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24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为了不产生腰痛、或实现改善所产生的腰痛而作为内衣或外衣穿着的、拥有具有控制姿态的功能的体形调整功能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
背景技术
:很多人会腰痛,其原因也是各种各样。其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或生活指导来实现体力的保持、改善。但是,容易复发是腰痛的最大问题。这种导致腰痛的原因有多种,最多的是通过x线及其他检查虽然未发现异常但因肌力不足、姿态不良等而对腰部的负荷集中、疲劳累积等造成的所谓"腰痛症",运动疗法适用于上述症状。该腰痛症通常通过卧床静养可减轻病痛,但在现代化的生活、经济环境下,卧床静养比较困难,因此症状进一步恶化的情况增多。支撑上半身的重量的腰椎位于身体的大致中央,在支撑上半身的重量的同时,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应力集中到腰椎。因此,随着体重的增加,腰椎的负担相应变大。腰椎本来存在生理前曲,当该前曲增强时,骨盆前倾,作用于椎间盘的力起到剪断力的作用,脊旁肌、韧带容易受力而产生腰痛。也可以说腰痛是因骶髂关节的错位引起的。即,骨盆由二个髂骨和一个骶骨构成。该关节与可动关节不同,被称为平面关节或不动关节,是运动的中心部分。当包括该骶髂关节的骨盆倾斜时就无法直立。因此为使骨盆后倾并减少腰椎前曲而工作的肌肉主要是腹肌群,腹肌较强时腹压变高,可分散施加到腰椎、脊旁肌的力。现有的围腰胸衣(corset)相关的报告中,作为腰痛支撑器、腰带等的腰部固定带在整形外科领域的诊断中是一种处方,在医疗机构以外,无论有无腰部疾病,体育运动员也广泛使用。利用它们的目的在于(1)限制脊椎分节运动,(2)减轻腹腔内压上升引起的脊椎负荷,(3)抑制躯干肌的活动,(4)抑制躯干肌疲劳,(5)保温效果。根据1997年的研究,通过表面肌电图对急性期的腰痛症中的腰部固定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可减少背部肌肉活动,减轻疲劳。但是,如果长期连续使用固定带,会使背部肌肉废退,并且腰椎活动性能下降,有转移为慢性腰痛症的危险,这意味着在穿着一定期间而减轻疼痛后,进行运动疗法是非常重要的。上述目的也是围腰胸衣的优点,尤其是通常周知减轻腹腔内压的上升而产生的脊椎负荷的减轻,对于改善、预防腰痛非常重要。作为提高上述效果的方法,包括由威廉姆斯(Williams)提倡的威廉姆斯体操。这是针对腰痛的运动疗法中最普通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规则的运动矫正姿态,恢复关节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肌肉的协调及耐久力,增大运动速度。即,使腰骶脊部的肌肉、韧带、椎间关节包等的支撑性、活动性正常化,矫正姿态,有助于腰痛的治疗。这种腰痛体操种类较多,其共同的原则是增强腰背部及下肢的肌肉、韧带、由滑膜和纤维膜构成的关节包等的伸张运动及躯干肌的肌力。尤其重视减少腰椎前曲提高腹压的腹肌强化。进而,在现有技术中,开发了如下短裤抬高大腿部时,在臀部及大腿部后部的皮肤的伸张量高的伸张区域对应的背面的规定区域,具有身高方向的弹性模量大于该区域以外的背面的区域、及至少和腹部及大腿部前部对应的前面区域的高弹性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进而,提出了提高髋关节的稳定性、形成优美的体形及姿态、缓和腰痛、防止高龄者滑倒的由伸縮性针织物构成的腰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进而,提出了可缓解腰痛的腰带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6-8985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9290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45866号公报但是,可坚持持续上述威廉姆斯体操的腰痛体操的人不多,重新调整时间及环境来进行运动较为困难。因此要求开发出根据腰痛体操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以腰背部肌肉和下肢后面肌肉的辅助及伸张、腹肌及下肢前面肌肉的强化为目的的衣服,目前为止,开发出了辅助肌肉、骨骼构造的衣服。进而要求开发出根据威廉姆斯等腰痛体操的理论,在日常生活环境下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穿着可实现腰痛改善、腰痛治疗中提倡的腰痛体操的效果,且拥有具有控制姿态的功能的体形调整功能的衣服。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手段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手段中,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是一种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其特征在于,由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形成上述衣服的主体针织物。进而,在位于该衣服的前身侧的腹部骨盆左右的髂骨的内侧缝合左右的纵向的作为非伸縮性的芯材的前部梭子,并且在比后身侧的中臀肌靠近背骨侧的左右位置缝合纵向的作为非伸縮性的芯材的后部梭子。从上述前部梭子和后部梭子之间的侧部到后部和中臀肌的腰周边部分为如下三重构造的腰部将下端部为折回部的双重构造的强紧缚性的网状的针织物重叠到上述由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主体针织物上。进而,前身侧的脐周边部的针织物为在主体针织物的折回针织物内内含网状的针织物的三重构造,并且使脐周边部的下部的腹部为外侧的主体针织物的弹力网布和内部的网状的针织物的双重构造,通过上述三重构造的针织物的腰部和三重构造的针织物的脐周边部,可实现与腰部的构造对应并提高在预防、改善腰痛中通常提到的腹压的效果。进而,通过腰部的网状的针织物使骨盆的两侧部向后拉伸,将骨盆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从而容易使骶骨向前,减少腰椎的生理性前曲。作为该构造,将由上述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主体针织物、及强紧缚性的网状的针织物折回的双重构造所构成的腰部的三重构造的上端部重叠缝合,并且将由腰部的后身侧的中央部以外的强紧缚性的网状的针织物的双重构造的折回部构成的下端部不缝合到上述主体针织物上,使其浮动作为自由开放端。进而,上述构造通过使腰部高腰化,具有通过穿着来控制姿态的功能,并使该衣服的下裆部为短裤形状,使该短裤形状的左右的各下端部可紧缚保持在大腿部周边。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穿着在下半身的具有体形调整功能的可实现腰痛体操效果的的衣服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上,从后身侧的腰周边开始,从下部的中臀肌到骶骨及腰椎的背骨部分的针织物是仅由主体针织物的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针织物。进而,后身侧的左右的后部梭子之间的背部中央的腰部仅由网状的针织物形成,从而提高合身感。进而,使前身侧的骨盆部分的前部梭子和后部梭子之间的腰部的针织物向后部梭子侧拉伸紧缚。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穿着在下半身的具有体形调整功能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上,短裤形状的大腿部背部的针织物为由主体针织物的弹性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及网状的针织物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的双重构造的针织物,在行走时抬高大腿时,施加由于拉伸而产生的负荷。这样一来,该衣服可实现基于腰痛体操的理论的、在日常生活中腰背部肌肉和下肢后面的辅助和伸张、腹肌及下肢前面肌肉的强化。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根据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在下半身的具有体形调整功能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上,衣服的主体针织物的由弹性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及网状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分别由JIS法规定的伸张弹性试验中拉伸30。/。时具有490mN以上的拉伸强度的针织物形成。本发明的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具有体形调整功能,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通过穿着该内衣,可通过衣服的构造取得良好的姿态,不会前曲,校正身体歪斜,将身体的左右均等地拉伸,从而可减轻体重对脊椎、腰椎的负担,进而可提高腹压,减轻对腰部的负担,对行走时的身体的肌肉活动带来变化,促进身体前面的肌肉活动的提高及身体后面的肌肉活动的降低,并且通过整体肌肉活动的变化来抑制产生腰痛,进而在腰痛时可减轻其症状等,本发明具有现有技术不具备的非常良好的效果。图1是本发明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的正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的后视图。图3是将本发明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翻过来观察其内表面的正视图。图4是将本发明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翻过来观察其内表面的后视图。图5是表示穿着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进行的行走试验的示意图。图6是行走试验中的中臀肌的肌肉活动的波形处理步骤中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如图1图4所示,该实施方式是由针织物形成通过穿着而具有体形调整功能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并适用于衣服1的例子。该衣服1由穿着于身体的躯干部la、及身体的肢部lb的形状构成,上述身体的躯干部la由腹部2及臀部6构成,上述身体的肢部lb由上述身体的躯干部la的下部的大腿部中央部8、大腿部外侧部9、及其大腿部背部10构成。在形成该衣服1的针织物中,主体针织物26的部分由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形成,进而前部梭子14和后部梭子15之间的腰部和大腿部背部10的部分由网状的针织物27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形成,与主体的针织物26重叠,进而后部的左右梭子之间仅由网状的针织物27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形成。该衣服的主体针织物即由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26、及由网状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27分别由拉伸30。/。时具有490mN以上的拉伸强度的针织物形成。但是,它们例如根据针织方法即平针织、罗纹针织、双反面针织、双面针织、经平针织、经编锻纹针织、经绒针织、经绒-经平针织、弹性针织、薄纱针织、经编针织、经缎针织、翻边针织、提花针织、多臂提花针织、圆形针织等针织方法的不同,拉伸强度会变化,可根据需要适当选择。这样,本发明的衣服由主体针织物26和网状的针织物27两种针织物构成。其中,主体针织物26由聚氨酯弹性丝构成的、和经向相比纬向的伸縮比例大的强紧缚率的网眼状的弹性网布形成在拉伸30%时具有490mN以上的拉伸强度的针织物。另一方面,网状的针织物27是由聚氨酯弹性丝构成的、经向和纬向伸縮比例基本相等的针织物形成。作为该衣服1,如图1所示在前身侧的躯干部la上,形成有向腹部2的中央部方向左右变窄的形状的脐周边部3,该针迹17的上侧的脐周边部3由三重针织物形成,该三重针织物以表面侧的针织物及面向身体肌肤侧的内表面针织物为主体针织物26,在它们之间包含一块网状的针织物27。脐周边部3的针迹17的下部的腹部2以表面侧的针织物为主体针织物26,其内表面侧的针织物如图3所示为网状的针织物27。进而,将侧腹部4形成为由表面侧针织物的主体针织物26、及内表面针织物的网状的针织物27构成的双重针织物。该前身侧的表面侧针织物由侧腹部4、例如左侧的侧腹部4的主体针织物26构成,该针织物直接转到肋腹部5,延伸到后身侧的臀部6,进而从右侧的臀部6转到肋腹部5,成为前身侧的右侧的侧腹部4,由该一体化的针织物形成。该侧腹部4的主体针织物26和网状的针织物27以双重构造形成,它们的左右的下部延伸到后身侧的左右臀部下部7而一体化。接着对在上述衣服1的躯干部la的下部经由接缝22而延续的左右肢部lb进行说明。在上述腹部2的双重针织物的下部经由接缝22而接续的、左右大腿部中央部8的部分仅由主体针织物26构成的单重针织物形成。进而,在上述左右的侧腹部4的表面侧针织物的主体针织物26、及通过图3所示的针迹20由接缝22延续到臀部侧的内表面针织物的网状的针织物27的下部的大腿部外侧部9的部分,该表面侧针织物经由针迹19与左右的大腿部中央部8的表面侧针织物形成为一体的主体针织物26。但是,大腿部外侧部9的部分的内表面如图3所示具有内表面针织物的网状的针织物27,由它们形成双重针织物,如图4所示,延伸到后身侧的大腿部背部10。在由上述左右的大腿部背部10的表面侧针织物和内表面针织物构成的双重针织物中,如图2所示,由上述左右的大腿部中央部8的部分的主体针织物26构成的单重针织物转过大腿内侧而成为大腿部背部内侧部11,通过接缝23与大腿部背部IO缝合。进而,在左右的大腿部及大腿部背部10的下端,用接缝25缝合有下端折回部12。该下端折回部12由主体针织物26形成,其下端为折回部。进而,在前身侧的左右的腰部13及与其相连的后身侧的腰部13的部分,由下部为折回部、上端由通过针迹18缝合橡胶带16的网状的针织物27的双重针织物形成。该下部的折回部中,仅后身侧的中央部通过接缝24缝合到其下部的主体针织物26,但是其他部分的下端的折回部不缝合到该主体针织物26,从主体针织物26浮起而设置。进而,在前身侧的腹部2的弓状的侧部及侧腹部4的边界的接缝21的部分的上半部中,插入有由薄的细板状的梭子构成的前部梭子14,上述薄的细板状的梭子由芯布或硬质树脂构成。进而,在后身侧的臀部6的上半部中,插入有由薄的细板状的梭子形成的后部梭子15,上述薄的细板状的梭子由芯布或硬质树脂构成。上述前部梭子14在穿着可实现腰痛体操的衣服时,在穿着者的腰部的左右的骨盆的端部的内侧卡定,从而具有以下作用即使从左右的肋腹部拉伸可实现腰痛体操的衣服的针织物,也可进行固定,使前身侧的腹部2的弓状的侧部和侧腹部4的边界部分不会左右移动。后部梭子15具有以下作用同样在穿着可实现腰痛体操的衣服时,在穿着者的后身侧的腰部的左右的身体的固有背肌的内侧,在后身侧的臀部6的内侧即后身侧的臀部6的左右的骨盆间的左右的骶骨的附近缝合纵向的非伸縮性的后部梭子而卡定,从而具有固定的作用,即使从左右拉伸背侧也不会向左右移动。通过上述固定作用及非伸縮性的梭子的缝合,可稳定地支撑穿着者的身体的腰椎的稳定肌肉群,通过构造的高腰化,可进一步切实地保持体型,控制穿着时的姿态,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本发明如上所述在穿着时通过行走动作对身体产生负荷,从而使穿着者的肌肉活动产生变化,进而提高下半身部的腹直肌、屈肌群的肌肉活动,其结果可实现带来腰椎的稳定肌肉群的肌力保持及提高及其改善的腰痛体操的效果,可预防腰痛或缓解腰痛。为了确认上述效果,准备通过本发明构成的腰部尺寸为64cm、70cm、79cm的衣服1,在15名试验者穿着该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的情况、及未穿着的情况下,对行走时的肌肉活动进行了验证试验。由于自己公司难以进行客观的验证,因此委托国立大学实施了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的验证。试验者的身体特征如表1所示。在该验证试验中,肌肉活动以表面肌电图法表示,通过接触检查身体来选定身体躯干的肌电图测量部位。这样选定的测量部位为以下八处肠肋肌、腹直肌、中臀肌、大臀肌、股外侧肌、大腿直肌、大腿二头肌、腓腹肌。如下实施试验在10m的行走道路上在穿着本发明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的状态及未穿着的状态下行走5步,并反复7次上述动作。此时,步调及步幅不作规定,按通常行走即可。表1实验对象的身体特征普通的健康女性15名、平均年龄为33.8土7.2岁(2142岁)试验者的身体特征<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平均值(标准偏差)由于15名试验者的肠肋肌、腹直肌、中臀肌、大臀肌、股外侧肌、大腿直肌、大腿二头肌、及腓腹肌八处的肌肉表面安装有用于测量肌肉电位的电极,因此作为前期处理进行如下准备对电极粘贴处的肌肤的周围进行剃毛,并通过乙醇进行脱脂,通过含有小粒子的乳脂去除肌肤的表皮表面,将放电接地器粘贴到胸部。肌电图的数据由多用遥测仪(WEB-5500,日本光电公司制造)的信号发送机向信号接收机发送测量数据,通过AD变换器(MP-SystemBIOPACSystem公司制造)变换,利用生物体信息分析程序(AcqKnowledgeBIOPACSystem公司制造)将采样频率设为1000Hz,测量各行走时的肌肉活动。分析方法根据由表面肌电图测量获得的波形进行积分肌电图分析,将样本之间的测量电位的肌肉放电量定量化。如图5所示,对穿着本发明的衣服行走时和未穿着本发明的衣服时进行试验,解析区间为10m行走的中间的5次行走,行走5步为l组,并实施7组该试验,将共计行走35步的肌肉放电量作为其肌肉活动。即,如图6所示,例如在中臀肌的测量中,从(a)所示的生波形(rawwaveform)中,如(b)所示通过50Hz的高阻滤波器切断交流噪声,之后如(c)所示进行整流,之后如(d)所示,对以5步为1组的波形进行积分来进行波形处理。上述测量及波形处理对上述肠肋肌、腹直肌、中臀肌、大臀肌、股外侧肌、大腿直肌、大腿二头肌、腓腹肌八处全部实施。表2穿着本发明时的肌肉活动变化<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根据表2,作为本发明的实现腰痛预防效果的基准,确认和以下三个规定的基准相应的人数及比例。基准如下。基准1在"未穿着行走时和穿着行走时"的数据之间,重要部分(身体前面的肌肉腹直肌、股外侧肌、大腿直肌)的肌肉活动至少在一处存在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上升的情况。基准2在"未穿着行走时和穿着行走时"的数据之间,表示作为身体表面的肌肉部位(肠肋肌、大臀肌、大腿二头肌、腓腹肌)的二处肌肉活动存在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下降的情况。基准3在"未穿着行走时和穿着行走时"的数据之间,发现肌肉活动的变化在八处中的五处以上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的情况。在上述条件下进行验证的结果,用基准表示的作为身体前面的肌肉的腹直肌、股外侧肌、大腿直肌的任意一个肌肉活动上升的试验者,在15名中有5名。此外,用基准表示的作为身体后面的肌肉的肠肋肌、大臀肌、大腿二头肌、腓腹肌中两个以上的肌肉活动下降的试验者,在15名中有6名。此外,发现肌肉活动的变化在8处中的5处以上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的试验者,在15名中有7名。结论是,通过穿着本发明的产品,可控制姿态,对行走时的肌肉活动带来了变化,验证结果在全体15名试验者中有11名符合基准l3的任意一个,国立大学的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产品,73.3%的试验者通过肌肉活动的变化有助于改善、缓和腰痛。表3和检査结果的基准符合的人数和比例基准1基准2基准3符合基准13中的任意一个符合5人33.3%6人40%6人40%ll人73.3%不符合10人66.6。/09人60%9人60%4人26.6%进而,也可将本发明适用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衣服1不同的用于外穿的短裤、紧身袜裤。这种情况下,将图1图4所示形状的衣服1作为用于外穿的短裤、紧身袜裤的内部材料适当地缝合到短裤、紧身袜裤的腰部的所需处的内部。此外,考虑到男士使用时的不便,需要适当设置前身侧部的裤门襟部分,这种情况下,通过拉链等自由开闭裤门襟部分,保持针织物的拉伸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穿着在下半身的具有体形调整功能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其特征在于,作为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由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形成衣服的主体针织物,在位于该衣服的前身侧的腹部骨盆左右的髂骨的内侧缝合纵向的作为非伸缩性芯材的前部梭子,并且在比后身侧的中臀肌靠近背骨侧的左右位置缝合纵向的作为非伸缩性芯材的后部梭子,从上述前部梭子和后部梭子之间的侧部到后部和中臀肌的腰周边部分为如下三重构造的腰部将下端部为折回部的双重构造的强紧缚性的网状的针织物重叠到上述由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主体针织物上,前身侧的脐周边部的针织物为在主体针织物的折回针织物内内含网状的针织物的三重构造,进而使脐周边部的下部的腹部为外侧的主体针织物的弹力网布和内部的网状的针织物的双重构造,通过上述三重构造的针织物的腰部和三重构造的针织物的脐周边部,形成提高实现预防、改善腰痛的效果的腹压的构造,进而,为了通过具有将骨盆的两侧部向后拉伸的效果而容易使骶骨向前,减少腰椎的生理性前曲,将由上述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主体针织物、及强紧缚性的网状的针织物折回的双重构造所构成的腰部的三重构造的上端部重叠缝合,并且将由腰部的后身侧的中央部以外的强紧缚性的网状的针织物的双重构造的折回部构成的下端部不缝合到上述主体针织物上,使其浮动作为自由开放端,进而使该衣服的下裆部为短裤形状,使该短裤形状的左右的各下端部可紧缚保持在大腿部周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在下半身的具有体形调整功能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上,从后身侧的腰周边开始,下部是仅由主体针织物的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针织物,后身侧的左右的后部梭子之间的背部中央的腰部由强紧缚性的网状的针织物折回的双重构造形成,提高合身感,并且使前身侧的骨盆部分的前部梭子和后部梭子之间的腰部的针织物向后部梭子侧拉伸紧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着在下半身的具有体形调整功能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上,短裤形状的大腿部背部的针织物为由主体针织物的弹性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及网状的针织物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的双重构造的针织物,在行走时抬高大腿时,施加由拉伸而产生的负荷。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在下半身的具有体形调整功能的可实现腰痛体操的效果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上,衣服的主体针织物的由弹性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及网状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分别由拉伸30%时具有490mN以上的拉伸强度的针织物形成。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衣服,通过穿着该衣服对肌肉活动带来变化,具有控制姿态的调整功能,可实现防止、改善、缓和腰痛的腰痛体操的效果。一种穿着在下半身的衣服,衣服的主体部分的针织物(26)由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形成,并且在该衣服的腰周围,在前身侧的腹部骨盆左右的髂骨的内侧上缝合纵向的非伸缩性的前部梭子(14),且在后身侧的中央臀部左右的骨盆间的骶骨附近缝合纵向的非伸缩性的后部梭子(15),在前部梭子(14)和后部梭子(15)之间的侧部腰部是下端部为自由开放端的网状针织物(27)的强紧缚性的针织物,将该网状的针织物(27)重叠缝合到由上述弹力网布构成的强紧缚性针织物的主体部分的针织物26的上端部,该衣服的下裆部为短裤状,可紧缚保持短裤状的左右大腿部周边。文档编号A41B9/12GK101254033SQ200810081270公开日2008年9月3日申请日期2008年2月26日优先权日2007年2月27日发明者石田信男,羽田伸二申请人:生活创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