剪方法"专 利,该专利发明人"王焕武"主要技术创新在于,在头部前后左右找了四个定 点,用四个定点头发长度作为修剪的引导线,来完成发型修剪,该方法对于长 发处理比较简单适用,对于稍微短一点的头发处理就不行了,具体提升角度和 剪刀切口方向如何进行等问题没有涉及,该专利是属于长发发型改良修剪方法
4的创新。
再次,从发型设计的角度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了 专利号"01803442. X",名为"发型设计方法"专利,该专利由发明人"平田好 宏"和"山下优子"通过专利代理机构在我国申报,该专利的主要技术创新在 于,将原有头型分区更加细化,给每一个小R域的头发长度赋值,每一个小R 域的长度共同构成一款完整的发型,从而达到保留顾客原有发型数据的目的, 用于下次顾客想恢复到以前发型时使用。该方法对发片如何提升怎样修剪方面, 没有涉及,该专利是属于发型采样与管理的方法创新。
如上所述,通过建立发型修剪落差理论,对发型的成型效果进行研究,计 量出等差空间修剪轨迹,将对美发师技术的提升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可以利用该理论用于创意型发型设计软件的开发,利用3D成像技术,能够实现 创意设计任何赋值的发型,改变原有"模板式"发型设计软件带来的缺陷与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发型修剪落差理论为基础的发型 空间修剪轨迹计量方法,从而为美发师在处理不同区域的发片提升角度与剪刀 切口方向提供科学的依据。
发明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通过将实体模特头型及头发几何抽象化, 并在图纸上呈现出来。第二,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头发落差理论,并精确计算出 各个发片提升角度齐剪所形成的落差数值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
数值为0; 3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0.13397; 45°提升发片 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0. 29289; 6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0.5; 9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 120°提升发片齐剪
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5; 135°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 1.70710; 15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86602; 180°提升发 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2。第三,绘出了60° 、 90° 、 120°等三个发 片提升角度的平面图,结合第二部分头发修剪落差理论,计量出0、 1、 2、 3等 落差值在图像上的等差轨迹线即美发师想得到的剪刀修剪的空间轨迹,用于指 导美发师在为顾客做发型修剪时,调整头发提升角度和剪刀切口方向。
附,说明
图l是头发修剪落差比基础理论图,图中列出了头发修剪落差比公式,即 "纵向高处头发断点与低处头发断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除以"纵向高处头 发发根与低处头发发根之间的头皮弧度长"所得到的比例。图纸选考了0。 、 30 ° 、 45° 、 60° 、 90° 、 120° 、 135° 、 150° 、 180°等九个提升角度作为研 究对象,分别计量出齐剪(剪刀切口方向与发片呈90。垂直,以下简称齐剪), 所形成的落差比数值(小数点后保留5位)分别为0、 0.13397、 0.29289、 0.5、 1、 1.5、 1.70710、 1.86602、 2。
图2是30°提升发片齐剪的详解图,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0. 13397。 图3是45°提升发片齐剪的详解图,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0.29289。 图4是60°提升发片齐剪的详解图,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0.5。 图5是9(T提升发片齐剪的洋解图,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 图6是120°提升发片齐剪的详解图,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5。 图7是135°提升发片齐剪的详解图,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70710。
6图8是150°提升发片齐剪的详解图,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86602。 图9是180°提升发片齐剪的详解图,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2。

图10是在模拟头型图纸上,头型区域分成"头型侧面后顶部"、"头型侧面 后枕部"、"头型侧面后颈部",三个主要不同分区所有发片纵向提升发片60。, 计量测绘出头发修剪落差为0、 1、 2的三条空间修剪空间轨迹线的详图,并推 导出三个区域齐剪落差计算公式,"头型侧面后顶部"为2sin2 (a/2),"头型 侧面后枕部"为2sin2 (e/2),"头型侧面后颈部"为sine,其中,a、 p、 0分别为三个区域头发提升与头皮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图11是将图10的三条空间修剪轨迹线抽取出来构成的简略图。 图12是在模拟头型图纸上,头型区域分成"头型侧面后顶部"、"头型侧面 后枕部"、"头型侧面后颈部",三个主要不同分区所有发片纵向提升发片90。, 计量测绘出头发修剪落差为0、 1、 2的三条空间修剪空间轨迹线的详图。
图13是将图12的三条空间修剪轨迹线抽取出来构成的简略图。
图14是在模拟头型图纸上,头型区域分成"头型侧面后顶部"、"头型侧面 后枕部"、"头型侧面后颈部",三个主要不同分区所有发片纵向提升发片120。, 计量测绘出头发修剪落差为0、 1、 2、 3的四条空间修剪空间轨迹线的详图。
图15是将图14的四条空间修剪轨迹线抽取出来构成的简略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作为一项系统的发型修剪轨迹的计量方法,最终要用于实践过程,指导美 发师在具体修剪过程中如何把握发片的提升角度和剪刀的切口走向。
如图l,头发修剪落差比基础理论,系统计算了O。 、 30° 、 45° 、 60° 、
790° 、 120° 、 135° 、 150° 、 180°等各个角度提升齐剪所产生的落差比数值,每一个角度的落差比都用一定的数值来表示,正向落差比的数值记为X, X的值域为0《X《2。美发师必须牢记每一个发片提升角度齐剪所产生的落差比数值,
因为在具体修剪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头型区域发量的精确把握,都离不开落差数值。关于前面提到的十个修剪角度,从图2到图9开始,分别绘制了30° 、45° 、 60° 、 90° 、 120° 、 135° 、 150° 、 180°等提升角度齐剪所产生落差的详细图,通过运用几何学中的g角函数,推导出三个区域齐剪落差计算公式为"头型侧面后顶部"为2sin2 (a/2),"头型侧面后枕部"为2sin2 (0/2),
"头型侧面后颈部"为sin0,其中,a、 e、 6)分别为三个区域头发纵向提升与对应头皮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利用建立好的落差值,结合图10"纵向提升发片60。各目标落差轨迹线",如果来的顾客是中长发,发量没有打薄,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的落差层次依据低层头发长度可以采取落差比为0 2之间的落差修剪,设原落差比为X,我们想要修剪的落差比为Y,提升发片对应的头皮弧度长为Z,那么美发师想得到的目标轨迹点为(Y- X) XZ, 60°提升发片齐剪,AB段"头型侧而后顶部"的落差比数值为0. 03407、 BC段"头型侧面后枕部"的落差比数值为0. 5、 CD段"头型侧面后颈部"的落差比数值为0.866。落差黎值越大,说明该区域发量去除得越多,视觉效果就是看起来越薄,反之,落差数值越小,说明该区域发量去除得越少(比如O层次保留发量的one length修剪),视觉效果看起来就是很厚重,因此,60°提升发片齐剪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为"上重下轻"。三条线段组合②给出了60。提升发片等比落差l: l的修剪轨迹线,美发师只要按照②号轨迹修剪,就能实现l: l等比落差效果。因为头型是一个不规则的圆球体,因此,在每一个区域转角的地方,剪刀应该转向,实现一定的弧度。当美发师9(T提升发片的时候,可以参照图12,齐剪发片所形成的效果,AB段"头型側面后顶部"的落差比数值为0. 293、 BC段"头型側面后枕部"的落差比数值为1、 CD段"头型侧面后颈部"的落差比数值为1. 366。这个数值说明90°提升发片齐剪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也是"上重下轻"。特别是AB段"头型侧面后顶部"的修剪效果与下部头发相对比,显得格外厚重。在美发师想调节头发落差的时候,如果按照2:1的落差比进行的话,只需按照②号轨迹修剪,在修剪l: l均等落差的时候,按照①号轨迹修剪就可以了,要强调的是,当处理CD段"头型侧面后颈部"的时候,角度要比CD段"头型侧面后颈部"稍微大一点,剪刀的切口方向要竖直一些。
当美发师120°提升发片的时候,往往是去除重量,可以参照图14,在去除重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剪刀切口水平修剪发片所形成的效果(见①号修剪轨迹),AB段"头型侧面后顶部"的落差比数值为2. 414、 BC段"头型侧面后枕部"的落差比数值为3、 CD段"头型侧面后颈部"的落差比数值为2. 598。这个数值说明120°提升发片齐剪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上下重,中间轻",由于上下落差误差较小,很难通过美发师的视力判断出来,较为精确的修剪应该调整为②号修剪轨迹。修剪落差比数值为2的时候,参照③号修剪轨迹,修剪落差比数值为1的时候,参照④号修剪轨迹。
发型修剪轨迹计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本发明通过利用三角,数计算的落差比数值,绘出60° 、 90° 、 120°三种主要的发片提升角度,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提升角度,但只要掌握了这三种情况,其他的角度可以依据具体的修剪轨迹线,作调整。
9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型修剪计量方法,是一套完整的发型设计软件中的核心模块,其特征是,在头部平面图的纵向区域中,记入美发师所希望得到的头发落差比在空间中所构成的修剪轨迹,以此为依据,用于引导美发师精剪发型或帮助软件开发企业制造创意发型设计软件的计量方法。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型修剪计量方法,其特征是,在头部平面图的纵向区域中,是指包括但不 局限于"头型侧面后顶部"、"头型侧面后枕部"、"头型侧面后颈部"等三个主要分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型修剪计量方法,其特征是,记入美发师所希望得到的头发落差比,是指 纵向高处头发断点与低处头发断点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除以纵向高处头发发根与低处头发发根之间 的头皮弧度长所得到的比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型修剪计量方法,其特征是,记入美发师所希望得到的头发落差比,是指包 括但不局限于0° 、 30° 、 45° 、 60° 、卯° 、 120° 、 135° 、 150° 、 180°等各个特殊角度提升齐 剪所产生的落差比数值,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0; 3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 落差比数值为0.13397; 45°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0.29289; 6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 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0.5;卯°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 12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 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5; 135°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70710; 150°提升发片齐剪形 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1.86602; 180°提升发片齐剪形成的头发落差比数值为2。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型修剪计量方法,其特征是,记入美发师所希望得到的头发落差比在空间 中所构成的修剪轨迹,是指包括但不局限于60° 、 90° 、 120°三种发片提升角度,在模拟头型图纸 上标注等比落差空间修剪轨迹线。
6、 一种发型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发型修剪计量为基础所做的头发处 理或相关产品开发。
全文摘要
一种发型修剪的计量方法,该方法将实体模特头型及头发几何抽象化,并在图纸上呈现出来,利用几何学中的三角函数,测算出较为精确的头发落差数值,精确计算出了0°、45°、60°、90°、120°、135°、150°、180°等各个发片提升角度齐剪所形成的落差数值,并建立头发修剪落差理论。绘出了60°、90°、120°等三个发片提升角度的头型后侧平面图,结合头发修剪落差数值,计量出0、1、2、3等比落差数值在每个区域头发上的等差轨迹线即美发师想得到的剪刀修剪的空间轨迹,用于指导美发师在为顾客做发型修剪时,调整头发提升角度和剪刀切口方向。
文档编号A45D44/00GK101480295SQ20081007004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8日
发明者何先泽, 敬 张 申请人:张 敬;何先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